西华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

更新时间:2022-07-30 10:35:01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西华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
Add 西华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西华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西华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西华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西华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来自西华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西华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你的考研报考有用。

以下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错误,可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更新或删除。建议导师将更新的简历尤其对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发送给我们,以便考研学子了解导师的情况。(导师建议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续随时更新网页或发布调剂信息??佳信赏竞虯PP流量巨大)查看联系方式>>。

西华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可用 Ctrl+F 进行搜索)

袁永俊 向文良 马力 刘浏 刘建伟 李玉锋 李明元 雷激 蒋珍菊 蒋其斌 何宇新 孙卫国 陈广贵 罗晓晖 柳荣其 刘克剑 李兵 贾年 黄襄念 李旭东 李虓 余强 潘世永 何明星 宋文 彭宏 裴峥 刘兴伟 李顺初 何承源 杜亚军 陈子春 兰虹 于代松 卓武扬 李颖 陶学明 刘保县 王泽云 刘立 阳小明 夏凌 舒欣梅 詹红霞 黄小莉 陈永强 雷霞 黄勇 靳斌 胡兵 方春恩 魏金成 王平 张彼德 郑萍 杨景常 杨燕翔 王海滨 董秀成 王军 何建平 杨开明 涂兴怀 王华 苏华 余波 李庆刚 宋文武 张礼达 谷晋川 刘小兵 周廷栋 魏远文 廖永衡 王艳 魏刚 刘晓烈 曾明 傅建 赵平 魏晓伟 张勤勇 彭启才 彭娅 贺毅 刘锦云 金应荣 赵广彬 张崇才 丁士华 王苓 栾道成 黄海波 陈翀 唐岚 徐延海 曾东建 阴晓峰 彭忆强 孙仁云 黎青松 何太碧 曾传华 吴涛 董霖 邓成中 刘勇 柳在鑫 秦付军 王霜 尹洋 雷玉勇 朱维兵 周利平 张跃刚 肖继学 邓志平 张均富 向中凡 蔡长韬 王进戈 樊群超 杜泉 谌晓洪 冯灏 郭建军 刘家琴 刘治国 王小林

  
  姓名:王小林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0年9月
  职称:教授 学院:物理与化学学院

  王小林,男,汉族,1960年9月生,四川大邑人,1982年8月参加工作,198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南石油学院物理专业毕业,教授。现任西华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
1982年7月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1982年8月~1985年8月在温江师范专科学校工作;1985年9月~1996年6月在成都师范专科学校工作,历任物理系党支部副书记兼团总支书记、校团委副书记、校团委书记、教务处长;1986年9月~1987年6月在四川师范大学理论物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1994年10月~1996年5月任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助理;1996年6月~2003年9月任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2003年9月~2009年6月任西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09年6月任西华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
主要从事大学物理教学与研究工作,出版学术专著2部,参编教材5部,发表论文30余篇,获四川省政府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成都市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刘治国 性别:
  职称:教授 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刘治国,教授/博士,中国阻燃学会副主任委员。198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获有机化学专业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工学博士学位。1987年6月至2006年8月在河南大学从事有机化学教学和科研工作。2006年8月到西华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教学工作:为本科生主讲有机化学,高等有机化学和精细化工单元反应与工艺等基础和专业课,为硕士研究生主讲物理有机化学和高等有机合成等专业课。
  科研工作:主要从事精细有机合成、阻燃高分子材料和阻燃纳米复合材料及阻燃与阻燃抑烟机理等研究工作。主持、主研省部级以上项目研究10余项(包括重大项目),6项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第1主持人5项,科技成果推广4项,4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1主持人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SCI收录4篇,EI收录4篇)。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刘家琴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67年10月
  职称:教授 学院:物理与化学学院

  刘家琴,女,汉族,1967年10月生,教授,博士。兰州大学分析化学专业理学博士。1988年07月毕业于重庆师范学院学习;1998年07月在云南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2001年09月-2004年07月,在兰州大学学习(博士);曾在核工业部二四公司育红中学、绵阳师范学院工作。曾任绵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2008年07月至今,在西华大学物理与化学学院工作。
近年来,在《Anal Bioanal Chem》、《Macromolecular Bioscience》、《Bioorganic&Medical Chemistry》、《Biopolyers》、《分析化学》等国际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 (其中20余篇发表在SCI源刊上)。目前主要从事光谱分析、药物分析、小分子与大分子的相互作用等方向的研究工作。已主持四川省教育厅课题和教改课题各2项,参研各类课题多项。2005年获绵阳市科技进步奖一项。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郭建军 性别:
  职称:教授 学院:物理与化学学院

  郭建军,硕士研究生学历,物理学教授,硕士导师。1989年毕业于成都科技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主要从事合金材料微观结构与性能方面的理论研究。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分子结构、合金团簇以及分子群表示理论等方面取得较好研究成果。主持和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厅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项目在内的纵向课题5项。在Phys. Rev. B、Chem. Phys.、Chem. Phys. Lett.、J. Mol. Struct.、Physica B、Commun.Theor. Phys. 、物理学报、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等国际国内重要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近50篇,其中,SCI收录21篇、EI收录1篇、CA收录7篇?;竦盟拇ㄊ〗萄С晒坏冉?项、四川省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主持编写教材1部。先后担任西华大学物理实验中心主任、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理化学院副院长,西华大学科技处副处长,现任西华大学后勤总公司党委书记兼副经理。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冯灏 性别:
  职称:教授 学院:物理与化学学院

  冯灏,理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资助者。1996年于成都科技大学获应用化学理学学士学位,2001年于四川大学获原子与分子物理理学博士学位,2008-2009美国佐治亚大学访问学者,现任西华大学物理与化学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低能电子与分子振动激发散射、双原子分子势能函数与完全振动能谱、计算量子化学和高性能并行计算。在国内外一流学术期刊Phys. Rev. A、J. Chem. Phys.、J. Phys. B、J. Mol. Spectr.、Chin. Phys. B、《中国科学》、《物理学报》等发表SCI收录论文50余篇。参与编写教材一部。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等纵向课题以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军工横向研究。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谌晓洪 性别:男 毕业学校:四川大学 专业:物理学
  学历:博士研究生 学位:博士 职称:教授
  研究方向: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材料物理
  
  简介:
  谌晓洪,男,物理学教授。1984年考入四川大学物理系半导体专业,先后在四川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工学硕士和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7月到西华大学工作。主要从事《固体物理学》、《光学》、《电动力学》和《大学物理实验》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对待教学认真负责,讲究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良好。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书过程中育人,鼓励学生正确的学习科研方法。在承担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在《物理学报》等重要学术期刊中发表论文多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被SCI收录7篇。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杜泉 性别:
  职称:教授 学院:物理与化学学院

  杜泉,教授/硕士,四川省物理学会常务理事。1988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学系,获物理学专业理学学士学位;1991年7月获四川大学光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1991年7月至今在西华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两次被评为西华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教学工作:给本科生主讲《大学物理》、《物理学与“863”高技术》、《光学》和《现代光学》等基础课和专业课;《大学物理》课程首席教师和校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四川省教育厅教改项目“以素质教育为向导,面向二十一世纪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实践”获西华大学2008年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大学物理A(2)课件获西华大学第一届多媒体教学课件比赛二等奖;组织编写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物理学导论》(本人编写18万字)。
  科研工作:主要从事光学薄膜机理和工艺、原子分子物理学中的团簇结构和光谱性质等研究工作。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研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2项;主持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和教改项目各1项;主持横向科研项目2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CA等检索10篇。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樊群超 性别:毕业学校:四川大学 专业:原子与分子物理
  学历:研究生 学位:博士 职称:副教授
  研究方向:分子结构与光谱、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分子反应动力学

  简介:
  1980年4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2009年于四川大学获原子与分子物理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分子结构与光谱,激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分子动力学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现任西华大学先进计算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物理与化学学院物理系主任。承担应用物理专业《原子物理学》、《电动力学》等专业课程教学工作,承担学校“两重”建设科研岗位,承担物理与化学学院科研岗位。2011年荣获西华大学“科研突出贡献奖”,2012年入选“四川省杰出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培育计划”。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国际重要期刊和国内被SCI收录的期刊论文25篇。主参研国家级科学基金4项,国家“十二?五”重点专项子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省教育厅青年项目1项,主参研横向科研基金5项。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王进戈
  
  教育经历:
  1982年1月毕业于重庆大学机械制造工艺设备及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7年9月至1992年10月在重庆大学机械学专业硕、博连读,于1992年10月博士毕业并获工学博士学位。
  
  职称职务及相关头衔: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自动化分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齿轮制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足球机器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FIRA中国分会西南支部长、四川省机械工程学会工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研究方向:1、机构与机械传动技术;2、机器人技术。
  
  主要学术成果:
  1、 获奖情况:
  1)“地方院校大学生科技制作与创新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
  2)“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研究与实践”,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
  3)“地方工科院校实验室体制改革模式研究与实践”,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
  2、代表性科研项目:
  1)“滚锥包络蜗杆传动的研究”,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1990年12月通过国家级验收;
  2)“足球机器人智能决策系统与方法的研究”, 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项目,2006年6月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
  3)“无侧隙双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年5月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结题验收。
  3、代表性学术论文:
  1)Hybrid dimension reduction for mechanism reliability analysis with random joint clearances. 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 October 2011,pages: 1396-1410.SCI收录;
  2)无侧隙双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参数优化,机械工程学报,第46卷,第21期,2010年11月,EI收录;
  3)球面五杆机构的运动学与性能分析,机械工程学报, 第44卷,第8期,2008年8月,EI收录。
  4、代表性专著:
  1)《滚锥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成都,2000.12。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610039,成都市金牛区土桥金周路999号西华大学机械学院
  电子邮箱:wangjg@mail.xhu.edu.cn
   
  General Information
  Name: Wang jin-ge
  Title: Professor,Dean of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Xihua University
  Discipline: Mechanical Design and Theory
  E-mail: wangjg@mail.xhu.edu.cn
  Education
  Ph.D. in Mechanical Design and Theory,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China (10/1992)
  B.S. in Mechanical Manufacture,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China (01/1982)
  Memberships
  The Senior Member of CMES (Chines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ociety)
  The Senior Member of CAAI (Chinese Association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Interests
  Mechanism an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Since 1987)
  Robotics (Since 1999)
  Selected Publications
  ·The Rolling Cone Enveloping Hourglass Worm Gearing. Sich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Chengdu, China (12/2000)
  ·Mechanical Design. Chongqing University Press, Chongqing, China (06/2002)
  ·Hybrid dimension reduction for mechanism reliability analysis with random joint clearances. 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 October 2011,pages: 1396-1410
  ·Parameter Optimization of the Nor-backlash Double-roller Enveloping Hourglass Worm Gearing.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November 2010, pages: 6-12
  ·Kinematics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Spherical Five-bar Mechanisms.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ugust 2008, pages: 33-39
  Awards
  ·Th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king and the Cultivating Creative Quality System for Students in the Local University. The First Prize in Teaching Achievements, Sichuan Provincial People’s Government, China (03/2009)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he Model of Diversified Talent Cultivating for Local University. The First Prize in Teaching Achievements, Sichuan Provincial People’s Government, China (03/2005)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he Model of Laboratory System Reformation for Lo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The First Prize in Teaching Achievements, Sichuan Provincial People’s Government, China (03/2001)
   


  姓名:蔡长韬 性别:
  
  教育经历:
  1986年6月毕业于四川工业学院机械制造工艺设备及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8年9月至1991年6月在四川大学机械学专业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于1995年9月至1999年6月在四川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
  
  职称职务及相关头衔: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省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担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成都分会常务理事,绵阳新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专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期刊的审稿专家
  
  研究方向:1、CAD技术、CAPP技术;2、CAD/CAPP//CAM/PDM//ERP集成技术。
  
  主要学术成果:
  1、获奖情况:
  1)“泵的CAD/CAPP/CAM集成制造系统研究”,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
  2)“地方院校大学生科技制作与创新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
  3)“新世纪地方高?;瞪杓浦圃旒捌渥远ㄒ到ㄉ?rdquo;。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9。
  2、代表性科研项目:
  1)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计算机网络协同设计原理及其在平面二次包络蜗杆数控磨床中的实施方法。2004.03通过验收。项目负责人。
  2)四川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Intranet模式下基于STEP标准的数控磨床信息建模方法研究。2004.04年通过鉴定。项目负责人。
  3)四川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基于CORBA的区域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的开发与应用。2008.10通过验收。 项目负责人。
  3、代表性学术论文:
  1) 基于STEP/XML的集成化工艺信息描述方法研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8.14(5),EI收录;
  2)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的工艺信息描述方法,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9.43(6),EI收录;
  3) 利用STEP/XML的CAD/CAPP信息交换与共享模型及实现,重庆大学学报,2011.34(2),EI收录。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610039,成都市金牛区土桥金周路999号西华大学机械学院
  电子邮箱:cct0622@mail.xhu.edu.cn
  
  General Information
  Name: Cai chang-tao
  Title: Professor,Vice dean of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Xihua University
  Discipline: Mechanical Manufacture and Automation
  E-mail: cct0622@mail.xhu.edu.cn
  Education
  Ph.D. in Mechanical Manufacture and Automation,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China (06/1999)
  M.S.in Mechanical Design and Theory,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China (06/1991)
  B.S. in Mechanical Manufacture,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Chengdu China (06/1986)
  Memberships
  Executive director of Mechanical Design Chengdu Branch in Chines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ociety
  Technical experts of MianYang XinChen Power Machinery Co., Ltd
  Reviewer of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Journal
  Research Interests
  CAD Technology;CAPP Technology; CAD/CAPP//CAM/PDM//ERP Integrated Technology
  Selected Publications
  ·Description method of integrated process information based on STEP/XML.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CIMS, v 14, n 5, p 912-917, May 2008
  ·Research on describing method of process information based on XML.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v 43, n 6, p 944-948, June 2009
  ·The model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and sharing for CAD/CAPP using STEP and XML schema.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v 34, n 2, p 95-100, February 2011
  Awards
  ·Research of Pump’s CAD/CAPP/CAM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ich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Award,Second Prize,(2001)
  ·Th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king and the Cultivating Creative Quality System for Students in the Local University. The First Prize in Teaching Achievements, Sichuan Provincial People’s Government, China (03/2009)
  ·Specialty Construction of Mechanical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in Local colleges of New Century, Sichuan Provincial Teaching Achievement Award, second prize, (03/2009)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西华大学

添加西华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西华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华大学报录比、西华大学考研群、西华大学学姐微信、西华大学考研真题、西华大学专业目录、西华大学排名、西华大学保研、西华大学公众号、西华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华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华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