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

更新时间:2022-07-30 10:36:43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
Add 哈尔滨师范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哈尔滨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哈尔滨师范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来自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你的考研报考有用。

以下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错误,可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更新或删除。建议导师将更新的简历尤其对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发送给我们,以便考研学子了解导师的情况。(导师建议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续随时更新网页或发布调剂信息??佳信赏竞虯PP流量巨大)查看联系方式>>。

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可用 Ctrl+F 进行搜索)

李文宝 徐志伟 王晓敏 于海礁 安立国 陈爱中 苗正达 段虹 白云 刘爱军 张国启


张国启,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室主任。在研科研项目: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下主流意识形态自洽性建设研究》,教育部“纪念建党九十周年”专项课题资助项目,主持人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洽性建设研究》,人事部第46批博士后基金,主持人3.《“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的精神动力机制研究》,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面上项目,主持人4.《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龙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骨干资助计划项目,主持人年度获奖项目:1.《从经济全球化视野看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意识》(论文),获2010年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著作),获2010年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3.获2009——2010年度教学优质奖二等奖参加工作时间:2001.07主讲课程:本科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新中国外交史研究生课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专题、马克思主义人学专题、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专题。


刘爱军,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领域:知识论;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研科研项目:(1)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形而上学之思背后的知识探寻——论全球化视域下的中国现代哲学知识论”,负责人;(2)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纪念建党九十周年),“文化媒介化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为视角”,负责人;(3)200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现代直觉论和直觉主义研究”,第2参加人;(4)2009年度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网络文化视域下的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第1参加人;(5)2008年度省哲学社会研究规划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思潮中的引领作用研究”,第1参加人。年度获奖项目:(1)2010年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成果名称:“识知”与“智知”——牟宗三知识论思想研究;(2)2009年黑龙江省第十六次优秀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著作二等奖,成果名称:“识知”与“智知”——牟宗三知识论思想研究;(3)2010年哈尔滨师范大学首届“中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4)2009年度哈尔滨师范大学优秀教师;(5)2004-2005学年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学优质二等奖;(6)2007-2008学年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学优质二等奖。主讲课程:《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哲学通论》、《知识论》。


白云,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在研科研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个人信用信息法律?;ぱ芯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征信体系中个人信息法律?;ぱ芯俊?、黑龙江省高校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项目《社会信用体系法律制度研究——以信息的开放与?;の行摹返???蒲谐晒?009年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佳作奖、2008年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9年黑龙江高??萍冀蕉冉?、2010年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主讲课程:债权法、经济法。


段虹,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在研科研项目:1、和谐社会视域中审美教育价值研究(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2009——2011 08B0133.0主持)。2、审美教育与人的和谐发展研究(哈师大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09——20114.0主持)。3、大学人文学科教育中的美育价值(黑龙江教育厅教学新世纪教改重点项目2010——20110.5主持)。年度获奖项目:2010年3月25日黑龙江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主讲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美学。


苗正达,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党委书记。兼任中国法学会教育法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法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俄罗斯法研究会副会长、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特约监察员、哈尔滨市法学会副会长、哈尔滨市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欧美同学会留俄分会副会长。2007年被评为黑龙江省杰出法学工作者,2008年被评为哈尔滨法学会杰出法学专家,2009年被哈师大授予教学名师称号。

?基本资料
陈爱中,男,生于1976年2月。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荷兰莱顿大学亚洲文学研究所访问学者。1998年于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获学士学位。2001年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2001年留校工作。2006年于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2004年晋升讲师,2007年被评为副教授。2007年-2010年在苏州大学文学院做博士后研究。自2000年起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2007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中国现代新诗语言研究》(入选博士文库),学术观点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或摘引数次?;竦冒ㄊ捉旌诹「叩仍盒=萄滦憬?、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学优质一等奖、“宁齐堃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优质奖”等在内的各种教学奖励7余次。曾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博士后研究人员落户黑龙江科研启动资金项目、黑龙江省青年学术骨干计划支持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哈尔滨师范大学骨干基金项目等省部级各类项目近10项?;竦冒ǖ谑旎粲⒍嗄杲淌比冉?、第六届黑龙江省文艺奖一等奖、第十四届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青年一等奖和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2010)等在内各种科研奖励数次,2009年入选黑龙江省“六个一批”青年理论人才。黑龙江省理论网的“龙江学人”栏目和“文化名人每日推介”栏目曾对其科研和教学成绩作重点介绍。
?专著
《中国现代新诗语言研究》(入选中国社会科学博士文库)22.4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0月。
《20世纪汉语新诗语言研究》(“首届黑龙江省战略后备人才出国研修资助项目”成果之一)25.3万字,人民出版社,2013年7月。
?科研项目
1、主持:《中国当代新诗语言生成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一等资助金项目。2008年。编号为20080430176。
2、参与:《个人化写作:1990年代先锋诗学的建构与对话》,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8年。主要参加者。
3、参与:《边疆文化大省建设工程中的龙江文学大系编选暨龙江当代文学史研究》(黑龙江省教育厅重点攻关项目)(阶段性结项)(参加者之一,任小说卷副主编)项目编号GC5D411,2005年。
4、主持:《中国当代新诗语言研究》,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2008年。编号为11532052。
5、主持:《初期新诗的语言证候》(哈尔滨师范大学?;鹣钅浚?007年,编号为SM2007-07。
6、主持:《现代时间与中国新诗》(哈尔滨师范大学?;鹣钅浚?005年,编号为SM2005-11。
7、主持:《中国当代新诗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骨干基金)2008年,编号为SG2008-04。
8、主持:《中国现代新诗语言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博士启动金项目)2006年。
9、主持:《黑龙江当代新诗研究》,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1年。
10、主持:《黑龙江新时期新诗研究》,博士后研究人员落户黑龙江科研启动资金项目,2011年。
11、主持:《新时期新诗论争史》,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专项项目,2012年。
13、主持:《译介与新诗的发生》,黑龙江省青年学术骨干教师支持计划项目,2012年。
14、主持:《通识教育下的新诗教育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2年。
15、主持:《新时期以来中国新诗文化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术团组项目,2011年。
?获奖
1、获得2003年青年教师课堂大奖赛三等奖。
2、2004年度被评选为哈尔滨师范大学第三届函授(夜大学)优秀教师。
3、2003年度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学优质二等奖。
4、2008年度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学优质二等奖。
5、2008-2009年度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学优质一等奖。
6、论文《现代时间与新诗》获黑龙江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7、2009年入选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六个一批”青年理论人才。
8、2010年度哈尔滨师范大学“宁齐堃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优质奖”。
9、《中国现代新诗语言研究》获得2010年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
10、《中国现代新诗语言研究》获得黑龙江省第六届政府文艺奖一等奖。(2010)
11、《中国现代新诗语言研究》获得第十四届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青年一等奖。
12、第十三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奖三等奖,2012年。
?参加会议
1、2006年,参加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九届年会,作大会发言,题目为《格律与自由的恰切糅合——试论新月诗歌的语言表述》。辽宁·大连。
2、2009年8月,参加中国文联和青海文联共同主办的中青年文艺理论家高级研修班,提交论文《认同意识与汉语新诗》。青?!の髂?。
3、2009年10月,参加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主办,福建师大文学院承办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四次青年学者研讨会,提交大会论文《他乡非此地》,并作大会主题发言。福建·武夷山。
4、2009年11月,参加中国闻一多基金会主办,武汉大学文学院承办的闻一多诞辰110周年纪念暨国际学术讨论会,提交大会论文《论汉语新诗格律困境的语言学基础》,并作大会主题发言。湖北·武汉。
5、2009年7月,参加由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和审美文化与龙江文学研究基地主办的“阿城、迟子建小说研讨会”,黑龙江·哈尔滨。
?主要学术反馈
罗振亚:《语言视角:一种可行的新诗阐释途径》,《文艺评论》2007年第4期。
任南南《从语言的源头勾勒中国新诗的轮廓——评陈爱中博士的〈中国现代新诗语言研究〉》《佳木斯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卢长春:《中国新诗研究的回归与突围——评陈爱中的〈中国现代新诗语言研究〉》《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咸立强:《中国现代新诗语言研究的新收获——评陈爱中的〈中国现代新诗语言研究〉》《中外诗歌研究》2009年第2期。
咸立强:《现代新诗研究的语言学转向》《诗选刊》2009年第9期。

安立国,1968年3月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教育部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影视家协会会员。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92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

2002年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3年中国传媒大学访问学者;

2008年毕业于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获硕士学位);

2010年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1年获哈尔滨师范大学中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

?研究方向

1.影视艺术与技术

2.广播影视文化产业

?教研项目

1.2005.11—2007.11主持省教改项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综合研究,已结题。

2.2008.11—2009.12主持省教改项目电视摄像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已结题。

3.2009.11—2010.12主持省教改项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已结题。

4.2013.5—2015.6主持省教改专项卓越广播电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科研项目

1.2007.11—2009.12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字后期制作技术研究(F2007-17),已结题。

2.2010.6—20012.4主持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山寨文化对影视创作的影响研究(10B047),已结题。

3.2012.1—2014.12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音视频在线编辑系统研究(F201107)。

4.2012.1—2013.12主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影视中的“山寨”现象研究(12522105)。

5.2012.10—2015.6主持省社科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策略研究(12E076)。

6.2013.7—2015.6主持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我国中小成本电影发展策略研究(13B0013)。

?代表论文

1.安立国等,影视纪录片的美学视角,文化月刊2009.5

2.安立国等,从思想环境与情境互动的角度看电影的社会功能与影响,电影评介,2009.11

3.安立国等,新媒体挑战下广播探求立体经营,现代广告,2010.3

4.安立国等,新旧融合:电视媒体经营的新突破,新闻爱好者,2010.3

5.安立国等,媒体文化影响力的新时代发展,艺术教育,2010.6

6.安立国等,浅谈民族性与影视魅力的关系,学术交流2010.8

7.安立国等,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人群”现象探析,电视研究2011.2

8.安立国等,山寨魔力的秘密——浅析山寨电视剧高收视率现象,电影评介,2011.8

9.安立国等,分集类恐怖片的发展与创新,电影文学,2013.1

10.安立国等,探寻我国中小成本电影发展的春天,电影文学,2013.12

?获奖情况

1.黑龙江省扬正气、促和谐廉政公益广告创作高校作品广播类金奖:反腐倡廉三字文,2009年

2.黑龙江省扬正气、促和谐廉政公益广告创作高校作品影视类金奖:法网难逃,2009年

3.黑龙江省艺术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电视摄像技艺,2010年

4.黑龙江省百名廉政文化作品创作带头人奖,2011年

5.黑龙江省艺术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浅谈民族性与影视魅力的关系,2012年

于海礁,女,1980年出生,硕士,中共党员,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5年03月18日全国百名“向上向善好青年”候选人。

?课题研究

参与和主持多项省级课题,发表省级和国家级论文十余篇,

2011年被评为哈尔滨师范大学“卢禹舜艺术类中青年教师奖教金”优秀教师,

2012年和2013年连续两年获得黑龙江省设计艺术奖设计艺术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2013年12月又黑龙江省文化厅第三届黑龙江省艺术教育成果奖二等奖。

?人物荣誉

黑龙江省优秀本科毕业生、黑龙江省优秀硕士毕业生。

?指导奖项

2009年在黑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主办的第八届全省优秀公益广告评选中《童问篇》获得金奖;

2007年由黑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主办的首届黑龙江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公益广告大赛中作品《父爱》获得二等奖;

2011年由黑龙江省文联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教育论坛暨黑龙江省动漫作品大赛获得二等奖;2009年文化部黑龙江选区组委会主办的第六届“星星火炬”中国青少年艺术英才推选活动黑龙江赛区朗诵专业辅导教师金奖;

2009年由文化部黑龙江选区组委会主办的蒲公英青少年艺术新人选拔活动黑龙江选区园丁奖;

2009年由黑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主办的第八届全省优秀公益广告评选她的作品《爸爸的眼泪篇》获得铜奖;

2009年由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主办的歌颂祖国国际文化交流展演获黑龙江选区表演类主持专业指导教师金奖;

2010年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主办的明日之星全国青少年艺术大赛黑龙江赛区指导教师奖;

2011年由中国国际文化艺术中心主办的第三届明日之星全国青少年艺术大赛,黑龙江赛区主持专业指导教师金奖;

2013年由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B05080130009和B05080130005号两部作品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2013年在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主办的黑龙江省第二届大学生DV作品摄影作品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2013年,在黑龙江省纪委、黑龙江省委宣传部,文化厅主办的黑龙江省廉政微型作品创作大赛中,指导作品《贪吃蛇》获得三等奖,作品《廉洁为先》《感恩廉政》两部作品获得全省一等奖。

王晓敏,1971年2月生人,教授,硕导。现任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广播电视艺术系主任。黑龙江省教育电视协会副秘书长,黑龙江省影视家协会理事,哈尔滨影视家协会常务理事。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93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物理系电子技术专业(获理学士学位);

2004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新闻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2008年于堪培拉大学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1993年—2008年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1]

2008—至今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广播电视艺术系

?主持或承??蒲邢钅浚?

1.《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影视艺术的生存与发展》,主持,省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1]。

2.《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传媒策划发展研究》,主持,省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

3.《黑龙江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应对策略研究》,主持,省哲社。

4.《新媒介环境下的电视媒体策划探究》主持,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重点出版资助项目

5.《三网融合下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与互联网的博弈与融合》,主持,省教育厅。

6.《传统媒体在三网融合背景下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主持,省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

7.《“三网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研究》,主持,省教育厅。

?代表性论文:

1.《论电视媒体的社会营销》(第一作者),学术交流,2011年8月

2.《青少年电视节目在国内市场为何难以专业化》(第一作者),剧作家,2011年5月

3.《电视策划学的“还原式”研究》(第一作者),中国电视,2010年8月

4.《从<我爱记歌词>看电视娱乐节目本土化与创新》(第一作者),电影评介,2010年7月

5.《论当前社会环境下电视少儿节目的品质》(第一作者),电影评介,2010年2月

6.《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影视艺术文化的生存与发展》(第一作者),戏剧之家,2009年1月

7.《三网融合下传统媒体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探析》(第一作者),学习与探索,2013年8月

?科研获奖:

1.《电视策划学的“还原式”研究》获2011年黑龙江省艺术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2.《电视策划学的“还原式”研究》获黑龙江省优秀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3.《非常诱惑》获2008-09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入围奖

4.《信心脊梁》获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优秀奖[1]

5.《篮球篇》获2009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黑龙江赛区二等奖

6.《小沈阳篇》获2009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黑龙江赛区三等奖

7.《金鱼篇》获黑龙江省“扬正气、促和谐”廉政公益广告创作高校作品评选活动影视类金奖

8.《气球篇》获黑龙江省“扬正气、促和谐”廉政公益广告创作评选活动影视类铜奖

徐志伟 ,1976年3月生人,教授,博导。现工作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兼任哈尔滨市文艺评论学会理事等。

一、人物经历

200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

2009年-2013年厦门大学中文系博士后研究人员。

2003年至今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

2012年获黑龙江省“六个一批”青年人才称号。

2012年入选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

2013年入选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2013年入选哈尔滨师范大学优秀青年学者支持计划。

二、研究方向

1.中国现代文学思潮。

2.现代文学与现代中国。

主要贡献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发现另一个“乡土中国”——勾连中国现代文学史与思想史的一种考察,项目批准号:11FZW016,2011-2013,经费15万元。

2.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共开展乡村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研究(1949-1966),项目批准号:11CDJ010,2011-2013,经费15万元。

3.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文化想象与主体建构:新中国乡村戏曲改造专题研究(1949-1966),项目批准号:09YJC751015,2009-2013,经费5万元。

4.主持第三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文化想象与主体建构:新中国乡村文艺改造专题研究(1949-1966),项目批准号:201003335,2010-2013,经费10万元。

5.主持第四十六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从“翻身”到“深翻”:“十七年”时期的乡村文艺改造与中国经验,项目批准号:20090460754,2009-2013,经费3万元。

6.主持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乡村乌托邦叙事,项目批准号:08C014,2008-2010,经费2万元。

7.主持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新中国乡村文艺改造与乡村社会的现代转型研究(1949-1966),项目批准号:10D072,2010-2013,经费1.5万。

8.主持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项目: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非主流乡村叙事研究,项目批准号:1252G029,2012-2014,经费4万元。

9.主持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另类现代性想象研究,项目批准号:1253-NCET-014,2013-2016,经费8万元。

10.主持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探析,项目批准号:JGXM-HLJ-2011079,2011-2012。

11.主持哈尔滨师范大学优秀青年学者支持项目:新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前沿问题研究与读本编纂,项目批准号:SYQ2013-2,2013-2018,经费20万元。

三、代表性著作:

1.专著《告别革命之后——后新时期文学场域观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编著《重构我们的文学图景——“70后”的文学态度与精神立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版。

3.编著《龙江当代文学大系·理论批评卷》,北方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四、代表性论文:

1.《“十七年”时期农村新文艺读物的出版与传播》,《文学评论》2013年第4期。

2.《简论九十年代小说创作倾向》,《文学评论》2001年第5期。

3.《新时期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编纂与出版述评》,《中国出版》2012年第22期。

4.《农村文艺读物出版的历史回顾》,《中国出版》2013年第8期。

5.《小说如何重新介入现实》,《文艺理论与批评》2013年第1期。

6.《一种“他者化”的话语建构与制度实践》,《学术月刊》2009年第7期。

7.《重建文学批评的现实维度》,《人民日报》2009年2月12日。

8.《民间文艺传播主体的再造》,《戏剧文学》2013年第1期。

9.《言的窘迫:后朦胧诗语言观症候批评》,《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10.《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范式?;?,《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11.《穿行于文学与现实之间》,《南方文坛》2010年第4期。

12.《语文教材改革需要准确价值定位》,《中国教育报》2010年3月19日。

13.《阿成的“另类”都市空间》《文艺报》2009年8月6日。

14.《黑龙江当代文学批评的建构与展开》,《文艺评论》2009年第5期。

15.《从敞开到囚禁》,《文艺评论》2004年第4期。

16.《中国当下民族主义的困顿》,《天涯》2009年第4期。

17.《“我”为何无话可说》,《语文建设》2009年第2期。

18.《批评范式的?;?,《小说评论》2002年第4期。

19.《“看”的意识形态》,《上海文学》2004年第12期。

20.《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命运》,《寻根》2012年第3期。

21.《文化研究学者伊斯拉莫格罗教授访谈》,《二十一世纪》2009年6月号。

五、获奖记录

1.编著《龙江当代文学大系》,2013年获黑龙江省第十五次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第五。

2.论文《简论九十年代小说创作倾向》,2004年获黑龙江省第十一次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独立。

3.论文《重建文学批评的现实维度》,2010年获黑龙江省第十四次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独立。

4.论文《一种“他者化”的话语建构与制度实践》,2013年获黑龙江省第十五次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独立。

5.论文《重建文学批评的现实维度》,2012年获第七届“黑龙江省文艺奖”二等奖,独立。

6.论文《消费意识形态及其对“文学性”的征用》,2012年获黑龙江省艺术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第二。

7.论文《重建文学批评的现实维度》,2010年获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独立。

8.论文《新时期以来黑龙江文艺理论与批评概观》,2012年获黑龙江省第三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三等奖,第二。

9.专著《告别革命之后——后新时期文学场域观察》,2013年获哈尔滨第九届天鹅文艺大奖二等奖,独立。

10.2013年获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年学术成就奖。

哈尔滨师范大学

添加哈尔滨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哈尔滨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哈尔滨师范大学报录比、哈尔滨师范大学考研群、哈尔滨师范大学学姐微信、哈尔滨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哈尔滨师范大学专业目录、哈尔滨师范大学排名、哈尔滨师范大学保研、哈尔滨师范大学公众号、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哈尔滨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