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

更新时间:2022-07-30 10:36:4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
Add 桂林理工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桂林理工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桂林理工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桂林理工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来自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桂林理工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你的考研报考有用。

以下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错误,可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更新或删除。建议导师将更新的简历尤其对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发送给我们,以便考研学子了解导师的情况。(导师建议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续随时更新网页或发布调剂信息??佳信赏竞虯PP流量巨大)查看联系方式>>。

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可用 Ctrl+F 进行搜索)

肖洪祥 麦范金 吴筱荣 陈学军 张学洪 王海


姓名 陈学军 性别
出生年月 1961-3-5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籍贯 岑溪 职称 教授
最高学历、学位 博士 职务 副校长
联系电话 13907738446 邮政编码 541004
Email chenxj@glut.edu.cn
QQ 193003574 微信
通讯地址 桂林市建干路12号:桂林理工大学校办
所在学院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导师类别 博士生导师(任博导单位: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生导师
学术型导师 专业型导师
校内导师 校外导师
指导学科门类 工学 指导一级学科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土木工程
主要研究方向
主讲的
研究生课程
主要学习、进修、访学经历及学术兼职
主持(或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取得的主要成果
数据更新日期 2013-10-23 填报责任人 陈学军

姓名 张学洪 性别
出生年月 1963-08-06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籍贯 湖北荆州 职称 教授
最高学历、学位 博士 职务 校党委书记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541004
Email
QQ 微信
通讯地址 广西桂林市建干路12号 桂林理工大学 校办
所在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导师类别 博士生导师(任博导单位:广西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
学术型导师 专业型导师
校内导师 校外导师
指导学科门类 工学 指导一级学科 环境科学与工程
主要研究方向
主讲的
研究生课程
主要学习、进修、访学经历及学术兼职
主持(或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取得的主要成果
数据更新日期 2013-10-31 填报责任人 李恺

姓名 吴筱荣 性别
出生年月 1963-11-11 政治面貌 群众
籍贯 江西南昌 职称 教授
最高学历、学位 本科 职务 副院长
联系电话 0773-5891623 邮政编码 541004
Email wuwuwu@126.com
QQ 260814923 微信
通讯地址 广西 桂林市建干路12号 桂林理工大学 艺术学院
所在学院 艺术学院 导师类别 硕士生导师
学术型导师 专业型导师
校内导师 校外导师
指导学科门类 艺术学 指导一级学科 设计学
主要研究方向
主讲的
研究生课程
主要学习、进修、访学经历及学术兼职
主持(或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取得的主要成果
数据更新日期 2013-09-22 填报责任人 吴筱荣

姓名 麦范金 性别
出生年月 政治面貌
籍贯 职称 教授
最高学历、学位 本科 职务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Email
QQ 微信
通讯地址
所在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导师类别 硕士生导师
学术型导师 专业型导师
校内导师 校外导师
指导学科门类 工学 指导一级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
主讲的
研究生课程
主要学习、进修、访学经历及学术兼职
主持(或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取得的主要成果
数据更新日期 2013-09-16 填报责任人 麦范金

姓名 肖洪祥 性别
出生年月 1965-06-01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籍贯 湖北武汉 职称 教授
最高学历、学位 硕士 职务
联系电话 13768916556 邮政编码 541004
Email xhx@glut.edu.cn
QQ 微信
通讯地址 广西桂林市建干路12号桂林理工大学信息学院
所在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导师类别 硕士生导师
学术型导师 专业型导师
校内导师 校外导师
指导学科门类 工学 指导一级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
主要研究方向
主讲的
研究生课程
主要学习、进修、访学经历及学术兼职
主持(或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取得的主要成果
数据更新日期 2014-03-01 填报责任人 肖洪祥

王海, 男,汉族,1974年生,湖北荆州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1)功能纳米材料合成与器件(太阳电池,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2)光伏系统及智能太阳能照明系统(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桂林理工大学光伏系统联合实验室)。

一、教育与工作经历

2001.7-2004.7??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2007.7-2010.6?? 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凝聚态物理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副研究员(2009年);

2012.9-2014.8?? 香港理工大学,建设及环境学院,屋宇设备工程学系,Postdoctoral fellow

2004.7-??????? 桂林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系任教,教授(2016)

二、教学

讲授本科生课程:粉体工程,陶瓷工艺学

讲授研究生课程:材料科学进展

第十七届“校十佳授课教师”

三、主持科研项目

目前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51462007)、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2014GXNSFAA118349)、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回国基金)项目(No. 2015GXNSFCA139018)、广西教育厅项目(No. 200103YB061)、2项企业横向项目及多项广西教育厅专利项目。

四、近年来主要学术论文和发明专利

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共27篇(中科院分区1区7篇),其中IF>3共21篇。(通讯作者以“*”标出)

28. Lin Yinyin, Xie Xiangli, Wang Xin, Zhang Bing, Li Cunjun, Wang Hai*, Wang Linjiang*, Understanding the enhancement of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NiCo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via functional pillared effect: an insight into dual charge storage mechanisms, Electrochimica Acta, 2017, 246, 406-414.

27. Zhang Rui*, Wang Boyang, Zhu Wenfeng, Li Cunjun, Wang Hai*, Preparation and luminescent performances of transparent screen-printed Ce3+: Y3Al5O12 phosphors-in-glass thick films for remote white LEDs.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17, 720, 340-344.

26. Sun Zhuangzhi, Yang Caihong, Liu Guangyan*, Lu Huibing, Zhang Rui*, Wang Linjiang,Wang Hai*, Largely enhance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in MoO3-x nanobelts formed by a “sauna reaction”: importance of oxygen vacancies. Electrochimica Acta, 2017, 239, 16-24 (SCI一区,IF=4.803)

25. Wang Xin, Lin Yinyin, Su Yan, Zhang Bing, Li Cunjun, Wang Hai*, Wang Linjiang *,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ternary-component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for high-performance supercapacitors: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trivalent metal ions, Electrochimica Acta, 2016, 188, 679-685. (SCI一区,IF=4.803)

24.Wang Hai*,Su Yan,Self-expansion, self-exfoliation and self-dispersion: insights into colloidal formation of atomically thin two-dimensional MoO2.5(OH)0.5, RSC Advances, 2016, 6, 97749-97758. (IF=3.289)

23. Li Zihua, Wang Hai*, Sun Zhuangzhi, Su Jian, Wang Zuyun, Wang Linjiang, Self-activated continuous pulverization film: an insight into the mechanism of extraordinary long-life cycleability of hexagonal H4.5Mo5.25O18?(H2O)1.36microrod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6, 4, 303-313. (SCI一区,IF=8.262)

22. Wang Hai, Yang Hongxing*, Lu Lin, Island-like mesoporous amorphous Fe2O3layer: surface disorder engineering for enhanced lithium-storage performance, Electrochimica Acta,2016, 188, 679-685. (SCI一区,IF=4.803)

21. Song Yeping, Wang Hai*, Li Zihua, Ye Naiqing, Wang Linjiang, Liu Yong, Fe2(MoO4)3nanoparticles-anchored MoO3 nanowires: strong coupling via the reverse diffusion of heteroatoms and largely enhanced lithium storage properties. RSC Advances, 2015, 5, 16386-16393.(IF=3.289)

20. Song Yeping, Wang Hai*, Li Zihua, Ye Naiqing, Wang Linjiang, Liu Yong,HxMoO3@Cnanobelts: green synthesis and superior lithium storage proper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15, 9, 3613-3623. (IF=3.205)

19. Wang Hai, Yang Hongxing*, Lu Lin. Blue phase-mixed anatase-rutile TiO2heterogeneous junction composites: surface defect-induced reconstruction by F ion and superior lithium-storage properties. RSC Advances, 2014, 4, 43346-43350. (IF=3.289)

18. Wang Hai, Yang Hongxing*, Lu Lin. Topochemical synthesis of Bi2O3 microribbons derived from a bismuth oxalate precursor as high-performance lithium-ion batteries. RSC Advances, 2014, 4, 17483-17489.(IF=3.289)

17. Wang Hequan, Sun Li, Wang Hai*, Ling Xin, Wang Qiuyue, Liu Yong, Wang Linjiang. Rutile TiO2 mesocrystallines with aggregated nanorod clusters: extremely rapid self-reaction of the single source and enhanced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 performance. RSC Advances, 2014, 4, 58615-58623. (IF=3.289)

16. Shen Junyao, Wang Hai*, Song Yeping, Zhou Yu, Ye Naiqing, Fang Liang, Wang Linjiang*, Amorphous carbon coated TiO2 nanocrystals embedded in a carbonaceous matrix derived from polyvinylpyrrolidone decomposition for improved Li-storage performance.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4, 240: 379–386.(SCI一区,IF=5.310)

15. ZhouYu, Wang Xinyu, Wang Hai*, Song Yeping, Liang Fang, Ye Naiqing, Wang Linjiang*, Enhanced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performance using anatase TiO2mesocrystals with the Wulff construction of nearly 100% exposed {101} facets as effective light scattering layer. Dalton Transactions, 2014, 43, 4711-4719. (IF=4.177)

14. Shen Junyao, Wang Hai*, Zhou Yu, Ye Naiqing, Yuhao Wang and Wang Linjiang*, Hollow mesoporous frameworks without the annealing process for high-performance lithium-ion batteries: a case for anatase TiO2.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3, 228: 724-730. (SCI一区,IF=5.310)

13. Wang Hai, Yang Hongxing*, Lu Lin, Zhou Yu and Wang Yuanhao, Building self-ordered tubular macro- and mesoporous nitridated titania from gas bubbles towards high-performance lithium-ion batteries.Dalton Transactions, 2013, 42: 8781-8787. (IF=4.177)

12. Wang Hequan, Xin Ling, Wang Hai*, Yu Xiao, Liu Yong, Zhou Xiang and Li Baojun, Aggregation-induced growth of hexagonal ZnO hierarchical mesocrystals with interior space: nonaqueous synthesis, growth mechanism, and optical properties. RSC Advances, 2013, 3, 6538-6544.(IF=3.289)

11. Shen Junyao, Wang Hai*, Zhou Yu, Ye Naiqing, Li Guobao and Wang Linjiang*, Anatase/rutile TiO2 nanocomposite microspheres with hierarchically porous structures for high-performance lithium-ion batteries. RSC Advances, 2012, 2: 9173–9178. (IF=3.289)

10. Shen Junyao, Wang Hai*, Zhou Yu, Ye Naiqing and Wang Linjiang, Continuous hollow TiO2 structures with three-dimensional interconnected single crystals and large pore mesoporous shells for high-performance lithium-ion batteries. CrystEngComm, 2012. 14: 6215-6220.(IF=3.849)

9. Wang Hai, Liu Yong*, Liu Zhong, Xu Hongmei, Deng Youjun and Shen Hui, Hierarchical rutile TiO2 mesocrystals assembled by nanocrystals-oriented attachment mechanism. CrystEngComm, 2012. 14: 2278-2282.(IF=3.849)

8. Wang Hai, Liu Yong*, Zhong Minyi, Xu Hongmei, Huang Hong and Shen Hui, In situ controlled synthesis of various TiO2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via a facile hydrothermal route. Journal of Nanoparticle Research, 2011. 13(5): 1855-1863.

7. Wang Hai, Liu Yong*, Li Ming, Wang Yongcai, Huang Hong and Shen Hui, Highly flexible frontside-illuminated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using three-dimensional network TiO2 nanowires. 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2011. 11(5): 3875-3881.

6. Wang Hai, Liu Yong*, Li Ming, Huang Hong, Xu Hongmei and Shen Hui, Fabric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ZnO with hierarchical structure via an electrodeposition process. Applied Physics A-Materials Science & Processing, 2011. 103(2): 463-466.

5. Wang Hai* and Li Huimin, Size dependent photo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Mn-doped ZnS nanocrystals. Chalcogenide Letters, 2011. 8(4): 249-253.

4. Wang Hai, Liu Yong, Li Ming, Huang Hong, Xu Hongmei, Hong Ruijiang* and Shen Hui, Multifunctional TiO2 nanowires-modified nanoparticles bilayer film for 3D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Optoelectronics and Advanced Materials-Rapid Communications, 2010. 4(8): 1166-1169.

3. Wang Hai, Liu Yong*, Huang Hong, Zhong Minyi, Shen Hui, Wang Yuanhao and Yang Hongxing, Low resistance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based on all-titanium substrates using wires and sheets.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09. 255(22): 9020-9025.(IF=3.150)

2. Wang Hai, Liu Yong*, Li Ming, Huang Hong, Zhong Minyi and Shen Hui, Hydrothermal growth of large-scale macroporous TiO2 nanowire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3D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Applied Physics A-Materials Science & Processing, 2009. 97(1): 25-29.

1. Wang Hai, Liu Yong*, Xu Hongmei, Dong Xian, Shen Hui, Wang Yuanhao and Yang Hongxing,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novel structure of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 with integrated photoanode. Renewable Energy, 2009. 34(6): 1635-1638. (IF=3.404)

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2项:

(22).王海,邱陈伟,孙壮志,李字华,苏健,王林江. 一种高效剥离商业化三氧化钼粉

体的制备方法,2017.9,ZL201510461967.4.

(21).王海,孙壮志,李字华,苏健,邱陈伟,王林江.一种MoO3-H0.4MoO3核壳结构纳

米带的制备方法,2015.12,ZL201510461777.2.

(20).王海,李字华,孙壮志,苏健,邱陈伟,王林江. 一种H4.5Mo5.25O18·(H2O)1.36六方柱状微米棒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2015.12,中国, ZL201510461984.8.

(19).王海,孙壮志,李字华,邱陈伟,苏健,王林江. 一种水中自稳定分散三氧化钼纳米带胶体的制备方法,2015.11,中国,ZL201510462051.0.

(18).王海,苏健,李字华,孙壮志,邱陈伟,王林江, 一种具有无定型结构二硫化钴微

米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2015.7,中国, ZL 105084425 A.

(17).王海,王林江,宋业萍,李字华,孙壮志一种H0.6MoO3三维纳米超薄片的制备方

法及应用, 2015.3,中国,ZL201410777190.8.

(16).王海,王林江,宋业萍,李字华,孙壮志. 一种黑色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方法,2015.4,中国,ZL201410762906.7.

(15).王海,王辛瑜,王林江,方亮. 一种改进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方法,2014.2,中国,ZL201310653330.6.

(14).王海,王辛瑜,王林江,方亮.具有表面织构的单相CaFe2O4微纳分级结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2014.2,中国,ZL201310633146.5.

(13).王海,王林江,方亮,盛俊. 一种含有三种晶相二氧化钛分级球的制备方法,2013.11,

中国,ZL201210022748.2.

(12).王海,王林江,方亮,盛俊,李惠敏.一种金红石型二氧化钛介晶的制备方法,

2013.10,中国,ZL201210022741.0

(11).王海,李惠敏.一种二氧化钛单晶纳米线阵列薄膜的制备方法,2012.8,中国,

ZL201010132867.4.

(10).王海,李惠敏.一种高度有序三氧化钨纳米棒的制备方法,2012.10,中国,

ZL201010132867.4.

(9).王海,李惠敏.一种氧化锡纳米管的制备方法,2012.10,中国,ZL201010132866.X.

(8).王海,李惠敏.基于塑料衬底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光阳极的制备方法,2011.2,中国,

ZL200910113964.6;

(7).王海,李惠敏.一种合成结晶态二氧化钛纳米管的方法,2010.8,中国,

ZL200910113963.1;

(6).王海,陶龙忠.一种高温相纳米氧化锆粉末的制备方法,2008.8,中国,

ZL200610143421.5;

(5).王海,张春霞.田广.一种铬掺杂锡榍石型色料的制备工艺,2008.10,中国,

ZL200710007164.7;

(4).王海,张春霞.田广.一种蓝色尖晶石型陶瓷色料的化学制备方法,2008.12,中国,

ZL200710007163.2;

(3).王海,张春霞.田广.一种锰掺杂刚玉型粉红色料的制备方法,2009.3,中国,

ZL200710106267.9;

(2).王海.一种多孔二氧化钛陶瓷的制备方法,2007.8,中国,ZL200510119837.9;

(1).王海,李惠敏.一种复合陶瓷减水剂的制备方法,2007.8,中国,ZL200610067252.1.3.

五、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广西桂林市建干路12号,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541004)

E-mail: hbwanghai@gmail.com.

姓名 陈学军 性别  
出生年月 1961-3-5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籍贯 岑溪 职称 教授
最高学历、学位 博士 职务 副校长
联系电话 13907738446 邮政编码 541004
Email chenxj@glut.edu.cn
QQ 193003574 微信  
通讯地址 桂林市建干路12号:桂林理工大学校办
所在学院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导师类别 博士生导师(任博导单位: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生导师
学术型导师 专业型导师
校内导师 校外导师
指导学科门类 工学 指导一级学科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土木工程
主要研究方向
主讲的
研究生课程
主要学习、进修、访学经历及学术兼职
主持(或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取得的主要成果
数据更新日期 2013-10-23 填报责任人 陈学军

姓名 吴筱荣 性别 导师风采
出生年月 1963-11-11 政治面貌 群众
 籍贯 江西南昌 职称 教授
最高学历、学位 本科 职务 副院长
联系电话 0773-5891623 邮政编码 541004
Email wuwuwu@126.com
QQ 260814923 微信
通讯地址 广西 桂林市建干路12号 桂林理工大学 艺术学院
所在学院 艺术学院 导师类别 硕士生导师
学术型导师 专业型导师
校内导师 校外导师
指导学科门类 艺术学 指导一级学科 设计学
主要研究方向
主讲的
研究生课程
主要学习、进修、访学经历及学术兼职
主持(或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取得的主要成果
数据更新日期 2013-09-22 填报责任人 吴筱荣

姓名 麦范金 性别  
出生年月   政治面貌  
 籍贯   职称 教授
最高学历、学位 本科 职务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Email  
QQ   微信  
通讯地址  
所在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导师类别 硕士生导师
学术型导师 专业型导师
校内导师 校外导师
指导学科门类 工学 指导一级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
主讲的
研究生课程
主要学习、进修、访学经历及学术兼职
主持(或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取得的主要成果
数据更新日期 2013-09-16 填报责任人 麦范金

姓名 肖洪祥 性别  
出生年月 1965-06-01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籍贯 湖北武汉 职称 教授
最高学历、学位 硕士 职务  
联系电话 13768916556 邮政编码 541004
Email xhx@glut.edu.cn
QQ   微信  
通讯地址 广西桂林市建干路12号桂林理工大学信息学院
所在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导师类别 硕士生导师
学术型导师 专业型导师
校内导师 校外导师
指导学科门类 工学 指导一级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
主要研究方向
主讲的
研究生课程
主要学习、进修、访学经历及学术兼职
主持(或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取得的主要成果
数据更新日期 2014-03-01 填报责任人 肖洪祥

桂林理工大学

添加桂林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桂林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桂林理工大学报录比、桂林理工大学考研群、桂林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桂林理工大学考研真题、桂林理工大学专业目录、桂林理工大学排名、桂林理工大学保研、桂林理工大学公众号、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桂林理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桂林理工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