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

更新时间:2022-07-30 10:34:4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
Add 长春理工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长春理工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长春理工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长春理工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来自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长春理工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你的考研报考有用。

以下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错误,可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更新或删除。建议导师将更新的简历尤其对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发送给我们,以便考研学子了解导师的情况。(导师建议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续随时更新网页或发布调剂信息??佳信赏竞虯PP流量巨大)查看联系方式>>。

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可用 Ctrl+F 进行搜索)

许红梅 张炬 蔡淑华 段翠霞 任丽华 庞春颖 赵丽辉 范文俊 庄岚 王晓曼 何兴权 王作斌

姓 名 许红梅 所在单位 电信学院
性 别 出生年月日 1971.11
民 族 参加工作时间 1996 、4
职 称 副 教 授 学历∕学位 研究生/博士
职 务 毕业院校 长春理工大学
党 派 民盟 导师身份 硕士生导师
邮 编 130022 电子邮箱 Holly_89301@cust.edu.cn
联系方式 宅电 办公电话:85582775 手机:13504428589
学习简历 1989.9-1993.7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 电子工程系 本科学习
1993.9-1996.3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物理电子学?硕士研究生
2001.9-2009.4 长春理工大学 光电工程系 博士研究生
2009.9-2010.6 东南大学国内访问
工作简历 1996.4- 至今 长春理工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工电子基础教学部/纳米测量与制造技术中心/国际纳米光子学与生物光子学联合研究中心
研究方向 物理电子学;激光干涉纳米检测技术;电路与系统
兼职情况
承担的教学任务及授课对象 1. 本科生课程;电路分析、数字信号处理,1996—2010学年;信号与系统、弱信号检测技术 1998—2003学年
2. 独立指导本科毕业设计40人次;指导硕士研究生12人;
3. 本科生电工电子实验实践;数字信号处理实验;
4. 《电路分析》吉林省优秀课带头人,校精品课带头人;《数字信号处理》吉林省优秀课、校精品课负责人。
4. 指导全国大学生创新大赛一组(进行中)。
承担主要科研项目 目前参与的在研项目包括:
1. 纳米结构新型太阳能电池的开发与研制,吉林省科技厅,2009.08-2011.12,第3名;
2. 直接激光干涉纳米光刻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基金,2010.1-2010.12,第5名;
3. 纳米结构高效太阳能电池制造的关键技术研究,广东省/ 中国科学院 全面战略合作项目,2010.1-2012.12,第5名
4. 直接激光干涉纳米光刻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学部主任基金,2010.1-2010.12,10万,第5名
5. 纳米结构新型太阳能电池的开发与研制,吉林省科技厅,2009.8-2011.12,第5名;
研究成果与著作发表 学术论文:
1. A Wireless Management System for Public Traffic ,ISTM2005, ISTP检索,第1名;
2. A Wireless Warning System based on GSM ,ISTM2005, ISTP检索,第2名;
3. 积分球式微光源的蒙特卡罗模拟,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2名
4. Phase Difference Determination by Fringe Pattern Correlation ,IEEE ICMA2009(EI检索),2009年,第2名
教材:
1. 《电子技术EDA实践教程》,2005年出版,2007年获吉林省优秀教材奖三等奖,第2名
2. 《数字信号处理原理及其MATLAB实现》,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7,第3名
培养研究生情况 2006 年1名;2007年3名(穆林、张晓雪、刘兰娇);2008年3名(潘海艳、马健、丛珊);2009年2名(刘颂、姜岩)
指导工程硕士1名,教育硕士2名
获奖情况 1. 2003-2009 指导全国(全?。┐笱缱由杓拼笕竦霉乙坏冉?次,省级二、三等奖多次;
2. 2009 年指导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设计大赛获得国家三等奖;
3. 2007 年获得吉林省优秀教材奖三等奖(第2名);
4. 2005 年获得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三等奖(第2名);
5.2003 、2005届长春理工大学青年讲课标兵;
6.2005 年获得长春理工大学“三育人”教育育人先进个人。

姓 名 王作斌 所在单位 电信学院 纳米测量与制造技术中心/国际纳米光子学与生物光子学联合研究中心
性 别 出生年月日 1960.1
民 族 参加工作时间 1985.7
职 称 教 授 学历∕学位 研究生/博士
职 务 主 任 毕业 院校 华威(Warwick)大学
党 派 中共党员 导师身份 博士生导师
邮 编 130022 电子邮箱 wangz@cust.edu.cn
联系方式 宅电 办公电话:85582341 手机:13596102407
学习简历 1978.10-1982.6 中国 长春 光学 精密机械学院 本科
1982.10-1985.6 中国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 硕士
1993.9-1997.4 英国 Warwick大学 博士
工作简历 讲师1985.7-1993.9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
副教授1993.9-1997.4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
博士后 / 研究助理1997.5-2003.12 英国 Cardiff 大学
高级研究助理2004.1-2005.12 英国 Cardiff 大学
高级研究员2006.1-2009.12 英国 Cardiff 大学
教授/博导2009.10- 长春理工大学
研究方向 激光干涉纳米制造技术;机器人微纳米装配;纳米测量
兼职情况 英国Bedfordshire大学特聘教授(2009-);
欧盟HYDROMEL项目课题负责人(2006-2010);
欧盟DELILA项目主持人(2006-2009);
欧盟IPMMAN项目英国Cardiff大学负责人(2006-2009);
美国光学学会审稿人(JOSA A, Optics Letters, Optics Express, Applied Optics);
欧盟微纳米制造协会成员;
英国Coventry地区学联主席(1994-1995);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室主任(1987-1993)。
承担的教学任务及授课对象
承担主要科研项目 近几年 完成的项目:
1. Tai-Chi (计算机 声学 接口技术),2004-2006, 欧盟FP6 IST(No.507882);
2. ARC (纳米自组装中的图像处理与控制技术),2004-2006, 英国/德国合作项目(No.1235);
3. IPMMAN (传统技术和微纳米技术的集成),2006-2009, 欧盟FP6 NMP(No.033205);
4. DELILA (激光干涉纳米光刻技术),2006-2009, 欧盟FP6 IST(No.027976)。
目前在研的项目:
1. 长春理工大学纳米测量与制造技术中心启动项目(No.129666);
2. HYDROMEL (混合微纳装配技术), 2006-2010,欧盟FP6 NMP (No.026622-2);
3. 纳米结构新型太阳能电池的开发与研制,吉林省科技厅(No.20090401),2009.9-2012.12;
4. 直接激光干涉纳米光刻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学部主任基金(No.60940035),2010.1-2010.12;
5. 高效纳米结构光电池关键制造技术,广东省/ 中国科学院 全面战略合作项目(No.2009B091300006),2010.1-2012.12;
6. 直接激光干涉纳米光刻技术及应用研究,长春市国际科技合作计划(No.09GH07), 2010.1-2012.12。
研究成果与著作发表 学术论文:
1. “Robotic nanoassembly: current developments and challeng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lling,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2010 (accepted).

2. “Selective etching of InP in NaF solution”,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 256(7) ,pp2052-2055, 2010, .
3. “Quality inspection of nanoscale patterns produced by laser interference lithography using image analysis techniques”, Proc. IEEE ICMA, pp. 1835-1840, 2009.
4. “Phase difference determination by fringe pattern correlation”, Proc. IEEE ICMA, pp. 4868-4873, 2009.
5. “Interference lithography processes with high-power laser pulses”, Proc. SPIE, vol. 7201, 2009.
6. “Laser interference lithography for nanoscale structuring of materials: from laboratory to industry”, Microelectronic Engineering, vol. 86, no. 4-6, pp. 937-940, 2009.
7. “Ordered nanostructures written directly by laser interference”, Nanotechnology, vol. 20, no. 12, 2009.
8. “High-power laser interference lithography process on photoresist: effect of laser fluence and polarisation”,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vol. 255, no. 10, pp. 5537-5541, 2009.
9. “Development of lithography technology for nanoscale structuring of materials using laser beam interference”, MNT Future Vision, p. 6, 2008.
10. “Line defects in two dimensional four-beam interference patterns”, New Journal of Physics, vol. 10, no. 2, pp. 1-8, 2008.
11. “System requirement analysis of laser interference na, , nolithography”, Proc. IEEE ICMA, pp. 434-439, 2007.
12. “Object localization with subpixel accuracy for automated microinjection”, Proc. IEEE ICMA, pp. 428-433, 2007.
13. “Robotic nanoassembly”, Proc. IEEE ICMA, pp. 422-427, 2007.
14. “Formation of 4-beam laser interference patterns for nanolithography ”, Proc. SPIE, vol. 6593, pp. 65930I, 2007.
15. “Reference pattern-based 2D measurement with nano resolution”, Proc. SPIE, vol. 6376-12, 2006.
16. “Acoustic pattern registration for a new type of human-computer interface”, Proc. IPROMS, pp. 481-486, 2005.
17. “Fringe pattern shift detection with nano resolution”, Proc. IEEE Signal Processing, vol. 2, pp. 1823-1826, 2002.
18.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signal-to-noise ratios in fringe pattern matching”, Proc. IEEE Signal Processing, vol. 1, pp. 626-639, 2002.
19. “Analysis of oblique fringes by fringe pattern matching”, Proc. SPIE, vol. 4317, pp 160-165, 2001.
20. “Extraction of respiratory and cardiovascular signals from vibration sensitive mattress”, Electronics Letters, vol. 35, no. 19, pp. 1600-1601, 1999.
21. “Applications of X-ray interferometer-generated Moiré patterns”, Nanotechnology, vol. 9, no. 2, pp. 125-132, 1998.
22. “Camera focusing based on fringe pattern matching”, Applied Optics, vol. 36, no. 25, pp. 6498-6502, 1997.
23. “Effect of image patch size on phase difference determination by fringe pattern matching”, Optical Engineering, vol. 36, no. 9, pp. 2482-2488, 1997.
24. “Phase-shifted image matching algorithm for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 Optical Engineering, vol. 35, no. 8, pp. 2327-2332, 1996.
25. “Phase difference determination by fringe pattern matching”, Optics & Laser Technology, vol. 28, no. 6, pp. 417-422, 1996.
培养研究生情况 指导博士生3名,硕士生7名。
获奖情况 1. 2009 年入选首批“吉林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2. EU IST “Tangible Acoustic Interfaces for Computer-Human Interaction” 项目获 Best Exhibit Prize,2006;
3. 中英友好奖学金SBFSS(国家教委和英国文化委员会), 1993-1997;
科技进步二/三等奖(1986-1993):
4. 铁道部(沈阳铁路局)铁道车辆轴颈自动光电检测仪;
5. XXXXX 柔性制造系统中的激光扫描测径仪;
6. XXXX/XXXXXXXX 模拟器。

教师姓名 何兴权 性别 年龄 39
学历/学位 博士研究生/博士 职称 教授 导师类别 博士生导师
所属部门 学院领导 职务 副院长
办公电话 0431-85583088 手机
E-mail hexingquan@yahoo.com.cn QQ
本科生课程 物理化学
研究生课程 高等物理化学
研究方向 功能高分子材料
个人简介 个人简历:1991.09-1995.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应用化学 系 电化学生产工艺专业 学士;1995.09-1998.03 长春 光学 精密机械学院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 硕士;1998.06-2001.09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 材料与化工分院 教师; 2001.09-2005.06 东北师范大学 无机化学 专业 博士; 2005.06-至今 长春理工大学 化学与 环境工程 学院 教师。研究方向简介: 1. 研究方向的特点将分子设计及材料设计的方法相结合,以 有机化学 、高分子化学为基础,合成并制备新型具有优良性能的功能高分子材料。 2. 研究内容简介(1)在光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方面:通过分子设计并合成含羟基金属酞菁化合物,使其与α-卤代酰卤反应,制备出满足ATRP(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方法的金属酞菁功能引发剂;利用ATRP方法将金属酞菁分子引入到光学高分子链段中,通过对基团结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精密控制,实现三阶非线性光学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克服金属酞菁分子的掺杂聚合分散不均匀而导致酞菁分子低聚,从而猝灭光限幅效应和光学非线性效应的缺点;采用Z-扫描和光限幅测试技术研究其光限幅特性??勾朔矫嫜芯慷杂诜窍咝怨庀薹牧系纳杓?、优化与制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为探索和开发新型非线性光限幅器件提供理论依据。(2)在电聚合功能高分子膜电极研究方面:利用电聚合技术制备含羟基聚合物/玻碳电极复合膜电极,利用循环伏安、脉冲伏安法研究电聚合功能高分子膜电极对尿酸、多巴胺、抗坏血酸、黄嘌呤、次黄嘌呤、肾上腺素等重要生体物质的快速检测及其作为生物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该类复合膜电极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检测限低、快速灵敏等优势,在生体物质检测和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3)在静电自组装研究方面:以水溶性金属酞菁为阴离子,以PDDA、PEI和DR等阳离子聚电解质作为阳离子,利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制备金属酞菁/聚合物复合薄膜,研究该类复合薄膜对二氯乙酸、三氯乙酸等有机环境污染物和亚硫酸钠、亚硝酸钠等无机环境污染物的催化降解性能,同时研究该类复合薄膜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开展此方面研究对于环保以及激光防护光限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在研项目: 1. 三阶非线性大环酞菁高分子光限幅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吉林省科技厅,2009.07-2011.12,20万元,第一名 2.***材料制备技术研究,63983部队,2011.01-2011.12,18万元,第一名 3.基于ATRP方法的链末端功能化PNIPAM的分子设计、合成及热敏性研究,吉林省科技厅,2008.01-2009.12,6万元,第二名 4. 大环化合物三阶非线性光限幅薄膜材料制备研究,吉林省科技厅,2008.01-2009.12 6万元,第二名 结合科研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0余篇,Ei收录3篇。出版专著2部。
姓名 王晓曼 性别
从事专业 光电检测 出生年月 1956.6.3
研究方向 靶场光电测试、激光通信技术 学历/学位 研究生/硕士
职称 教授    
电子邮箱 wmftys@126.com 联系电话 13756869769
个人科研简介 吉林省第九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第三批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省部级重点学科带头人。作为电子学总体负责人,多年来主持完成多项光机电结合的国家、省部级大型科研课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机械工业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吉林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在国庆50周年阅兵项目中获重大贡献奖。发表40余篇学术论文,有多篇文章进入EI检索;授权10余项国家/国防专利。
科研奖励、科研项目 1、全数字××仪,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第2名,2004-12
2、××参数软件测试平台,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第2名,2007-12
3、大气激光通信系统中基于液晶的自适应稳光技术,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1名,2008-11
4、火控XX测试系统,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3名,2009-12
5、高速、轻型XXX装置,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第4名,2010-12
6、激光器性能参数测试综合测试仪,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1名,2011-11
7、激光XX采集系统,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第4名,2012-12
8、激光器性能参数综合测试仪产业化技术,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1名,2016-11
9、大气激光通信系统中激光偏振特性及其应用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第2名,2007-2009
10、基于虚拟仪器的激光器性能参数综合测试仪,吉林省科技厅项目,第1名,2007-2009
11、XX性能测试系统,国家级, 第1名,2008~2010
12、激光XX测试系统,国家级,第2名,2009~2013
13、XX参数测试系统,横向,第1名,2010~2011
14、XX采集分系统,国家级, 第1名,2011~2012
15、大气对激光XX技术,国家级,第2名,2010~2012
16、激光在XX中特性研究,国家级,第1名,2011~2015
17、光电检测与信息处理实验系统,吉林省信息产业厅项目,第1名,2011~2014
18、激光器性能参数综合测试仪产业化技术,吉林省科技厅项目,第1名,2012~2015
19、XX目标特性研究,国防12.5项目,第1名,2011~2015
20、光电检测实验平台,吉林省发改委,第1名,2012~2016
21、XX测试系统,国家级,第1名,2014~2017
22、XX基础研究,国防973项目,国家级,专题组长,2013~2017
23、17、光电检测与智能信息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第2名,2017~2019
发表论文、
授权专利
1、基于液晶的激光偏振测量系统研究,仪器仪表学报,第2名,2010年
2、Study on High Power Laser Beam Quality Measurement Technology,国际会议,第1名,2010年
3、XX镜获取XX中心的装置,国防发明专利,ZL200710081720.5,第1名,2011年
4、Dynamic tracking precision evaluating system based on DSP and FPGA,ICMT2011(EI检),2011年
5、基于液晶的嵌入式偏振态测量仪,国家发明专利,ZL200810050855.X,第1名,2012年
6、Flash Intensity Test System,ICEICE 2012,第1名,2012年
7、高炮零飞指标定量测试标校方法,红外与激光工程(EI检),第1名,2012年
8、一种大气激光通信系统视轴自动修正方法,国家发明专利获授权,第1名,2012年
9、双波门自适应阈值法对光束质量M2因子测量精度的影响,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EI检),第2名,2012年
10、XX发射极光器同步抓拍系统,ZL200910121582.8,第1名,2012年
11、光电检测与信息处理技术,第3名,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年
12、嵌入式激光光束质量测量装置,国家发明专利,第2名,2013年
13、基于机器视觉流感疫苗血凝素含量的自动测量与分析方法,国家发明 专利,ZL200910066682.5,第2名,2013年
14、强激光器光束质量原位检测系统,ZL201110080860.7,第1名,2013年
15、一种大气激光通信系统视轴自动修正方法,ZL200810181416.2,第2名,2013年
16、用于激光光束检测的夏克-哈特曼传感器参量设计,光学学报(EI检),第2名,2013年
17、利用标记分水岭法实现夏克-哈特曼波前传感器质心探测,光学精密工程,2014年,22(6):1494-1499,通信作者
18、采用扩展的NZ方法的激光光束特征值检测,光学学报,2014年,34(10)),通信作者
19、用于激光光束检测的夏克-哈特曼波前传感器参量设计,光学学报,2013年,33(3),EI检索,通信作者
20、Method of measurement laser beam wavefro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n focal plane,2013 ICOIT SPIE,9046卷,EI检索,通信作者

姓名:庄岚
出生日期:1964年12月
所在学科: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职称: 副教授
邮编: 130022
E-mail:739410535@qq.com
联系电话:0431-85583045
通讯地址: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个人简历
1994–1997,吉林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
2007–2008,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1997/08–今,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副教授。
2006/05–今,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系主任,硕士生导师。

科研方向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代表性学术成果(近五年)
论文:
1.《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现代教育科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5期。2012年获吉林省第七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4年获吉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优秀论文一等奖。
2. 《自主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路径选择》,原发表于2008年《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年获吉林省社会科学成果奖优秀论文一等奖等多次奖励。
3.《从人性美到人格美》,2013年12月获吉林省第五届社会科学学术论文奖三等奖。
4.《略论中国美育的社会历史要求》,2012年获吉林省教育厅高校视觉艺术大赛论文一等奖。
5.《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抵御执政风险问题研究》,《领导科学论坛》2014年12期。
6.《浅析公务员“热”现象》,《现代交际》2014年11期。
7.《浅谈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对外贸易》2012年
8.《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干部教育的方法》,《才智》2013年
   近几年来发表近20篇相关科研及教研论文。

出版著作:
《新民主主义革命》,编著,《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4年版。

承??蒲星榭觯ń迥辏?br /> 1.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组长,课题负责人
2.吉林省教育厅规划项目1项,组长,课题负责人
3.长春市社科规划项目1项,组长,课题负责人
4.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课题第一成员
5.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课题第二成员
6.教育部课题1项,课题成员。
7.吉林省教育厅课题3项,课题成员。
8.长春市社科基金项目2项,课题成员.
9.承担专业(课程)建设项目,2012年吉林省优秀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负责人
10.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2013年)重要成员
1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项目成员,获校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12.项目成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获吉林省人民政府“2014年吉林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姓名:范文俊
出生日期:1956年11月
所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
职称:教授
邮编:130022    
联系电话:0431-85583045
通讯地址: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个人简历
1978–1982,东北师范大学,文学学士,本科。

工作经历
1982/08–今,长春理工大学,专任教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科研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

代表性学术成果(近五年)
论文:
1.《相反相成:论“象思维”与“概念思维”——对中国美学思维方式的反思》,《社会科学战线》CSSCI期刊,2011年6期。2013年12月获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成果奖二等奖。
2.读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札记,《社会科学战线》CSSCI期刊,2009年5期。
3.《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现代教育科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5期。2011年获吉林省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优秀论文奖。2012年3月获得吉林省第七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4.《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理性思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1期。
5.《美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系浅论》,《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2期。
6.《大学美育的时代特质》,2013年获得吉林省社会科学学术论文一等奖。
     近年来发表20余篇相关科研及教研论文。

出版著作:
《美学概论》.著,《长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获2010年吉林省政府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

承??蒲星榭觯ń迥辏?br /> 1.承担吉林省社科基金课题2项,项目组长
2.承担吉林省教育厅规划项目2项,项目组长
3.参研吉林省社科基金课题2项,第一成员等
4.吉林省优秀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团队成员
5.参研长春市社科基金课题3项,第二成员等 赵丽辉   教授
出生日期:1966.7.7
导师身份:硕士研究生导师
学    历:研究生     
学    位:博士
毕业院校:东北师范大学
电子邮箱:zhaolh@cust.edu.cn

个人学习工作简历
1984.9–1988.7  东北师范大学, 微生物学, 学士学位
1991.9–1994.7  东北师范大学, 植物学, 硕士学位
2000.9–2003.7  东北师范大学, 细胞生物学, 博士学位
2003.7-2005.12  吉林大学,博士后
2012.7-2013.1   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访问学者
2007.1-至今 长春理工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教师教学信息
主讲课程包括:承担了基础生物学、免疫学和生物分离工程等本科教学任务;分子免疫学、抗体工程等研究生的教学任务;承担本科生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工作;出版教材《基础生物学实验》1部。
教师科研信息
本人主要从事一直从事肿瘤早期诊断和发光材料的设计与开发工作、纳米材料在疾病诊断、治疗方面的应用研究,特别是在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面。从事中药改善睡眠活性成分的分离提取及临床应用的研究。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博士、硕士培养信息
自2010年以来,指导硕士研究生3届,指导硕士研究生人数6名。 

庞春颖    教授
 出生日期:1971.5.2
导师身份:硕士研究生导师
学    历:研究生     
学    位:博士
毕业院校:长春光机所
电子邮箱:pangcy@cust.edu.cn
个人学习工作简历
1991.9-1995.6:浙江大学光学技术与光电仪器专业
1995.7-现在:长春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任教
1996.9-1999.4:长春理工大学攻读光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
2003.9-2007.6:长春光机所攻读光学工程博士学位
教师教学信息
主讲课程包括: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技术、微机式医学仪器设计、医用电子仪器、工程光学、 生物医学基础实验、 生物医学专业实验;计算机在医学中的应用(研究生)、虚拟仪器技术(研究生);承担本科生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工作;出版教材1部《智能仪器设计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获得教学成果奖2项。
教师科研信息
本人主要从事智能医学仪器设计、医学信号与图像处理等方面的科研工作。近三年主持科研项目4项,包括"中医脉象仪的研制""干式生化分析仪的研制"、"分立式远程生理参数监护系统技术转移示范"、"阿尔茨海默病海马区活体光声成像技术研究"等项目。发表论文十余篇,一级学报5篇,EI检索4篇。
博士、硕士培养信息
自2005年以来,连续指导硕士研究生8届,指导硕士研究生人数16名。

人 员  代 码: 1983800027 姓                名: 任丽华  
性           别: 出    生   日   期: 1962-9-19
出     生   地: 长春 职                称: 副教授
专            业: 英语 办   公   电    话:  
传            真:   电   子   邮    箱: rlhchina@163.com
导  师  情  况: 硕士生导师 研   究   方    向: 跨文化

学习工作经历: 1983年毕业于长春师范学院;1986年至1989年于四平师范学院学习;1983至1992年长春第三十九中学工作;1992至1994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工作;1994年至今长春理工大学工作。

 教  学  情  况: 主讲过大学英语精读、听力、口语;硕士研究生听力、口语;目前主讲大学英语读写译、口语课程;指导英语专业硕士生两名。

科  研  情  况: 共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编、副主编、参编教材多部,参与科研课题多项。
论文: 空间语跨文化非言语交际;遨游多元的世界文化空间;大学英语四、六级作文考试分析;中英美体态语的差别;论英语口语交际能
        力的培养;多媒体与外语教学;谈英语语法教学等等。
教材: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经典套餐副主编;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经典套餐 参编;大学英语同步训练手册 主编;神奇的语言穿越 副主编
科研课题:大学生英语学科素质教育个性化评价体系研究实践;师生品德交互提高与大学英语教学;多媒体外语教学在CET4、CET6中的
               研究与实践;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多媒体全方位辅助大学英语精读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获  奖  情  况: 曾获得长春理工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二等奖一次;科技工作优秀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

人 员  代 码: 1990800041 姓                名: 段翠霞  
性           别: 出    生   日   期: 1968-9-27
出     生   地: 辽宁省抚顺市 职                称: 教授
专            业: 英语 办   公   电    话: 85583038
传            真:   电   子   邮    箱: duancuixia701@163.com
导  师  情  况: 硕士生导师 研   究   方    向: 应用语言学

学习工作经历: 1986年9月---- 1990年6月 吉林大学外语系   英美语言文学专业   学生
2003年9月---- 2006年6月  吉林大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学生
1990年7----至今              长春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  大学外语基础教学部  教师 

 教  学  情  况: 1990年工作至今,教授本科生的大学英语精读、听力、读写译课程;公外研究生的读写课程,博士生的读写课程;专业研究生的语义学课程。指导英语专业本科生论文近20名,英语专业研究生21名。

科  研  情  况:  课题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  省教育厅  2007.10-2008.10  第一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层级性口语评价体系研究      省教育厅  2009.4-2011.3    第一
多媒体教学条件下学习策略演变趋势研究         省教育厅  2011.9-2014.6    第一
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行为对学生创新能力影响研究     省社科   2007.4-2009.12   第一
国际化背景下理工类院校ESP课程体系的构建        省社科   2012.7-2013.7   第一
论文
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行为对学生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  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  2009.1 唯一
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阿穆尔区域问题研究  2011.4 唯一
多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3.3 唯一

获  奖  情  况: 二次获得校教学质量一等奖。校讲课名师。
 

长春理工大学

添加长春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长春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长春理工大学报录比、长春理工大学考研群、长春理工大学学姐微信、长春理工大学考研真题、长春理工大学专业目录、长春理工大学排名、长春理工大学保研、长春理工大学公众号、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长春理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长春理工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