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导师名单

更新时间:2022-07-30 10:34:4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导师名单
Add 中国戏曲学院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中国戏曲学院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中国戏曲学院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中国戏曲学院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导师名单来自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中国戏曲学院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你的考研报考有用。

以下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错误,可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更新或删除。建议导师将更新的简历尤其对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发送给我们,以便考研学子了解导师的情况。(导师建议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续随时更新网页或发布调剂信息??佳信赏竞虯PP流量巨大)查看联系方式>>。

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导师名单:(可用 Ctrl+F 进行搜索)

舒桐 顾玉杰 傅谨 张尧 李艳艳 于萍 苏东花 杨洋 谭铁志 迟雪峰 蔡英莲 谢锐青 宋丹菊 钮骠 沈世华


沈世华,女,汉族,生于1941年4月20日,浙江慈溪人,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导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53年入浙江国风苏昆剧团(现浙江昆剧团)学昆剧表演,工闺门旦,师承朱传茗、周传瑛、俞振飞、周传铮、方传芸、沈传芷、张传芳、姚传芗、刘传蘅、张娴诸名家,并得到王传淞、包传铎、言慧珠的指授。在艺术上功底坚实,戏路宽广。1958年,17岁学成后即留团担任当家旦角演员,除经常演出传统折子戏外,还主演了许多大戏,在省内外博得称许。1961年参加浙江省青年演员会演,以演《琴挑》、《百花赠?!范?,被评为全省五名青年尖子演员之一;1962年参加苏浙沪三省市昆剧观摩演出,所演《琴挑》一剧,在青年演出评奖中名列榜首;1984年在北方昆曲剧院任职时,以《游园惊梦》一剧参加北京市首届中青年演员调演,获最高奖项“特别奖”。
从艺以来,曾演出及教授过的剧目有:《十五贯》之苏戌娟、《牡丹亭》之杜丽娘、柳梦梅、《桃花扇》之李香君、《长生殿》之杨贵妃、《西厢记》之崔莺莺、红娘、《渔家乐》之马瑶草、邬飞霞、《风筝误》之詹淑娟、《烂柯山》之崔氏、《狮吼记》之柳氏、《连环记》之貂蝉、《雷峰塔?水斗、断桥》之白娘子、《孽海记?思凡、下山》之赵色空、《玉簪记?琴挑、问病、偷诗》之陈妙常、《琵琶记?盘夫》之牛小姐、《铁冠图?刺虎》之费贞娥、《蝴蝶梦?说亲回话》之田氏、《百花赠?!分倩ü?、《贩马记》之李桂枝及现代戏等近百出剧目;主演的《西园记》(饰王玉真)于1979年由湖南电视台录像并为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成彩色影片。多年来,众多著名戏曲评论家、学者如赵景深、吴小如、朱文相、胡世均、宋铁铮等皆曾撰文,赞誉其艺,发表于海内外的书刊报章上;1992年台湾《申报》专文誉她为“剧坛师表”。众多戏剧艺术家,如程砚秋、马少波、吴祖光、黄宗江、刘曾复、杜近芳、张云溪、迟金声等看了她的演出,无不赞不绝口;在同辈艺友中,如蔡正仁、侯少奎、张静娴、刘异龙等,也对其艺推崇有加。

钮骠,男,曾用名钮维骠,字捷之,生于1933年11月4日,工文丑,满族,北京人。戏曲研究家、教育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戏曲学院教授、编审,硕士研究生导师,文化部振兴京剧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戏曲学会理事、中国田汉研究会理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1948年入四维戏剧学校学京剧表演,1950年转入戏曲实验学校(后为中国戏曲学校,即今中国戏曲学院),先工老旦,从时青山、刘子元;后习文丑,从萧长华、高富远、萧盛萱、汪荣汉、王传凇、华传浩等老师受业,并得到王瑶卿、雷喜福、沈三玉、钱富川诸师辈的指授。
擅长剧目有《群英会》、《审头刺汤》、《乌龙院》、《连升店》、《女起解》、《选元戎》、《棋盘山》、《豆汁记》、《葛麻》、《能仁寺》、《六月雪》和昆曲戏《醉皂》、《扫秦》、《十五贯》,老旦戏《钓金龟》、《行路训子》、《徐母骂曹》、《望儿楼》、《四郎探母》、《大登殿》、《清风亭》等剧。又从周贻白、黄芝冈、李紫贵等专家、学者修戏剧史论及表导演课程。1956年毕业,留校任教。1962年又毕业于红旗夜大学中文系,并从吴小如教授攻古典文学,在京剧表演和文化艺术理论方面打下良好基础。上世纪60年代,主编京剧剧目教材40余种及《萧长华演出剧本选集》出版,有改编的京剧《牛郎织女》、《武则天》、《洪母骂畴》等剧本公演。80年代以来,参加编撰出版了《萧长华戏曲谈丛》、《萧长华艺术评论集》、《京剧选编》20集、《京剧知识词典》、《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卷》、《满族现代文学家艺术家传略》、《京剧流派剧目荟萃》、《北京传统文化便览》、《十大名伶??杨小楼》、《名家论名剧??论<连升店>》、《中国昆曲艺术》、《中国戏曲志??北京卷》、《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和《说萧长华》、《打开京剧之门》、《中国京剧百科全书》等;担任全书编委和下卷主编的三卷本《中国京剧史》出版获国家级三项重奖;主编《戏曲艺术》季刊50余期。曾任《中国戏曲志》天津、上海、江苏、安徽、河北、河南、湖北、广西、陕西、山东、青海各省卷的特约编审员。在国内外和港台地区的报刊上发表戏曲研评文章200余篇;主演了戏曲电视片《连升店》。曾出访德国及赴香港、台湾讲学,并为日、德、法、英、韩、瑞士等国留学生授课。经常在中央及省、市电视台、广播电台播讲京剧知识。曾任中国戏剧梅花奖第一至五届、十三至十五届以及二十三至二十五届评委;历届全国京剧青年演员电视大赛评委及首届全国京剧学生电视大赛评委;第一、二届全国戏曲院校青年京剧教师展演评委。现为中国戏曲学院教授、编审、硕士研究生导师,文化部振兴京剧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戏曲学会理事、中国田汉研究会理事;曾任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离休后仍从事戏曲研究及教学工作,并担任第一至五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和流派传承班导师。2011年被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艺术传承人。曾任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离休后仍从事戏曲研究及教学工作,并担任第一至五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和流派传承班导师。


宋丹菊,女,京剧旦角。1942年9月12日出生于北京。原籍天津市。其父宋德珠为京剧四小名旦之一。1987年获第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07年获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工程表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民革第九届中央委员,民革北京市第十一届市委委员,北京市东城区第九届政协委员,北京市海外同胞联谊会会员。
宋丹菊是京剧世家出身,父亲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宋德珠,擅演刀马旦、武旦,兼演花旦,在20世纪40年代,被誉为“四小名旦”之一,开创了“宋派”这一武戏流派?!八闻伞苯簿课湎肺难?,将青衣、花旦的表演和唱念融入刀马旦、武旦戏中,兼具青衣的端庄、花旦的俏丽、刀马旦的婀娜、武旦的勇猛,从武打和舞蹈中展示人物的思想感情,注重人物刻画,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宋丹菊幼承家学,并师从荀慧生、筱翠花、魏效荀、刘韵桐、冀韵兰、李慧芳等习艺。1958年加入北京京剧团。1963年随马连良、张君秋、裘盛戎、赵燕侠等赴香港演出。1976年参加赵燕侠主演的影视片《白蛇传》、《红娘》、《辛安驿》的拍摄,分饰小青、崔莺莺、罗雁。1986年拜程玉菁为师,学习王派表演艺术,并曾先后向王玉蓉、邓德芹、李慧芳、于玉蘅、童芷苓、陈永玲、邹慧兰、崔荣英等学青衣、花旦,向周铨庵、马祥麟、王传蕖等学昆曲。演出剧目有:《扈家庄》、《打焦赞》、《盗仙草》、《锯大缸》、《坐楼杀惜》、《得意缘》、《小放?!?、《十三妹》、《棋盘山》、《活捉》、《穆柯寨穆天王》、《铁弓缘》、《霸王别姬》、《寄子》、《瑶台》等。1987年,将其父20世纪40年代的创演剧目《蝶恋花》后改名《改容战父》,经原剧作者翁偶虹整理加工,重排上演,同年荣获第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90在全国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的会演中,与其两位舅父、台湾京剧演员孙元彬、孙元坡以及河南省京剧团合作,演出《战宛城》。1994年,参加北京市京昆振兴协会举办的“零点工程”录像,演出《樊江关》。
为传扬民族艺术,她于1986年赴美国旧金山教戏、讲学,获林肯大学文化交流荣誉奖状。1992年春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1995年荣获北京市“三八”红旗手奖章。1997年初,由北京京剧院调入中国戏曲学校表演系,从事专职教师工作。2000年2月出版宋德珠和女儿宋丹菊父女二人的自述《珠光菊影——宋德珠舞台艺术》,叙述家庭状况,学艺过程,演戏的心得,并举例具体介绍《扈家庄》和《改容战父》两出戏的表演。2000年11月被评为中国戏曲学校教授。她曾教授青年京剧演员侯丹梅、汉剧演员邱玲、广东汉剧演员李仙花等学生《改容战父》、《活捉》、《扈家庄》等剧目,这些学生分别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白玉兰戏剧奖、梅兰芳金奖等多项奖项。,女,京剧旦角。1942年9月12日出生于北京。原籍天津市。其父宋德珠为京剧四小名旦之一。1987年获第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07年获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工程表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民革第九届中央委员,民革北京市第十一届市委委员,北京市东城区第九届政协委员,北京市海外同胞联谊会会员。
宋丹菊是京剧世家出身,父亲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宋德珠,擅演刀马旦、武旦,兼演花旦,在20世纪40年代,被誉为“四小名旦”之一,开创了“宋派”这一武戏流派?!八闻伞苯簿课湎肺难?,将青衣、花旦的表演和唱念融入刀马旦、武旦戏中,兼具青衣的端庄、花旦的俏丽、刀马旦的婀娜、武旦的勇猛,从武打和舞蹈中展示人物的思想感情,注重人物刻画,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宋丹菊幼承家学,并师从荀慧生、筱翠花、魏效荀、刘韵桐、冀韵兰、李慧芳等习艺。1958年加入北京京剧团。1963年随马连良、张君秋、裘盛戎、赵燕侠等赴香港演出。1976年参加赵燕侠主演的影视片《白蛇传》、《红娘》、《辛安驿》的拍摄,分饰小青、崔莺莺、罗雁。1986年拜程玉菁为师,学习王派表演艺术,并曾先后向王玉蓉、邓德芹、李慧芳、于玉蘅、童芷苓、陈永玲、邹慧兰、崔荣英等学青衣、花旦,向周铨庵、马祥麟、王传蕖等学昆曲。演出剧目有:《扈家庄》、《打焦赞》、《盗仙草》、《锯大缸》、《坐楼杀惜》、《得意缘》、《小放?!?、《十三妹》、《棋盘山》、《活捉》、《穆柯寨穆天王》、《铁弓缘》、《霸王别姬》、《寄子》、《瑶台》等。1987年,将其父20世纪40年代的创演剧目《蝶恋花》后改名《改容战父》,经原剧作者翁偶虹整理加工,重排上演,同年荣获第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90在全国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的会演中,与其两位舅父、台湾京剧演员孙元彬、孙元坡以及河南省京剧团合作,演出《战宛城》。1994年,参加北京市京昆振兴协会举办的“零点工程”录像,演出《樊江关》。

谢锐青,女,汉族,京剧旦角。1932年8月26日出生,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谢锐青1941年在广西柳州参加四维平剧社儿童训练班,工京剧青衣、刀马旦,因主演《金钵记》、《武则天》、《江汉渔歌》崭露头角。1946年随校赴东北演出,后在北平调入国民党二0八师四维剧校,1949年随四维剧校重组为戏剧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中国戏曲学校前身),1950年经田汉先生举荐拜京剧青衣泰斗、王派艺术创始人王瑶卿先生为师,学习和继承王派表演艺术,是王派艺术的主要传承人。1954年起在中国戏曲学校实验京剧团任主要演员,1956年在中国戏曲学校毕业。上世纪50年代两次赴朝鲜向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慰问演出,1961年起多次参加中国艺术团先后到伊拉克、捷克、尼泊尔、东德、芬兰等国进行文化交流和访问演出。1962年经史若虚校长介绍,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派艺术创始人尚小云先生为师,学习和继承尚派表演艺术,是尚派艺术的主要传承人。1963年在中国戏曲研究院实验京剧团任主要演员;1965年在中国京剧院三团任主要演员。其主演的剧目有:《珍珠烈火旗》、《十三妹》、《金钵记》(《白蛇传》)、《武则天》、《昭君出塞》、《木兰从军》、《春秋配》、《三娘教子》、《董小宛》、《宇宙锋》、《二进宫》、《桃花扇》、《杨排风》、《霸王别姬》、《樊江关》、《扈家庄》、《四郎探母》、《打渔杀家》、《梁红玉》、《红鬃烈马》、《新儿女英雄传》、《秋江》等。1971年调入中国戏曲学院,1972年在中央五七艺术大学、中国戏曲学校任教师,后在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任党支部书记、副教授。在表演系、全国优秀青年京剧演员研究生班教授京剧表演剧目,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中青年表演人才。所教授的主要剧目有:《铁扇公主》、《四郎探母》、《棋盘山》、《昭君出塞》、《梁红玉》、《樊江关》、《木兰从军》、《十三妹》、《打渔杀家》、《白蛇传》、《战金山》、《秋江》、《穆柯寨》等。1988年离休,至今仍在中国戏曲学院任教、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任导师。

蔡英莲女,1945年出生,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教授、“学术带头人”,研究生班,流派班导师,2003年全国首届“教学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蔡英莲11岁考入中国戏曲学校,学艺九年,师承:程玉青、罗玉萍、马宗慧、雪艳琴、赵桐珊、李香云、荀令香、邱富棠,于玉衡等名家,先后学习王、梅、尚、程、荀五大流派,艺术基底丰厚。常演剧目有:《龙凤呈祥》、《秦香莲》、《玉堂春》、《平贵别窑》、《桑园会》、《鱼藻宫》、《醉酒》、《别姬》、《失子惊风》《三关排宴》等,是“京56班”又红又专青衣演员。学生时期的蔡英莲广泛吸收舞蹈、话剧的表演手法,潜心研习导演理论,演出了话剧《龙须沟》、《千万不要忘记》、《母子会》、《箭赶河边》和现代京剧《六号门》、《芦荡火种》、《白毛女》等剧目。1965年毕业留校任教。1972年向何敏娟、姜家祥,孙松龄等老师学习民族声乐。1979年拜张君秋先生为师成为入室弟子。在张君秋、谢虹雯、何顺信、刘雪涛、张似云等老师的指导下,演出了张派名剧:《望江亭》、《玉堂春》、《春秋配》、《红鬃烈马》、《祭塔》《龙凤呈祥》等。

谭铁志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65

毕业院校:天津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

谭铁志,现任职于中国戏曲学院新媒体艺术系,曾任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总政歌剧团美术设计,首都国庆五十周年游行第六指挥部彩车设计、制作总监等。曾获“中国四季美术展”金奖、全军文艺汇演一等奖、国家文化部优秀美术设计奖、全军文艺新作品奖等。发表过多篇论文和作品,参加过多部文艺作品的设计工作。

迟雪峰,男,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我院新媒体艺术系副主任,现任系党总支书记。中国流行色协会色彩艺术委员会理事。
所授课程: 
戏曲视觉文化研究、戏曲绘画创作方法、插画设计、数字绘画创作
研究方向: 
戏曲视觉文化研究、戏曲绘画创作、插图创作
论文著作: 
1、《“堂会”一词始于何时》,《津门曲坛》2006年第1期;2、《试谈明清戏曲“堂会”的舞台样式》,《戏曲艺术》2007年第2期;3、《戏曲元素与油画创作模式思考》,《名作欣赏》2012年第8期;4、《以京剧为题材的多元绘画表现》,《戏剧丛刊》2012年第3期;4、《数字绘画教学实践研究》,《新闻传播》2012年第7期;5、《浅谈绘画专业(数字绘画方向)建设》,《高教研究通讯》2012年第1卷;6、《数字绘画的全因素素描肖像写生研究》,《神州艺术》2012年第2期;7、《“锦上添花”的守旧—浅谈戏曲守旧及其相关的舞台美术问题》,《戏曲艺术》2012年第2期;8、《浅论插画课程设置的特色》,《第二届全国高校插图展论文集》,2014年;9、《从旦角苏三创作谈戏曲数字雕刻教学》,《国戏新媒体艺术实践与教育之道》论文集,2014年;10、《数字绘画表现技法研究》,《国戏新媒体艺术实践与教育之道》论文集,2014年;11、《传神-戏曲服装色彩的精髓》,《戏曲艺术》2015年第8期;12、《油画创作常用色个例研析》,《流行色》2015年第10期;13、《浅论数字绘画》,《新闻传播》2015年第11期;14、《质朴厚重、亦真亦幻》,《第三届全国高校插图展论文集》,2015年;15、《以<战金山>为例谈我的插画创作心得》,《第三届全国高校插图展论文集》,2015年;16、《浅谈绘画教学示范作品数字化资源库建设》,《高等戏曲院校教学改革研究》论文集,2015年6月;17、《不忘初心 相约“拾翠”—国戏新媒体艺术系建系10周年》,《北京文化创意》2016年第6期;18、《青衣》(插画),《美术》2016年第1期;19、《不无小补—谈戏曲官补》,《戏曲艺术》2017年第4期;20、《京剧表情包:“铿锵熊”演绎戏剧人生》,《北京文化创意》2017年第1期;21、《谋新共融-数字媒体艺术2018毕业展进行时》,访谈类,《艺术教育》2018年第7期下;22、《数字媒体艺术助力非遗传承》,访谈类,《艺术教育》2018年第9期下。23、《油画静物》(联合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24、《油画人物》(联合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25、《迟雪峰作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
科研项目: 
2011-2013年,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戏曲数字绘画教学研究》负责人;2018-2019年,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建设“设计之都”促进文化科技融合专项课题—《京剧脸谱服饰和道具数据库建设及衍生品设计开发》负责人之一。
主要荣誉: 
《贾母》舞台设计荣获第五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优秀舞美设计奖(文化部艺术司、河北省文化厅,2006年);《伤•桃》入选第二届造型艺术新人展(中国文联、中国美协,2012年);《青衣》入选第五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并荣获优秀作品奖-此次展览最高奖(全国青联、中国文联、中国美协,2015年);《处•变》入选首届全国美术教育教师作品展(中国美协美术教育委员会,2017年);《梅兰芳-蓄须明志》入选讲中国故事-全国第五届架上连环画展(中国美协,2018年);《文化大使-梅兰芳访苏记》入选首届中国插画艺术展(中国美协,2018年);《青衣-2》入选中国第二届插图艺术展(中国美协,2018年);《毕业照》、《战金山》等作品入选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全国高校插图艺术作品展-教师组(中国美协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2013年、2015年、2018年)。
男,1965年5月生,河北清苑人。中国戏曲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新媒体艺术系主任。天津美术学院绘画专业文学学士学位,中央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专业文学硕士学位。曾任总政歌剧团舞台美术设计、北京工业大学三级教授、一级学科设计学学科带头人、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
所授课程: 
新媒体艺术概论、造型艺术基础、设计艺术方法、主题空间设计、媒介实验表现、创意产品设计、当代艺术解读。
研究方向: 
视觉与媒体艺术设计及理论研究
论文著作: 
主要著作
《演剧与影视舞台空间创意》,华文出版社2005;
《戏曲文化创意设计实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主要论文
数字交互设计与皮影文化创新传播研究,《艺术教育》2014-3;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方法与戏曲视觉表达,《艺术教育》2014-4;
戏曲文化创意设计探索,《画界-工艺美术》2014-1;
文化创意设计进行时,《画界-工艺美术》2014-2;
影像装置艺术媒介形态和语言特征的研究,《美术大观》2009-4;
浅议影像装置艺术的多元视觉表达,《美苑》2009-4;
论多元发展的现代美术与设计艺术的融合,《艺术教育》2005-5;
艺术设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美术大观》2005-7;
科研项目: 
“戏曲文化视觉创意设计与新媒体表现方法研究”;
“中国民族艺术教育、测量、评估与记录标准建设”;
“从新媒体艺术途径到视觉艺术与设计表达应用研究”;
“数字交互皮影表演平台研究”;
“李大钊纪念馆美术设计”;
评剧《银杏庄》舞美设计;
北京审计数字博物馆设计。
主要荣誉: 
“重基础、强实践”创新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第七届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3;
歌剧《党的女儿》,全军文艺会演绘景一等奖1992;
大型民族音乐剧《芦花白-木棉红》舞美设计,获文化部优秀美术设计奖1996,全军文艺新作品奖1997;
油画《暖冬》获日本四季美术展金奖,1991;
北京市优秀军转干部,2000;
总政治部三等功,1997。
杨洋,女,中国戏曲学院新媒体艺术系教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专业,获硕士学位,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访问学者。
所授课程: 
《图表设计》、《交互设计方法》、《网络艺术设计》
研究方向: 
交互设计、信息设计
论文著作: 
1.《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工作坊”教学模式实践探索》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年12月; 2.《传统戏曲传播的新途径:移动新媒体平台》发表于《戏曲艺术》,2016年第2期; 3.《基于ipad平台的儿童电子绘本设计》发表于《科技与出版》,2014年第10期; 4.《虚拟戏曲博物馆的设计思考》发表于《戏曲艺术》,2012年第4期; 5.《网络多媒体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2月; 6.《网络时代戏曲艺术的传播》发表于《艺术评论》,2011年第2期; 7.《融合•创新•传播——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发表于论文集《国戏新媒体艺术实践与教育之道》; 8.《基于文化传播的数字博物馆交互设计探索》,发表于数字博物馆发展新趋势论文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年3月; 9.《虚拟戏曲博物馆的设计探索》发表于《设计艺术》,2013年2月; 10.出版《中国戏曲学院新媒体艺术系美术高考试卷讲评》,2012年。
科研项目: 
1.主持北京市教委科技面上项目《互联网移动平台戏曲文化传播的设计方法研究》; 2.参与北京市教委科技面上项目《戏曲文化视觉创意设计与新媒体表现方法研究》、《虚拟数字戏曲博物馆设计项目》、《北京市审计局数字博物馆建设项目》; 3.主持中国戏曲学院教研教改项目《新媒体艺术系本科生学分制改革研究》。
主要荣誉: 
曾获第四届中国高等院校设计艺术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北京高校青年教师优秀社会调研项目二等奖;第十四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等多个奖项。
苏东花 ,女,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1960.7.15年出生 ,1982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本科),文学学士。同年留任本院导演系任教,跟随李紫贵、王荣增、金桐学习。1993年毕业于日本大学大学院艺术研究所,获硕士学位,同年任艺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2001年完成日本大学大学院艺术研究所博士课程。同年回国返校复职于导演系。2009年调任表演系,曾任系副主任,主管教学。
所授课程: 
角色创造 表导演基础 中日韩戏剧比较研究 戏曲电影研究
研究方向: 
戏曲表导演理论教学实践研究、中日戏剧比较学研究
论文著作: 
1、《中国京剧与日本歌舞伎的比较研究》
2、《梅兰芳戏曲电影创作简论》
3、《中国京剧男旦与歌舞伎女形艺术比较研究》
4、《日本传统戏剧——歌舞伎艺术》
5、《日本戏剧——宝?!?/div>
6、《梅兰芳在东瀛》
7、《宋长荣的荀派艺术风格》
著作:
1、在国内外先后完成共著《艺术赏析词典》(戏曲词条部分)
2、教材《戏曲影视导演基础》(学院重点课程)[1]
3、戏曲电影研究》编著
科研项目: 
中日戏剧比较研究(北京市归国优秀人才资助项目)
《戏曲影视导基课程》(学院重点教材)
主要荣誉: 
学院“三育人”优秀
北京市骨干教师
中国戏曲多剧种表演人才
本科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
开创性研究与实践,获第七届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电视连续剧《海灯法师》女主演四川电视台获大众影视百花奖女助演提名
电视连续剧《小镇往事》主演安徽电视台获华东六省市银燕奖
中国戏曲学院

添加中国戏曲学院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中国戏曲学院考研分数线、中国戏曲学院报录比、中国戏曲学院考研群、中国戏曲学院学姐微信、中国戏曲学院考研真题、中国戏曲学院专业目录、中国戏曲学院排名、中国戏曲学院保研、中国戏曲学院公众号、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中国戏曲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中国戏曲学院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