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导师:宋丹菊

发布时间:2021-11-2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导师:宋丹菊

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导师:宋丹菊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导师:宋丹菊 正文


宋丹菊,女,京剧旦角。1942年9月12日出生于北京。原籍天津市。其父宋德珠为京剧四小名旦之一。1987年获第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07年获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工程表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民革第九届中央委员,民革北京市第十一届市委委员,北京市东城区第九届政协委员,北京市海外同胞联谊会会员。
宋丹菊是京剧世家出身,父亲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宋德珠,擅演刀马旦、武旦,兼演花旦,在20世纪40年代,被誉为“四小名旦”之一,开创了“宋派”这一武戏流派?!八闻伞苯簿课湎肺难?,将青衣、花旦的表演和唱念融入刀马旦、武旦戏中,兼具青衣的端庄、花旦的俏丽、刀马旦的婀娜、武旦的勇猛,从武打和舞蹈中展示人物的思想感情,注重人物刻画,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宋丹菊幼承家学,并师从荀慧生、筱翠花、魏效荀、刘韵桐、冀韵兰、李慧芳等习艺。1958年加入北京京剧团。1963年随马连良、张君秋、裘盛戎、赵燕侠等赴香港演出。1976年参加赵燕侠主演的影视片《白蛇传》、《红娘》、《辛安驿》的拍摄,分饰小青、崔莺莺、罗雁。1986年拜程玉菁为师,学习王派表演艺术,并曾先后向王玉蓉、邓德芹、李慧芳、于玉蘅、童芷苓、陈永玲、邹慧兰、崔荣英等学青衣、花旦,向周铨庵、马祥麟、王传蕖等学昆曲。演出剧目有:《扈家庄》、《打焦赞》、《盗仙草》、《锯大缸》、《坐楼杀惜》、《得意缘》、《小放?!?、《十三妹》、《棋盘山》、《活捉》、《穆柯寨穆天王》、《铁弓缘》、《霸王别姬》、《寄子》、《瑶台》等。1987年,将其父20世纪40年代的创演剧目《蝶恋花》后改名《改容战父》,经原剧作者翁偶虹整理加工,重排上演,同年荣获第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90在全国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的会演中,与其两位舅父、台湾京剧演员孙元彬、孙元坡以及河南省京剧团合作,演出《战宛城》。1994年,参加北京市京昆振兴协会举办的“零点工程”录像,演出《樊江关》。
为传扬民族艺术,她于1986年赴美国旧金山教戏、讲学,获林肯大学文化交流荣誉奖状。1992年春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1995年荣获北京市“三八”红旗手奖章。1997年初,由北京京剧院调入中国戏曲学校表演系,从事专职教师工作。2000年2月出版宋德珠和女儿宋丹菊父女二人的自述《珠光菊影——宋德珠舞台艺术》,叙述家庭状况,学艺过程,演戏的心得,并举例具体介绍《扈家庄》和《改容战父》两出戏的表演。2000年11月被评为中国戏曲学校教授。她曾教授青年京剧演员侯丹梅、汉剧演员邱玲、广东汉剧演员李仙花等学生《改容战父》、《活捉》、《扈家庄》等剧目,这些学生分别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白玉兰戏剧奖、梅兰芳金奖等多项奖项。,女,京剧旦角。1942年9月12日出生于北京。原籍天津市。其父宋德珠为京剧四小名旦之一。1987年获第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07年获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工程表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民革第九届中央委员,民革北京市第十一届市委委员,北京市东城区第九届政协委员,北京市海外同胞联谊会会员。
宋丹菊是京剧世家出身,父亲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宋德珠,擅演刀马旦、武旦,兼演花旦,在20世纪40年代,被誉为“四小名旦”之一,开创了“宋派”这一武戏流派?!八闻伞苯簿课湎肺难?,将青衣、花旦的表演和唱念融入刀马旦、武旦戏中,兼具青衣的端庄、花旦的俏丽、刀马旦的婀娜、武旦的勇猛,从武打和舞蹈中展示人物的思想感情,注重人物刻画,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宋丹菊幼承家学,并师从荀慧生、筱翠花、魏效荀、刘韵桐、冀韵兰、李慧芳等习艺。1958年加入北京京剧团。1963年随马连良、张君秋、裘盛戎、赵燕侠等赴香港演出。1976年参加赵燕侠主演的影视片《白蛇传》、《红娘》、《辛安驿》的拍摄,分饰小青、崔莺莺、罗雁。1986年拜程玉菁为师,学习王派表演艺术,并曾先后向王玉蓉、邓德芹、李慧芳、于玉蘅、童芷苓、陈永玲、邹慧兰、崔荣英等学青衣、花旦,向周铨庵、马祥麟、王传蕖等学昆曲。演出剧目有:《扈家庄》、《打焦赞》、《盗仙草》、《锯大缸》、《坐楼杀惜》、《得意缘》、《小放?!?、《十三妹》、《棋盘山》、《活捉》、《穆柯寨穆天王》、《铁弓缘》、《霸王别姬》、《寄子》、《瑶台》等。1987年,将其父20世纪40年代的创演剧目《蝶恋花》后改名《改容战父》,经原剧作者翁偶虹整理加工,重排上演,同年荣获第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90在全国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的会演中,与其两位舅父、台湾京剧演员孙元彬、孙元坡以及河南省京剧团合作,演出《战宛城》。1994年,参加北京市京昆振兴协会举办的“零点工程”录像,演出《樊江关》。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中国戏曲学院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中国戏曲学院考研分数线、中国戏曲学院报录比、中国戏曲学院考研群、中国戏曲学院学姐微信、中国戏曲学院考研真题、中国戏曲学院专业目录、中国戏曲学院排名、中国戏曲学院保研、中国戏曲学院公众号、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中国戏曲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中国戏曲学院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中国戏曲学院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zhongguoxiquxueyuan/yjsds_565414.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