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

更新时间:2022-07-30 10:36:41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海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
Add 海南师范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海南师范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海南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海南师范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海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来自海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海南师范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你的考研报考有用。

以下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错误,可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更新或删除。建议导师将更新的简历尤其对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发送给我们,以便考研学子了解导师的情况。(导师建议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续随时更新网页或发布调剂信息??佳信赏竞虯PP流量巨大)查看联系方式>>。

海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可用 Ctrl+F 进行搜索)

吴丽华 徐仲佳 方涛 韩捷进 范阮忠 王习明 毕光明 韩刚 陈传钟 张新定 夏敏慧

一、人物简介
毕光明,湖北浠水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武汉大学文学院2011级博士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小说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常务理事等。1982年7月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留校任教。1984年9月至1985年7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进修中国现当代文学,1986年9月至1987年7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高级进修班学习。1991年调入琼州大学,1993年6月晋升为副教授。1995年9月至1996年7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做洪子诚教授的国内访问学者。1998年10月晋升为教授。1999年9月调入海南师范大学,先后任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海南省第二批重点(扶持)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责任教授,海南师范大学新增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负责人,主持《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部高校社科学报首批名栏建设栏目“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海南省委省政府直接联系重点专家,海南省教学名师。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思潮与作家作品研究。
二、学术职务
1、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2、中国小说学会常务理事
3、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
4、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理事
三、获奖荣誉
1、1996年10月,专著《文学复兴十年》获“明达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第五届优秀成果奖”;
2、1997年10月,专著《文学复兴十年》获“海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专著三等奖;
3、1999年10月,获海南省作协“海南省文学(1988-1999)探索三十强”称号;
4、1999年12月,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奖三等奖;
5、2001年1月,论文《偏离与追逐:中国大陆的新时期纯文学》获“海南省第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三等奖;
6、2002年8月,获“海南师院最受欢迎的任课教师”称号;
7、2003年2月,系列论文《从“伤痕”到“反思”》等获“海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一等奖;
8、2003年6月,获“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称号;
9、2006年5月,获“全国社科学报优秀主编”称号;
10、2006年11月,专著《虚构的力量》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第10届优秀成果表彰奖”;
11、2007年2月,专著《虚构的力量——中国当代纯文学研究》获“海南省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专著三等奖;
12、2007年2月,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
13、2008年6月,获“海南师范大学第四届教学名师奖”;
14、2008年11月,获“全国高校社科学报事业突出贡献奖”;
15、2009年5月,获“海南省第五届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16、2009年12月,所指导的硕士学位论文《生命的悲歌——顾城诗歌研究》(硕士研究生:孟炯)获“2009年度海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17、2010年7月,所指导的硕士学位论文《王小波小说中的叙事模式》(硕士研究生:罗长青)获“2010年度海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18、2010年8月,获“海南省委省政府直接联系重点专家”称号;
19、2010年9月,获海南师范大学“2010届毕业生最欢迎的任课教师”称号;
20、2011年9月,获第四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优秀主编。


基本情况:
阮忠,湖北黄陂人。1981年1月至1985年8月,在湖北咸宁师范专科学校任教。1988年1月至2002年10月,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1994至1998年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主任。1998年被遴选为硕士生导师,2000年被聘为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导师。2002年10至今,在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工作,曾任文学院院长。现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海南师范大学中国散文研究中心主任、海南省高校教学名师、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学术兼职有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副会长等。
教学情况:
讲授的课程有: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宋元文学、明清文学、先秦两汉散文、唐宋诗词、明清小说、庄子研究、汉赋研究、中古诗人群体及其诗歌研究等。
主持的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为2006年度海南省省级精品课程。2008年任带头人的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2009年主持的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建设与研究”获海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年参与完成的海南师范大学“构建教师教育‘大实践’平台开辟师资培养培训新途径”获海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科学研究:
主要从事古代诗文研究,出版个人专著《散文概说》、《庄子创作论》、《道家智谋》、《韩非子的人生哲学》、《汉赋艺术论》、《两汉诗歌与传统文化》、《中古诗人群体及其诗风演化》、《先唐散文论稿》、《先唐文化与散文风格的嬗变》、《唐宋诗风流别史》、《唐宋散文创作风貌与批评》、《宋词名篇解读:两宋名词的微观研究》、《天涯守望:苏东坡晚年的海南岁月》、《中国古代散文史撰述研究》、《文学的品评与阅读》等。公开发表庄子研究、汉赋研究、两汉诗歌研究、中古诗人群体研究、古代文化与散文风格研究等系列论文百余篇。另编著或参与编著多种。
科研获奖:
1、《唐宋诗风流别史》2001年获1994—1998年度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2、系列论文:《战国文化的多元与散文风格的初建》、《两汉文化与散文风格的嬗变》2003年获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3、《中古诗人群体及其诗风演化》2007年获海南省第五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4、《先唐散文论稿》2010年获海南省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丛书特别奖。
5、《天涯守望——苏东坡晚年的海南岁月》2010年获海南省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丛书特别奖。
6、《先唐文化与散文风格的嬗变》2011年获第三届海南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阮忠,湖北黄陂人。1981年1月至1985年8月,在湖北咸宁师范专科学校任教。1988年1月至2002年10月,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1994至1998年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主任。1998年被遴选为硕士生导师,2000年被聘为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导师。2002年10至今,在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工作,曾任文学院院长。现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海南师范大学中国散文研究中心主任、海南省高校教学名师、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学术兼职有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副会长等。
教学情况:
讲授的课程有: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宋元文学、明清文学、先秦两汉散文、唐宋诗词、明清小说、庄子研究、汉赋研究、中古诗人群体及其诗歌研究等。
主持的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为2006年度海南省省级精品课程。2008年任带头人的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2009年主持的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建设与研究”获海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年参与完成的海南师范大学“构建教师教育‘大实践’平台开辟师资培养培训新途径”获海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科学研究:
主要从事古代诗文研究,出版个人专著《散文概说》、《庄子创作论》、《道家智谋》、《韩非子的人生哲学》、《汉赋艺术论》、《两汉诗歌与传统文化》、《中古诗人群体及其诗风演化》、《先唐散文论稿》、《先唐文化与散文风格的嬗变》、《唐宋诗风流别史》、《唐宋散文创作风貌与批评》、《宋词名篇解读:两宋名词的微观研究》、《天涯守望:苏东坡晚年的海南岁月》、《中国古代散文史撰述研究》、《文学的品评与阅读》等。公开发表庄子研究、汉赋研究、两汉诗歌研究、中古诗人群体研究、古代文化与散文风格研究等系列论文百余篇。另编著或参与编著多种。
科研获奖:
1、《唐宋诗风流别史》2001年获1994—1998年度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2、系列论文:《战国文化的多元与散文风格的初建》、《两汉文化与散文风格的嬗变》2003年获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3、《中古诗人群体及其诗风演化》2007年获海南省第五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4、《先唐散文论稿》2010年获海南省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丛书特别奖。
5、《天涯守望——苏东坡晚年的海南岁月》2010年获海南省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丛书特别奖。
6、《先唐文化与散文风格的嬗变》2011年获第三届海南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厩榭觯?
阮忠,湖北黄陂人。1981年1月至1985年8月,在湖北咸宁师范专科学校任教。1988年1月至2002年10月,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1994至1998年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主任。1998年被遴选为硕士生导师,2000年被聘为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导师。2002年10至今,在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工作,曾任文学院院长。现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海南师范大学中国散文研究中心主任、海南省高校教学名师、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学术兼职有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副会长等。
教学情况:
讲授的课程有: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宋元文学、明清文学、先秦两汉散文、唐宋诗词、明清小说、庄子研究、汉赋研究、中古诗人群体及其诗歌研究等。
主持的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为2006年度海南省省级精品课程。2008年任带头人的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2009年主持的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建设与研究”获海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年参与完成的海南师范大学“构建教师教育‘大实践’平台开辟师资培养培训新途径”获海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科学研究:
主要从事古代诗文研究,出版个人专著《散文概说》、《庄子创作论》、《道家智谋》、《韩非子的人生哲学》、《汉赋艺术论》、《两汉诗歌与传统文化》、《中古诗人群体及其诗风演化》、《先唐散文论稿》、《先唐文化与散文风格的嬗变》、《唐宋诗风流别史》、《唐宋散文创作风貌与批评》、《宋词名篇解读:两宋名词的微观研究》、《天涯守望:苏东坡晚年的海南岁月》、《中国古代散文史撰述研究》、《文学的品评与阅读》等。公开发表庄子研究、汉赋研究、两汉诗歌研究、中古诗人群体研究、古代文化与散文风格研究等系列论文百余篇。另编著或参与编著多种。
科研获奖:
1、《唐宋诗风流别史》2001年获1994—1998年度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2、系列论文:《战国文化的多元与散文风格的初建》、《两汉文化与散文风格的嬗变》2003年获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3、《中古诗人群体及其诗风演化》2007年获海南省第五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4、《先唐散文论稿》2010年获海南省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丛书特别奖。
5、《天涯守望——苏东坡晚年的海南岁月》2010年获海南省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丛书特别奖。
6、《先唐文化与散文风格的嬗变》2011年获第三届海南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韩捷进,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带头人、教授、硕士生导师,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党总支书记,海南省教学名师。
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高校任教,主要讲授外国文学史、比较文学、20世纪西方文学等课程,教学一直受到学生的好评。2006年获海南师范大学“为人师表”奖,2007年被评为海南师范大学“教学名师”。2008年组织编写出版体现教学改革精神的教材《外国文学史新编》,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吴元迈先生对该教材给予较高的评价:该教材是“一部有特色有开拓的外国文学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努力体现当今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方向和改革精神”。该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学生反映良好。
教学之余,努力从事学术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致力于20世纪俄苏文学研究,并形成独自的研究系列和研究特点。曾出版专著《20世纪文学泰斗——艾特玛托夫》、《“人类思维”与苏联当代文学》等,先后在《外国文学研究》、《俄罗斯文艺》、《文艺研究》、《当代外国文学》等刊物发表了一批学术论文。主持完成海南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海南省教育厅研究课题多项。2008与2011年分别获海南省高等学??蒲谐晒坏冉庇攵冉?,2007年获2011年分别获海南师范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长期兼任海南师范大学基层领导工作,多次被评为海南省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曾被授予海南省省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称号,作为省教科文卫系统的代表,出席中华全国第八次妇女代表大会;2012年被评为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女职工工作者。


方涛,男,汉族,1957年1月生于重庆。曾在四川农村下乡插队,1978年2月考入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1982年1月毕业。曾任职任教于青海教育学院、陕西教育学院。1988年7月调入海南师范学院任教至今。现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新诗研究专题、民间文学等课。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研究,新诗研究;著有专著《精神的追问》,《中国新诗民歌化选择》等;在《文艺争鸣》、《文艺评论》、《小说评论》等学术刊物发表新诗研究、现当代文学、民间文学学术论文30余篇;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若干项。

徐仲佳,男,(1971-),山东青岛人,中共党员,文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海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海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海南师范大学教学名师。
出版专著三部:
《性爱问题:1920年代中国小说的现代性阐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7月初版
《现代性爱的中国形象简史——中国现代爱情小说抽样分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
《中国现代性爱叙事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6月
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省部级、厅级科研项目多项,获得省级科研奖励多项,主要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中国现代小说史》、《20世纪性爱文学现象研究》、《20世纪中国爱情小说欣赏》等课程。

个人简介:
吴丽华,女,1963年出生,辽宁沈阳市人,锡伯族。系统工程专业硕士,计算机专业教授。现任海南师范大学信息与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教授。海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院级重点学科负责人。目前担任:全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海南省高等学?!凹扑慊ㄒ到萄е傅嘉被帷敝魅挝?;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荣获海南师范大学第五届“教学名师”,荣获海南师范大学“为人师表”创新书店奖。
教育及工作经历:
教育背景:
1985年毕业于宁夏大学物理系物理本科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8年至2001年,在华中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工程系,系统工程专业研究生班学习,获工学硕士。
2004年至今,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控制工程专业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5年留校后分配在宁夏大学计算中心工作,从事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并任计算机中心负责人。
1994年调入海南海师范学院工作,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和计算机基础教学管理工作。
2000年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学主任。
2002年任海南海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教育技术系书记兼教学主任。
2008年至今任海南师范大学信息与科学技术学院院长。
主讲课程:
本科专业课程:计算机引论、操作系统、算法分析与设计、人工智能、专业英语、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

王习明,男,1964年11月生,湖北荆门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华中师范大学法学博士(政治学理论)。曾任西南交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为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带头人、海南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2008年以来,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各1项,出版专著3部,获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奖4项(其中省级一等奖1项)。其学术论文被SSCI收录1篇、CSSCI收录8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4篇。

夏敏慧   女,教授,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后,海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省级重点培育学科体育学一级学科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乒乓球国际级裁判。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休闲体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统计分会第四、五、六届委员会委员,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带头人,海南省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委会成员,海南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曾到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访问学者1年,先后多次参加国际会议交流并作大会报告,多次去台湾、香港进行学术交流、参加会议并作大会报告。海南省级精品课程主持人,担任奥运会、锦标赛、全运会、大学生运动会等国际级及国家级乒乓球裁判工作。
科研情况:现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项,省文体厅课题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在研经费35万元;曾主持和参与体育总局课题,海南省社会科学资助课题、海南省教育厅课题,海南师范大学科研课题及教改课题等十二项科研课题(教学研究课题6项)。发表论文41篇,被CSSCI收录2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论文9篇。
出版著作:出版专著2部,参编教材2部。
张新定  男,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海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带头人。兼任全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理事,全国高等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高等院校体育保健与康复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高校体育发展战略工作委员会理事,海南省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秘书长。
专业教学:《体育保健学》、《运动医学》、《体育康复学》、《运动人体科学研究进展》、《针灸与推拿》和《健康体适能》等课程,执教二十多年,潜心教学研究,教学业绩突出。
科研情况:先后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1项,出版著作5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核心16篇,EI或CPCI收录8篇。
获奖情况: 曾获 “最受毕业生欢迎的授课教师”、“教育先进工作者”、“为人师表奖”、“教学名师”、“国家新苗体育奖学金教师奖”和“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等荣誉称号。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运动保健与康复、体质健康促进和体育课程教学等方向的研究工作。
陈传钟 男,汉族,1958年11月生,??谑星砩角?,教授、博士、加拿大Concordia大学博士后,1989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200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4年6月博士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海南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基础数学硕士点学术带头人、概率统计专业学科带头人;2002年至今任民盟海南省委常委、民盟海南省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民盟海南师范大学委员会主委;中国数学会会员,海南省数学会会员。1981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大学毕业至今,一直在海南师范大学工作,1986年评为讲师,1994年评为副教授,2001年评为教授。2001年9月至2004年9月赴中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师从马志明院士和侯振挺教授,毕业并获博士学位, 撰写的博士论文《狄氏型扰动与Feynman-Kac半群》被答辩委员会评为特别优秀博士论文,2006年2月至8月赴加拿大Concordia大学作博士后研究。2006年以来有多篇学术论文分别在美国等世界著名权威数学杂志和核心杂志上正式发表,特别是《Th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Generalized Feynman-Kac Semigroups to be Strongly Continuous》一文,在国际SCI分区排名中属于顶级杂志《Journal of Functional Analysis (泛函分析杂志)》上发表。2006年8月赴美国华盛顿大学,参加本研究方向的国际学术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ce on Stochastic Analysis and Its Aplication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随机分析及其应用国际会议,华盛顿大学)》,获邀请在会议上作题为《广义Feynman-Kac半群强连续性》的学术报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海南省教育厅高??蒲邢钅?项,海南师范学院博士基金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担任海南师范学院第四批精品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负责人,2004年获海南省首届“515人才工程”第一层次的提名。从事概率论的研究多年,在SCI顶级数学杂志、国内外权威杂志和核心杂志等发表二十多篇学术论文,多篇被SCI、MR等权威文摘收录。1995获海南省科技进步四等奖、2001年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多次获得海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和海南师范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2007年获得海南师范大学“为人师表奖”。指导我校首届硕士研究生两名,分别考取了国内名校中南大学和加拿大Concordia大学博士研究生。 学习工作简历 2006年2月---2006年8月,加拿大Concordia大学博士后研究 2001年9月——2004年6月, 中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导师:马志明院士、侯振挺教授) 2002年12月---2003年2月,香港大学统计与精算系,访问学者 2000年4月---12月,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访问学者 1998年5月---8月,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访问学者 1998年4月---6月,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访问学者 1997年7月---8月,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访问学者 1984年1月——1985年1月,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研究生班 1978年3月----1981年12月,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系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2年1月——今,海南师范大学, 教授、硕士导师、概率统计专业学科带头人、海南师范大学基础数学硕士点学术带头人,科研设备处处长,民盟海南省委常委、民盟海南省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民盟海南师范学院委员会主委。曾任应用数学教研室主任、概率统计专业主任。 1976年1月---1978年2月,??谑星砩角芍菡虺滦阈⊙?,民办教师.
海南师范大学

添加海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海南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海南师范大学报录比、海南师范大学考研群、海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海南师范大学考研真题、海南师范大学专业目录、海南师范大学排名、海南师范大学保研、海南师范大学公众号、海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海南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海南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