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美术学院研究生导师名单

更新时间:2022-07-30 10:36:3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湖北美术学院研究生导师名单
Add 湖北美术学院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湖北美术学院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湖北美术学院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湖北美术学院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湖北美术学院研究生导师名单来自湖北美术学院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湖北美术学院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你的考研报考有用。

以下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错误,可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更新或删除。建议导师将更新的简历尤其对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发送给我们,以便考研学子了解导师的情况。(导师建议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续随时更新网页或发布调剂信息??佳信赏竞虯PP流量巨大)查看联系方式>>。

湖北美术学院研究生导师名单:(可用 Ctrl+F 进行搜索)

郭川 邹璐 杨阳 刘哲 赵燕 魏光庆 刘剑 周向林 胡朝阳 曾梵志 徐文涛 黄汉成 黄海蓉 郭正善 宋克静


郭川
东亚纤维艺术家协会会员
韩国釜山纤维艺术家协会会员
现为湖北美术学院服装设计系纤维艺术设计教研室专任老师
教育
2004.9~2008.7广州美术学院染织艺术设计
2009.3~2011.2韩国东亚大学纤维艺术设计
奖励
2007年BIEAF第六届釜山国际环境艺术节公募展(入选)
2010年第36届釜山美术大展(入选)
2010年荣获韩国文化交流财团奖学金
展览
2008年中韩纤维美术“形成展”(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2009年BIEAF第七届釜山国际环境艺术节招待展(韩国釜山国际会展中心)
2009年东亚大学校艺术大学“人工呼吸”公演展(东亚大学校美术馆)
2009年韩国釜山东亚纤维美术家展(韩国釜山龙头山美术馆)
2010年第33届东亚纤维家协会展(韩国釜山文化会馆)
2010年举办个人展(韩国釜山文化会馆)
2010年“新视线”中韩现代纤维交流展(韩国釜山设计中心)
2011年中韩纤维展(深圳518创意园)


邹璐
出生年月:1982、4
民族:汉
政治面貌:党员
2002年毕业于武汉科技学院服装设计专业
2005年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装饰专业,获硕士学位
2005年至今任教于湖北美术学院服装设计系,主要讲授服装设计类课程
2006年《白色圆舞曲》入围第三届中国国际青年裘皮服装设计大赛获优秀奖
论文《浅析意识形态的变化对服装变革的影响》发表于《新课题研究》08年7月号
论文《直面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从包豪斯谈起》发表于《新课题研究》09年4月号
论文《线条之美——从服饰艺术与绘画艺术的联系谈起》发表于《服饰新视界》09年号
论文《界限的模糊与融合——从跨界设计谈服装设计教学的发展趋势》发表于《服饰新视界》11年号
2008年参与《民族服装配饰工艺与市场开发》研究项目,并于08年4月至黔东南地区考察收集资料
2010年参与《湖南株洲中学两季校服设计与制作》项目,担任主设计师工作


杨阳
2001年9月—2005年7月在西安美术学院服装系就读,获学士学位。
2005年8月—2007年8月就职广西工学院艺术与设计系。
2008年1月—2009年2月就读意大利DOMUS设计学院时尚设计专业,获硕士学位,并获英国威尔士大学艺术硕士学位,两校学分互认。
2009年9月就职于湖北美术学院服装设计系。
2005年作品《绽放》被西部美术馆收藏。
2008年获意大利Ferrero晚礼服服装设计比赛优胜奖,同年为Ferrero公司设计晚礼服。
2008年9月,米兰时装周vogue杂志摄影助理。
2010年10月,作品《新秩序系列—残》参加湖北美术学院九十周年校庆美术作品展,武汉,湖北省艺术馆。
2011年6月,受邀“楚天都市报房产答谢会”服装设计师。
2011年12月,受邀“武汉晚报房产答谢会”服装设计师。
2012年3月,受邀“武汉晨报读者日活动”服装设计师。
2012年9月,作品《新秩序系列—穿悦》参加北京国际设计周“北京时装艺术国际展”,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2年9月,作品《BROKENTOFIT》受邀参加"第二届韩国韩纸服装招待展",韩国首尔,coex展馆。
2012年10月,作品《INKFRAGRANCE》受邀参加“2012国际韩纸服装招待展”,美国,FoxArtGallery,PennsylvaniaStateUniversity。
论文《论如何加强在图像中的感受能力》、《浅谈意大利多莫斯设计学院中的时尚设计教学》、《浅谈设计基础教学的根源性》及作品《新秩序系列—残2011》在学术期刊上发表。


刘哲.
女.汉族。出生于湖北武汉,中共党员。2002年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染织艺术设计专业,同年9月攻读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05艺术设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为湖北美术学院服装设计系纺织品艺术专业讲师。专注于纤维肌理设计、印花图案设计、纺织品造型设计及传统手工艺技法等课程的教学与理论研究工作。期间多篇论文及作品获奖。
教学理念:细细品味教学,不断发现改进不足,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赵燕
湖北美术学院服装设计系教师副教授
1987年毕业于武汉市纺织学校服装设计专业
2001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本科
2008年获得湖北美术学院艺术硕士学位
作品曾多次获全国、省、市奖项。
获奖作品:
服装设计系列作品《绿之韵》获第一届全国《金剪奖》女装优秀奖
服装设计作品多次获湖北省、武汉市大奖
水彩作品《家园》获得湖北省首届人物展学术奖
水彩作品《守望》获湖北省第十一届美术作品奖优秀奖
水彩作品《冬》入选第九届全国水彩画展
水彩作品《家园》入选上海朱家角国际双年展
水彩作品《出发》入选第二届全国小幅水彩画展
水彩作品《收获》获湖北省高校教师绘画作品优秀奖
水彩作品《卓玛》人选第十届全国水彩画展


魏光庆(1963-)生于中国湖北黄石,198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湖北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院长。

履历

魏光庆,男,1963年生于湖北黄石。198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副主任、副教授,湖北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院长,湖北油画学会会长,湖北省美协油画艺委会委员。

作品展

个展


1988年“关于‘一’的自杀计划模拟体验,行为艺术”(武汉武昌小东门)。

2002年“二十六关煞·安宁日—魏光庆装置艺术作品展”(上海香格纳画廊)。

2005年“中国制造—魏光庆的绘画”(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

联展

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1990年“不与塞尚玩牌—中国前卫艺术展”(美国亚太艺术博物馆)。

1996年“现实—今天与明天—96中国当代艺术”(北京世纪艺苑美术中心)。

1997年“中国”(奥地利维也纳艺术家之屋)(丹麦哥本哈根斯坦柏格展览中心)(波兰华沙现代艺术博物馆)。

1997年“引号—中国当代艺术展”(新加坡国家美术馆)。

1997年“红与灰—来自中国的八位前卫艺术家”(新加坡斯民画廊)。

1997年“97宝藏国际艺术博览会”(新加坡SuntecCityCentre)。

1998年“中国当代艺术展”(德国柏林世界文化宫)。

1999年“五十年代—八十年代全球观念主义艺术展”(美国纽约昆士艺术博物馆)。

1999年“开启通道”(沈阳东宇美术馆)。

1999年“第14届亚洲国际艺术展”(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

1999年“《财富》全球论坛当代艺术展”(上海金茂大厦)。

2000年“社会—上河美术馆第二届学术邀请展”(成都上河美术馆)。

2000年“中国当代绘画展”(意大利帕多瓦布雷达博物馆)。

2000年“全球概念论”(美国迈阿密博物馆)。

2001年“《煲》中国当代艺术展”(挪威奥斯陆艺术家中心)。

2001年“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瑞士巴塞尔)。

2001年“亚洲·多元提升—第16届亚洲国际艺术展”(广东美术馆)。

2002年“时间的一个点—在长沙”(湖南长沙美仑美术馆)。

2002年“第17届亚洲国际艺术展”(韩国大田美术馆)。

2002年“首届中国艺术三年展”(广州艺术博物院)。

2002年“巴黎·北京—中国当代艺术展”(法国巴黎)。

2002年“Chinart—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德国杜依斯堡博物馆)。

2002年“观念的图象—2002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广东深圳美术馆)。

2002年“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广东美术馆)。

2003年“第三届中国油画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2004年“首届武汉《美术文献》提名展”获文献奖(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

2005年“中国·当代艺术,FondazioneCassadiRisparmio”(意大利博洛尼亚)。

作品收藏

美国亚太艺术博物馆、德国波恩文化艺术基金会、日本福冈亚洲艺术博物馆、意大利博洛尼亚文化艺术基金会(FondazioneCassadiRisparmio)、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广东美术馆、深圳美术馆、沈阳东宇美术馆、成都上河美术馆、美术文献艺术中心等。

刘剑(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

刘剑,男,甘肃天水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结业于中央美学院油画研修班。现为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第二工作室主任,硕士生导师。

主要获奖.展览作品

1994年《肖像94、2》获第二届全国教师优秀作品展,油画精品展优秀奖

1995年油画作品《母与子》获第二届全国教师优秀奖,湖北省一等奖

1998年《肖像》获华人书画名人大展一等奖

2001年《种子》获中国油画大展优秀奖

2004年《童年》获十届美展优秀奖

2002年《命运海洋》获《世纪精英———中国书画大展》金奖

2005年《塑料袋系列》获首届中国文艺“金爵奖”

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油画作品在国家学术核心刊物《画刊》连续介绍.并在各类大型画册中刊登

2006年《塑料袋系列》《阳光》等作品在东京参加“中日交流展”

2007年《塑料袋系列》参加美国加州双年展

周向林,湖北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人物简历

1955生于湖北武汉

1983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油画专业

1987深造于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法国巴黎美院教授宾卡斯“西方传统绘画材料技法班”

1989-1991深造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创作研修班”

2003-2004法国布尔日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访问学者

湖北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省美协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优秀教师;武汉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多幅作品由中国美术馆、湖北美术馆、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等艺术机构收藏。

代表品

《1969年11月12日·开封》、《红色机器》、《虚幻空间》等。

个展

1996周向林个人展览,台北

2004“虚幻空间·历史与现实”个人展览,布尔日,法国

2011艺术登陆新加坡博览会,对画空间,新加坡

“历史与现实”周向林个展,今日美术馆,北京

群展

1981湖北省美展,三等奖,武汉,中国

1984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奖、省铜奖,北京,中国

1985前进中的中国青年全国美展,北京,中国

1987庆祝建军60周年全国美展,北京,中国

199191’中国油画年展,银奖,北京,中国

首届中国油画展(香港),中国

中央美院油画创作研修班毕业展,优秀奖,中央美院美术馆,北京

中国当代油画展(韩国)

1992湖北省最高文艺奖—第二届屈原文艺创作奖

纪念《延座讲话》发表50周年全国美展,省优秀奖,北京,中国

1993青年油画家邀请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1994第二届中国油画展,北京,中国

当代中国油画展,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香港,中国

1999第九届全国美展,省优秀奖,深圳,中国

中国当代油画名家百人小幅画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1湖北省美展,学术奖,武汉,中国

中日友好艺术交流展,湖北美院美术馆,武汉,中国

2002纪念《延座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优秀奖、省银奖,北京,中国

日中友好艺术交流展,甲府,日本

中国现代艺术展,名古屋,日本

物言物语—小幅油画、小型雕塑展,学术奖,湖北美院美术馆,武汉,中国

2003第八届全国铜版、石版、丝网版画展,铜奖、廖修平奖,重庆,中国

第三届中国油画展,省优秀奖,北京,中国

第二届湖北省油画展,湖北油画艺术奖,湖北美院美术馆,武汉,中国

艺术突破

周向林认为,“历史画”和历史题材绘画是两个不尽相同的概念,“历史画”是在再现和复原某个历史场景

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去还原历史事件和史实,进而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和对现实世界的看法。也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周向林开始将“历史画”作为自己创作的重要方式。

1991年周向林创作了他那幅著名的作品《1969年11月12日·开封》,作品以“文革”中刘少奇逝世为题材,展现的却是画家对于“历史画”的深刻认识。周向林认为,“历史画”和历史题材绘画是两个不尽相同的概念,“历史画”是在再现和复原某个历史场景的基础上,通过“历史画”的创作借古喻今或借题发挥,融入自己的思考并使得自己的创作具有更强的思想性和精神内涵,从而形成更强的文化的或者现实的针对性。

虽然周向林戏称“历史画”的创作仅仅是一个借口、一个契机,但是对应于“历史画”的传统画家仍然首先接续了“写实”的语汇。在1991年的《1969年11月12日·开封》中,“写实”不仅是周向林在历史和艺术之间求得某种合适度的表达方式,同时更强调为一种异乎寻常的“冷峻”的历史态度:“这是一段历史,我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用理性的思维做出判断,选取这一片段是对我们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思考,而不是为了评价某个人的功过得失”。而从1993年创作的《红色机器》之一、之二开始,“写实”已经远离了“写实”本身,逐渐发展为具有强烈审视意义的“历史的眼光”。借助于这样的转向,周向林将自我创作推至了“陈列的历史画”。

周向林试图强化的是“历史被压缩后再也不可能放大还原”的认识和观念,由此他的创作原型不再是对历史性的“实物”的直接引入或者分析研究,而是将分析研究的过程直接视为创作,并将绘画作为分析研究结论的最终呈现。于是乎在创作中,周向林“给汽车模型打上灯光,然后放大,努力将它们还原,但此‘车’早已非

彼‘车’,过去的历史是不可能还原了。在这里,历史题材只是一个引子,我对历史的看法,也就是我的历史观才是我要表达的”。于是乎通过自己的创作,周向林跳离开对历史的繁琐记录和孜孜追溯,他的工作既是关乎历史的更是面向未来的,既是复杂的整体也是整体的复杂,从而形成了开放性的结构和开放性的结论。

胡朝阳(1959.1—)湖北广水人。擅长油画。1983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美术教育系油画专业。后工作于孝感师范学校;1986年调入湖北美术学院,任副教授。

个人简介

胡朝阳(1959.1—)湖北广水人。擅长油画。1983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美术教育系油画专业。后工作于孝感师范学校;1986年调入湖北美术学院,任副教授。作品有油画《椭圆的断想》、装置《丢弃的梦》等?!堆┑厣系男切恰?合作)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说马系列之二》参加第二届中国油画展。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专业基础教育学会理事,湖北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系主任。

艺术特点

他活跃于中国画坛,其作品文化底蕴深厚;情感细腻真挚;刻画精准到位;用笔洒脱豪气充满着中国文化人的情怀和独特的风格表现气质。作品的表现多以马为题材的油画。色彩饱和、浓重,在自由挥洒的笔触中,散发出自由奔放的黄土气息,将中国式的写意与西方的表现融为一体。艺术家对于东方本土精神文化有着独特的关照方式和人文情结,这些画就这么直截了当的蕴藏着这种时代精神,寓意深远却不失含蓄。在他的以陕北为题材的作品中,黄土地、黄河水、窑洞、北方的人、动物是他画面司空见惯的表现符号。这些有特征的图式符号被他赋予无穷的生命力,成为沉稳有力的语言,来表达某中可感可悟又不可言说的精神。特别是对于北方人,胡朝阳有他自己的看法“北方人是最容易满足的,特别是北方的农民,他们只求精神愉悦,自给自足?!?


曾梵志,1964年出生于湖北武汉市,1991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曾梵志的创作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敏锐的社会批判,受到评论界广泛的赞誉,也得到社会民众的持续关注。与此同时,曾梵志参与了一系列国际和国内重要的艺术展事,包括首届广州双年展(1992)、广州三年展(2002)、威尼斯双年展(2009)等,并在上海美术馆、苏州美术馆、新加坡美术馆、保加利亚国立美术馆、法国Saint-Etienne当代艺术博物馆等知名艺术机构举办了个人展览。曾梵志被认为是当代中国较具代表性和国际影响的艺术家之一。

2014年2月在巴黎市立当代美术馆举办的曾梵志首个法国回顾展落幕。展览汇集了曾梵志1990年至2013年创作的39件作品,其中就包括他最具有代表性的“面具”系列,如《面具系列6号》,还有2004年的作品《肖像》。

个人经历

少年时期


曾梵志1964年出生于湖北武汉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一家印刷厂的工人。年少的曾梵志是内向的,在学校不爱说话,还经?;卮鸩簧侠蠢鲜Φ奶嵛?,班上仅有的三位没有加入少先队的学生,他是其中一个。日后,这一伤痛进入《面具》系列中表现的一个瞬间。

学校渐渐成为曾梵志厌恶的地方。16岁,初中毕业时他说什么都不愿意再上学了,“我没有办法在学校那个环境待下去,天天都觉得痛苦,我就求我父母让我走上社会?!痹杪枳钪辙植还?,由曾爸爸找了一个在印刷厂的工作,少年曾梵志走上社会了,“差不多就是童工”。

“走上社会也好,我开始慢慢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痹笾窘崾读艘晃槐人笫甑牧诰?,这位邻居大哥因为没有考上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的研究生,闲来无事,就教曾梵志画画。他们几乎天天在一起画画,没过几年,曾梵志便不再去印刷厂。

17岁时,他与一些热爱美术的朋友到处游历,在北京和上海接触了西方的现代画家的作品,非常震惊。他立志进入艺术的殿堂学习,却因为文化课不好,连续四年高考都名落孙山。1987年,23岁的曾梵志终于如愿成为湖北美院油画系8名新生之一,而当年油画系的教师则有12位。这份荣耀令他父母邀请了所有街坊来庆祝。[2]

大学时期

进入学校后,学校的教学方式和好学生的标准跟自己的想象有些出入。自认为当时已经是自由艺术家的曾梵志喜欢自由的状态,喜欢去外面看各种展览,但同时又要按照学校的方式去完成作业,去考试。当自由艺术家和学校好学生有着诸多矛盾时,曾梵志认为应该找一个更适合自己表达情感的,表达内心状态创作作品的一个方向。

在美院,受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响,曾梵志与苏派教学渐行渐远,课余创作那些日后被评价为“带有启示性表现主义色彩”的画作。到了大学三年级,他直接将课余创作带进课堂,遭到了两极化的评价,“年纪大的反对,给我打68分,但是年轻老师给我打98分”。

曾梵志大学三年级时创作了《忧郁的人》。这幅同学的肖像画,让曾梵志学会了如何用自己的感情去表达自己所要描绘的对象,记录了曾梵志艺术发展的转变。1992年,他以500元的价格将这幅画出售给一家基金会。19年之后,成名之后的曾梵志,用超过千万的重金回购了这幅作品。

当同学们都按照老师的要求奔赴西藏或黄土高原去体验生活的时候,曾梵志却留在了武汉,画他熟悉的街道和生活。曾梵志当时住在武汉一所医院的隔壁,他住的房子没有洗手间,因此他每天经过武汉这家医院的走廊借用洗手间,周围或焦急或茫然的病人们逐渐成为曾梵志每日所见的必须,手术台、人体、痉挛的眼神,这些元素在曾梵志91年到94年的作品中呈现出来,让他一下子就摆脱了模仿状态,跨入成熟。[2]

曾梵志,1995年参加“1979年以来中国前卫艺术展”(巴塞罗纳圣莫尼卡艺术中心)。1996年参加“中国展”(波恩艺术博物馆)。1997年参加“首届当代艺术学术邀请展”(中国美术馆)。1998年举办“曾梵志个展1993-1998”(中央美术学院画廊、香格纳画廊)。作品多为瑞士、德国、香港及国内收藏家收藏。

毕业以后

毕业时,曾梵志被分到武汉一家广告公司,理由是油画专业正好与广告公司所需的“去大街上画画”对口。到那以后曾梵志自然很失望,“当年体制不是好事,它会把你专业废掉?!?

于是继续坚持从大学开始的自由创作,画肉联系列、画协和医院题材、画市井小巷的粗茶淡饭,也画人性的敌视和暴力倾向——这些画面是对青年曾梵志当时饱受折磨的个人情感、挫败感和焦虑感的集中展示?!拔业蹦昴茄遣槐恢髁髟市淼?,属于资产阶级自由泛滥,他们不会说你遵从内心感受?!?

美国《艺术新闻》一位艺术评论的撰写者来武汉考察后,在杂志上发表了曾梵志《协和三联画》系列作品。这让曾梵志高兴坏了,恨不得天天打开这本杂志给人家看。

不久,《江苏画刊》跟着刊登了此系列作品。1991年夏,著名艺术评论家栗宪庭让曾梵志寄几张作品图片给他,并在香港刊物《21世纪》为其写了一篇评论文章。栗宪庭第二次来找曾梵志时,还带来了香港汉雅轩老板张颂仁,那是曾梵志第一次卖画,价格2000美元,是那些拿工资的人好几年的收入。张颂仁还向曾梵志发出“后89中国新艺术”展览邀请。受到关注,让曾梵志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昂?9中国新艺术的展览,让我觉得我走的这条艺术之路是对的。我们关注内心、关注社会这种艺术表达方向是对的?!背擞辛斯睦托判耐?,这一次卖画经历也让曾梵志敢到北京来,租个房子画画。[3]

2014年2月,拍卖场的追捧、学术平台的认可,艺术家曾梵志正走出中国当代艺术家的群体效应。在巴黎市立当代美术馆举办的曾梵志首个法国回顾展落幕。39件作品用倒叙的方式给西方提供了一次了解“完整曾梵志”的机会,为期4个月的展览迎来超过5万观众。展览闭幕当天,此次展览的主导者巴黎市立当代美术馆馆长法布里斯艾尔高特(FabriceHergott)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他指出,尽管筹备展览前也有不少反对声音,但该馆首次采用与欧美艺术家完全对等的方式为中国艺术家做个展,是因为“美术馆要展示世界性,我们应该接受来自不同国家的艺术?!?

展览汇集了曾梵志1990年至2013年创作的39件作品,其中就包括他最具有代表性的“面具”系列,如《面具系列6号》,还有2004年的作品《肖像》。

个人作品

1992年《九十年代中国美术(油画)双年展》获优秀奖广州;《后八九中国新艺术展》香港艺术中心。

1993年在香港汉雅轩画廊举办“假面·曾梵志个人油画展”;作品《协和三联画》获“九十年代广州双年展”优秀奖。

1994年参加“首届批评家提名展”(中国美术馆)。

1995年《中国前卫艺术展》西班牙巴塞罗那现代艺术博物馆;《从国家意识形态走出-中国新艺术》德国汉堡国际前卫文化中心。

1996年《中国!》德国波恩当代艺术博物馆;《现实:今天与明天-九六中国当代艺术》北京国际艺苑;《首届当代艺术学术邀请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1997年《8+8-1-十五位中国当代艺术家》香港SCHONEI画廊;《"引号"-中国当代艺术展》新加坡国家美术馆。

1998年《ITISME》北京太庙;《中国当代艺术》德国柏森;

《曾梵志:1993-1998》北京中央美术院画廊、四合画廊、上海香格纳画廊展出。

1999年《开启通道》沈阳东宇当代美术博物馆;《中国现代艺术》美国旧金山LIMN画廊;《中国油画五十年》中国北京;《财富论坛画展》中国上海。

2000年《未来》澳门当代艺术中心。


2007年5月,曾梵志第一件过千万的作品于香港佳士得拍出,其1996年作品《面具系列:11996第8号》估价为100万至150万港元,最后拍出1264万港元。事实上,曾梵志最吸金的面具系列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便已进入拍场,但在1997年中国嘉德秋拍的首秀中,这幅估价为8万至10万元的《面具97》惨遭流标。

2008年6月《面具系列1996No.6》以高达7536.75万港元成交,刷新了此前蔡国强保持的最贵中国当代艺术品纪录。

2012年9月1日在北京798举办的芭莎明星慈善夜,曾梵志与冯小刚共同创作的作品《一念》拍卖了1700万元。

2013年《最后的晚餐》,(2001年作,油彩画布,220x395)拍出1.8亿港元成亚洲最贵当代艺术品。

2013年11月23日,《协和医院系列之三》香港佳士得拍出1亿港币落锤。

个人荣誉

1993年作品《协和三联画》获“九十年代广州双年展”优秀奖。2010年12月19日,获得2010中国娇子新锐榜年度艺术家。

社会活动

曾梵志在参加时尚界的慈善拍卖时,就曾捐出过一米七的大画,让主办方感激不尽。此外,曾梵志每年还拿出12万,在母校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每年拿出10万美金,资助北大现代艺术档案的研究工作。曾梵志说自己以前也有过困难的时候,当时也接受过别人的帮助,爱心是需要传递的。对于这些在地震中丧失行走能力但仍旧热爱艺术的孩子们,曾梵志通过记者传达鼓励的话。

在地震发生后,曾梵志也到过地震灾区?!拔腋湛嫉氖焙蛳仁翘鹑怂盗艘恍┕赜凇帐踔小氖虑?,后来见到周春芽听他详细地告诉我之后,我决定支持并真正地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敝安簧偕缁岣鹘缛耸慷级浴耙帐踔小笨犊饽?,曾梵志也毫不例外,他一口气捐赠了35万人民币,这成为“五彩基金”成立以来收到的最大一笔单人捐赠。周春芽对曾梵志的善举表示出由衷的赞赏,他说:“为了让这一大笔善款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决定用这笔钱专门设立一个‘五彩基金·曾梵志艺术奖学金’,用作残疾孩子在艺术院校深造的学费,只要他们考上大学,奖学金正式开始启动?!贝壬仆硌?,曾梵志也出席了。

人物评价

曾梵志的作品以其严谨而独特的造型,假面具的符号,在单纯而平静的背景衬托下,演绎着当下人们的精神状态,烦躁、不安.尽管带有卡通的色彩和调侃的味道,仍给人以沉重感和压抑感。他的作品在写实的外框下,采用隐喻和象征的表现主义手法,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

作品热议

对于曾梵志的《最后的晚餐》,朱其说,杰出艺术家的作品可以成就高价。但要满足一些必要条件。

首先,画家的作品是否得到了学术界的共同认可?如果艺术史都评价一个人的作品成为了一个时期的代表作,即便他本人不是顶尖的艺术家,至少也能够获得艺术史评价对其作品价格的支撑。

第二,画家的作品价格是否公允?不能是只有一场拍卖会上你出现个天价,你所有的作品就都能水涨船高。在国外,一个画家的身价,取决于10家~20家世界上顶尖的艺术基金会给出的平均报价。比如一个画家可能卖过一幅1亿元的画作,但几年来只有这一幅达到过1亿元,其他的作品都在2000万元左右,那么1亿元的那幅作品带有偶发性,不能算作能够代表你作品的真实的价格。

当然,即便是毕加索这样伟大的画家,他的作品价格也存在差距,那些具有历史代表性、得到过艺术品评价的作品,价格一定高于他的小品画。但市场对其作品的平均价位是有预期的。

“曾梵志的作品没有理由卖到这么高。我认为还是一个地区炒作价格。在台湾也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某一个艺术家的作品被资本疯狂追逐,但跃出这个地区,没有人认可这样的价格?!?

第三,一件拍品的落锤价是不是真正的交割价?事实上,在拍卖落锤后交割后,可能还有很多外人不了解的协议方式。比如艺术家还会多送买家几幅作品,等于是买家出了一笔钱买了画家一批画?!暗行┨旒叟钠芳幢闶锹蛞环鸵慌?,买家最后也不买单?!?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曾梵志的天价作品在西方主导的系统之中,与国内的作品没有可比性。而所谓的系统,也可以看成是一个圈子?!澳憬涣苏飧鋈ψ?,你就是外行,有好东西也卖不出好价钱?!?

“曾梵志的天价对国内很多人来讲,是没有意义的,因为那是西方的定价系统和香港的拍卖系统合作的产物,与国内艺术系统不对应,也可以说没有任何指导意义?!背律俜灞硎?。

中国没有当代艺术?

有人说,曾梵志作品的天价,会让中国当代艺术热起来。朱其却说,中国当代艺术没有热,今后十年也不会热了?!耙帐跏谐∈遣皇鼙ㄖ降挠跋?,如果全国的报纸今天都报道股市要涨,可能明天股市在人气作用下就真的会上涨。在艺术品市场,买东西的始终是那一小批人,他们不受媒体影响,媒体说市场会火,到下半年可能还是没人气?!?

虽然已经“得罪”了不少人,但朱其还在强调,严格说来,那些明星艺术家也不能算作是当代艺术家。因为他们用的艺术表现语言,还停留在“二战”以前,比如表现主义,或者上世纪50、60年代的波普艺术,那些都不能算做是当代艺术。当代艺术应该以多媒体为载体,而且基本上不包括绘画。

“现在很多人说自己是当代艺术家,当我没有见到一个画家贡献了一种新的艺术语言。只有贡献了一种新的语言模式,才能说你的作品是当代艺术。我们现在只能是当代题材绘画。在中国,那些所谓的当代艺术家,大部分是名不副实的。在国外也是这样,弗洛伊德绘画也很不错,但没有人说他是当代艺术家。一些作品可以说是后现代绘画,但后现代绘画也不能成为当代艺术?!?

在朱其看来,曾梵志使用的是德国表现主义的语言,严格讲不算当代艺术?!拔颐钦馐昀从幸桓鑫蠼?,就是把一批惯于使用上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绘画语言的画家,称之为当代艺术家代表。这是不对的。但也有人反驳说他反应了当代生活,但表现手法上你还是用了早已有之的语言,因为艺术史首先是语言史?!?

湖北美术学院

添加湖北美术学院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湖北美术学院考研分数线、湖北美术学院报录比、湖北美术学院考研群、湖北美术学院学姐微信、湖北美术学院考研真题、湖北美术学院专业目录、湖北美术学院排名、湖北美术学院保研、湖北美术学院公众号、湖北美术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湖北美术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湖北美术学院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