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

更新时间:2022-07-30 10:36:1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江西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
Add 江西理工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江西理工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江西理工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江西理工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江西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来自江西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江西理工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你的考研报考有用。

以下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错误,可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更新或删除。建议导师将更新的简历尤其对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发送给我们,以便考研学子了解导师的情况。(导师建议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续随时更新网页或发布调剂信息??佳信赏竞虯PP流量巨大)查看联系方式>>。

江西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可用 Ctrl+F 进行搜索)

刘维平 段勇 冯秀娟 游维雄 王智祥 杨幼明 叶信宇 廖春发 闾国 兰小机 柳瑞清 卢敏 杨斌 黎业生 漆小鹏 张迎晖 钟建华 赵鸿金 陈一胜 王平 陈颢 蔡薇 温建康 王兆元 易贤荣 任如山 邓扬悟 余水静 石发恩 钟常明 赵永红 陈明 支学艺 陈祖云 林大建 董冰岩 陈国芳 刘祖文 张水平 邬长福 唐敏康 陈云嫩 张大超 吴彩斌 田君 夏青 方夕辉 熊道陵 匡敬忠 何桂春 罗仙平 黄万抚 王海宁 黄勇 江文武 刘连生 张耀平 吴贤振 邓飞 朱建新 赵奎 饶运章 熊正明 林如海 廖作鸿 李 健 黄晓东 邱廷省 黄顺春 胡茂生 陈至发 张建玲 杜欢政 周茂平 吴一丁 毛克贞 廖列法 郑明贵 刘榕 邹 坦 张惠忠 应益华 叶仁荪 许 菱 谢忠镖 谢英亮 谢霖铨 谢林海 汪俊辉 滕清安 唐立新 阙师鹏 彭 频 潘煜双 刘胜群 刘建兵 叶坤涛 吴克晴 刘维清 熊小峰 丁 辉 匡奕群 范丽君 刘建生 乐光学 郑剑 兰红 胡 健 刘卫明 胡春安 罗会兰 杨书新 胡中栋 喻金平 黄学雨 刘发升 邱晓红 李淑芝 贺智明 曾传璜 黄友文 谢斌 吴军 方旺盛 张小红 董跃华 肖玲玲 吴君钦 刘飞飞 梁礼明 周克良 王祖麟 于仲安 杨国亮 刘细平 邝先验 刘宏 任金霞 葛继 戈双生 王犹建 刘立刚 毛伊敏 易称福 任克强 许伦辉 陈强 任志斌 赵云 罗金平 高秀琴 钱苏翔 裴质明 刘政 徐广红 冯晓宁 逄启寿 刘祚时 余长林 汪金良 万林生 王瑞祥 聂华平 郭年祥 王国承 邓庚凤 佟志芳 陈景林 温树杰 陈优良 刘小生 刘昭华 唐云志

姓名:唐云志

职称:副教授

性别:男

职务:副处长

办公电话: 0797-8312061

移动电话:

电子邮箱:tangyunzhi75@163.com

工作经历

2006年至2008年在江西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基础教研室工作,讲师,历任党支部书记,化工教研室主任

2008年9月晋升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9年12月在江西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处工作,任处长助理

2010年12月至今 在江西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处工作,任副处长

教育背景:

1996年至2000年,湖南科技大学化学系,理学学士

2000年至2003年,广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理学硕士

2003年至2006年,南京大学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理学博士

2006年3月至5月,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研究

主讲课程

本科生: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前沿;硕士研究生:配位化学;

研究方向

光电磁功能配合物;稀土杂金属配合物;松节油、混苯脱色除臭新技术

主要学术成果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稀土-过渡金属(nf-(n+1)d)异核配合物的有序组装及铁电-介电性质(主持)2010年

2.江西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人才培养项目,2011年

3.江西省教育厅项目:稀土-过渡金属异核配合物组装及铁电-介电性质(主持)2010年

4.赣州市科技局项目:环保型电气石新型产品在养殖水中的应用(主持)2008年

5.企业委托项目:混苯的杂质检测及除臭技术(主持)2009年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Li热掺位Mg—Fe电气石扩散机理及增效热释电性能研究。(第二负责人)2010年

7.江西省自然基金:手性稀土超分子药物的合成、结构及药物活性研究(主持)2008年

8.国家重大专项子项:电解铜箔表面处理中新型环?;ぴ咸娲?、铬等添加物的研究(主持)2008年

9.教育厅项目:稀土组装中药大黄有效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主持) 2007年

10.企业委托项目:松节油中主要杂质的检测及异味去除技术(主持)2010年

11.嘉兴市科技局项目:生物脱氮水处理技术在养殖水处理中的应用(主持)2008年

获奖

1.2011年江西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

2.2010年江西省自然科学三等奖(排名第一)

3.2011年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

4.江西省教学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5.全国第十一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指导老师)

代表论文

1. Yun-Zhi Tang, Man Zhou, He-Rui Wen, Zan Cao, Xiao-Wei Wang and Suai Huang,CrystEngComm, 2011, 13, 3040-3045

2. Yun-Zhi Tang, Yan-Ming Yang, Xiao-Wei Wang, Qian Zhang, He-Rui Wen,Inorganic 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2011, 14: 613–617

3. Yun-Zhi Tang, Yu-Hui Tan, Dong-Liang Liu, Xian-Ping Luo, Xiao-Bing Xie, Zong-Tang Ge, Inorganica Chimica Acta, 2009, 362, 1969–1973

4. Yun-Zhi Tang,Yu-Hui Tan, Jian-Wu Zhu, Fa-Ming Ji,Ting-Ting,Xiong,Wen-ZhongXiao, and Chun-Fa Liao, Crystal Growth & Design, 2008, 8(6),1801-1803

5. Yun-Zhi Tang, He-Rui Wen, Zan Cao, Xiao-Wei Wang, Shuai Huang, Chang-LinYu, Inorganic Chemistry Communications,2010,13, 924–928

6. Yun-Zhi Tang, Zan Cao,He-Rui Wen,Su-Lan Liao,Shuai Huang,Chang-Lin Yu Journal of Coordination Chemistry, 2010, 63, 17, 10, 3101–3107

7.Yun-Zhi Tang; Guo-Xi Wang, Qiong Ye; Ren-Gen Xiong; Cryst.Growth Des., 2007, 7 (12), 2382.

8.Yun-Zhi Tang, Xue Feng Huang, Yu-Mei Song, Philip Wai Hong Chan and Ren-Gen Xiong.Inorg.Chem., 2006, 45(16),5263.

9.Yun-Zhi Tang, Xi-Sen Wang, Ting Zhou, Ren-Gen Xiong, Cryst.Growth Des; 2006, 6(1), 11.

10.Yun-Zhi Tang, Yu-Hui Tan, Yu-Li Tan, Z.Anorg.Allg.Chem, 2007, 633 (2) 332-335.

个人简介

唐云志老师简介

唐云志,男,1975年生,化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西省井冈之星(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理工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科技标兵、教学标兵。

2006年开始从事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主讲了《无机化学》、《物理化学》、《配位化学》等系列课程,教学质量得到学生的高度评价,为2009年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候选人,是江西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的教学名师(详情请江西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见网页http://218.87.136.37/college/caihua/ReadNews.asp?NewsID=1257。

申请人在国内外 “Cryst.Growth Des” “Crsytal Engineering Communications”等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共39篇,其中33篇被SCI收录,申报专利2项;2010年,本人申报的“介电体非心金属-有机超分子及光电磁超分子组装合成”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三等奖。申请者共主持各级各类课题11项,科研经费逾130万元,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西省自然基金项目1项、江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项(含结题1项)、国家863科技支撑计划子项1项。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姓名:刘昭华

性别:男

学位/职称:硕士/副教授

出生年月: 1977年 8月

学科专业: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讲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摄影测量学、遥感概论等

研究生课程:现代摄影测量、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图像解译原理与方法。

研究方向: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资源环境遥感、数字摄影测量

出版著作及代表性论文:

[1 Investigation of Image Convolution Parallel method Base on GPU ,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2008.4(EI收录:083311459252)

[2] Rendering of Vector Data on 3D Terrain Models based on Stencil Shadow Volume Algorithm,2008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Environmental System Sciences,(ISTP收录:BIL12)

[3] Remote Sensing Image Parallel Processing System,The Six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ultispectral Image Processing & Pattern Recognition,2009.10(EI:20095112550567)

[4] Discuss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photogrammetry course based on data processing flow,Advances in Intelligent and Soft Computing,2011.4(EI:20114514500650)

[5] 矢量数据在三维场景中的绘制,《金属矿山》2008年第6期

[6] 基于Oracle spatial的空间数据共享平台》,测绘标准化,2006年第4期

[7]《GML、E00、MIF数据模型的比较》,测绘标准化,2007年第1期

主持参与课题及经费:

[1] “海量遥感影像的分布式存储与多点并行分发技术研究”,江西省教育厅,编号:gjj11474,研究经费:2万,起止年月:2011.1~2012.12,项目负责人;

[2] “兴国村镇规划”,研究经费:20万,起止年月:2008.9~2011.12,项目负责人;

[3] “本原GML空间数据库理论及GMLGIS与传统GIS集成研究”,起止年月:2008.01-2010.12;参与

获奖:

[1] 2009年被江西理工大学评为“2009届校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2] 2009年被江西理工大学评为“2008~2009学年度校优秀班主任”;

[3] 2010年获江西理工大学2009年教学技能竞赛(下)一等奖;

[4] 2010年被江西理工大学评为“2009~2010学年度青年教学标兵”。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姓名:刘小生

性别:男

学位/职称:博士/教授 出生年月: 1963年 3月

联系电话:13970791860,07978312550 E-mail:lxs9103@163.com

学科专业: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讲授课程:数字城市的理论与方法、高等应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

数字地籍与土地管理

研究方向:数字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GPS应用 、遥感应用

出版著作及代表性论文:先后发表了16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60多篇,有50多篇论文分别被SCI、EI、ISTP三大检索工具收录,此外还出版了专著与教材3本,代表性论著如下:

[1]刘小生著. 陀螺经纬仪定向精度及稳定性, 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7

[2]Real estate appraisal system based on GIS and BP neural network,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2011.12 SCI收录

[3]Stability of gyrotheodolite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2005.3 SCI收录

[4]刘小生 边坡稳定性自动监测系统 煤炭学报 2007.5 EI收录

[5] Research on Assessment Model of Flood Losses Based on GIS and BP Neural Network《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al Science》Volume 5,Number1,January 2008.1 EI收录

[6] Research on the Floo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of the PoYang Lake Area Based on WebGIS ,SPIE,EI收录 2007.5

[7] Research on Assessment System of Flood Losses for Poyang Lake Area Based on GIS,SPIE EI收录 2008.6

[8]Establishing Knowledge Base of Expert System of Mine Safety Pre-warning Based on Relational Database, EI收录2008.10

[9]鄱阳湖区防汛抗洪空间数据的质量控制研究,测绘科学 2006.11

[10]网格空间数据体系结构的探讨,工程勘察 2006.10

[11]用空间分析方法进行空间关联规则提取,测绘通报 2007.5

[12]基于神经网络的矿山安全预警专家系统研究,《煤矿安全》2008.12

主持参与课题及经费:先后主持研究各类科研项目50多项,科研经费800多万元,其主要项目如下:

(1) 基于基因表达式编程方法的大坝动态变形智能预测模型研究(41261093),2013-2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经费48万元;

(2) 基于空间信息格网和BP神经网络的洪灾损失评估模型研究(41061041),2011-2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经费22万元;

(3) 鄱阳湖区生态变化实时监测与决策支持系统 ,江西省委人才项目,2012-2014,研究经费100万元

(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洪灾损失评估模型研究(2010gzs0084) 江西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研究经费3万元;

(5) 鄱阳湖区洪灾损失评估模型研究 (GJJ10021) 江西省教育厅2010年度重点科技项目,项目经费4万元

(6) 瑞金市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村庄建设测量与规划,瑞金市城乡规划建设局,2012-2013,项目经费148万元;

(7) 会昌县、兴国县、宁都县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专项规划,赣州市国土资源局,2012,项目经费23万元;

(8) 赣州市工矿废弃地复垦和调整利用专项规划,赣州市土地勘测规划院,2012,项目经费8万元

(9) 樟树市农村土地整治规划开发研究 江西省煤田地质局横向课题,2010,项目经费10万元;

(10) 崇义县废弃矿山摸底调查研究 崇义县矿产资源管理局 2010-2011 项目经费11万元;

(11)矿区三维安全监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江西省煤田地质局横向课题,2009,项目经费10万元

(12)矿山安全预警专家系统研究,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611044)2006-2008,研究经费1万元

(13)赣县新农村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研究 赣县建设局横向课题,2006-2007,项目经费20万元;

(14)网格计算环境下的空间数据库模型研究及应用 江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07-2009, 研究经费1万元;

(15)江西上犹、兴国等县1:1万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江西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横向课题 2007-2008,项目经费42.6万元;

(16) 赣县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研究 赣县建设局横向课题,2007,项目经费24万元;

(17)坝区水平位移工作基点校测网和水准基点校测点工程 江西三和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犹江水力发电厂,横向课题,2009,项目经费26.8万元。

科研成果(获奖、专利、版权、著作权、外观设计等):

1. 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江西省高??萍汲晒坏冉?2009.8 第1

2.网格计算环境下空间数据库模型研究及应用,2009-2010年度江西省高等学??萍汲晒冉?,2011.8,第1

3. 大坝安全监测专家系统研究,江西省高??萍汲晒冉?2007.8 第1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姓名:兰小机

性别:男

职位:

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副院长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带头人.负责人

职称:教 授

研究方向

1. GIS应用开发

2. 分布式并行计算环境下空间数据的存储管理

3. 空间数据库理论与GMLGIS

4. GML空间数据挖掘

5. 空间数据集成与共享

邮箱:Landcom8835@163.com

导师简介:兰小机,1965年12月生,GIS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中共党员,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副院长,地理信息科学学科负责人.带头人,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系统与测绘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江西省测绘学会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期刊理事会理事。

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及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4项;获赣州市科技进步奖1项。近3年在中文核心期刊《遥感学报》.《计算机工程》.《测绘科学》等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编写教材.讲义4部,出版专著1部(《GML空间数据库理论及GMLGIS》),出版教材1部(《基于ArcObjects与C#.NET的GIS应用开发》)。已毕业研究生40余人,近三年,他所指导的研究生中有2名研究生获得江西省研究生创新资金项目,1名研究生获江西省优秀硕士论文,2名研究生获校优秀硕士论文。

主要研究方向为GIS应用开发.分布式并行计算环境下空间数据的存储管理.空间数据库理论与GMLGIS.GML空间数据挖掘.空间数据集成与共享。近年来,对GML空间数据库理论及GMLGIS进行了深入研究,在GML空间数据本原存储.查询.索引等方面取得了重要创新性研究成果,在该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所授课程

GIS应用开发.现代GIS理论与方法.空间数据库理论与技术.GML技术及应用.GIS集成与共享技术.GIS前沿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等

科研项目

近年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如下: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GML的时空关联规则及序列模式挖掘研究(编号:40971234), 研究经费35万元,研究时间20010.01-2012.12,兰小机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本原GML空间数据库理论及GMLGIS与传统GIS集成研究(编号:40761017),研究经费16万元,研究时间2008.01-2010.12,兰小机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GML空间数据存储索引机制研究(编号:40401045),研究经费26万元,研究时间2005.01-2007.12,兰小机排名第二,完成

4. 地理信息科学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面向对象的GML空间数据库及其应用研究(编号:JK20050302),5万元,兰小机主持;

5.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研究项目:GML空间数据库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编号:赣教技字[2006]195号),1万元,兰小机主持;

6.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22万元,兰小机主持

获奖情况

1. 数字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共享平台与三维公众地理信息服务系统研究,获2009年度赣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 指导的硕士论文多篇获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3. 《GIS应用开发》获得2009年江西省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项目

4. 《GIS应用开发》获得2008年校研究生优质课程

5.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获得2006年校优质课程

6. 《GIS基础课件》获得2006年校优秀多媒体课件二等奖

学术成果

已完成的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GML空间数据存储索引机制研究(编号:40401045),研究经费26万元,研究时间2005.01-2007.12,兰小机排名第二

2. 省级鉴定项目:数字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共享平台与三维公众地理信息服务系统研究,兰小机为第一完成人,鉴定的结论是“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获2009年度赣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3. 国家863项目:网络空间信息标准与共享应用服务关键技术(2002AA131030),500万元,主要参与,2004年12月结题;

4. 南京市科委:城市管线网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共享平台软件,148万元,排名第三,2005年5月结题;

5.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GML实现及国产GIS软件标准支持测试(2002AA131030-01-03),5万元,第二负责人,2004年12月结题;

6. 南京市公用事业局:南京市排水规划地理信息系统,20万元,排名第二 2004年5月验收;

7. 浙江省丽水城市建设局:浙江省丽水市综合管线信息系统,45万元,排名第二,2004年12月验收

8. 江西理工大学: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5万元,主持,已投入使用

发表学术论文情况(均为第一作者):

1) GML Database Based On Oracle XML DB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ICIECS 2009), 2009.12; EI: 20101212792588

2) VTD-XML-based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GML Parsing Projec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ICIECS 2009) , 2009.12; EI: 20101212792128

3) GML空间数据查询与索引机制研究,遥感学报(一级学报),2006(6)

4) Native XML存储管理技术的GML应用研究,测绘科学(中文核心),2010(06)

5) 基于GML/WebGIS的空间数据集成研究,测绘通报(中文核心),2010(10)

6) 基于VTD-XML的GML解析方案设计与实现 ,测绘科学(中文核心),2010(04)

7) db4o引擎下的GML空间数据存储研究, 测绘科学(中文核心),2010(03)

8) GMLGIS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0(01)

9) 对Oracle XML DB的XML存储技术的研究,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中文核心),2009(06)

10) 基于GML空间数据库的开放式WebGIS关键技术研究,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中文核心), 2009/04

11) GML空间数据在Oracle中的存储研究,测绘科学(中文核心),2009(2)

12) 对客家乡村旅游的缺点分析及建议, 安徽农业科学(中文核心),2009(31)

13) 基于Ajax的WebGIS研究与应用 ,测绘科学(中文核心),2009(2)

14) 赣州市地理编码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测绘科学(中文核心),2009(2)

15) 花亭湖风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 ,乡镇经济(中文核心), 2009(09)

16) 基于改进演化算法的空间数据聚类方法,计算机工程(中文核心),2008(22)

17) 基于扩展NXD的GML空间数据库数据查询系统,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中文核心),2008(1)

18) 基于时间语义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组织与实现,测绘科学(中文核心),2008(6)

19) 基于ArcGIS Server 9.2的Task研究与应用,测绘科学(中文核心),2008(6)

20) 基于Oracle XMLDB的XML文档存储技术的研究 ,测绘科学(中文核心),2008(5)

21) 基于ArcGIS Server的公众地理信息服务系统,金属矿山(中文核心),2008(10)

22) 基于MapObjects的控制点测量成果管理系统,金属矿山(中文核心),2008(4)

23) 基于ArcGIS Engine的查询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金属矿山(中文核心),2008(2)

24) 基于Oracle的GML空间数据存储研究,金属矿山(中文核心),2007(11)

25) 基于Petri网的面向对象型空间数据库概念设计模型,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中文核心), 2007(06)

26) GML空间数据索引机制研究 ,计算机工程(中文核心), 2007(06)

著作及教材建设

出版著作:

编著:《基于ArcObjects与C#.NET的GIS应用开发》,冶金工业出版社,ISBN:978-7-5024-5802-7;兰小机 刘德儿等编著;2011.12

专著: 《GML空间数据库理论及GMLGIS》,地质出版社,ISBN: 978-7-116-06940-4; 兰小机 独著 2010.11

《地理信息共享技术》(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参著,科学出版社,2007-1-31,ISBN: 9787030177483

课程建设:

1) 《GIS应用开发》获得2009年江西省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项目

2) 《GIS应用开发》获得2008年校研究生优质课程

3)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获得2006年校优质课程

4) 《GIS基础课件》获得2006年校优秀多媒体课件二等奖

主编讲义:

1) 《 ArcObjects GIS应用开发--基于C#.NET 》2006年第一版

2)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2005年第一版,2006年第二版

3) 《空间数据库》2005年第一版,2006年第二版

4) 《GIS高级教程》2008.8 第一版

通信地址

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

办公室:0797-8312549 手 机:13766333178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姓名:陈优良

性别:男

学位/职称:硕士/副教授

出生年月: 1978年 6月

学科专业:地理信息系统、测绘科学与技术

讲授课程:GIS算法基础、网络GIS应用开发、数据结构、GIS软件工程、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GIS导论、数据库原理及Oracle应用、

Visual C#程序设计等

研究方向:地理信息系统算法、计算机图形学、地理建模、空间数据库理论与技术、GIS应用开发

出版著作及代表性论文:

先后发表了2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8篇论文分别被EI、ISTP检索工具收录,此外还出版了教材2本,代表性论著如下:

[1] Graphics Spatial Conflict Detection Based on the Constrained Delaunay Triangulation, CISP2009, 2009.10, EI收录, 第一作者

[2] Map Polygon-Polygon Objects Spatial Conflicts Solution Using Simulated Annealing, 2009AICI, 2009.11, EI收录, 第一作者

[3] Research on the Talents Training of GIS Based on the Market Multi-level Needs, ETT, 2009.12, EI收录, 第一作者

[4] Implementation of a Long-Distance Monitor and Automatic Alarm System of Flood Disaster in PoYang Lake Area, ISISE, 2008.12, EI收录, 第一

[5] Research on Methods of Quick Monitoring and Evaluating of Flood Disaster in Poyang Lake Area Based on RS and GIS, KAM2008, 2008.12, EI收录, 第一

[6] Automated Point Feature Label Placement using Backtracking Algorithm with an Adjacent Graph, Geoinformatics, 2010.6, EI收录, 第一

[7] Research on deformation monitoring information system of tailing dam,Mine Hazar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2007.10, ISTP收录, 第一

[8] A Solution of Constraint Relational Model for Graph Coloring, 2008 ITESS, 2008.5, ISTP收录, 第一

[9] GIS线状缓冲区生成算法研究,江西理工大学报,2008.5,第一

[10] 营造林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地理空间信息,2009.2,第一

[11] 面向多层次需求的GIS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教论坛, 2009.12,第一

[12] GIS专业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讨,地理空间信息,2010.2,第一

[13] 案例教学法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探讨,新课程研究,2010.4, 第一

[14] 以需求为导向的GIS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地理空间信息, 2010.6, 第一

[15] JAVA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导论,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4.10, 参编

[16] 陈优良. 数据结构(C#版) 江西理工大学, 2010.6, 主编

主持参与课题及经费:先后主持参与研究各类科研项目10多项,其主要项目如下:

[1] Delaunay三角网支持下的河流与山谷线空间关系一致性检测与改正,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1- 2013.12,1万,第一

[2] 面向对象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自主研制与开发,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2010.1- 2011.12, 2011 年6月结题,2万,第一

[3] 面向多层次需求的GIS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江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 2008.12- 2010.12,2010.12结题,0.15万,第一

[4]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改革示范课程,校质量工程项目,2008.12,0.8万,第一

[5] 矿业工程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江西理工大学自选课题,2006.12,0.3万,第一

[6] 基于空间信息格网和BP神经网络的洪灾损失评估模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8,22万元,第二

[7]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洪灾损失评估模型研究,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1,3万,第二

[8]鄱阳湖区洪灾损失评估模型研究,重点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2010.1,4万,第二

[9] 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2007.8,第二

[10] 网格计算环境下的空间数据库模型研究及应用,江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07-2009, 研究经费1万元,第二

[11] 矿山安全预警专家系统研究,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12,1万元,第三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姓名:温树杰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研究方向

1.岩土体的稳定与监测

2.路基路面工程

邮箱:46644267@qq.com

导师简介

1979年10月生,副教授,博士生,江西省公路协会会员, 2001年7月本科毕业于内蒙古工业大学交通土建专业, 2007年6月获江西理工大学工学硕士学位,2008年9月考入中南大学攻读岩土工程专业博士学位。近年来主持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2项、江西省高等学校教育改革项目1项、江西省教育规划项目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了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1项;主讲江西省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近三年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被EI收录2篇,ISTP收录1篇。

所授课程

主讲本科生课程:《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概论》、《路基路面》、《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等。

主讲研究生课程:《土木工程新进展》。

科研项目

近年来主持参与的省部级科研项目主要有:

1.2012年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加固土边坡三维最小势能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主持;

2.2011年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基于最小势能原理的土质加固边坡三维稳定性分析”,主持;

3.2009年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废旧沥青混合料热再生利用的试验研究”,主持,已结题;

4.2009年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边坡GIS监测预警应用研究”,参与;

5.2009年江西省教育规划项目“基于VR技术的虚拟教学应用研究”,主持,已结题;

6.2008年江西省教改项目“虚拟化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创新”,主持,已结题;

7. 2009年江西省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土木工程概论》,主持。

获奖情况

1.2011年7月《废旧沥青混合料热再生利用的试验研究》获江西省高??萍汲晒冉?,排名第一

2.2010年1月获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科研先进个人

3.2004年获江西理工大学教学竞赛二等奖

学术成果

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发表的主要论文有:

1.Stability analysis of slope with arbitrary sliding surface on multi strata using minimum potential energy principle. Advanced Building Materials,2011(6).( EI收录)

2.Wen ShuJie.A method of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based on principle of minimum potential energy. Proceeding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Manchester, ENGLAND,2009(5).(EI收录)

3.Wen ShuJie. A stability analysis method for slope with anti-slide pile in deep foundation pit. Proceeding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chnology of Architecture and Structure. Shanghai,CHINA,2009(10). (ISTP收录)

4.温树杰,李铀. 基于最小势能原理的路基稳定性分析方法. 路基工程,2009(5).

5.温树杰,谢志华. 软基高路堤沉降的数值仿真. 路基工程,2009(4).

通信地址:赣州市章贡区红旗大道86号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13576690473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姓名:陈景林

职称:教授

性别:男

职务:教研室主任

移动电话:15807077170

电子邮箱:djlch@sina.com

工作学习经历

2011.11- 江西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教研室主任

2009.01-2011.11, 江西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研室主任

2008.07-2008.12,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副研究员

2006.07-2008.06, 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博士后

2005.06-2006.06, 日本名古屋大学,博士后

2002.03-2005.02,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物理化学专业,理学博士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热力学、波谱分析、化工环境工程概论等

研究生课程:化学前沿

研究方向

① 光电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② 光传感检测材料与器件;③ 刺激响应变色材料;④ 太阳能电池光敏染料

主要学术成果

[科研项目]

[1] 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地区基金项目(21163009)

[2] 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21001057)

[3] 主持1项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11088)

[4] 主持1项国家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赣人社字[2011]474号)

[5] 主持1项江西省教育厅青年科技项目(GJJ10151)

[6] 主持1项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学基金项目(20110015)

[7] 主持完成1项江西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2009GQH0038)

[8] 主持完成1项福建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项目(2008F3117)

[9] 主持完成1项江西理工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总金额:6万元)

[获 奖]

[1] 2010年 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2] 2011年 江西省高等学校第七批中青年骨干教师

[3] 2011年 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4] 2011年 江西省高等学??萍汲晒冉?

[5] 2011年 第12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西赛区三等奖(指导教师)

[6] 2012年 江西青年五四奖章

[代表性论文]

& Iridium(III) bis-tridentate complexes with 6-(5-trifluoromethylpyrazol-3-yl)-2,2′-bipyridine chelating ligands: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Organometallics 2010, 29, 2882–2891.

& New series of ruthenium(II) and osmium(II) complexes showing solid-state phosphorescence in far-visible and near-infrared, Inorganic Chemistry 2010, 49, 823–832.

& Pt(II) complexes with 6-(5-trifluoromethylpyrazol-3-yl)-2,2′-bipyridine terdentate chelating ligands: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luminescent properties, Chemistry–An Asian Journal 2008, 3, 2112–2123.

& Reactions of the (2-pyridyl)pyrrolide platinum(II) complex driven by sterically encumbered chelation: a model for the reversible attack of alcohol at the coordinated carbon monoxide, Inorganic Chemistry 2008, 47, 5154–5161.

& Synthese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oxo-centered triruthenium compounds with orthometallated bipyridine ligands, Inorganic Chemistry 2005, 44, 1037–1043.

& Syntheses, structures and redox properties of dimeric triruthenium clusters bridged by bis(diphenyl phosphino)acetylene and –ethylene, Inorganic Chemistry 2004, 43, 1481–1490.

个人简介

陈景林,1976年生,博士(后),教授(破格),硕士生导师,日本名古屋大学和台湾清华大学博士后,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国化学会会员,化学工程与工艺教研室主任,现为Inorganic Chemistry、Organometallics、Inorganic Chemistry Communications、Current Organic Chemistry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的审稿人。主要开展金属有机分子光电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电子传递及发光化学,用于环境污染物检测的光传感检测材料与器件,刺激敏感变色材料与器件,发光材料与器件化研究,以及薄膜太阳能电池光敏染料的研究。参与完成国家“973”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中科院“百人计划”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重点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研究课题;参与完成的中科院“百人计划”项目在终期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E0420002)在专家评审中被评为“特优”。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项国家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1项江西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福建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项目,1项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1项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学基金项目,1项江西理工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1年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和江西省高等学??萍汲晒冉?;已在Inorganic Chemistry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4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4的高质量SCI论文近20篇,申请1项国家发明专利?;?81班(班主任)荣获“江西省先进班集体”、“江西理工大学先进班集体”、“江西理工大学先进团支部”等荣誉称号。主讲的《无机化学B》和《物理化学D》两门必修课程在2011年度教学效果综合评价中均被评为“优秀”。指导完成的作品在2011年度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江西赛区(本科组)三等奖,在2012年度江西理工大学第三届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获得社会实践类三等奖。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姓名:佟志芳

职称:教授

性别:男

职务:冶金工程系主任

办公电话:

移动电话:13879715231

电子邮箱:tongzhifang1998@126.com

工作学习经历

1989-1993年 齐齐哈尔轻工学院 工业分析专业 工学学士

1993-2002年 北满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电炉分厂 工程师

2002-2005年 东北大学 有色金属冶金 工学博士

2005-至今, 江西理工大学 冶金与化学工程学院冶金系 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讲课程

本科生:钢铁冶金原理,炼钢工厂设计,钢铁冶金学,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硕士研究生:冶金传输原理,直接还原与间接还原炼铁。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氧化铝生产工艺及理论、冶金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化冶金、冶金过程数值仿真、纳米粉体材料制备等。

主要学术成果

[科研项目]

1.2009年主持国家自然基金“拜耳法含铁赤泥熔融还原炉渣渣铝分离的基础研究”(50974064)

2. 2011年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高碱度、高Al2O3的CaO-Al2O3-SiO2-MgO-Na2O-TiO2渣系的物化及热力学性质研究”(51174100);

3.2010年主持江西省自然基金项目“转炉多功能精炼法高碳出钢脱磷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2010GZC0058)

4.2010年主持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钢铁厂含锌高炉尘泥资源化高效利用的研究”(GJJ10474)

[发表论文]

1. Complexional ultrafine zinc oxide powders prepared by controlled-release precipitation.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s. 306-307 (2011)

2.β-硅酸二钙钙腐殖酸钠的吸附特性,硅酸盐学报, 2010 年38 卷4 期(EI收录20102112950076),第一作者

3.碳化法制备氧化锌前驱体过程热力学分析及其产物表征,无机盐工业 ,2010.5第一作者

4. SDBS对烧结法熟料溶出赤泥沉降性能的影响[J].轻金属,2010.2第一作者

5. 氨浸出含锌烟尘制取活性氧化锌.化工环保,2009,12.第一作者

6. 粉煤灰酸浸提铝及其动力学.过程工程学报,2009.6第一作者

7. 粉煤灰中硅酸盐烧结反应过程的研究. 硅酸盐通报,2009.6第一作者

8. 从粉煤灰中提取铝铁新工艺研究.轻金属,2009,1.第一作者

9. 由含锌烟尘制备高纯硫酸锌溶液的工艺研究.中国有色冶金,2009.4第一作者

10. 新型复合聚硅酸硫氯化铝铁絮凝剂的制备.工业水处理,2009.6第一作者

11. 微波作用下铝酸钙炉渣非等温动力学,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6,2.(EI收录06209882173),第一作者

[获奖]

1. 2009~2010年度评为江西理工大学优秀教研室主任

2. 2011年评为江西省第七批中青年骨干教师

个人简介

佟志芳,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第六届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轻金属冶金学会委员会委员。第十六届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物理化学分会冶金反应工程学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冶金专业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氧化铝生产工艺与理论、冶金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化冶金、冶金过程数值仿真、纳米粉体材料制备研究等。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高强度高品质新型电力铁塔专用钢材生产技术研究”子课题(2008BAE68B01);国家自然基金“拜耳法含铁赤泥熔融还原炉渣渣铝分离的基础研究”(50974064);国家自然基金“高碱度、高Al2O3的CaO-Al2O3-SiO2-MgO-Na2O-TiO2渣系的物化及热力学性质研究”(51174100);江西省自然基金项目“转炉多功能精炼法高碳出钢脱磷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2010GZC0058);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钢铁厂含锌高炉尘泥资源化高效利用的研究”(GJJ10474)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7项;主持“新型高效集渣保温剂研制开发”、“基于热渣循环利用的精炼炉炉渣的岩相研究”、“高等级硬线(82B)制造过程仿真模拟研究”等横向课题6项。先后在过程工程学报、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硅酸盐学报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EI收录4篇,核心期刊15篇。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姓名: 邓庚凤

职称:副教授

性别:女

职务:无

办公电话:

移动电话: 13766315852

电子邮箱:gfdeng26@163.com

工作学习经历

工作经历: 1999.07-至今 江西理工大学冶金与化学工程学院

学习经历: 2002,9-2007,3 北京科技大学 冶金物理化学 博士研究生

1996,9-1999,7 南昌大学 物理化学 硕士研究生

1992,9-1996,7 江西师范大学 化学教育 本科学士

主讲课程

本科生:物理化学,基本技能实验,专业综合实验; 硕士研究生:冶金热力学,冶金物理化学。

研究方向

稀土功能材料(磁性材料和催化材料)的制备;超薄铜箔的制备与研究;废稀土功能材料的回收和利用。

主要学术成果

[科研项目]

1.2011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载体支撑可剥离超薄铜箔的形成机理与剥离强度研究(51104072)”

2.2008年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铜工业产业化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7BAB22B00)子项目“以35/70微米铜箔作载体支撑的可剥离超薄铜箔的研究”。

3.2006年主持横向课题“用煤气还原冶炼烟气中SO2制元素S的研究”

[发表论文]

1.Synthesis mechanism of Sm2Fe17 alloy produced in reduction-diffusion process,JOURNAL OF RARE EARTHS,28:420,Spec.Issue, SCI: 717DO

2.Reduction of SO2 to elemental sulfur over rare earth-iron catalysts,JOURNAL OF RARE EARTHS, 2009,27(5),SCI:510EZ

3.Sm2Fe17合金的热稳定性,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07,29(4)EI:072210627640

[申请专利]

1.“以铜箔作载体的可剥离超薄铜箔及其制备方法”.国家发明专利号:201010238154.6.

2.“稀土改性剥离强度的载体超薄铜箔及其制备方法”.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201010514778.6.

[获奖]

2011年被评为“江西省高校第七批中青年骨干教师”

2010年获“江西理工大学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

2009年被评为“江西理工大学优秀班主任”

2008年被评为“江西理工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2008年被评为“江西理工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

2007年被评为“江西理工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个人简介

邓庚凤,女,工学博士,江西理工大学副教授,江西省高校第七批中青年骨干教师。1996年7月本科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化学系,1999年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南昌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硕士毕业后一直在江西理工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02年9月始在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2007年3月获工学博士学位。先后曾任大量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教书育人效果良好,受到学生及督导的一致好评。

多年来先后主持了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横向课题、1项国家支撑计划子课题及1项校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作为骨干成员参与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论文30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20篇,EI、SCI收录5篇,申请专利2项,2009年主编冶金、稀土工程实验教材《冶金基本技能实验教程》一部。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姓名: 杨幼明

职称:教授

性别:男

职务:稀土学院副院长

办公电话: 0797-8312443

移动电话:13879789029

电子邮箱:yanguming@126.com

工作学习经历

2004.11- 江西理工大学工作,教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

2001.3-2004.10 江西南方稀土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经理,高级工程师;

1995.3-2001.2,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材料研究室工作,副主任/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1992.9-1995.3,中南工业大学学习,冶金物理化学硕士研究生;

1988.7-1992.8,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工作,助理工程师/工程师。

主讲课程

本科生:稀土火法冶金学,稀土湿法冶金学;硕士研究生:冶金矿物加工学。

研究方向

稀土冶金及稀土材料;钨钼分离

主要学术成果

[科研项目]

钨钼还原过程及其产物碱解特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固态电析出法制备稀土金属技术开发,江西省科技厅重大科技项目;下埋阴极氟化物体系稀土熔盐电解槽研制,国家科技部863计划引导项目等及横向校企业合作项目6项。

[发表论文]

纳米Y3+/TiO2薄膜光催化性能研究.磁场助Y2O3/ TiO2粉体的光催化性能研究.铜钴合金双膜电化学溶解造液造碱研究.

铜钴合金单膜电化学溶解造液试验研究.从火法冶炼硅酸钙固溶体渣中提钨钼探索性试验研究等19篇。

参编国家十一五教材《稀土材料学》

[申请专利]

一种生产金属镝新工艺,专利号:ZL99108163.3

一种利用液膜从磷矿中提取稀土的方法,201110215081.3

[获奖]

1.“球形.单晶.超细仲钨酸铵粉体的制取技术研究”,获2006年度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黑(白)钨矿洁净高效制取超高性能钨粉体材料成套技术及产业化”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CuRE05系列稀土铜调质剂”,获2007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4|.“黑(白)钨矿洁净高效制取超高性能钨粉体材料成套技术及产业化”,获2008年度江西省赣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5.“电池级稀土材料的研制”获2002年赣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个人简介

杨幼明,男,1965 年11月生,教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8 年毕业于南方冶金学院有色金属冶金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5 年获中南工业大学冶金物理化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在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 ( 江西南方稀土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工作, 2004 年 10 月调入江西理工大学。

工作期间,为主参与的主要项目有国家 863 计划“电池级稀土材料的研制”和国家 863 计划引导项目“下埋阴极氟化物体系稀土熔盐电解槽研制”等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9项.设计(技术服务)项目4项。 近五年,主持的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重点工业攻关项目1项以及地区科技计划项目1项,主持产业化项目1项以及横向合作项目5项。在校期间讲授的课程有稀土矿物及其加工.稀土湿法冶金学.稀土火法冶金学.稀土功能材料等。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1)稀土冶金及稀土材料;(2)钨钼分离;(3)二次资源的再生利用。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江西省人民政府项目奖1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赣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1项;申请国家专利2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江西理工大学

添加江西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江西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江西理工大学报录比、江西理工大学考研群、江西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江西理工大学考研真题、江西理工大学专业目录、江西理工大学排名、江西理工大学保研、江西理工大学公众号、江西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江西理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江西理工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