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

更新时间:2022-07-30 10:35:4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青岛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
Add 青岛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青岛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青岛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青岛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青岛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来自青岛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青岛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你的考研报考有用。

以下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错误,可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更新或删除。建议导师将更新的简历尤其对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发送给我们,以便考研学子了解导师的情况。(导师建议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续随时更新网页或发布调剂信息??佳信赏竞虯PP流量巨大)查看联系方式>>。

青岛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可用 Ctrl+F 进行搜索)

张嗣瀛 王爱敏 赵有田 井文豪 金平 王令金 庚建凤 刘德英 陈雪平 季相林 吴道同 李辅斌 李岫 李亚利 师守祥 田克勤 王平 赵玉宗 黄留业 许琳 孔心涓 孙方利 徐永红 董全江 赵清喜 刘希双 解祥军 周蓉蓉 王松平 李国建 周潇 周翠英 杨宝春 谢新华 孙开东 刘林 孔庆华 耿焰 蔡颖雯 仲崇玉 高益民 李勇 李蕴辉 栾少湖 秦瑞基 宋云峰 孙秀君 谭庆德 欧斌 英姬 戴玉才 邵先喜 袁晓娜 王庆金 肖建红 程馨 徐修德 梁显忠 周咏梅 范英杰 王国会 康进军 钟子亮 崔晓林 贺广明 徐哲根 全冬梅 田旭 朴贞子 高红 徐剑波 陶志刚 魏立 杨军 任法新 赵春亭 李广伦 赵洪国 孟繁军 冯献启 吴少玲 王金德 杜春华 杜建新 林存智 张春玲 高德宗 李连弟 张翠萍 耿长新 亓玉琴 姜相君 曹广智 陈作元 杜波 傅增泮 管军 何涛 李永红 谭丽娟 辛辉 张明哲 邹宏丽 纪义国 廉哲勋 梁绪国 田声放 司宏宗 李明春 冷凯良 隋忠国 刘洪玲 李冬梅 于红 张文卿 陈廷 宋卫青 陈桦 黄维清 李玉军 项锋钢 郑淑芳 孙向荣 孙学军 于小玲 叶俊丽 于建宪 汪岚 庞继恩 周三 王蕾 王继波 孙向红 王笑峰 金毅 韩晓华 曲志强 钱冬萌 魏玉西 王俊 王修海 李冰 俞冬熠 吴梅 徐宏伟 张峥 耿以龙 刘晓萍 邵旭建 吴翠娇 高美华 王国英 王静 张蓓 李建远 张锡宝 郑玉琳 马泽刚 沈精虎 邢建国 杨杰 李智 王钰 戴作强 张继忠 管殿柱 王玉林 严天一 孙浩洋 张纪鹏 张铁柱 王翠苹 杨启容 王德昌 郑艺华 贺素艳 范延滨 蒋静 杨厚俊 李军 张秉森 张维忠 赵志刚 贾世宇 魏伟波 丁洁玉 王国栋 程相国 李建波 孙仁诚 郭振波 李劲华 刘遵仁 张公敬 孙英华 云红艳 辛立强 陈沙鸥 石星军 张凤生 刘德章 张淑玲 王伟军 荆玲 尤海燕 郭翠 张铭涧 宫英瑞 张积模 卞建华 岳玉庆 王群 陈黎 关志坤 梁志刚 李明学 董文华 祁慧民 苏勇生 王景彬 王静怡 王珉 于青 张琳仙 刘玉霞 张琪玲 张宝莉 孟雷 韩迺舜 宋艺闻 岳晓泉 孙宝珍 侍锦 赵文华 李伟松 王辉林 徐克舰 赵维加 李新民 许成 高红伟 徐军芹 刘兵 范嘉晨 胡萌 杨德平 孙炜 张鹏 唐衍伟 田志远 赵凯 王宪栋 纪培胜 迟宗涛 夏东伟 徐淑华 徐世许 纪志坚 赵继军 钟江华 张智晟 王春芳 李立伟 马平 杨艳 刘远龙 贺青 王英 王正彦 王素珍 迟洁茹 宗卫华 庄晓东 卜庆凯 李长红 潘松峰 原明亭 何文雪 王毓顺 董心壮 高军伟 王冬青 吴新振 于海生 王今晖 闵正良 李莉莉 伍?;?/a> 杨春鹏 张旭 刘喜华 王清涛 薛旭艳 夏延致 隋坤艳 张培玉 董瑛 刘学 刘学军 逄奉建 孙红 纪全 郭霖 王士财 郭宪英 王亦军 隋淑英 李群 陈国华 王厉冰 刘正芹 曲丽君 王秋美 刘青林 于湖生 陈建伟 马建伟 杨庆斌 邢明杰 谭磊 田琳 周蓉 陈都军 邓跃青 陈文成 郑广泽 吕进 陈素英 戚凭 徐胜 陈利祥 万勇 袁峰 云茂金 徐天华 孔伟金 陈友强 黄家寅 孙欣 隋万美 陈秋红 张树国 张伟 朱葆华 窦秀艳 宫泉久 刘群 赵建章 徐良 王海燕 隋旭升 佘小杰 王凯 戚晓杰 周行 张旭冬 王丽娜 王琳 陶亚兵

、

青岛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音乐学博士、教授,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1992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获得博士学位。1996年晋升教授,1998年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青岛市技术拔尖人才,青岛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和中西音乐交流史研究领域有较高的学术影响,有两部专著和30余篇学术论文发表,任中国音乐史学会理事。其专著《中西音乐交流史稿》填补了中西音乐研究的空白,获得广泛好评,获得第二届全国青年社科成果评选二等奖和第二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成果评选二等奖。这是全国音乐学研究的最高奖。承担国家八五社科重点项目《中国近代音乐史》和国家教育部文科基地重点科研项目《中国近代新音乐演出史》。曾多次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并两次应邀担任俄罗斯远东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评委。陶亚兵现任青岛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青大交响乐团团长和指挥,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开拓进取,学院学科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键盘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钢琴专业。
王琳自幼学习小提琴,后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附中跟随王振山教授学习。1983年获得史都克音乐奖赴瑞士伯尔尼音乐学院学习,非常荣幸地成为被誉为"卡尔·弗莱什教学体系的唯一传人"的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马克斯·罗斯塔尔大师的学生,受益匪浅,以优异成绩毕业获得学士学位。随即,获希诺托音乐奖赴美波士顿大学音乐学院继续深造,师从于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罗曼·托腾伯格教授,被授予硕士学位和"弦乐大师"称号。
王琳还通过大量的演出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曾参加过许多在欧美亚等地有着极高声望的交响乐团、室内乐团,以及世界范围的大型音乐节的演出,如波士顿国家乐团、新世界交响乐团、新英格兰室内乐团、纽莎泰尔室内乐团、科罗拉多National Repertory Orchestra音乐节、缅因Kneisel Hall Chamber Music 音乐节、汉堡Schleswig-Holstein音乐节、澳门国际音乐节等等。除此之外,还多次举办过个人音乐会,获得了当地媒体的一致好评。
在繁忙的演出活动之余,王琳还把精力投注到教学方面,曾任教于伯尔尼音乐学院附属学校、罗德岛音乐学校、小宇宙音乐中心等音乐教育机构,并开办了个人教学工作室。她的学生在独奏比赛、乐队比赛中也曾获得过不俗的成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王丽娜: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曾应邀担任全国“第五届武汉?;ū直热焙投砺匏购2瓮霸抖噬直热钡榷嘞畲笕母慈?、决赛评委;主持及参与省级社科项目4项,并荣获省社科联和教育厅颁发的一等奖;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王洛宾民歌的艺术价值》、《浅谈拉赫玛尼诺夫和他的艺术歌曲创作》等论文多篇;4次成功举办独唱音乐会;所培养的学生多次在国内外声乐大赛中获奖。目前在青岛大学音乐学院从事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声乐教学工作。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作曲博士、作曲与复调专业硕士导师、作曲系主任。
原山东艺术学院作曲专业副教授、硕导。1997年—2000年、2001年—2004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师从于苏贤教授。2002年—2003年由中央音乐学院选派推荐、教育部公派赴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作曲系深造,师从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教授伊·康·库兹涅佐夫博士。2004年7月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并取得博士学位。成为中央音乐学院历史上首位作曲专业复调研究方向博士。
2004年9月,作为公派留学归国人员和作曲专业学科带头人被引进青岛大学音乐学院工作。现任作曲系主任、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创作》青岛联络处主任、特约编辑。
音乐创作方面:
发表各类音乐作品40多部(首),多次获国家、省部级专业创作奖项。曾为中央广播电台、解放军总政歌舞团、中国武警部队文工团、山东齐鲁电视台等委约作曲。1994年11月在山东艺术学院成功举办了个人作品专场音乐会。钢琴作品“前奏曲与赋格”等入选俄罗斯外国青年作曲家室内乐作品音乐会, 2003年5月首演于莫斯科音乐学院柴科夫斯基音乐厅。
主要作品:室内乐:《弦乐四重奏组曲》、《赋——为古筝与大提琴而作》、《室内协奏曲——昆曲印象》等十余部;钢琴作品:《前奏曲与赋格——京戏印象》等十余首;管弦乐:《胶东风俗素描》、《乐队协奏曲——田横岛赋》、《日出泰山》等;以及各类合唱、艺术歌曲百余部。
学术领域:
主要学术研究领域:复调音乐、当代音乐创作、俄罗斯20世纪音乐。曾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博士论文《斯洛尼姆斯基“24首前奏曲与赋格”研究》、论文《冼星海复调技法研究》(上、下)(《音乐研究》2005年第一、二期连载)均填补了国内外复调学科研究领域的空白,并取得突破性成果。2005年获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学术论文)一等奖。专著《谢德林复调音乐研究》获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立项。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键盘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钢琴专业。


1991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从师著名钢琴教育家李其芳教授。曾任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键盘系主任,钢琴专业主科教师,钢琴演奏与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青岛大学艺术学院键盘系副主任与硕士研究生导师。
1991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钢琴独奏音乐会。曾多次参加国家级音乐演出"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斯坦威之夜钢琴独奏音乐会"等,并为经典歌剧《绣花女》担任专场艺术指导。1999和2001年两次担任俄罗斯国际钢琴比赛评委,多次担任国家级、省级钢琴比赛评委和全国业余钢琴考级评委。2001年分别为留美男低音王景彬和留法女中音谢英彬独唱音乐会担任艺术指导。


论文专著
1.《论冼星海的音乐创作》---《音乐研究》1997年第三期季刊。
2.《论初级钢琴曲中单手二声部演奏问题》---发表于《钢琴艺术》1999年第五期。
3.《论江文也的钢琴作品在我国音乐发展中的贡献和地位》---《论江文也》2000年9月中央音乐学院报社出版。


获奖情况
1、99年被评为一等教学质量优秀奖
2、论文《论初级钢琴曲中单手二声部演奏问题》被评为优秀学生论文二等奖。
3、99"柏斯杯"东北三省器乐大赛中获钢琴指导教师奖。
4、黑龙江省第六届"群星奖"器乐大赛钢琴一等奖。


校外任职
青岛音乐家协会钢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音乐家协会钢琴考级委员会评委。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戚晓杰,女,山东威海人,1960年出生。1978 年考入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 1984 年考入兰州大学中文系,师从黄伯荣教授,获现代汉语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考入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师从冯春田教授,获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学位。1987 年毕业分配至青岛大学工作至今,1996 年至 1997 年到日本下关大学讲学一年。现任青岛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2001年晋升),汉语教研室、研究室主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青岛大学第四届学术委员会”(始于2007年)人文科学学科组成员。青岛市语言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语法修辞。已在《语言文字应用》《世界汉语教学》《古汉语研究》《语言科学》《语文建设》《汉语学习》《修辞学习》《语文建设通讯》(香港)《中国语研究》(日本)等国内外有影响的语言学杂志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著作(包括主编、参编)8部,多次获得青岛市社联、山东省教委、山东省社联社科优秀成果奖。参与大型研究课题、独立承担山东省社科规划课题多项,均已按时完成。主要代表性科研成果如下:

编写著作
1.《〈老乞大〉〈朴通事〉语言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12月。负责撰写第十二章、十五章。
2.《汉语方言语法类编》,青岛出版社,1996年5月。任该书副主编,负责撰写第三章、第七章。
3.《动词分类和研究文献目录总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
4.《青岛百科全书》,任该书编辑部副主任,负责拼音编辑、语言文字规范等工作,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9月。
5.《汉语超常表达论》(专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8月。
6.《汉语方言语法调查手册》,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负责撰写第五章动词、第十章节词、连词。
7.《汉语教学与研究文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
8.《明清山东方言背景白话文献特殊句式研究》(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

发表论文
1.《介词结构能否做主语?》,《语言学通讯》1982年11月第6期。
2.《谈“(之)所以……是因为……”句式》,《语文建设通讯》(香港)1990年1月第26期。
3.《威海方言的正反问句式》,《烟台师范学院》1990年第2期。
4.《专有名词的变通使用及修辞效果》,《语文建设》1993年第7期。
5.《谈虚词的超常表达艺术》,《修辞学习》1995年第1期。
6.《谈虚词的实义化》,《汉语学习》1995年第1期。
7.《谈汉语的完成体及其表现形式》,《东方论坛》1995年第3期。
8.《也谈“换字广告”》,《语文建设》1996年第2期。
9.《谈兼语的省略及其条件限制》,《世界汉语教学》1996年第2期。
10.《谈汉语标点符号的超常表达艺术》,《下关市立大学创立四十周年记念论文集》(日本)1996年11月。
11.《汉语中有无me音节》,《语文建设》1996年第10期。
12.《谈标点符号的特殊表达功能》,《中国语研究》(日本)1997年10月第39号。
13.《是双主语句,还是主谓主语句?》,《语文建设通讯》(香港)1997年12月第54期。
14.《关于定语与结构助词“的”关系的思考》,《东方论坛》1999年第1期。
15.《数字超常表达的艺术》,《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
16.《语言观与汉语规范》,《东方论坛》2000年第4期。
17.《量词“位”与礼仪》,《语文建设通讯》(香港)2001年2月第66期。
18.《关于量词“位”规范性的思考》,《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19.《姓氏与修辞》,《语文建设》2001年第4期。
20.《网络语言特点探微》,《语文建设》2001年第8期。
21.《也谈量词“位”的语义特征》,《修辞学习》2002年第1期。
22.《既非“偏正”,也非“主谓”》,《汉语学习》2002年第1期。
23.《谈网络语言的谐音表义》,《修辞学习》2002年第3期。
24.《多音字的表达艺术》,《国文天地》(台湾)2002年5月。
25.《从黄廖本教材析句法的演变看汉语析句法的发展趋势》,《东方论坛》2002年第1期。
26.《关于现代汉语“中心语+后定语”结构》,《语文建设通讯》(香港)2003年6月第74期。
27.《轻声音节“儿”的入围条件限制与表达功能》,《语言文字应用》2003年第3期。
28.《词汇词与语法词——无变汉字遮蔽下汉语词类划分问题症结之所在》,《东方论坛》2003年第5期。
29.《意译词类型归属之我见》,《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30.《从语序足句看标题与词组的区别》,《汉语学习》2004年第4期。
31.《形容词AAAA式重叠表达及其成因》,《修辞学习》2004年第4期。
32.《语法不能承受之重——〈马氏文通〉功与过的反思》,《汉字文化》2004年第3期。
33.《定语多义及其相关问题》,《中国语研究》(日本)2004年10月25日第46期。
34.《方位视点变异表达》,《语文建设通讯》(香港)2005年3月第80期。
35.《关于汉语语法研究打通古今的问题》,《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36.《局部引用应注意的问题》,《语文建设》,2005年第12期。
37.《“中心语+定语”结构及其相关问题研究》,《东方论坛》2005年第5期。
38.《激进与保守——汉语语法研究现状的哲学思考》,《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39.《从〈聊斋俚曲集〉看汉语动词拷贝句产生的年代》,《蒲松龄研究》2006年第1期。
40.《〈醒世姻缘传〉“X+VP+比较标记+Y”式差比句研究》,《理论学刊》2006年第4期。
41.《〈醒世姻缘传〉“比”字句研究》,《古汉语研究》2006年第1期。
42.《明清山东方言“X+VP+比较标记+Y”式差比句研究》,《语言科学》2006年第5期。
43.《〈金瓶梅词话〉“比”字句研究》,《云梦学刊》2007年第2期。
44.《“粉碎纸张机”为什么要说成“纸张粉碎机”?》,《语文建设》2007年第5期。
45.《定语多义探微》,《新世纪语言学的新探索》,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
46.《排比尾句研究》,《首都教育学报》2008年第5期。
47.《从〈聊斋俚曲集〉看语体对语法的制约》,《中国语研究》2008年10月25日第50期。
48.《汉语口语、书面语分裂性研究》,《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49.《深邃与前瞻:〈语义语法学导论〉》,《汉语学习》2009年第4期。
50.《一种特殊的“名+动”式组合》(日本),《中国语研究》2009年10月8日第51期。
51.《汉语量词带定语现象的进一步考察》,《鲁东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52.《“~嫂”式称谓语研究》,《首都教育学报》2010年第7期。
53.《汉英计量范畴表达差异性探析》,《中国语研究》(日本)2010年10月8日第51期。
54.《词汇词与语法词:当今汉语词类划分问题症结之所在》,《东亚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55.《〈马氏文通〉语言学价值的现代反思》,《东方论坛》2010年第6期。
56.《谈汉语句式结构的层面渗透——以〈醒世姻缘传〉中的两种基本句式为例》,《古汉语研究》2011年第1期。
57.《汉语量词带定语现象的功能考察》,《语文建设通讯》(香港)2011年3月第97期。
58.《“复旦大学前一站”为什么会产生歧义?》,《汉语学习》2011年第2期。
59.《为什么还说汉字是表意文字?》,《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第二位,与黄伯荣先生合作)


成果反响与获奖
1.《〈老乞大〉〈朴通事〉语言研究》一书,1992年获甘肃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谈汉语的完成体及其表现形式》一文,1998年获青岛市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3.《汉语方言语法类编》(180万字)一书,在汉语语法学史上具有填补空白的作用。著名语言学家、国家语委主任王均教授亲自为本书作序。丁崇明先生《语言研究领域一项很有意义的系统工程——评〈汉语方言语法类编〉》一文(见《汉语学习》1998年第2期)给予极高评价。1997年获青岛大学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教委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8年获青岛市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4.《汉语方言语法调查手册》一书,产生很大反响。著名语言学家邢福义教授为本书作序,给予很高评价,该序言发表于《语文研究》1994年第4期上。
5.《谈汉语标点符号的超常表达艺术》一文,1999年获十二次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6.《动词分类和研究文献目录总览》一书,1999年获十三次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7.《谈汉字的示形作用》一文, 1999年获十三次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8.《汉语超常表达论》一书(专著),著名语言学家黄伯荣教授亲自为本书作序,给予很高的评价?;撇俳淌谧吹氖槠馈缎薮茄а芯康男率咏恰馈春河锍1泶锫邸怠芬晃姆⒈碛凇渡蕉缁峥蒲А?000年第4期,认为该书“构建出一个超常表达修辞学的新框架、新体系。这种修辞学研究中观察视角的更换,对于发现传统修辞理论所遮蔽的一些认识盲点,弥补以往传统修辞学所存有的薄弱之处,纠正以往传统修辞学研究中存有的偏差,推进汉语修辞学研究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汉语超常表达论》一书,2001年获青岛大学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获十五次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获十六次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9.《青岛市大百科全书》一书,2000年获十四次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0.《从黄廖本教材析句法的演变看汉语析句法的发展趋势》(《东方论坛》2002年第1期)一文,为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三版)教学说明与自学参考》一书全文转载。
11.《量词“位”与礼仪》一文,2002年获十六次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2.《汉语方言语法调查手册》一书,2002年十六次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3.《山东省汉语言文学(本科)试点专业改革》(课题组核心成员之一,共五人),2004年获青岛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省教委教学成果一等奖。
14.《轻声音节“儿”的入围条件限制与表达功能》一文,2004年获第十八次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5.《局部引用应注意的问题》(《语文建设》,2005年第12期)一文,为《第二届全国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参考资料及试题》转载。
16.指导毕业生论文《“名词性语素+量词性语素→名词”结构探微》一文,获2005年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奖。
17.《〈醒世姻缘传〉“比”字句研究》一文,2007年获二十一次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8.《明清山东方言背景白话文献特殊句式研究》一书(专著),2008年获二十二次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9年获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09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著名语言学家黄伯荣先生撰写的书评《〈明清山东方言背景白话文献特殊句式研究〉评介》发表于《东方论坛》2008年第5期,给予很高评价。
19.《从〈聊斋俚曲集〉看语体对语法的制约》一文, 2009年获二十三次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科研立项
1.《汉语超常表达》,省教委科研项目,1999年立项,0、3万元,已结项。
2.《跨文化的汉语语法学》,青岛大学文科基地科研项目,2001年立项,3.5万元,已结项。
3.《明清山东方言背景语料句式研究》,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5年立项。项目编号:05BYZ04,已结项。
4.《明清山东方言句式研究》,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8年立项,2万元。项目编号:QDSKL080126,已结项。
5.《〈老乞大〉〈朴通事〉语法研究》,山东省“十一五”强化重点建设人文社科基地规
划课题(东亚中心),2009年立项,2万元。
6.《提升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机制研究》,青岛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课题,2009年立项,0.6万元。
综合奖励情况
1.2001年9月被评为青岛大学优秀教师。
2.2001年1月被评为青岛市社科联优秀学会秘书长。
3.2003年7月被评为青岛大学文学院优秀教师。
4.2005年1月被评为2004年度青岛市社科联优秀学会工作者。
5.2010年6月被评为青岛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一、工作和学术简历
王 凯,男,1958年生。
1983年毕业于北京国防大学,198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哲学原理专业,师从著名哲学家陶德磷和谭臻先生,获哲学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师从著名美学家陈望衡先生,获哲学博士学位。2002年—2003年在青岛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系任教,任新闻传播系副主任,2003年至今在青岛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任教,现为中文系教授、副主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2011年被评为青岛大学特聘教授。为国际美学学会会员、中国美学学会会员、青岛市美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墨子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古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青岛市古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武汉服装大学客座教授。
已出版《自然的神韵——道家精神与山水田园诗》、《逍遥游——庄子美学的现代阐释》等代表性学术性专著。在《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武汉大学学报》、《湖南师范大学学报》《江汉论坛》、《湖北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专业学术研究论文50余篇。曾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青岛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及青岛大学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青岛大学优秀教学奖等奖项。近年来,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山东省社科基金规划项目、 山东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山东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青岛大学教学研究等项目。
先后为青岛大学中文系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过中国古代文学方面的必修和选修课多门,课堂教学严谨,生动活泼,观点新颖,信息量大,教学成绩突出,多次被评为青岛大学及文学院的优秀教师。

二、科研情况
1、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中国诗学、中国古典美学等。尤其擅长于先秦诸子研究,在道家研究领域成绩突出,成果丰富,在先秦原典研究方面形成自己的学术风格,在汉代和魏晋文学的研究方面亦有一定建树。近年来,在夏商周的原始神话、原始宗教、原始艺术等上古文化的研究领域也取得不少进展。此外,在跨文化比较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不少成果。
2、代表性著作
《自然的神韵——道家精神与山水田园诗》,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 2007年再版。
《逍遥游——庄子美学的现代阐释》,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 2005年再版,2010年在韩国翻译出版。
3、主要论文
《海德格尔与老子思想的核心问题》,武汉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老子美学思想的核心问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2年第6期。
《道言与现代西方的语言美学》,武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庄子逍遥游的人生美学》,武汉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对中国美学和诗学的重要建树》,武汉大学学报, 2009年第5期。
《苏珊?朗格的艺术与生命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论蔡元培的美育及以美育代宗教思想》,江汉论坛,2001年第3期。
《论先秦道家的生态美学智慧》,江汉论坛,2004年第3期
《深层生态学及其美学观照》,湖南师大学报,2003年第2期。
《素质教育与创新思维训练》,湖北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新生存意识与生态环境运动》,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现代性及其话语阐释》,武汉科技学院院报,2002年第2期。
《墨子鬼神观探究》,墨子研究论丛,齐鲁书社2009年版。
《冷兵器时代的天才创意:鲁班军事发明探寻》,墨子研究论丛,齐鲁书社2009年版。
《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结构艺术特色》,工人日报1999年。
《关于创新思维》,工人日报,2000年。
《庄子的逍遥游》,中国美学年鉴(2002),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当代生态意识及其美学观照》,当代美学评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
《中国道家的生态之道》,美与当代生活方式,陈望衡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深层生态学与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人与自然: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曾繁仁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版。
《跨文化背景下的比较美学》,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
《中国广告代理制度的症结分析》,广告导刊,2003年第3期。
《中国古典美学对世界环境的意义》,日本-东京,第15届国际美学会议,2001年7月。
《艺术与游戏》,第16届国际美学会议,巴西-里约热内卢,2004年7月。
《中国原生态艺术的现实处境》,第17届国际美学会议,土耳其-安卡拉,2007年7月。
《海德格尔对东亚语言的初步探问》,晋阳学刊,2011年1期。
《“文化啃老”有前途吗?》,人民日报2011年08月26日。
5、项目
先秦道家与海德格尔的诗性智慧研究,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2007年9月——2010年9月。
魏晋南北朝歌诗研究/国家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2006年1月——2009年1月。(合作项目,第二位次)
以提高研究能力为核心的古代文学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研究,山东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2007年5月——2009年7月。(合作项目,第二位次)
庄子美学与现代文化,青岛文化研究基地项目,2003-2004年,已结项
本科生课堂的创新思维训练,青岛大学科研项目,2004-2005年,已结项。
6、获奖
《自然的神韵——道家精神与山水田园诗》,著作,2008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自然的神韵——道家精神与山水田园诗》,著作,2007年获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逍遥游——庄子美学的现代阐释》,著作,2004获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年获青岛大学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道言与现代西方的语言美学》,论文,2005年获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哲学课的创新思维训练》,著作,2011年获青岛大学优秀教学科研成果三等奖。
2007年获青岛大学教学优秀奖。

三、研究生教学情况
近年来,陆续为中文系研究生开设了先秦原典研究、道家研究、老子研究、庄子研究、中国诗学、文史哲通论、古代文学方法论、文艺学方法论、古代文学专题研究等必修课和选修课。

四、研究生教学研究及获奖情况
参与了山东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以提高研究能力为核心的古代文学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研究”。
参与了山东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古代文学方法论教学研究”

五、指导研究生的特点与方法
治学严谨,学术训练规范,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培养计划,从难从严要求,重视专业基础,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努力培养学生认真扎实的学风、独立研究的能力、敢于创新的精神。不但引导学生掌握专业要领,而且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养。不但培养学生独立从事本专业学术研究的水平,而且注重培养学生适应其它各种社会职业的能力。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个人主要简历
佘小杰,女。1967年出生。1985年山东师大中文系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88年山东师大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2年山东师大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
1988年至2002年,在济南大学中文系任教。2002年至今为青岛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2002年以来的科研成果
著作:
中国现代社会言情小说研究 个人专著 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
20世纪中国文学理性精神 合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
现代中国文学史 合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500题解 合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
论文
《春明外史》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社会小说潮 南京师大文学院学报 2005第四期 (该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张爱玲与中国传统文化 收入《鲁迅与新文学的精神》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心里开出花来 诗刊 2008年三月下半月刊
现代文学教学问题初探 收入《新型综合性大学汉语言文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齐鲁书社 2004年版
子君与娜拉 收入《鲁迅新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浅论《玉梨魂》与才子佳人小说的言情模式 东方论坛 2010年第六期
每个人的心里开出一朵花 中国诗歌 2011年第七卷
项目
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0世纪中国文学理性精神”的撰写
参加南京大学重大教材项目“现代中国文学史”的编写
奖励
个人专著 《中国现代社会言情小说研究》出版后,在学术界引起良好的反响。
2005年4月14号的《文艺报》上,发表了著名学者朱德发教授的书评,标题为“通俗文学史研究的新收获——评《中国现代社会言情小说研究》”,对本书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评价。
本书还获得2005年度青岛市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隋旭升,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68年4月生于山东招远,1986年至1990年在青岛大学汉语言文学系学习,1990年至1993年在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世界文学研究中心学习,1993年至1999年,先后在青岛广播电视局、中共青岛市委政策研究室工作,1999年以后调入青岛大学文学院以来,一直担任外国文学史(校级精品课程)的主讲教师。20001年至2004年,在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并获得比较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学位。

学术活动,参编《20世纪欧美文学热点问题》(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发表论文《历史的回眸与反思》(《当代外国文学》2002年,第3期),《解放者的命运——亚历山大二世的另一面》(《俄罗斯文艺》2004年第4期),《浅议语音中心主义在现代汉语中的表现》(《东方论坛》2004年第4期),《反恐,一个新的阅读视角》(《东方论坛》,2004年第2期,被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艺理论》版2004年第8期全文转载)。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王海燕,女,生于1967年7月18日,文学博士,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宋元明清文学
通讯地址:青岛市宁夏路308号青岛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联系电话:15263269060
电子邮件 ∶wanghaiyanqd@yahoo.com.cn
教育经历
1986.9-1990.7 河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获文学学士学位
1992.9-1995.7 山东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获文学硕士学位
1997.9-2000.6 山东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获文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0.8-1992.8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师范学校 教师
1995.8-2000.7 河海大学人文学院社科系 教师
2000.8至今  青岛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教师
2005年1-12月 韩国庆南情报大学外语系 客座教授
主要讲授课程
近年来为本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聊斋志异研究》、《文学史研究方法论》,全校通识教育课程《唐诗宋词名篇导读》等。
在研项目情况
1、主持山东省社会主持科学规划项目“红楼梦与中国诗性精神”,2007年12月至2011年12月,第一位;
2、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魏晋南北朝歌诗研究”,2006年5月至2010年12月,第二位;
3、主持青岛大学东亚文学与文化中心项目“东亚文学与文化视野中的〈聊斋志异〉研究”,第一位;
4、参与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中国古代文学史精品课程》,2005年11月至今,第四位;
5、参与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以提高研究能力为核心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研究》,2007年11月至2010年12月,第四位。
发表论文情况
1、《延宕的思考者:〈琵琶记〉中蔡伯喈与哈姆雷特形象比较研究》,《东方论坛》2011年第5期,独立;
2、《异类有情堪晤对——论〈聊斋志异〉异类题材的新创造》,《东亚文学与文化研究》,第二辑,独立;
3、《〈聊斋志异〉异类仙化现象研究》,《东方论坛》2010年第5期,独立;
4、《悲金悼玉女儿诔:论〈红楼梦〉中贾宝玉之诗》,《东方论坛》2006/6,独立;
5、《聊斋公案狱讼小说与蒲松龄的民间关怀》,《蒲松龄研究》(一)(二)2004年第4期,2005年第1期,独立;
6、《空灵晶映的至情奇文:〈香玉〉》,《蒲松龄研究》2004年第2期,独立;
7、《葛巾、香玉两婵娟》,《文史知识》2004年第1期,独立;
8、《披文见情,沿波讨源——中国古典诗词曲教学札记》,独立,选入《新型综合性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版;
9、《冷月葬花魂:〈红楼梦〉写水月之美》,《文史知识》2003年第3期,独立;
10、《文人小说视野下的〈聊斋志异〉与〈红楼梦〉》,《蒲松龄研究》2001年第2期,独立;
11、《男权话语下的女性爱情试炼——〈陌上?!敌陆狻?,《东方论坛》2002年第1期,独立;
12、《〈红楼梦〉反讽艺术管窥》,《河海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期,独立;
13、《寻香漫步红楼》,《红楼梦学刊》,1999年第3期,独立;
14、《却把金针度与—读〈程千帆、沈祖棻学记〉札记》,《出版科学》1999年第2期,独立;
15、《散文奇葩 小品极致》,《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 第1期,独立;
16、《〈陶庵梦忆〉新论》, 《山东大学学报》,1998年第7期,独立;
17、《陶庵梦忆》主旨新说, 《文史知识》,1998年第3期,独立;
18、《马瑞芳教授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及文学创作》,《文史哲》,1997年第6期,独立;
19、《〈陶庵梦忆〉浅探》,《河海大学学报》,1997年增刊,独立;
20、《徐渭题画诗论略》,《河海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独立。
出版著作情况
1、《花魂诗魄女儿心:林黛玉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独立;
2、《唐诗宋词名家名篇导读》(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作者第二位;
3、《唐宋元诗词曲名篇解读》(合著),济南出版社2003年版,副主编,作者第三位;
4、《〈聊斋〉选读》(合著),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99年版,作者第二位;
5、《大学语文》(合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中国古典诗词选讲》(合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获奖情况
1、《花魂诗魄女儿心:林黛玉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获2008年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人文社科类二等奖,山东省教育厅2009年1月;
2、《聊斋公案狱讼小说与蒲松龄的民间关怀》(一)(二),《蒲松龄研究》2004/04,2005/01,获2006年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人文社科类三等奖,山东省教育厅2006年11月;
3、2004年度被评为青岛大学优秀教师。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青岛大学

添加青岛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青岛大学考研分数线、青岛大学报录比、青岛大学考研群、青岛大学学姐微信、青岛大学考研真题、青岛大学专业目录、青岛大学排名、青岛大学保研、青岛大学公众号、青岛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青岛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青岛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