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化工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

更新时间:2022-07-30 10:35:2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沈阳化工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
Add 沈阳化工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沈阳化工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沈阳化工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沈阳化工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沈阳化工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来自沈阳化工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沈阳化工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你的考研报考有用。

以下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错误,可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更新或删除。建议导师将更新的简历尤其对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发送给我们,以便考研学子了解导师的情况。(导师建议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续随时更新网页或发布调剂信息??佳信赏竞虯PP流量巨大)查看联系方式>>。

沈阳化工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可用 Ctrl+F 进行搜索)

张建伟 陈永杰 肖林久 陈斌 邵红 陈尔凡 刘云义 高恩君 王长松 李元


李元,工学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东北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沈阳化工大学优秀学术人才。现任沈阳化工大学教务科研总支书记兼副处长;中国自动化学会技术过程的故障诊断与安全性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石油与化学工业电气技术委员会委员;ACTAAUTOMATICASINICA和JournalofControlTheoryandApplications评审专家。
主要从事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与应用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主持和承担辽宁省普通高等学?!笆晃濉苯逃蒲Ч婊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普通高等学?!笆晃濉苯逃芯抗婊翁?、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性实验试点建设项目等教学研究与改革课题二十余项;主持校级优秀课、精品课,主编“数字电子技术”教材一部。
在技术过程的故障诊断及系统集成研究领域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论文多篇;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统计相关信息分析的故障诊断与分离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等二十余项科研课题;曾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


王长松,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学科带头人。现任沈阳化工大学副校长。
1982年1月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6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曾于1991~1992年度赴日本国立物质工学工业技术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主要从事高分子科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为:导电高分子的合成及膨胀聚合理论和应用。现已在国内外科技刊物和会议上正式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被国际著名检索杂志SCI、EI摘录5篇,被美国化学文摘CA摘录20篇。主持完成省级科研项目及企业委托项目多项,现主持国家“973计划”子课题及其他项目多项。


高恩君 ,男,1962年生,理学博士,药学博士后,教授,研究生导师,现任校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沈阳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沈阳市委会科技委副主任;辽宁省应用化学重点学科负责人兼带头人;东北大学博士生副导师;东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当代化工》杂志编委;《中华医药杂志》专家委员会常务编委;国际学术刊物《J.Enzy.Inhi.Medi.Chem》、《Eur.J.Medi.Chem.》和《Organ.Synth》审稿专家;国内重要刊物《化学学报》、《中国化学》和《有机化学》审稿专家。
一、学历和工作简历
辽宁大学化学系理学学士学位(1986.07);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理学硕士学位(1989.07);
沈阳化工学院助教(1992.07)、讲师(1995.08)、副教授(1995.09破格)、教授(1999.破格);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化学所进修(1993.3—1993.8);
东北师范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03.12);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出站(2006.06);
比利时根特大学学术访问(2008.05)。


刘云义 ,中共党员,教授,研究生导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员,辽宁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沈阳市科教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沈阳化工学院第一批学科带头人,现任化学工程学院院长。
刘云义教授是辽宁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化工原理)的课程建设负责人,曾获得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获奖人),是辽宁省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石油化工技术)、辽宁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工程实验中心)、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示范性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辽宁省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化工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化工应用技术实验室)以及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负责人。
承??纬蹋骸痘ぴ怼?、《化工传递过程》、《化工传递过程原理》、《化工专业英语》等课程。
研究方向:化工生产过程及单元操作原理和设备、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科研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起动)以及企业合作项目等项目10余项。
论文及著作:主编或参编高等学校理工科化学化工类规划教材2部。


陈尔凡,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所长,“辽宁省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省教育厅“高分子基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省高等学?!跋冉叻肿踊春喜牧稀贝葱峦哦邮紫蒲Ъ?,现从事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相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主持完成38项科研工作,其中国家重点自然科学基金一项、“863”工程一项、国际合作七项、省重点攻关一项、省自然科学基金二项、省“产学研”二项、省教育厅十一项。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发明中国专利15项。
七项科研成果分获省部、市科技进步奖;曾获“沈阳市十大杰出青年知识分子”等荣誉称号。入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才。
十九次应邀赴日本、俄罗斯、保加利亚及阿拉伯国家等国讲学,邀请国际学者来华讲学、交流五十多人次;指导日本及保加利亚访问学者四人次、俄罗斯博士生两人。


邵红 ,中共党员,教授,研究生导师,东北大学兼职博士生副导师,现任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
邵红教授热爱教学工作,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教学改革,主讲《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环境学概论》、《清洁生产》等本科、研究生课程多门,主持完成了省教改项目“环境工程专业产学研基地建设的创新与实践研究”、校级教改项目多项,参编《食品理化检验》《环境科学与工程概论》教材两部,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成果。邵红教授是我?;肪彻こ套ㄒ档拇词既?。负责组建了环境工程本科专业,主持完成了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硕士点的申报及建设工作。邵红教授曾任辽宁省机械工程学会理化检验学会第七届理事、辽宁省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常务理事、环境工程杂志特约编委、沈阳市环境科学协会理事、沈阳市环境?;ぷ铱庾?、沈阳市大学生绿色环保协会指导教师等职。被评为“沈阳市优秀教师”、“沈阳市三育人先进个人”、“校先进教师”、“校优秀共产党员”。
邵红教授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注重创新,一直致力于膨润土资源利用及水污染治理技术的应用研究。主持或完成了省博士启动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沈阳市科技计划重大攻关项目和产学研资助项目等,撰写了相关科技论文五十余篇,其中部分被EI及CA所收录。申请专利十余项,获得授权专利三项。曾获2004年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7年、2008年石油化工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2006年、2008年沈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陈斌,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主要开设课程:
研究生:现代高分子化学;
本科:高分子化学,科技英语。
研究方向:
聚合物共混改性;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烯烃聚合新型催化剂。
近年承担项目:
高性能共聚聚丙烯合金的研究与开发(2007-2009)(国家863项目2006AA03Z551,经费100万,项目负责人);
丙稀聚合催化剂新型给电子体的研发(2005-6)(中石油合作项目050407-27,项目负责人);
聚烯烃/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研制(2001-02,2004-05)(吉林省科技厅重大项目20030314,项目负责人之一);
新型电子封装用模塑料(MoldingCompound)的研发(2002-04)(香港科技大学与ASAT公司合作项目,主要完成者);
纳米技术在制备电子封装新材料上的应用(2002-04)(香港政府RGC支持项目HKUST6198/03E,完成者);
稀土顺丁橡胶的产业化关键技术(国家863项目2002AA333040,主要参加者,2004-05);
间同1,2-聚丁二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基金委面上项目20274046,主要参加者,2004-05);
高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HVBR)的研究与开发(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2002BA314B07,主要参加者);
间同聚苯乙烯基共混体系结构与性能的研究(美国Dow化学公司合作项目,课题负责人之一,1998-2001)。


肖林久,工学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东北大学兼职博士生副导师,沈阳化工学院学科带头人。辽宁省高?!跋⊥粱Ъ坝τ谩敝氐闶笛槭抑魅?,“辽宁省高校优秀人才”。辽宁省政协委员,民盟辽宁省委常委、科技委员会主任,民盟沈阳市委副主委等社会兼职。现任沈阳化工学院科研产业处处长。
科研方面主要从事精细化工、稀土材料、催化和反应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作为课题负责人承?;蛲瓿墒」ス叵钅?、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教育厅省高校优秀人才项目、沈阳市创新基金项目和横向合作等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作为主要完成人承?;蛲瓿晒液偷胤焦ス氐认钅慷嘞?,许多成果通过省级鉴定并获奖。申报且已公开发明专利2项。目前正在主持完成的主要项目有:省科技攻关项目、辽宁省高校优秀人才支持项目和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等4项.近几年在《JapaneseJournalofAppliedPhysics》、《硅酸盐学报》、《中国稀土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10余篇被SCI、EI收录。
承担的主要教学工作:讲授过《物理化学》、《催化原理》、《催化剂新材料及工业催化剂设计》和《结构分析导论》等研究生课程和部分本科教学,每年指导研究生2名和本科生毕业环节4名以上,并受聘东北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指导博士生2名。曾获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获得过沈阳市优秀教师奖励。
主要业务奖励:
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沈阳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7年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主要荣誉称号:
2008年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2007年获沈阳五一劳动奖章;2007年获沈阳市“百佳科技创新能手”;2006年被评为“辽宁省高校优秀人才”;2006年获“沈阳市优秀科协工作者”称号;2005年获“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陈永杰,理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副导师,现任沈阳化工大学应用化学教研室主任。
教学工作
为本科生讲授“表面活性剂合成与工艺”,“精细化工产品合成及应用”,“精细化学品合成化学”,“科技英语”等课程;为硕士研究生讲授“精细化工进展”,“精细有机合成化学”等课程;指导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生产实习、专业实验等。完成3项教改项目,作为项目主要参加者完成的教改项目“试办应用化学专业英语加强班的实践”获2000年辽宁省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
科研工作
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两项辽宁省教育厅基金项目“烷基糖苷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红色稀土长余辉发光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一项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提高红色稀土长余辉发光材料性能研究”;作为项目主要参加者,完成两项辽宁省科技厅项目“提高长余辉发光材料发光亮度的研究”,“LED照明用荧光纷的研究”,一项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稀土荧光材料合成新方法及其对平板等离子显示器用荧光粉制备应用的研究”;参加完成横向课题数项。
近年来在《中国稀土学报》、《稀土》、《沈阳化工大学学报》等杂志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10余篇被SCI收入。
参编《精细化工产品合成原理及应用》教材一部,参编《石油和化学工业知识便览》一部。
科研方向
1.功能性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2.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


张建伟 ,工学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合作导师,青岛科技大学兼职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兼任沈阳市铁西区人大常委会委员。
教学工作:
为硕士研究生讲授《化工技术经济》、《机械最优化设计方法及程序》、《有限单元法(Ⅱ)》、《科技论文写作》等课程。为本科生讲授《环保技术与设备》、《环境?;じ怕邸返瓤纬?,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毕业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
科研工作: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辽宁省教育厅下达的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等多项研究工作。作为项目主要参加者,完成了多项国家计委、国家科委、辽宁省科委、辽宁省经贸委下达的科研项目,通过省级鉴定。完成了多项企业委托课题的研究工作,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现正主持国家发改委、辽宁省教育厅等下达的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
在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发表论文11篇,并收入英文版会议论文集。在国内核心期刊《化工学报》、《过程工程学报》、《化学工程》、《东北大学学报》、《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力学与实践》、《流体机械》、《机械设计与制造》、《阀门》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9篇;其中已被EI收录10篇。在全国性学术刊物《过滤与分离》、《石油化工设备》等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编写科技专著《锅炉计算手册》、《石油化工工艺手册》、《固液两相过滤与分离技术》、《真空工程技术》四部。主编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过程流体机械》及《工业水污染控制技术及设备》、《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验》、《过程装备断裂力学与缺陷评定》等四部。

沈阳化工大学

添加沈阳化工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沈阳化工大学考研分数线、沈阳化工大学报录比、沈阳化工大学考研群、沈阳化工大学学姐微信、沈阳化工大学考研真题、沈阳化工大学专业目录、沈阳化工大学排名、沈阳化工大学保研、沈阳化工大学公众号、沈阳化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沈阳化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沈阳化工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