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音乐学院研究生导师名单

更新时间:2022-07-30 10:35:07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西安音乐学院研究生导师名单
Add 西安音乐学院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西安音乐学院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西安音乐学院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西安音乐学院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西安音乐学院研究生导师名单来自西安音乐学院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西安音乐学院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你的考研报考有用。

以下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错误,可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更新或删除。建议导师将更新的简历尤其对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发送给我们,以便考研学子了解导师的情况。(导师建议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续随时更新网页或发布调剂信息??佳信赏竞虯PP流量巨大)查看联系方式>>。

西安音乐学院研究生导师名单:(可用 Ctrl+F 进行搜索)

罗艺峰 陈慧雯 程天健 曾金寿 李宝杰 呼延梅文 牛苗苗 陈大明 陈士森 冯勇


罗艺峰,男,汉族,1948年3月生,西安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音乐学家,中国音乐美学会副会长;历任西安音乐学院副院长、音乐学系主任。1993年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专家津贴获得者、1992年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1年担任陕西省政协委员,2004年评为陕西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社会学术兼职主要有:陕西省知识界协会副会长、中国音乐美学学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副会长、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理论委员主任、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政府教委“上海高等学校音乐人类学E--学院”特约学术委员、上海音乐学院特约研究员以及西北民族学院、陕西省教育学院、西安石油学院、洛阳师范学院等大学兼职教授。马来西亚艺术学院特约研究员、学术顾问。
长期从事音乐美学研究与教学,自1982年以来,发表音乐美学专业论文四十余篇,出版专著一部,出席国内外学术会议二十余次,自1984年起担任中国音乐美学会理事已经5届(每四年一届),曾在北京、上海、南昌、兰州、洛阳、广州、南宁等地高等院?;蚱渌『辖惭?,又曾在1992、1994、1996、1997、2000等年于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中国所属地区大学讲学,产生了广泛学术影响。在进行音乐美学教学和研究的同时,罗艺峰教授还在音乐民族学、音乐人类学、音乐教育学、中国音乐思想史等领域有广泛涉猎,也曾在这些领域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科研立项,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发表论文多篇、出版有专门著作三部并开设了《音乐人类学》、《音乐教育学》、《人文科学概论》等课程,这些研究和课程,一方面带入音乐美学思维,有重要学术意义;一方面开拓了一般音乐学研究的学术视野、也惠泽了学生,鉴于这些研究和课程的前沿性、丰富性、科学性,受到师生和同行的高度评价。


陈慧雯,女,学士。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曾先后任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203部队、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现任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与研究。编纂、编审《戏曲音乐》、《中国传统音乐》教材多部,主编西安音乐学院重点学科建设丛书,西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集《民族音乐学——<歌者远行>》。
发表论文20余篇,代表作有《中国戏曲声腔“腔名”由来小考》、《论中国北方的戏曲道情》、《伴奏乐器与戏曲声腔发展的历史透视》、《“花儿”成因再探——关于“花儿”和民间音乐普遍效应的思考》、《关于长安乐派的时代思考》等。


程天健,男,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第四届理论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文化厅西安鼓乐专家委员会暨西安鼓乐?;すぷ魑被嵛?。陕西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すぷ髯椅被嵛?。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西安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西安音乐学院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ぱ芯渴抑魅?,西安音乐学院长安古乐研究所副所长,西安音乐学院学报《交响》编辑部副主编。
中国民主同盟陕西省第十届委员会委员、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主同盟西安音乐学院支部主委。西安市雁塔区政协第七、八、九届常委。
现主要从事《中国民族音乐理论》、《说唱音乐》、《民族器乐》、《西安鼓乐概论》、《日本传统乐舞概论》等本科教学和“民族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工作。
先后在国内一二级刊物上发表民族音乐研究论文数十篇、译文三篇。出版《长安古乐谱》(合作)西安三秦出版社;《长安古乐研究论文选集》(主编)西安地图出版社;《中国民族音乐概论》(编著)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中国传统音乐普修教程》(编著)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主编西安音乐学院重点学科建设丛书,西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集《民族音乐学——<行乐舞鼓>》等专著。
曾荣获西安音乐学院长安古乐研究“科研优秀成果奖”。两次主持省教委重点科研项目——长安古乐研究。专著《中国民族音乐概论》荣获2005年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年荣获西安音乐学院科研成果(著作)二等奖。2006年《西安鼓乐研究理论综述》一文,荣获中国艺术研究院、陕西省文化厅颁发优秀论文二等奖。


1.个人简历
曾金寿(1966~),男,博士,教授,硕士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史学学会会员,陕西省翻译协会理事。附中、本科、硕士皆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博士毕业于德国布莱梅大学。现为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中国音乐教研室主任、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丝绸之路音乐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中国音乐史、丝绸之路音乐、民族音乐学、比较音乐学、德国音乐文献学等。
2.主要论文
(2014)“岁月有缘:德国留学侧记”,载:《我与“KAAD”》,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013)“敦煌乐舞与印度佛教乐舞的渊源关系”,《交响》2013年第4期。
(2013)“琴弦上寻找完美的音符——李长春教授辛勤耕耘之路”,《交响》2013年第2期。
(2012)“木卡姆”文化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西安音乐学院
2012.07.13-16)?!督幌臁?012年第三期。
(2012)“台湾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及其教育侧记”,《人民音乐》2012年第四期。
(2011)“论日本佛教音乐中的汉化形态”,《交响》2011年第四期。
(2011)“有关德文文献中的中国音乐研究”,《黄钟》2011年第四期。
(2011)“金言有译,梵响无授——丝绸之路上的佛乐汉化形态探微”,《交响》2011年第二期。


李宝杰,男,教授。先后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方向,艺术学博士。现任国家教育部高等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西安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科研处处长,学报《交响》常务副主编,艺术学理论研究室主任,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副主任,音乐编辑学、艺术学综合理论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多年来主要从事音乐编辑学、中国音乐文化、艺术学综合理论、音乐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发表各类著述几十万字,代表作有:论文《音乐学术期刊办刊特色探微》、《现代文化视野中音乐理论期刊办刊缺失》、《主编意识在编辑工作中的能动作用》、《艺术知识:形成性经验的积累过程——兼及对音乐专业课程知识的重新厘定》、《文化中的艺术精神与品格》、《文化整体性与长安乐派发展的基本理路》、《陕西民俗音乐文化的区域性比较与分析》等,主编并撰写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公共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规划教材《音乐鉴赏》、《音乐编辑学:音乐研究的交叉视阈》等著作。曾获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新闻出版局高等社科学报评比优秀编辑学论著一等奖,2002、2006年两度被评为陕西省高校优秀社科学报主编。

冯勇,教授、作曲专业博士、硕士生导师,先后就读于西北工业大学宇航工程计算机应用专业,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作曲专业,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博士毕业。现任西安音乐学院科研处处长,“一带一路”音乐文化高等研究院办公室主任,现代音乐学院副院长,主持西安音乐学院音乐智能协同创新中心工作,主持西安音乐学院(省级)音乐智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工作。
主要奖项: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第十八届全国音乐作品比赛评奖(文华奖),音乐作品《惊蛰》荣获金奖(第一名),属我省首次获得该大奖;    
  • 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第三届电子音乐学术论文评选,论文《“音响体”数字化“显微》获第一名(一等奖)(五届比赛中产生唯一一等奖);    
  • 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著作类);    
  • 全国首届数字音乐大赛“音响评鉴”比赛三等奖;    
  • 全国首届数字音乐大赛电子音乐作品“格?;?rdquo;获“录音艺术”比赛优秀奖;    
  • 全国首届数字音乐大赛电子音乐作品“幻响”获“声音设计”比赛优秀奖;    
  • 上海国际电子音乐节论文评?。?011)优秀论文。    
 
主要成果:
  • 主持完成国家艺术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社科联等科研项目八项;    
  • 主持西安音乐学院音乐智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重点项目),并获批“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国际合作创新中心”;    
  • 出版专著《“频谱”视域下的音乐微观分析与研究》;    
  • 出版作品《冯勇室内乐作品集》、第一交响曲《化碧啼鹃》;    
  • 公演作品及发表作曲理论音乐研究相关论文三十余篇(部);    
  • 专利设计全息音响声音装置《古堡之谜》;    
  • 设计Realtek瑞昱ALS200系列音源库;    
  • 出版专著、CD光盘、录音、制作作品数十部;    
  • 2018年7月1日首演大型交响音画《渭北风云》。   
 
现为中国音协音乐分析学学会理事。西安音乐学院教学督导组成员,作曲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宁夏师范学院客座教授。
七十年代曾先后随马绍宽、刘畅标、刘大冬教授学习小提琴、钢琴和指挥。1970年任宝鸡市文工团演奏员(小提琴)。75年西安音院作曲系毕业。76至86年任宝鸡市歌舞团指挥、音乐创作组组长、编导室副主任。  
1990年作为西安音院第一届研究生(作曲技术理论和声学)毕业于西安(武汉)音乐学院,师从马国华、郑英烈、饶余燕教授。七万字硕士学位论文《集合程控理论及技法》“提出了一系列国内外目前尚未系统归纳总结的新的见解”“论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被《交响》90年1至4期连载发表,以优异成绩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在歌舞团期间,编创或指挥演出了大量声器乐作品、戏剧、大型舞剧,参加了陕西省文艺调演、外宾专场,西北音乐周音乐会,省市台录音。  
在西安音院、西安交大讲授《和声学》《现代音乐音高结构理论》《交响音乐基础》等多门课程。编著教材《交响音乐》《现代音乐音高结构理论及应用》。已培养研究生19名。  
获西安音院优秀教师、优秀党员,教学成果一等奖,科研成果奖,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指导奖等。曾任西安音院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教育厅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艺术学科组评委。  
在《中国音乐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黄钟》《交响》等核心刊物发表有关音集论文数十篇,其中一些学术观点、成果被多篇论文引述或给与高度评价。多次在全国会议上做学术报告。“鉴于在音乐分析领域的重要贡献和学术声望”2009年、2013年、2015年被邀请担任上海、中央音院,中国音院,武汉音院主办的全国第一、二、三届音乐分析学术研讨会学术委员会委员,评委、颁奖嘉宾。论文《音级集合理论的现实意义与展望》2007年荣获中国音协首届理论评论奖---第六届金钟奖入围奖,2011年当选中国音乐分析学会理事,2013年专著《现代音乐音高结构基础理论研究文集》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  
陈大明(1958年--)著名作曲家.国家二级教授,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三五人才"专家,享受政府津贴,西安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西安音乐学院学术带头人,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硕士导师。曾多次荣获西安音乐学院"优秀教学成果奖",1998年荣获陕西省文化厅、省文联颁发的"青年音乐家奖",2002年被评为省"三五人才"专家享受政府津贴。因创作歌曲《黄河从我身边流过》、《梦里也想家》、《山村教师》等作品先后三次受到陕西省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接见与表彰。   
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撰写了十余篇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其中有六篇先后在《音乐艺术》、《中国音乐》等国家级刊物上公开发表,其论文《论调性逻辑系中的和声游移态》、《翟小松及混合室内乐研究》曾引起海内外较大的反响。   
创作完成了《华夏魂》等六部交响乐作品、《龙抬头》等四部民族管弦乐作品、大型民族舞剧《兰花花》《后羿射日》等多部. 钢琴三重奏《和》等四部室内音乐作品、一首管乐合奏《秦风》、舞蹈音乐《biangbiang面》《欲空》《苏武牧羊》《金蛇迎春》《穿越梦想》等20余部, 歌曲《穆桂英》《黄河恋歌》《山妹参军》等近千首声乐作品。其中管弦乐《香江之春》于1997年由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在北京公演,并多次在央视播放。近几年先后有100多首作品在各省市以及国家、国际音乐作品大赛中获奖,如《香港1997》获文化部、广电部(现广电总局)联合主办的音乐大赛铜奖(1997.1),《黄河从我身边流过》获原广电部"广播新歌"创作金奖和中宣部的全国"五个一工程"奖(1996.9),大型眉户现代剧《迟开的玫瑰》获中宣部2000年"五个一工程奖"(2000.9)、"文华大奖"、单项"文华音乐奖"(2000.7),大型眉户现代剧《思源》获2002年文化部中国戏曲节作曲一等奖(2002.9)管弦乐《龙抬头》获2003年文化部第九届全国音乐作品比赛三等奖(2003.6),艺术歌曲《黄昏走来》获台湾"国际艺术歌曲比赛"第一名(1997.6)。舞蹈音乐《BIANGBIANG面》,获2013CCTV舞蹈大赛第三名(2003.), 2013年参与作曲编配新编秦腔历史剧《大秦将军》,获中国戏剧节优秀作曲奖(2013.9)。音乐舞蹈诗剧《永远的马栏》和舞蹈《西府娃——秦腔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艺术节上绽放风采,受到业界人士和广大观众的欢迎和赞誉。其作品《黄河从我身边留过》、《中国放飞精彩》、《沸腾的大地》、《我热恋的中国大地》、《黄河之恋》《快快走近你》《不要等》等已由程志、莫华伦、殷秀梅、汪燕燕、李丹阳、红岩等著名歌唱家演唱并广为流传,成为各音乐院校使用较多的教学曲目。   
多年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公益事业。先后为电视剧、电影《错爱·结婚十年》《军医》《青春集合号》《好好过日子》、《关中男人》、《香山传奇》、《女囚》、《拯救少年犯》、《二十四小时警事》、《黄河如歌》、《生死相依》、《纯真年代》、《爱在左,情在右》、《落泪成金》、《石油情》、《闯出路》《美丽的山茶花》、《北玮33度》《墓道》、、《西部警事》、《西南对决》、《前妻回家》、《错爱2》、《清涧起义》、《铁骨芳心》、《特级院线》、《雕刻时光》《黄土女女》《铁骨芳心》、《情殇》、《夏天》《村官》《黑凤凰》《红旗漫卷西风》《大漠雄心》《谷子熟了》《镇巴女人》《古路坝灯火》《风光大嫁》等数十部电视剧、电影创作音乐,其作曲的电影《大漠雄心》获第50届休斯顿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白金雷米大奖.尤其是2016年为陕西2016年为陕西省委宣传部今年主抓的重点作品40集大型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红旗漫卷西风》全部音乐创作, 该剧曾在东方卫视热播并受到业界人士和广大观众的欢迎和赞誉.为央视电视纪录片《史诗延安》多次播出;为陕西省电视台60集长篇电视纪录片《道北七十年》《三秦民居》和40集长篇纪录片《三秦记实》创作了全部音乐。1997年为陕西省抗洪救灾晚会分别创作了主题歌《我们血脉相连》、《风雨同舟》、《爱心涌三秦》。为陕西省2001年建党80周年创作歌曲《党旗飘飘》,2002年为抗击非典创作歌曲《众志成城》均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以及广大观众的较高评价。2003年创作的《让梦想都甜蜜》入选该年"奥运征歌"推荐歌曲(共七首入?。??;瓜群蟛斡肓说谖褰齑笤嘶岜漳皇街魈庖衾执醋?、为"上海的春天"大型文艺晚会创作的交响乐大合唱《上海的春天》并广受好评。2008年为陕西省抗震救灾晚会创作了主题歌《我们万众一心》。2011年至2014四次任音乐总监为关天八台举办的"关天之春"春节会创作了主题曲"关天之春"及陕西电视台自1996年到2016年连续多年参与陕西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音乐创作。   
牛苗苗,现任西安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弓弦教研室主任、“秦派二胡”研究室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委员会理事,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
自幼随父习琴,并先后得到王刚、金伟、王方亮老师的悉心指导。1981年考入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师从李长春教授,1987年考入西安音乐学院本科,师从金伟教授,1991年考取西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师承著名二胡艺术家、教育家鲁日融教授,1994年获得硕士学位。
作为“秦派二胡”的传承者,在发展“长安乐派”精神的引导下,对“秦派二胡”作品的演释富有个性和鲜明的特色,并在二胡教学、演奏与科研方面潜心钻研、严谨治学,倡导多元化理念,注重教学、艺术实践与学科理论的紧密结合。
   多年来主要教学、演奏、科研成果有:
   1995年,曾荣获“富利通•杯”国际中国民族器乐独奏大赛三等奖。2001年,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发行牛苗苗二胡独奏专辑:《曲江吟》、2014年,发行《弦韵——牛苗苗“秦派二胡”经典曲选》。
   屡获西安音乐学院年度“优秀教师”称号、双年度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多次荣获各项专业大赛“园丁奖”“优秀指导教师奖”。诸多学生在全省、全国及国际各项比赛中屡获金、银、铜奖。
   1994年,成功举办“牛苗苗胡琴独奏音乐会”。2002年,应邀参加中国二胡学会成立20周年“全国二胡精英荟萃独奏音乐会”。2014年,受邀参加中国音乐学院主办的“中国弓弦艺术节——名家名曲经典音乐会”。应西安音乐厅邀请,成功举办“东城•西就——牛苗苗师生二胡音乐会”“二胡风云会——二胡交响音乐会”。
   曾举办多场牛苗苗二胡教学实践系列音乐会:2008年“弦韵新苗”、2012年“弦韵飞扬”、2015年“弓弦之夜——牛苗苗师生民族弓弦室内乐音乐会”、2013——2015年“研究生舞台艺术实践演奏会”等。
   参加中央电视台“国乐飘香”“风华国乐”节目录制,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发行的《“华乐新韵”中国拉弦乐器系列秦胡演奏专辑》《“华乐新韵”维也纳音乐会》《秦胡珍版专辑》,由香港龙音公司出版发行的《鲁日融执教60周年作品音乐会》等专辑录制。
   参编《“秦派二胡”艺术研究文论》,并在全国核心学术刊物中发表《从秦地戏曲音乐论“秦派二胡”演奏风格》《简析中国民族器乐创作新思潮的形式》《“秦派二胡”专业教学与学科建设》《论鲁日融“秦派二胡”音乐创作》《激越豪放与凄婉雅致——从鲁日融先生“曲江吟”论“秦派二胡”艺术特征》《王建民第三二胡狂想曲艺术特征》《由音乐文献的分类方法看古人的文化价值倾向及其原因》《一个时代的强音——缅怀人民音乐家闵惠芬》等数篇论文。
   参与主讲国家教育部精品课程“民族交响乐队训练表演课”、省级精品课程“秦派二胡艺术”,同时主持省级科研等项目。应西安音乐厅邀请,主讲“西安音乐厅名师谈考级”系列艺术活动。多次担任文化部“全国艺术院校文华奖”“国际中国器乐赛”“敦煌杯•华音网民族器乐比赛”等大赛评委。
   作为二胡艺术家,曾应邀出访德国、奥地利、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及地区进行艺术交流活动,并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马来西亚国家音乐厅、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等音乐厅演出。其艺术履历被收入《66位世界著名胡琴演奏家》。 呼延梅文 中国民族乐器二胡演奏家,硕士,教授。现任西安音乐学院民族乐器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理事、中国二胡协会理事、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全国民族乐器演奏考级委员会考评专家,陕西省音乐教育考级委员会评委。      
呼延梅文自幼学习二胡,先后师从余奋扬、王方亮、鲁日融教授,并于1993年获文学硕士学位。      
指导的学生曾多次在全国各类专业比赛中获奖,参与“中国拉弦乐器—系列秦胡的研制与应用”实践,此项目在2008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参与开设“民族交响乐队训练与表演课”,此课程于2007年被教育部正式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填补了西安音乐学院无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空白。多次获得教学园丁奖及教学成果奖。曾出访过二十多个国家进行演出及学术交流。      
1989年获得“国际ART杯中国乐器比赛”青年专业组优秀表演奖。      
1990年、1993年成功举办了个人胡琴独奏音乐会。      
1996年代表学院出访演出台湾、香港等地,获得好评。      
1998年代表陕西省出访乌兹别克斯坦参加“国际艺术节”,获得政府特别奖。同年参加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中国系列演出活动。      
2001年11月第三次举办二胡独奏音乐会,并由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首张个人CD专辑《听琴》。      
2003年受CCTV《国乐飘香》栏目组邀请,成功录制个人专辑和接受专访;同年应马来西亚国家音乐厅邀请参加“东方气派·华乐之音”演出,受到极大称赞;应香港中乐团邀请参加乐器鉴定会,并担任主奏。      
2005年11月代表陕西省出访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及奥地利,并且承担金色大厅《华乐新韵》专场音乐会曲目《曙光》的独奏任务。      
2006年应日本香川县政府之邀,两次赴日本进行演出及文化交流。      
2007年参加CCTV《风华国乐》“系列秦胡”专场节目的录制。      
在专业主流刊物上发表论文《关于二胡艺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几点思考》、《“二泉映月“音乐特质初论》、《从作品表现看二胡艺术的发展》、《二胡、秦胡之我见》、《遨游太空曲何时进校园》等等。      
二十多年来,呼延梅文致力于二胡的教学、表演和艺术实践,注重教学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教学成果显著。专业技艺力求精湛,演奏风格倡导多元化,积累和历练使得其专业领域的成就登峰造极,深得业内人士称赞。呼延梅文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彰显秦派二胡的演奏特色,另一方面积极挖掘扑捉并整理地方民间音乐素材,不断丰富和拓展二胡的表现手法、曲目内容和技艺空间,相互融合的经验成功运用到了教学和表演的各个层面,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演出效果,传承和发展中体现出不断创新和深入浅出的研究。      
西安音乐学院

添加西安音乐学院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西安音乐学院考研分数线、西安音乐学院报录比、西安音乐学院考研群、西安音乐学院学姐微信、西安音乐学院考研真题、西安音乐学院专业目录、西安音乐学院排名、西安音乐学院保研、西安音乐学院公众号、西安音乐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安音乐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安音乐学院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