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

更新时间:2022-07-30 10:34:5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燕山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
Add 燕山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燕山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燕山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燕山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燕山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来自燕山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燕山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你的考研报考有用。

以下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错误,可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更新或删除。建议导师将更新的简历尤其对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发送给我们,以便考研学子了解导师的情况。(导师建议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续随时更新网页或发布调剂信息??佳信赏竞虯PP流量巨大)查看联系方式>>。

燕山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可用 Ctrl+F 进行搜索)

刘宏民 毕卫红 蔡大勇 白明华 卜洪运 安子军

所在部门:机械工学部,性别:男
现有职称:教授
出生年月:1960-02-10
导师身份:博士生导师
民族:汉族学位:博士
政治面貌:党员
学历:研究生
毕业院校:燕山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博士,硕士),吉林工业大学汽车设计与制造专业(本科)
现任职务:车辆与能源学院院长
学习简历:
1978.2~1982.1吉林工业大学汽车设计与制造专业本科(学士学位)
1983.9~1986.3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机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
1996.9~2000.12燕山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博士学位)
2004.7~2005.1NottinghamTrentUniversityofUK(VisitingScholar)
工作经历:
1982.2~1983.8辽宁凌源汽车制造总厂工作(助理工程师)
1986.4~1992.4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机械原理教研室主任(讲师)
1988.8~1992.4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研究生部副主任
1992.5~1998.8燕山大学机械原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1998.9~2000.12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基础技术部主任(教授)
2001.1~2006.12燕山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7.1~2012.12燕山大学车辆与能源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3.1~今燕山大学车辆与能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8.9~今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学研究所所长(兼)
2007.1~今《燕山大学学报》和《燕山大学教学研究》编委
2009.9~今燕山大学车辆与能源学院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研究所所长(兼)
社会兼职信息
1.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2.全国机械原理教学研究会委员
3.华北地区/河北省机械原理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理事长


卜洪运,男,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管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是资本运营与企业发展战略。主持过
市级资产优化配置、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以及行业和企业发展战略等课题,在研省社科基
金项目一项,发表论文10余篇,现任中国企业管理协会高级咨询师,秦皇岛科技投资公
司管委会成员。
著作情况
1.《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手册》经济师卷副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10月
2.《轻工设备管理手册》副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
3.《技术经济分析与投资决策》主编、蓝天出版社,1994年
4.《工程师工商管理基础》参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5年
5.《现代企业管理》参编,蓝天出版社,1995年
6.《银行口语》主编,知识出版社,2001年


曾先后担任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冶炼设备教研室主任,科技处副处长,燕山大学科技处副处长,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等职务,现任燕山大学重型机械研究院院长。任教以来讲授了《烧结球团设备》,《工程弹性力学基础》,《烧结技术最新进展》和《环境工程设备设计计算》等骨干课程。已培养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多名。
主要研究领域为:冶炼设备的结构分析及现代设计方法,冶金厂设备改造与环境治理,环保设备研究设计等。主持的研究方向主要有:负压腔整体连通非接触隔热式磁性流体密封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研究;匀速,变速逻辑运动复合齿形星轮传动的烧结机及虚拟制造技术的研究;狭小曲面腔体内壁光饰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高负接触烧结机风箱外头尾密封研究;高效湿式脱硫除尘一体化设备研究。
从教多年来带领课题组同志共同研究攻关,以第一完成人身份主持完成科研项目三十二项,授权专利11项。完成专著一部(国家“七五”“八五”重点攻关课题机械部教育司基金资助),主编两部。主审行业内权威工具书《大型烧结设备》。发表学术论文几十篇。从教以来白明华教授曾荣获“国家政府特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机械部部属院校优秀科研管理工作者”和“科教兴市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主要横向课题:
2003-石家庄钢铁公司带式烧结机头尾密封装置改造-石家庄钢铁公司-国内领先
2004-鞍山钢铁公司带式烧结机头尾密封装置研制-鞍山钢铁公司-负责人-国内领先
2005-武汉钢铁公司450平方米带式烧结机头尾密封装置改造-武汉钢铁公司-国内领先
2005-承德钢铁公司275平方米带式烧结机头尾密封装置研制-承德钢铁公司-国内领先
2006-承德钢铁公司360平方米带式烧结机头尾密封装置研制-承德钢铁公司-国内领先
2007-承德钢铁公司360平方米带式烧结机头尾密封装置研制-承德钢铁公司-国内领先
2007-鞍钢鲅鱼圈钢铁公司405平方米带式烧结机头尾密封装置研制-鞍钢鲅鱼圈钢铁公司-国内领先
2008-凌源钢铁公司240平方米带式烧结机头尾密封装置研制-凌源钢铁公司-国内领先
2008-鞍山钢铁公司405平方米带式烧结机头尾密封装置研制-鞍山钢铁公司-国内领先
主要奖项:
烧结机风箱外高负接触头尾密封技术-国家机械工业科技进步2等奖-2006年-负责人
烧结机风箱外高负接触头尾密封技术-河北省科技进步3等奖-2006年-负责人
1989年获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
1992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荣誉
主要著作:
白明华、刘洪斌主编.工程弹性力学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白明华著.带式烧结机新结构原理与设计计算.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汪勇澎、张信主编,白明华主审.大型烧结设备.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白明华主编.国外机械工业基本情况——冶金与重型锻压设备.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姓??? 名 蔡大勇 所在学院 材料学院

性??? 别 出生年月 1970年1月

民??? 族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学??? 位 博士 毕业学校 燕山大学

职??? 称 教授 行政职务

一级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 材料学

研究方向 低碳钢的铁素体轧制 首次任硕导时间 2003.9

通讯地址 燕山大学材料学院 电子信箱 cdy@ysu.edu.cn

近三年承担的 主要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起止时间 承担任务 低碳钢铁素体区轧制技术物理冶金研究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2009.01-2011.12 主持

近三年取得的 代表性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来源 获得时间 署名次序 Processing maps for Fe–24Ni–11Cr–3Ti–1Mo superalloysteel Cu–P–Cr–Ni–Mo. Bull. Mater. Sci 2011, 34 (3) 1


个人概述

毕卫红教授,博导。女,1960年出生,河北卢龙县人。1982年获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无线电专业学士学位,1988年获燕山大学电路与系统硕士学科硕士学位。2003年7月获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学位。自1982年起执教于燕山大学,现任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兼任中国光子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子学学会委员、SPIE会员。
科研工作
毕卫红教授一直从事光电传感领域和信号处理等领域的科研工作,曾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以及河北省攻关等科研工作并取得多项科研成果,“热玻璃球外径CCD测量”1997年获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高精密光纤位移传感器”1998年获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基于模糊控制的锅炉微机控制系统”2003年获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三等奖。期间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论文被SCI、EI、ISTP检索27篇;获专利3项。主编或主审专著与教材9部。目前正在进行863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等课题的研究。
在研项目
天基微波扰动电离层的机理的研究,国家“863”703主题项目,项目负责人;
全光纤桥梁安全实时监测系统的研究,石家庄铁道学院,项目负责人;
镀膜玻璃透射率与反射率在线检测仪,沈阳广厦电子公司,项目负责人;
分级机及控制系统,北京晶华美公司,项目负责人;
光电在线监测与光学信息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蒲衅教?,项目负责人
基于光电传感网络的水环境在线监测及预警技术的研究(708025),教育部高等学??萍即葱鹿こ讨卮笙钅颗嘤式鹣钅?,项目负责人;
光子晶体光纤熔接机的研制(60850001),国家自然基金委主任专项基金,项目负责人;
光子晶体光纤熔接机的研制(60927009),国家自然基金委仪器专项基金,项目负责人;
基于模间干涉的空气绝缘全光纤电压互感器的研究(50947033),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负责人;
新一代光纤智能传感网与关键器件基础研究(新型光子晶体光纤传感器的基础研究)(2010CB327801),国家“973”,项目负责人;
传感光电缆的研制(10213509D),河北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负责人-2;
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监控预警综合技术研究,河北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负责人;

刘宏民,男,1959年6月生,1976年8月参加工作,1986年5月入党,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现燕山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1993年9月~1994年9月,意大利罗马大学机械系访问学者,现任燕山大学校长,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轧机研究所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个人经历

1988年10月至1990年12月,任燕山大学轧机研究所副所长,

1996年02月至1998年09月,任燕山大学研究生部主任、学位办主任,

1999年09月,任燕山大学副校长,

2003年09月,任燕山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研究方向:板带轧机设计及控制,三维轧制理论及数值方法

?荣誉奖励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997年度第一、二层次人选,

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

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

燕赵学者;

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

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

2006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出版专著二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80篇。

?研究成果

在国际上首创提出“模拟轧制过程三维变形的条元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及企业技术合作项目12项。在国内外科技刊物上发表60余篇论文,出版专著2部。是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人选,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

燕大刘宏民教授

燕大刘宏民教授

板形理论体系及设定控制数学模型研究获2003年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本课题为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8年完成了对“板形理论体系及设定控制数学模型”的研究,该项研究用三次样条函数条元法研究金属带材三维塑性变形,用影响函数法研究辊系弹性变形,用三次样条函数条元法研究轧后带材失稳,上述三项工作中的理论模型联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板形理论体系和板形设定控制数学模型,在板形控制理论方面完成了开创性的工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成果应用于河北斌杨集团山海关冷轧带钢厂和邯钢集团衡水薄板有限公司,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获2003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热轧辊型在线检测装置研制

该项目来源于宝山钢铁公司。热带连轧辊型在线检测是指在轧机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对轧辊的表面形状进行检测。热带连轧检测是当前热带钢连轧机板形控制技术的前沿课题。本项目采用电涡流测距传感器作为辊型在线检测用传感器,研制了一种新的电涡流传感器径向运动和定位系统,并制定了辊型在线检测策略和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对模拟工况的实验研究表明,该成果可用于热轧现场的辊型在线检测。研究工作于2002年完成,填补了国内空白。

高精度板带轧机板形控制的理论体系

和机理—智能模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175095

该研究建立了板带轧机板形控制的理论体系、机理模型和仿真软件。包括5个方面:轧件三维变形理论模型、轧辊变形理论模型、板形判别理论模型、板形模式识别理论模型、板形控制策略和传递矩阵法。对实际轧制过程进行数字仿真,并用工程数据验证,证明了本理论模型和仿真软件是可靠的。本项目在以下几个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1)形成板形控制理论体系;(2)提出板形判别的条元法;(3)提出板形模式识别的6参数输入、3参数输出的神经网络模型;(4)提出HC轧机板形控制策略;(5)基于智能模型的传递矩阵法。本项目在邯钢900HC六辊冷带钢轧机上已成功应用,弯辊力降低40%,成品率提高12%。目前正准备应用于邯钢1050HC六辊冷带钢轧机,进一步推广应用到国内其它冷轧机上。

冷轧带钢厚度和板形控制模型

技术开发

该项目来源于重庆钢铁设计研究院。用条元法建立金属三维塑性变形模型,用分割模型影响系数法建立辊系的弹性变形模型,用条元法建立轧后带材的板形判别模型,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板形模式识别模型,将上述模型集成,形成板形预设定控制的数学模型,并开发了相应的仿真软件。该软件具有以下功能:(1)离线板形分析;(2)板形预设定控制;(3)轧机板形控制性能分析;(4)开发新的板形控制技术;(5)提高冷轧带钢厚度在线控制数学模型。

研究工作于2001年完成。该成果已应用于重庆钢铁设计研究院项目投标技术分析论证中。

刘宏民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完成的“板带轧机板形控制的理论体系、数学模型、仿真软件及其应用”项目获得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刘宏民教授20年来在板形理论和控制数学模型的科学研究中坚持自主创新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2012年2月1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刘宏民教授科研团队与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等单位合作完成的“冷轧板形控制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与工业应用”项目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冷轧板形控制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与工业应用”项目是刘宏民教授所带领的科研团队获得的第二项国家科技进步奖。该项目实现了冷轧带钢板形检测这一核心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实现了板形闭环控制的国产化,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和封锁,跨越提升了我国冷轧带钢板形控制技术水平,可用于新建冷轧机的高水平研制,现有轧机的改进提高,提升了我国冷轧机的装备水平[2]

?科研生涯

1982年,刚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燕山大学的前身)冶金机械专业毕业的刘宏民又考上了该校的硕士研究生,继续从事轧钢设备及工艺方向的研究工作。在选择自己的研究课题时,刘宏民面临了一次人生的重大抉择。刘宏民当时从事的是钢材产品中最主要的产品——板带钢的板形控制理论的研究工作。板形(平直度和板凸度)是板带材的重要质量指标,板带轧机是板带材生产的关键设备,板形控制是大中型板带轧机的关键技术和高难度技术。当时我国板形控制技术整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相对落后,制约板形控制技术提高的瓶颈是关于板形理论和控制数学模型的研究滞后于技术的发展,缺乏先进的板形控制模型。当时,在板形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主要依赖国际上占主导地位的“变分法”、“三维差分法”、“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等理论方法。面对我国板形控制理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核心竞争力不强,存在着较大的对外依赖的现状,刘宏民决心走前人未走过的自主创新之路,用自主创新的科研成果推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进而推动社会进步,做出中国学者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应有的贡献,即使可能浪费几年的时间甚至冒更大的风险,也在所不惜。目标确定之后,刘宏民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充满风险、挑战和希望的自主创新之路。

经过5年持之以恒的探索和努力,刘宏民终于在1987年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首次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于板带轧制过程仿真的一种新的数值计算方法——“条元法”。以“条元法”为新的板形控制理论的核心和特色,刘宏民教授及其所领导的课题组又进一步提出了完整、系统、实用的板形控制理论模型体系,在板带轧机板形控制的理论模型研究、仿真软件开发和工程技术提升方面做出了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其科研课题《板带轧机板形控制的理论体系、数学模型、仿真软件及其应用》经过近20年的逐步完善和发展,成功地应用于国内宝钢、攀钢、邯钢、西南铝加工厂、西南精密带钢厂等大型钢铁企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仅在近5年内就获得2亿元的经济效益。刘宏民教授的上述成就和贡献,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他丰富和发展了板形控制理论,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为板带轧机板形控制模型的研究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字仿真工具。为提升我国板带轧机板形控制水平,实现核心技术国产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宏民在科研领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的突出贡献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充分肯定,刘宏民教授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优秀教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997年度第一、二层次人选。刘宏民教授承担了多个国家与河北省的科研项目与课题,其中模拟轧制过程条元法,1996年12月获原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板形控制的机理模型与条元分析方法,2003年1月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工程三维轧制理论及其应用,1997年3月获原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甲类:自然科学奖);板形理论及其应用,1998年12月获国家机械工业局科技进步一等奖;板带轧机板形控制的理论体系、数学模型、仿真软件及其应用,2003年12月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12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刘宏民教授先后出版专著两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刘宏民教授现在兼任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重型机械专业评审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人物事迹

刘宏民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发言

刘宏民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发言

刘宏民教授于2003年9月被任命为燕山大学的校长。上任以后,刘宏民校长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主题,以超人的胆识和魄力不断推进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2004年初,为全面提升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刘宏民校长与燕山大学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团结合作,以求实创新的精神大胆进行师资队伍与学科建设工程,科技创新与院士突破工程,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大学生素质教育和毕业生就业工程,研究生创新教育与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工程,大学科技园发展建设工程,大学文化研究与大学排名工程,学校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工程,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后勤社会化改革工程等十大工程建设。十大工程实施以来,整个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有了全面的提升,学校面貌焕然一新。2005年,燕大学科建设又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新增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9个;新增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20个;新增公共管理(MPA)专业学位授权点;新增2个省级重点学科。在2005年结束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中,燕大有2篇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在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强势特色学科群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中,燕大申报的4个项目均获得资助。2005年,燕大科研到款总经费为1.55亿元,其中纵向经费到款3000万元,横向经费1.25亿元,教师签署纵横向合同过亿元,纵向经费、横向经费及科研总经费三项指标都创学校历史新高;学?;窆?63、973立项5项,合同额574万,再次刷新学校历史记录;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项,总合同额达837万元,立项数目、项目水平和立项经费为河北省高校之首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9项(其中教育部、河北省科技进步奖各一项);鉴定成果24项,授权专利16项,软件登记3项;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重点实验室已被科技部批准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重型机械流体动力传输与控制实验室、并联机器人与机电系统实验室通过了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正式列入省级重点实验室管理序列。

作为一位全国重点大学的校长,刘宏民教授深知自己担负的责任,他始终认为,作为大学人,在大学融入社会的同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住宝贵的大学精神和大学风范,崇尚学术,追求真理,严谨求实。这些最基本的大学精神正是大学的特色和魅力所在。在今后的征途中,刘宏民校长将以这种坚定的办学理念,带领全校师生同心同德,拼搏进取,在科教兴国的宏伟事业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个人成就

承担国家“863”高新技术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等多项重要研究项目,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部分研究成果在企业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70余篇被SCI收录,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其中2项获得批准,2004年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并被评为“河南省特聘教授”。

?科研项目

[1].2004.1-2006.12,流面条元法及其在热轧板带板形控制中的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374058),24万元,负责人[1]。

[2].2004.1-2007.12,遗传模糊单神经元双??刂破骷捌湓诎逍慰刂浦械挠τ醚芯?河北自然科学基金项目(E2004000206),9万元,负责人。

[3].2002.1-2004.12,高精度板带轧机板形控制的理论体系和机理-智能模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175095),24万元,负责人。

[4].2001.1-2004.6,热轧辊型在线检测装置研制,宝钢项目,34.8万元,负责人。

[5].2003.9-2005.2,1580PC轧机主传动寿命评估,宝钢项目,35万元,负责人。

[6].2004.12-2005.12,唐钢棒线材厂高线吐丝质量研究技术开发,20万元,负责人。

[6].2005.4-2006.4,凌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平整机设计开发,1600万元,负责人

完成项目信息

[1].2002.1-2003.12,流线条元法及其在板形控制仿真技术中的应用,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2173),5.5万元,负责人。

[2].2001.1-2002.12,板形控制仿真技术中的三维弹塑性条元法研究,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项目(674),负责人。

[3].1998.1-2000.12,三维弹塑性条元法及其应用,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8275),负责人。

[4].1999.1-2000.12,邯钢衡水薄板公司900HC轧机板形设定控制,河北省博士资金项目(99547010D),负责人。

[5].2001.1-2001.12,冷轧带钢厚度和板形控制模型技术开发,重庆钢铁设计院项目,负责人。

[6].2000.11-2002.12,热轧辊型在线检测装置研制,宝山钢铁公司项目,负责人。

[7].1995.1-1998.12,大型冷轧板机自补偿支撑辊最优辊型研究,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95-528-01-02-01F),负责人。

?个人著作

[1].刘宏民.三维轧制理论及其应用——模拟轧制过程的条元法(获中科院科学出版基金资助),科学出版社,1999。

[2].连家创,刘宏民.板厚板形控制,兵器工业出版社,1996。

?学术论文

申延智,刘宏民,熊杰,杜国君.厚板轧机含间隙主传动系统混沌动力学分析.工程力学,2010,27(7):232-236.[3]

于丙强,杨利坡,刘宏民,彭艳,尤磊.冷轧带钢接触式板形仪研制及其工业应用.仪器仪表学报2010,31(4):904-911.

申延智,杜国君,张渡仙,熊杰,刘宏民.基于辊缝耦合的轧机主传动系统扭振研究.钢铁,2010,45(4):56-59.

申延智,杜国君,高亚南,熊杰,刘宏民.厚板轧机万向节疲劳破坏分析.轧钢,2010,(02):32-34,53

彭艳,孙建亮,刘宏民.基于板形板厚控制的轧机系统动态建模及仿真研究进展.燕山大学学报,2010,(01).

刘宏民,贾春玉,单修迎.智能方法在板形控制中的应用.燕山大学学报,2010,(01):1-5,17

单修迎,贾春玉,刘宏民.板带轧机板形控制倾辊弯辊神经模糊PID模型.机械工程学报,2009,45(9):255-260.

彭艳,李修琨,刘宏民.热轧带钢冷却过程奥氏体相变与温度耦合模型[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0(3):699-705.

孙建亮,彭艳,刘宏民,江光彪.四辊轧机辊系自由横向振动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0(2):429-435.

孙建亮,彭艳,刘宏民,丁开荣.基于测厚仪监控的厚控系统动态建模及其鲁棒H∞控制器设计.机械工程学报,2009,45(6):160-170.

刘宏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国高??萍加氩祷?2009,3:30-32.

孙亚波,刘宏民,彭艳.板带轧制板形判别的降阶模型.工程力学,2009,(12)

刘明哲,孙建亮,彭艳,刘宏民.连轧过程运动带钢稳定性研究.冶金设备,2009,(05):25-29.

王东城,马庆龙,刘宏民.冷轧带钢平整机支撑辊辊型优化技术的研究.钢铁,2009,44(8):56-59.

刘宏民,彭艳,于丙强,杨利坡.整辊智能型冷轧板形仪及其工业应用.2010-2010年钢材质量控制技术、形状、尺度精度、表面质量控制与改善学术研讨会,2009:54-58.

马庆龙,杨利坡,彭艳,刘宏民.冷轧带钢平整时横折印缺陷的产生机理及消除措施,钢铁,2008,43(1):45-49.

王东城,彭艳,刘宏民.冷轧带钢平整机高精度高速度轧制力模型开发.塑性工程学报.2008,15(1):172-177.

贾春玉,单修迎,刘宏民,邱格君.模糊神经板形控制模型在冷轧带钢生产中的应用.冶金设备.2008,(1):1-5.

于斌,周波,李卫平,连家创,刘宏民.热连轧机支承辊抗剥落研究与优化设计.机械设计.2008,25(3):10-13.

马庆龙,王东城,刘宏民,席英信,郝彦军,吴斌.基于神经网络和自适应预报模型参数的平整轧制力模型.塑性工程学报.2008,15(3):191-194.

刘宏民,丁开荣,李兴东,江光彪.板形标准曲线的理论计算方法.机械工程学报.2008,44(8):137-142.

孙建亮,彭艳,刘宏民.四辊轧机电液IGC系统鲁棒H∞控制器设计.系统仿真学报.2007,19(23):5451-5454,5600.

何海涛,刘宏民,蒋岳峰.具有伸长率分配计算功能的轧制力预报智能模型研究.钢铁.2007,42(1):55-58.

李兴东,孙大乐,杨利坡,刘宏民.面向辊形磨削的热带钢连轧机工作辊热变形研究.钢铁.2007,42(4):38-41.

于斌,岳晓丽,余广夫,连家创,刘宏民.热轧辊型技术对冷轧钢卷局部突起缺陷的抑制.钢铁.2007,42(7):47-50.

李兴东,杨利坡,刘宏民.热轧工作辊换热系数的遗传算法优化模型.钢铁研究学报.2007,19(10):25-28.

姓  名:李国友 (男)政治面貌:党员 
出生年月:1972.9 现有职称:教授 
最高学历:博士 导师身份:硕士生导师 
毕业院校:燕山大学 毕业时间:2006.9 
个人主页:更新日期:2012-01-30 
人生格言: 
教学信息:
本科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气控制及PLC”等课程
研究生:“系统工程”

学科及研究方向:
1、伺服控制、智能控制;
2、机器人模糊视觉;
3、化工DCS控制及仿真
4、光伏发电系统研究;
5、人工智能及其应用
科研项目信息:
在研课题:
1.浮法玻璃生产线优化控制,企业课题,2011~2013,54万,在研,主持
2.河北省教育厅“基于图像的机器人模糊视觉伺服控制研究”,在研,3万,主持
3.河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DCS控制催化裂化装置仿真系统”,在研,主持
4.对苯二甲酸氧化新工艺设备控制系统,大庆石化总公司科技攻关课题,2011~2013,在研,主持

已完成课题:
1.基于新的立体视觉模型的视觉伺服控制研究,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2009,结题鉴定
2.网络化伺服系统的研究,华博科技开发企业课题,2006~2008,结题,主持
3.3L加氢裂化试验控制系统,大庆石化总公司课题,2005~2006,主要完成人
4.加热炉坯温实时跟踪预报显示及数据管理系统的开发,河北钢铁企业科技攻关项目,2007~2009,结题,主持

获奖:
1.加热炉坯温实时跟踪预报显示及数据管理系统的开发,2007-2009,获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
论文发表情况:
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EI收录16篇,SCI收录5篇;代表作:17.A Wavelet and Neural Networks Based on Fault Diagnosis for HAGC System of Strip Rolling Mil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2011,18(1),SCI检索(一作)18.The Research on Slab Thermal Properties Estimated by BP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ICMEAC'2010,2010.6,EI检索(一作)19.基于模糊策略的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的研究,电源技术,2011.9(一作)20.二次调节转速系统的自适应神经模糊PID控制,机床与液压,2010.21(一作)21.二次调节转速系统的鲁棒控制,机床与液压,2010.12(一作)22.An improved Snake model based on image gravitation and optimized greedy algorithm , CCC 2007 ,国际会议,EI检索(一作)23. 基于样条函数的多关节机器人运动轨迹规划研究,伺服控制,2007,9(一作)24.基于PSO和Level Set的快速曲线演化算法,测试技术学报 2008/22(2) (一作)25.基于图像引力和Mumford-Shah模型的曲线演化算法 , 激光与红外 2006/36(8) (一作)1.Advances In Natural Computation 2005,(8) An Application of Pattern Recognition Based on Optimized RBF-DDA Neural Networks (SCI、EI收录)(一作)2.光电子 · 激光 2005,16(3) PCNN 和Otsu理论在图像增强中的应用 (EI收录)(一作)3.光电工程 2005,32(2) 应用Otsu改进广义模糊算子的边缘检测新方法(EI收录)(一作)4.测试技术学报 2005,19(4) 基于改进的脉冲耦合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图像增强(EI收录)(一作)5.系统仿真学报 2006,18(1) 基于优化的RBF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新方法 (EI收录)(一作)6.系统仿真学报 2005,17 (6) 改进的PCNN与Otsu的图像增强方法研究 (EI收录)(一作)7.CIDSA05 2005,(10) A New Image Edge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General Fuzzy Operator Improved by GA(一作)8.电气时代.2006.1 电站锅炉吹灰DCS系统的设计.(一作)9.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04,(3) 基于Delta算子的输出反馈H2最优控制(一作)10.控制与决策 2003,(3) 基于LMI的Delta算子的不确定系统的输出反馈保成本控制(一作)11.冶金自动化 2004,(9) 一种远程集散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作)12.微型机与应用 2004,23(9) 远程监控新型电焊排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作)13.铁道机车车辆 2004,24 (4) CAT技术在货车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试验台上的应用(一作)14.机电工程技术 2004,33 (10) 电厂给煤机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作)15.光电工程 2005,(2) 基于Otsu优化的模糊算子和改进不变矩的小目标自动识别方法(一作)16.A new active contour model based on 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 and PSO,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pulsive Dynamical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2005.10,国际会议,SCI(一作)

教材著作编写情况:
《Delta 算子控制及其鲁棒控制理论基础》,专著(河北省重点学科基金资助出版),2005.3,编写

研究生招生信息:
每年招生硕士生1~2人
2007年 周巧玲
2008年 卢杰键,刘立刚
2009年 程硕,杨研丽
2010年 李江峰,员大名
2011年 王馨

社会兼职:
《控制工程》审稿专家
个人学习工作简历:
1991.09~1995.07: 四川大学-机制专业-本科-工学学士
1995.09~2001.09: 北京铁路局秦皇岛车辆段技术科
2001.09~2003.09: 燕山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工学硕士
2003.9~2006.09:燕山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研究生-工学博士
2006.09~2011.09: 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
2011.09~ 现在: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李国友
联系电话:**
E-mail:lgyysu@163.com
联系地址: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邮政编码:066004 燕山大学英语系导师:徐学萍
  个人学习工作简历
  教育经历:
  1. 2001年--2002年,荷兰莱顿大学语言学中心,研读语言学M.Phil,获语言学硕士学位。
  2. 1988年—1990年,南京大学,研读英语语言专业硕士研究生。
  3. 1982年--1986年,吉林省四平师范学院英语系,攻读英语语言文学,获文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1. 1998年---现在, 河北省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2. 1995年---1998年,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英语系
  3. 1990年---1995年,吉林省四平师范学院英语系 
  4. 1986年---1988年,吉林省四平师范学院英语系
  科研项目(在研项目)信息
  关于建设应用型和理论型语言学课程及相关课程的研究, 2005年7月---2007年5月,燕山大学课程建设项目,项目主持人,编号2005KC17。
  科研项目(已完成项目)信息
  EFL学习者的自主性和教师角色的动态研究,2000-2001,燕山大学发展基金,项目主持人,编号:YDJJ2065。
  科研项目(获奖项目)信息
  出版信息
  《聚会筹划》,译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0月。
  论文信息
  发表论文:
  1. “保证”一词主观化特性的整体分析---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中的认识,《外国 语言文化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2期。
  2. 优选论与汉语重叠词的声调变化, 《燕山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2期。
  3. 第二语言的可学性研究, 《燕山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
  4. 语言、思维与外语教学,《燕山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3期。
  5.英汉语言中与性别有关词语之文化比较,《教育学者论坛》(上),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3月。
  6. Conversation and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教育学者论坛》(中),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7月。
  7. 词的搭配与外语教学,《面向21世纪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997年3月。
  8. 英语口语教学初探,《东北大学教育研究》,1997年第3期。
  交流论文:
  1.A Study on Learner Autonomy in Chinese Classroom, 第三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北京,2001年5月。
  2.语言主观化特征的整体分析,第八届全国系统功能语言学研讨会,秦皇岛,2003年8月。
  社会兼职信息
  英语系主任
 
 
导师姓名:关新平出生年月:1963-00
所属院校:燕山大学所属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职      称:特聘教授导师类型:
招生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田永君,1963年3月生,1987年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材料学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4年于中科院物理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1996~1998作为洪堡学者留学德国Jena大学(耶拿大学)固体物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田永君教授1996年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2001年被教育部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当时为河北省首位“长江学者”。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现任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中国仪表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常务理事,Physical Review Letters、Physical Review B、Applied Physics Letters、Journal of Physics: Condensed Matter、《中国物理快报》(英)等刊物的特约审稿人,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以燕山大学田永君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创新团队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新型亚稳材料的设计原理、实验合成与结构调控”,日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批准,第一期资助经费为500万元。 这标志着河北省国家级创新研究群体实现了零的突破
燕山大学

添加燕山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燕山大学考研分数线、燕山大学报录比、燕山大学考研群、燕山大学学姐微信、燕山大学考研真题、燕山大学专业目录、燕山大学排名、燕山大学保研、燕山大学公众号、燕山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燕山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燕山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