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

更新时间:2022-07-30 10:34:5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云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
Add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云南中医药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云南中医药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云南中医药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云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来自云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云南中医药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你的考研报考有用。

以下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错误,可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更新或删除。建议导师将更新的简历尤其对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发送给我们,以便考研学子了解导师的情况。(导师建议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续随时更新网页或发布调剂信息??佳信赏竞虯PP流量巨大)查看联系方式>>。

云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可用 Ctrl+F 进行搜索)

石安华副 袁嘉丽 陈文慧 贾勇 武煜明 姜莉云 张明 柳亚平 王志红 熊官旭

云南中医学院教学名师,校级硕士学位“公共管理”培育学科带头人,云南省省院省校教育合作项目“云南卓越中医师医学人文精神教育模式的建立与实践探索”负责人,云南中医学院首届中青年骨干教师。
从事高校教学工作29年,目前主要承?!兑窖宋难Ц怕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等大学本科及研究生课程教学任务。 
主要研究方向:
中医基础理论(100501):中医文化研究。 
指导研究生情况:
拟于2015年开始招收中医文化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 
科研及成果情况:
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及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及教研论文40余篇;主持并完成2项省级哲学社科规划课题,4项人文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任副主编参与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卫生管理学》及全国社会人文医学(研究生)教材《科学社会主义与我国的卫生事业》等54部书籍的编写。 
奖励情况:
近年来,参加云南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厅论文评选、教学课件比赛、课程集体备课比赛、调研报告评选等活动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2011年获“云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个人”荣誉;曾先后于2008年和2011年荣获云南中医学院“伍大观教育基金”奖教金和“红云园丁奖”奖教金。
社会学术兼职: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文化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云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省医学伦理学会理事,云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会理事,云南省高校德育学会会员。
 
王志红,女,教授。
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云南省高等学校“王志红名师工作室”项目负责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中医文化学”学术带头人;云南省省级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带头人,云南省省级精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负责人。
主要承担本科生《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基础》课程,硕士研究生《中医基础理论专题研究》、《中医学的传统文化基础》、《中西医比较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进展》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医学文化研究
指导研究生情况:从2004年开始指导硕士研究生,培养硕士研究生多名。目前指导在读硕士研究生4名。
科研及成果情况: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及国家级规划教材共30余部。代表:主编《云南佤族医药》;副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学导论》、《中医心理学临床研究》、《傣医基础理论》;参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基础》、《中医药文化基础》、《中西医结合导论》、《中医学概论》等多部国家级规划教材。近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佤族、怒族的传统医药文化研究》、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亚健康状态的测量及诊断标准研究》之分课题《云南省亚健康状态的测量及诊断标准研究》的研究,主持云南中医学院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重点资助项目《命门理论及临床实证》、《汗法的理论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及其现代转型研究》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指导研究生申报并完成了云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中医“和法”的研究》。
奖励情况:主持完成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辅助教学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获云南省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参编著作《生命科学与中医药学》获2005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著作)奖之优秀奖。主持完成的项目“佤族传统医药的挖掘整理研究”2014年获得首届民族医药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之三等奖。
社会学术兼职:现任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常委;云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柳亚平,女,博士,副教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心理学”学科成员;省级“十二五”重点学科“中医学”学科成员;2013年省级教学质量工程“中医经典教学团队”成员。
主要承担研究生《内经专题研究》,本科生《内经选读》《中医养生学》等课程,曾获校级教学奖励。
主要研究方向:
1.中医基础理论(100501):中医治则与治法研究
指导研究生情况:将从2016年开始指导硕士研究生。 
近年来,在《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是西部精品教材《内经选读》副主编,学术专著《脉决汇辨校释》副主编等。
主持参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科研协作项目973计划课题“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与内涵研究”子课题“中医医家学术思想研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课题“医家学术思想及诊疗经验研究”子课题“古代医家学术思想研究”、云南中医学院校级课题“痰病临床常用方证运用规律研究”、云南省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医四大经典课程考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等多项科研及教学研究项目。
获2011年度云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科研优秀奖励。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届《内经》学分委会常委、云南省健康教育协会中医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云南省第六界委员会委员。
 
张明,女,博士研究生,副教授。
国家中管局“十二五”重点学科“中医心理学”学科骨干,后备学科带头人;云南省重点建设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骨干;云南省优秀青年名中医。
承??纬糖榭觯褐饕械1究粕吨幸叫睦硌Щ ?、《心身医学概论》、《中医学基础》、《中医基础理论》、《针灸推拿美容学》、《中医美容学》、《经络美容学》等多门课程,以及研究生《中医专业英语》课程讲授。
主要研究方向:中医基础理论(100501):心身疾病的中医致病机理及防治规律研究(01)
指导研究生情况:自201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发表论文情况:在《江西中医药》、《时珍国医国药》、《江西中医学院学报》、《云南中医学院学院学报》等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作为副主编及编委参与编写了《中西医临床心理治疗学》、《中西医结合医学心理学》、《消化系统西医难治病种中西医结合诊疗方略》、《重订“医学正旨摘要”》、《美容方剂学》及《中医美容皮肤科学》等多部教材和学术著作。
科研工作情况:主持并参与完成了“黄褐斑中医证候特征与社会心理因素相关性研究”、“云南中医古籍之区域性中医文化特色研究”、“清代云南医学堂中医教育特点研究”、“《医学正旨摘要》脾胃学术思想研究”等多项科研课题。 
奖励情况:获云南中医学院第七届“伍达观教育基金奖教金”?;裨颇现幸窖г旱诎私?ldquo;杏林杯”学术科技节优秀指导教师奖。
社会学术兼职情况:担任世界中医学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姜丽云,女,主任医师,教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吴荣祖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负责人,云南省第四批中医脾胃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昆明市中医脾胃病诊疗技术中心负责人,全国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昆明市名中医,全国第二届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全国首届中西医结合优秀青年贡献奖,昆明市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全国第二届优秀中医健康信使,云南省第二届优秀青年中医,省内知名专家培养对象,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昆明市第一、二批名中医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在读成都中医药大学师承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中医内科学(105701):中医脾胃病的防治研究
指导研究生情况:从2007年开始指导硕士研究生,共培养了8名硕士研究生,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3名。
近年来,在《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医杂志》、《新中医》、《中国中医急症》、《云南中医学院学报》、《云南中医中药杂志》等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六十多篇,论著任副主编1部,参编2部。
主持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药七龙天对HPH缺氧诱导血管新生的多点调控研究”;省级课题“柴竭抑肝纤对肝纤维化大鼠相关因子的影响”;市级课题“姜辛固本脐贴治疗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研究”,局级课题“胃血止糊剂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研究”,云南省卫生计生委院内制剂资金资助、市卫计委立项课题“胃血止糊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姜辛固本脐贴治疗虚寒型胃脘痛的研发”,“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中医药干预研究”,“温阳利水强心颗粒”的临床研究,“真菌1、2、3号治疗肺念珠菌、口腔、肠道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基于吴荣祖扶阳理论临证经验探赜治疗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研究”等多项科研课题。
获国家专利2项,专利受理通知书1项,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昆明市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二等奖1项。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务委员及内科分会委员,云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云南女医师协会肝胆脾胃病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抗癌协会肿瘤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云南省老年学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昆明市人才协会委员。

  武煜明,男,教授
  云南省“十一五”重点学科、云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方向带头人;云南中医学院重点建设学科《正常人体解剖学》学科带头人;云南省精品课程《正常人体解剖学》负责人;现任云南中医学院解剖组胚教研室主任。兼任云南省解剖学会常务理事。
  主要承担研究生的《穴位局部解剖学》、《眼耳鼻喉解剖生理学》、《局部解剖学》和《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解剖生理学》、《腧穴局部解剖学》、《西医学概论》等课程。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机制研究
  指导研究生情况:从2006年开始指导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机制研究(针灸治疗神经损伤机理的研究)。
  近年来在《解剖学杂志》、《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等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编和副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解剖生理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等8部教材、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20余部。主编的新世纪全国规划教材《解剖生理学》获得云南省2009年优秀教材。
  目前主持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电针对大鼠脑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段?;ぷ饔玫谋冉涎芯?rdquo;和教育厅自然基金“哈尼族验方“莫那奇”对脑出血组织形态学改变影响的实验研究“等课题;参与省级厅级、课题多项。

  
    贾勇,男,大学本科、教授
  云南省病理学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中医药微生态学”主要成员;云南中医学院人事处处长。
  主要承担研究生、本科生《病理学研究进展》、《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课程。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机制研究
  指导研究生情况:自2001年开始指导硕士研究生,共培养7名硕士研究生,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2名。
  近年,发表论文数篇。作为副主编编写论著及教材4部,如《实用传统医学治疗保健丛书》、《病理学》、《毕业论文写作指导》等;参编全国规划教材3部,如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病理学》、《病理学试题册》等。
  主持省、厅级课题5项,参与中管理局、高教学会和厅校级项目共7项。
  获云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分别排名第二、第三),云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参编的“病理学”教材获卫生部2005年全国高等学校医药优秀教材三等奖。2010年11月主持制作的“病理学Authorware多媒体课件”获云南省多媒体课件一等奖。1999年获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高校师资工作先进个人”表彰。
 

  
    陈文慧,女,学士、教授、云南省优秀青年中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中医药微生态学”学科带头人;云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带头人;云南省“十一五”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方向带头人;云南省“十五”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方向带头人。
  主要承担研究生、本科生《温病学》、《中医学术思想源流》、《中医临床基础辨证思路与方法》、《中医肝胆病研究进展》等课程,曾多次荣获省、校级教学奖励。
  主要研究方向:经方与时方治疗外感与内伤疑难病证的研究
  指导研究生情况:从2001年开始指导硕士研究生,共培养了20余名硕士研究生,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6名。其中有2篇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被评为“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近年来,在《中医药学刊》《上海中医药杂志》等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温病学》西部精品国家级规划教材,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温病学》国家级规划教材,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温病学理论与实践》、《中医外感病证研究》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规划教材,主编《中医学概论》云南“十二五”规划教材。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血小板活化研究大鼠早期脂肪肝与血瘀证的相关性”;主持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玉屏风散对上呼吸道粘膜非特异性免疫分子作用机制研究”。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扶正解表法调节上呼吸道微生态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作用机理研究”、“中医邪正发病学说与免疫及微生态平衡相关性的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从微生态平衡研究环境生物因子‘外邪’的致病性”;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扶正解表法调节上呼吸道微生态平衡的实验研究”、“中医邪正发病学说与免疫及微生态平衡相关性的初步研究”等多项科研项目。

  
    袁嘉丽,女,博士、教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中医药微生态学”学术带头人;云南省“十一五”重点学科、云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带头人。
  主要承担研究生、本科生《免疫学研究进展》、《病原生物学》等课程,曾多次荣获省、校级教学奖励。
  主要研究方向:1.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多学科研究2.中西医结合基?。褐幸揭┛垢腥久庖叩鹘诨碛τ没⊙芯?br />   指导研究生情况:从2001年开始指导硕士研究生,共培养了20余名硕士研究生,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3名。其中有1篇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被评为“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近年来,在《中医药学刊》《上海中医药杂志》等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编《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微生物学》等六部国家级规划教材。
  主持参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扶正解表法调节上呼吸道微生态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作用机理研究”、“中医邪正发病学说与免疫及微生态平衡相关性的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从微生态平衡研究环境生物因子‘外邪’的致病性”;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扶正解表法调节上呼吸道微生态平衡的实验研究”、“中医邪正发病学说与免疫及微生态平衡相关性的初步研究”等多项科研项目。
  获2005年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兼任中国免疫学会中医药免疫学分会常务理事、云南中医结合学会理事、云南省政协常委、民盟云南省委常委,民盟云南中医学院委员会主任委员。
 

  石安华,男,硕士、副教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中医药微生态学”后备学科带头人;云南中医学院第二批中青年骨干教师;云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形态学实验室主任。
  主要承担本科生《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西医学概论》等课程。2005.8~2006.2期间在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进修学习免疫组织化学等实验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机制研究
  指导研究生情况:从2012年开始指导硕士研究生,目前指导在读硕士研究生1名。
  近年来,发表论文17篇,其中第一作者8篇,通讯作者1篇。参编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病理学》、《病理学实验指导》、《疾病学基础》等5部。
  目前主持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基于CD62p研究大鼠早期脂肪肝与血瘀证的相关性”1项,云南中医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中医院校病理学病案问题导入式教学创新模式构建和实施”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地区基金项目2项,省级科研课题3项。
  2005年被评为云南中医学院首届“十佳青年教师”。2010年11月作为主要完成人制作的“病理学Authorware多媒体课件”获云南省多媒体课件一等奖。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云南省生理学会及云南省药理学会会员。

云南中医药大学

添加云南中医药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云南中医药大学考研分数线、云南中医药大学报录比、云南中医药大学考研群、云南中医药大学学姐微信、云南中医药大学考研真题、云南中医药大学专业目录、云南中医药大学排名、云南中医药大学保研、云南中医药大学公众号、云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云南中医药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云南中医药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