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科技学院研究生导师名单

更新时间:2022-07-30 10:34:4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浙江科技学院研究生导师名单
Add 浙江科技学院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浙江科技学院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浙江科技学院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浙江科技学院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浙江科技学院研究生导师名单来自浙江科技学院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浙江科技学院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你的考研报考有用。

以下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错误,可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更新或删除。建议导师将更新的简历尤其对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发送给我们,以便考研学子了解导师的情况。(导师建议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续随时更新网页或发布调剂信息??佳信赏竞虯PP流量巨大)查看联系方式>>。

浙江科技学院研究生导师名单:(可用 Ctrl+F 进行搜索)

张云 宋德玉 吴坚 祝邦文 杨礼康 郑友取 林江 沙毅 李西秦 范玉峰



张云,男,1966年生,博士(博士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浙江大学兼职硕士生、博士生导师。
现任浙江科技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院长、物流装备技术研究所所长,浙江省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学科负责人、浙江省“食品物流装备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理事、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常务理事。2006年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2009年入选浙江省首批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农产品现代物流与安全控制”团队带头人之一。2010年4月至2011年9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德国弗劳恩霍夫国家物流研究院(FraunhoferIML)开展访学工作。与浙江大学、同济大学、TUDortmund、UniDuisburg-Essen等国内外大学合作,联合指导培养研究生9人。
主要研究方向:现代物流装备制造技术与系统集成、智能机器制造、制造业信息化。
作为项目负责人,领导学科团队承担了“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863计划)、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973预研)、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和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社会重大横向课题。相关研究成果处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且与企业密切合作,科研成果产业化程度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作为第一完成人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自主知识产权8项,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三大索引(SCI/SSCI、EI、ISTP)收录论文20多篇。
办公电话:0571-85070200,Email:zyhpmg@163.com


宋德玉,教授,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工学硕士。浙江省“十二五”高端装备制造技术重大科技专项咨询专家,浙江省装备制造业块状经济转型升级专家组专家。
主要从事产品自动化装配及检测技术研究、混合动力控制技术、特种车辆工作机构和安全冗余设计。先后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5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国家、省部级项目7项;授权国家专利3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36篇,正式出版高校教材、手册7部,目前在研科研经费20余万元。
办公电话:0571-85070218,Email:song580121@163.com


吴坚,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浙江科技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浙江省本科院校十二五优势专业负责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浙江省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数控车床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食品物流装备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实验室副主任,新昌轴承块状经济转型升级专家服务组专家,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杭州分中心副主任,《货·运·车辆》编委会副主任。1995年5月至1996年6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赴联邦德国肯普腾应用技术大学开展访学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冷链运输车辆、CAD/CAM、数控技术。
主持浙江省重点科研创新团队项目1项、浙江省教育厅教学科研规划研究项目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国际合作专项1项,863计划子课题1项,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1项,主持厅局级项目2项,共发表论文近四十篇,其中EI检索10篇,先后主持或参加各类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10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各类学科、专业、团队和创新实验区4项;积极参加高校服务地方活动,完成横向项目60余项,近900余万元;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
办公电话:0571-85070216,Email:wujian@zust.edu.cn


祝邦文,男,教授级高工,硕士生导师。
1985年2002年在浙江省冶金研究院从事钎焊材料的基础性研究,2002年调入浙江科技学院,从事机械工程材料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课程有《机械制造基础》、《焊接技术》、《现代表面技术》等。研究方向为焊接技术和现代表面技术,主持的科研项目主要是高性能金刚石刀具、硬质合金、不锈钢材料、表面贴装技术用钎焊材料,开发的多种高真空级和电子级钎焊材料为相关行业做出了较大的推动作用,特别在节银增效方面贡献较大,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项。1999年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现为机械学院材料工程系主任。
标志性项目有人造金刚石高性能刀具制造技术研究、硬质合金新型钎焊料的研究等。大功率晶体管用镍基钎料、中温稀土铜基钎焊料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的《机械制造基础》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办公电话:0571-85070207,Email:zhubwen@zust.edu.cn


杨礼康,教授,硕士生导师。2004年3月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科,获得工学博士学位。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浙江省振动工程学会理事、设计方法学会理事,《SmartMaterialsandStructures》稿件评阅人。2006.9-2007.9获教育部留学基金全额资助在瑞典皇家工学院从事研究工作(博士后)。主要从事机电系统主、被动振动控制、车辆悬挂系统设计方法、功能材料应用、产品设计方法学等方面的研究。
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振动能平衡回馈分析的磁流变智能结构跨尺度设计方法研究”和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技术应用研究项目“无菌医疗器械全程自动组装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及设备研制”,并承担横向项目多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浙江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创新团队:“流动机械与多相流研究”和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农产品现代物流与安全控制”。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多项,在一级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获发明专利多项。目前在研的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项,科研经费60余万。
办公电话:0571-85070214,Email:ylkwx@hotmail.com

范玉峰,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5年3月毕业于日本秋田县立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日本东北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和湖南大学任研究员。
主要从事超精密切削和磨削加工、光学元件模压成型技术研究和相关的教学工作,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有20余篇被SCI、EI收录。作为主持人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1项、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自科基金项目2项,参加编写学术著作3部;研究成果曾获得2012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办公电话:0571-85070239, Email: fan005@126.com
李西秦, 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质检总局汽车缺陷调查与鉴定专家。1986年5月吉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2001年获教授任职资格,主要研究方向为试验装备和燃气电控发动机研究。
主持完成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曾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教委教学成果二等奖、浙江省教育厅高??蒲谐晒冉?。主持起草的JB/T 5183-2002《轮式拖拉机静液压转向系统 试验方法》已由国家经贸委批准颁布实施。主持完成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基于D-S证据理论的CNG发动机排放控制研究”项目。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一级学报、核心期刊上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EI-C收录10篇,以第一发明人获国家授权专利10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
办公电话:0571-85070214,  Email:lixiqin3@163.com
沙毅,男,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84年7月毕业于原江苏工学院(现江苏大学)动力机械工程系水力机械专业,同年8月留校排灌机械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2001年4月校内转入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流体力学教研室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先后任流体力学实验室主任,学院中心实验室常务副主任。2007年4月任研究员。2009年1月调入浙江科技学院工作。2009年11月浙江省委组织部、科技厅等聘任为温岭泵业块状经济转型升级专家。现任浙江科技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流体机械行业泵与风机、农业喷滴灌、流体机械及流体力学测试技术等方向科学技术研究、工程设计和教学工作。作为主要完成人(2项主持人),参加完成国家、部、省级重大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完成横向课题50余项;获机电部、机械部和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参加起草管道泵国家行业技术标准2部。参编教材1部,编著教材《泵与风机》1部,业余创作长篇小说《原野上的红蜡烛》1部;在《机械工程学报》、《农业机械学报》、《农业工程学报》、《实验力学》、《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水泵技术》等全国科技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16篇EI检索;近3年主持完成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轴流泵汽蚀振动机理及频谱特性研究”等科研项目5项,主持在研项目3项,累积科研经费44万元。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于振动能平衡回馈分析的磁流变智能结构跨尺度设计方法研究”项目1项。目前已形成“汽蚀机械振动和噪声理论研究”新研究方向。
教学上主要为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讲授流体力学、泵与风机、流体机械原理、喷滴灌理论与应用、机械设计、机械精度设计与测量、设备监控与故障诊断等9门课。指导毕业硕士研究生5名。
办公电话:0571-85070220,  Email:shayi01@sina.com
 
林江,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工学博士,博士后,美国伊利诺伊(UIUC)大学访问学者。入选浙江省151人才支持计划,浙江省高校创新团队负责人,多次赴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主持浙江省精品课程机械制造基础,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浙江省重点教材等多种,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等教学成果奖多项。
长期从事机械制造设计领域的工程和研究工作,近年来重点关注基于流体动力学理论的流体机械理论问题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研究成果曾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研究工作得到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的支持。目前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和地方合作项目若干。
 
办公电话:0571-85070302,  Email: zjlinj@gmail.com
郑友取,教授,浙江科技学院副校长,硕士生导师,浙江省能源研究会能源环保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特聘教授、杭州市十佳大学生创业导师。2001年3月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获得工学博士学位,毕业后赴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做访问学者,2002年到浙江科技学院工作。2003年入选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07年破格晋升教授,曾先后赴日本、德国、瑞典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
主要从事能源生产工程中节能减排和流体机械中强化传热、多相流动等方面的数值模拟和应用基础研究。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浙江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和杭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等多个课题的研究,已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20多篇,获得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等奖项。目前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累计科研经费100多万元。
 
办公电话:0571-85070019,  Email: zhengyq@zust.edu.cn
浙江科技学院

添加浙江科技学院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浙江科技学院考研分数线、浙江科技学院报录比、浙江科技学院考研群、浙江科技学院学姐微信、浙江科技学院考研真题、浙江科技学院专业目录、浙江科技学院排名、浙江科技学院保研、浙江科技学院公众号、浙江科技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浙江科技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浙江科技学院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