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潘红春

发布时间:2021-11-2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潘红春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潘红春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潘红春 正文


姓名:潘红春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8
职称:教授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方向:动物分子生物学

潘红春,1969年生,理学博士,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目前主要从事动物分子生物学、无脊椎动物发育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等相关的研究工作。已在Zoological Science、Journal of Genetics and Molecular Biology、《生物工程学报》、《动物学报》、《动物分类学报》、《解剖学报》、《水生生物学报》、《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解剖学杂志》、《激光生物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拥有1项国家专利,并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主持人)和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三完成人)各1次。

一、主要学习、工作经历和学术兼职:
1、学习经历
1986.9---1990.7 安徽大学生物系,本科学习(动物学专业)
1990.9---1993.7 安徽师范大学生物系,攻读硕士学位(动物学专业)
2001.9---2004.6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动物学专业)
2002.1---2002.3 印度Annamalai大学,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资助的生物多样性?;ぱ刑职?
2、工作经历
1993.7---至今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二、主要讲授课程:
动物生物学
分子系统学
进化生物学

三、主要研究方向:
动物功能蛋白基因工程方向:具有潜在经济价值的动物功能蛋白基因的筛选、克隆、表达及相应重组蛋白的功能研究及其在药物、生物新材料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重要模式生物水螅研究方向:水螅无性生殖时芽体的发生、发育进程及机制、芽体从母体脱落调控机制;水?;淘偕讨邢赴坪头只?、形态发生及基盘特异性过氧化物酶的表达等研究。
分子系统学方向: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系统分类与分子系统进化研究。

四、 目前主持或参与研究的主要课题:
(一)纵向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组成型高表达的水?;烫匾煨怨趸锩窻NAi沉默对极性体制的维持及成熟芽体脱离母体调控机制的影响(No. 31171415),2012,主持。
安徽省高等院校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水?;坦趸锩柑匾煨员泶镉胨<蕴逯菩纬芍涞哪谠诹导白饔没频难芯?No. KJ2011A130),2011–2013,主持。
安徽师范大学生物大分子进化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圆网蛛类分子系统发生的研究,2008–2010,主持。
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壁钱科与拟壁钱科蜘蛛分子系统发生关系, 2006-2008,主持。
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悦目金蛛大壶状腺丝蛋白基因的克隆和表达,2005-2006,主持。
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安徽省偶蹄类野生动物分子标记的筛选及应用研究,2002-2003,主持。
(二)横向课题
皖南云豹?;ど镅а芯?,安徽省林业厅专项基金,2000-2002
皖南梅花鹿?;ど镅а芯?,国家林业局专项基金,2001-2004
安徽省陆生野生动物调查(皖中、皖北片),国家林业局专项基金,1999-2001

五、 主要研究成果
(一) 论文:
Pan H C(潘红春), Zhou KY, Song DX, Qiu Y. Phylogenetic placement of the spider genus Nephila (Araneae: Araneoidea) inferred from rRNA and MaSp1 gene sequence. Zoological Science, 2004, 21: 343-351
Pan H C(潘红春), Wu BS, Song DX.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araneoid spiders (Araneae: Superfamily Araneoidea) building different webs inferred from rDNA sequences.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Molecular Biology, 2005, 16(4): 227-235
Liu Min, Pan Hongchun(潘红春). Effects of photoperiod on green and brown hydra. Journal of Biosciences, 2011, In press
Li Shiwei, Pan Hongchun(潘红春).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two Chinese populations of Hydra magnipapillata. Mitochondrion, 2011, submitted
徐金金,潘红春,金灿等.大乳头水?;淘偕讨泄趸锩傅谋泶?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0,19(3):269-273
金灿,潘红春. 水螅芽体发育与头部再生进程间的相互作用.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1,20(1):85-91
刘敏,潘红春.恒定磁场及磁化水对大乳头水螅头区再生进程的影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 In press.
李华玲,潘红春,尹峥花.pH值对大乳头水螅种群增长、无性生殖及3种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激光生物学报,2010,19(1):92-97
汪安泰,潘红春,田胜尼.水螅细胞层内营养分布动态的研究.安徽师大学报,1996,19(3):245-248
刘从从,潘红春.分子数据联合形态学特征鉴定1水螅存疑种.动物分类学报,2010,已接受
郭慧,潘红春. 恒定磁场对日本三角涡虫无性横裂生殖及2种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14):2637-2640
郭慧,潘红春,金灿. 日本三角涡虫再生进程中3种抗氧化酶表达水平的变化.解剖学杂志,2010,已接受
童睿, 潘红春,马静静, 朱国萍, 郝家胜.小鼠膜型抗衰老Klotho蛋白基因特异片段的克隆、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09, 6(3):208-213
潘红春,宋大祥,周开亚,朱国萍.蜘蛛大壶状丝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生物工程学报,2007,23(3):446-451
尹峥花,潘红春,郝家胜.园蛛总科网型不同的蜘蛛间分子系统发生关系的初步探讨.蛛形学报,国家级刊物,2010,19(1): 37-41
李士伟,潘红春.从12s rRNA基因部分序列探讨络新妇亚科升格为科级阶元的有效性.蛛形学报,2010,19(1): 31-36
潘红春,吴宝山,郝家胜,朱国萍. 从16S rDNA基因序列初步探讨拟壁钱属和壁钱属蜘蛛系统发生关系. 动物分类学报,2007,32(1):131-136
潘红春,吴宝山,宋大祥,郝家胜,朱国萍. rRNA及MaSp1基因不支持圆网蛛类(蜘蛛目:妖面蛛总科 + 园蛛总科)的单系起源. 动物学报,2007,53(3):489-501
潘红春,宋大祥,周开亚.悦目金蛛丝腺SMART RACE cDNA文库的构建与鉴定.蛛形学报,2005,14(2):65-69
苏成勇,朱国萍,郝家胜,陈娜,潘红春,吴冬霞,张小平.凤蝶亚科线粒体16S rRNA基因的分子系统发生分析(蝶亚目,凤蝶科).动物分类学报,2007,32(2):334-341
陈娜,朱国萍,郝家胜,张小平,苏成勇,潘红春,吴冬霞.基于线粒体16S rDNA序列探讨蛱蝶科(鳞翅目,蝶亚目)主要类群的系统发生关系.动物学报,2007,53(1):106-115
吴冬霞,郝家胜,朱国萍,陈娜,苏成勇,潘红春,张小平.基于线粒体Cytb基因的线蛱蝶亚科的系统发育.动物学研究, 2007,28(1):1-8
23.Hao Jiasheng, Su Chengyong, Zhu Guoping, Chen Na, Wu Dongxia, Pan Hongchun(潘红春), Zhang Xiaoping. Mitochondrial 16S rDNA molecular morphology of the main butterflies’ lineages and its phylogenetic significance.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Molecular Biology, 2007,18(3)
王莹,苏成勇,潘红春,郝家胜.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分析宝贝科(Cypraeidae)腹足类动物的系统发生关系.动物分类学报, 2007,32(1):124-13
潘红春,王芳芳,吴宝山,孙祯,朱国萍. 短波紫外线(UV-C)对日本三角涡虫的损伤及6种酶活力的影响. 激光生物学报,2007,16(5):563-568
潘红春,范杰,王芳芳,孙祯.pH值对日本三角涡虫种群增长、无性生殖及6种酶活力的影响.水生生物学报,2008,32(2):46-51
孙祯,潘红春,王芳芳,范杰. 温度对日本三角涡虫种群增长及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安徽师大学报,2008,31(1)
潘红春,宋大祥,周开亚.蜘蛛丝蛋白研究进展.蛛形学报,2006,15(1):52-59
(二)专著
《动物学》,科学出版社,2007,参编
(三)专利
周开亚,宋大祥,潘红春.重组悦目金蛛大壶状腺丝蛋白及其制备方法.中国国家专利,2005,专利公开号:1563085
潘红春. 用于高GC含量基因扩增的高效PCR体系添加剂.2010,中国国家专利申请程序中.
(四)获奖
2001年《动物学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获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排序第一);
2002年《扬子鳄消化道组织学、超微结构及内分泌细胞研究》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排序第三);
1999年获安徽师范大学“皖泰”杯教师教学优秀一等奖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安徽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安徽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安徽师范大学报录比、安徽师范大学考研群、安徽师范大学学姐微信、安徽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安徽师范大学专业目录、安徽师范大学排名、安徽师范大学保研、安徽师范大学公众号、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安徽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安徽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安徽师范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ahsfdx/yjsds_561051.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