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导师:孙胜忠

发布时间:2021-11-2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导师:孙胜忠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导师:孙胜忠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导师:孙胜忠 正文


孙胜忠
E-mail:sunshengzhong888@sohu.com
Telephone:0553-5910588

所受教育
·学士(1989年)安徽师范大学
·硕士(2000年)上海师范大学
·博士(2004年)上海外国语大学
·高级研究学者(2006年-2007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职称职位
·1989年—1995年安徽师范大学助教
·1995年—2000年安徽师范大学讲师
·2000年—2004年安徽师范大学副教授
·2004年—安徽师范大学教授
·2001年—现在安徽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2002年—现在安徽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2004年—2006年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2006年—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主持项目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成长小说流变考”,项目批准号:11BWW047,项目负责人。
·2011年度安徽高校省级科学研究项目重点专项:“凯特·肖邦小说研究”,项目批准号:2011sk053zd,项目负责人。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英美成长小说比较研究”,项目批准号:AHSK07-08D90,项目负责人。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经典成长小说与美国成长小说之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06sk063,项目负责人。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美国成长小说及其文化表达研究”,课题批准号:2002EWY004,独立承担。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世纪西方文论循环态研究与多元互补模式的建构”项目批准号:2003JW061,项目负责人。
·安徽师范大学2001年度科研专项基金:“美国成长小说研究及其文化探源”,项目编号:2001ZX04,项目负责人。
·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科研专项基金:“哈莱姆文艺复兴的二重性研究”,项目编号:2003XZX10,项目负责人。
·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度科研专项基金:“??四尚∷抵械纳竺廊∠蚝兔拦幕犯裱芯俊?,项目编号:2004XZX16,项目负责人。

研究领域和方向
·英美文学
·20世纪西方文论

讲授课程
·20世纪西方文论:理论与实践
·英美诗歌欣赏
·美国文学:思潮与作家作品

获奖情况
·1995年安徽师范大学“皖泰”青年教师优秀教学成果奖
·1998年安徽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1998年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2年上海外国语大学优秀研究生奖
·2002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奖励基金学习一等奖
·2003年全国“宝钢教育基金奖”
·2003年度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学术文化节科研一等奖
·2004年度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学术文化节科研一等奖

发表论文
1.成长小说:与时俱新的小说样式,《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9月28日,总第362期(B-01文学版)。
2.分裂的人格与虚妄的梦——论觉醒型女性成长小说《觉醒》,《外国文学》,2011年第2期,第89-96页。
3.在情爱中成长—作为成长小说的《小城畸人》,《国外文学》,2010年第3期,第124-130页。
4.论成长小说中的“Bildung”,《外国语》,2010年第4期,第81-87页。
5.英美文学教学与人文思想渗透,《学术界》,2010年第4期,第131-136页。
6.一部独特的女性成长小说——论《简·爱》对童话的模仿与颠覆,《外国文学评论》,2009年第2期,第49-59页。
7.On the Evolution of American Bildungsroman with a Focus on Twain,Faulkner and Salinger,《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8年第8辑,第138-157页。
8.二元对立的颠覆和文本结构的消解——解构《麦田里的守望者》,《山东外语教学》,2008年第1期,第90-96页。
9.质疑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的“唯文化批评”,《外国文学》,2007年第3期,第82-88页。
10.走出误区,还文学批评本来面目,《文艺报》,2007年1月18日,第4版。
11.从“顿悟”到“遁世”——评??四傻男∷怠缎堋?,《外国语言文学》,2006年第2期,第126-130页。
12.悖论反讽象征——解读凯特·肖帮的短篇小说《一小时的变故》,《名作欣赏》,2006年第2期,第90-92页。
13.德国经典成长小说与美国成长小说之比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319-324页(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10期全文转载,第24-29页)。
14.20世纪西方文论演变的循环态和文学批评多元互补论,《外国语》,2004年第3期,第57-63页。
15.从文化传译看梭罗Walden的三个中文译本,《上??萍挤搿?,2004年第1期,第62-64页。
16.“新黑人”作家的两难抉择和“哈莱姆文艺复兴”的二重性,《外国语言文学》,2004年第1期,第62—67页。
17.反讽、象征与女性意识——评凯特·肖帮的短篇小说《一小时的变故》和《暴风雨》,《山东外语教学》,2003年第5期,第95—98页。
18.哈莱姆文艺复兴的缘起及其同美国主流文学的姻联,《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第43—46页。
19.“诗艺”:关于诗歌的诗——评麦克利什的新批评实践和原则,《外国语》,2002年第5期,第76—80页(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1期全文转载,第37-41页)。
20.成长的悖论:觉醒与困惑——美国成长小说及其文化解读,《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3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第263—277页。
21.独到的表现手法,超前的女性意识——解读凯特·肖帮的短篇小说《暴风雨》,《名作欣赏》,2002年第4期,第35—38页。
22.于“不一”中见“整一”——《呼啸山庄》艺术建构评析,《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2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第53—61页。
23.从灵与肉的分离到灵与肉的结合——评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第50—53页。
24.论丁尼生诗歌中死亡主题的嬗变及其创作的原动力,《山东外语教学》,2000年第3期,第45—48页。
25.“Nearing Again the Legendary Isle”(诗歌)译析,《英语知识》,2000年第9期,第11—12页。
26.是metaphor还是metonymy?《大学英语》,2000年第6期,第43—44页。
27.美国地方色彩文学主题探得——从马克·吐温、安德森和??四商钙?,《山东外语教学》,1999年第1期,第38—41、46页。
28.从马克·吐温、安德森和??四煽疵拦胤缴饰难У拇醋魈厣渡蕉庥锝萄А?,1998年第3期,第46—50页。
29.“Next,please”(诗歌)译析,《英语知识》,1999年第1期,第14—17页。

论著与教材
·《读写教程教师用书2》,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主编。
·《读写教程学生用书2》,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主编。
·《美国成长小说艺术与文化表达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专著。
·《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参撰。
·教材《英语》,知识出版社,2001年8月,主编。
·《美国文学词典:作家与作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参编。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安徽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安徽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安徽师范大学报录比、安徽师范大学考研群、安徽师范大学学姐微信、安徽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安徽师范大学专业目录、安徽师范大学排名、安徽师范大学保研、安徽师范大学公众号、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安徽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安徽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安徽师范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ahsfdx/yjsds_560898.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