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考研网

宁波大学化学考研

宁波大学化学考研

相关专业

宁波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Add 宁波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因为宁波大学化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宁波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学校,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请各位准备报考宁波大学化学考研的同学注意: 宁波大学化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的数据。因为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宁波大学化学考研,竞争激烈,所以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宁波大学化学研究生的考研人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 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另外考研派也会为大家宁波大学化学考研的参考书目、考研大纲、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等联系方式。希望你考取宁波大学 化学专业研究生,考研是个孤独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学生好好复习备考,来年上个985/211,实现自己的名校研究生梦想。

宁波大学化学考研
  一、专业课笔试
  我选的是食品化学,总共就9题,两种题型,简答和问答,简答题6题,问答题3题。
  1.写出国内外有关食品化学重要的期刊杂志的名称,不少于6个。(英文名称至少两个)
  2.蛋白质加热变性在食品中的作用。
  3.什么是酶促褐变?酶促褐变的条件。
  4.果胶的三种存在形式?果蔬未成熟是坚硬带成熟时变软,熟透变得软烂的原因。
  5.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的影响。
  6.谈谈你觉得当今食品化学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哪些方面的研究?
  7.下列三个英文的中文意思:HLB,亲水亲油平衡值,emulscation。
  8.什么是油脂的酸败?如何防止?
  9.食品化学在果蔬或肉制品中的应用,意义和原理。

  二、专业课面试:
  自我介绍随便英文或中文版,看不同考官的要求。
  1.抽题,随机抽取一题专业课题目,让你思考后回答,我抽的是从食品微生物的角度分析泡菜保藏的原理(中国人又不经常吃泡菜,我当咸菜回答的。)
  2.雷人的是没有英语听力,直接是老师提问你回答,给你一段英文,读一遍,然后他回选择性的让你翻译几句话或是一段全翻译。

  三、思政面试:
  总共会给你十个问题,让你随机抽一题,会给你思考时间的,和一个老师面对面交流,一般都是给一个现象让你谈谈你的看法。我抽的是十一黄金周高速公路免费通行,造成一拥堵,谈谈你的看法。
应用化学专业
 
2014年09月03日 08:54  点击:[5589]
专业背景:
 
新能源材料(包括太阳能光伏材料、储能材料、二次化学电源材料等)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决定性影响的五个技术领域之一,而世界上最大的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就是建立在工业催化和高分子材料基础之上。
 
目前,全球以锂电池、光伏电池等储能电池为主的材料市场规模每年已经超过2000亿美元,而由其带动而产生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市场则更为广阔,年营业额突破1万亿美元。中国能源材料产业市场的年均扩张速度将保持在20%以上,2012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800亿元,至2015年,这一数值将达到2000亿元左右,增长空间巨大。浙江省乃至宁波市是中国最重要的能源材料生产基地,有超威新能源、天能集团、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双鹿电池)、野马电池等上市企业20多家,而宁波望春地区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电池生产基地,有企业100多家,而入户的中科院材料研发的世界上首家石墨烯生产线,其最重要的用途就是用作锂电池负极材料。
 
近年来随着浙江省海洋经济蓬勃发展,我省石油炼制和高分子化工产业基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宁波又是全国三大化工产业园区。如在全国最大的石油炼制石化企业—中石化镇海炼化、世界500强的阿克苏诺贝尔、LG甬兴、中海油宁波分公司、万华宁波、拜耳、陶氏、杜邦、台塑等企业先后设立了9家国家石化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而全省石化类企业多达5000多家。每年对能源材料和工业催化人才需求量至少在五万人以上。
 
浙江省沿海地区进出口企业云集,而宁波北仑港又是国家最主要的进出口港口,重要工业城市,每年集装箱吞吐量居于全国前三位(前两位是上海,深圳),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000亿美金(超过西北五省的总额),而进出口商品和动植物产品均需经过检验检疫。因此宁波地区的各类商品检验机构就有100多家,全省有1000多家,这位商品检验与工业分析专业??樘峁┝舜罅烤鸵祷?。
 
专业方向:
 
工业催化与能源材料、化学工程与工艺、工业分析与商品检测、高分子材料与加工工艺
 
 
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新能源和工业催化材料为教学特色,是适应我国新能源、新材料、石油化工催化、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而设立的,体现了材料、石油化工、电子、机械等多学科交叉,是以能量转换材料及其器件设计、工业催化材料制备工艺为培养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专业。目前我们在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中银(宁波)电池、阿克苏诺贝尔、台塑集团、LG甬兴、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宁波市环境监测中心、宁波农产品质量检验局均建立了实习基地。每年可以提供大量实习见习岗位。
 
 
 
 
 
 
 
 
 
 
 
 
 
 
 
 
 
太阳能电池                     风力发电机                   锂电池
 
 
 
 
 
 
 
    新能源汽车                   石油裂解催化装置(镇海炼化)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基础知识扎实、实验素质高和动手能力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从事工业催化、新能源技术、高分子化工、工业分析和商品检验的科研、教学、生产技术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人才。
 
1、 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化学、物理、机械、电子等学科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管理科学基础知识;
 
2、 较系统地握新能源材料、器件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具有研究和开发新材料、高分子化工、商品检验新工艺的初步能力;
 
3、 掌握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备、加工与改性、性能检测和产品质量控制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选择和设计新能源材料与新能源器件加工工艺、新能源系统与工程的初步能力;
 
4、 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本专业必须的制图、设计、计算、测试、调研、文献查阅、实验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5、 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听、说、读、写的初步能力,达到国家、学校规定的英语水平考试;
 
6、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计算机应用基本知识和技能;
 
7、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勇于进行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探索、开发和应用;
 
8、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
 
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原理、化工过程开发、化学反应工程、工业催化、化学电源设计和工艺、薄膜技术与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电镀工艺学、商品检测、工业分析、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加工工艺、工程制图、计算机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应用化学专业英语、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精细化工等。
 
毕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浙江乃至全国的化学能源、太阳能及储能材料等新能源材料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业催化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等方面工作,也可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商检等部门从事科研、开发、工艺设计与改进、商品检验、教学以及管理等工作。
 
  根据《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2014]13号)文件、《宁波大学研究生招生复试及录取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宁大政〔2008〕12号)以及《宁波大学关于做好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为确保中心2016年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顺利开展,现将复试实施方案公布如下:

  一、报到时须出示和校验的材料

  资格审核材料:具体请点击查看链接地址:关于2016年硕士复试资格审查的重要提示。http://graduate.nbu.edu.cn/info/1073/11092.htm

  二、复试内容

  复试分为专业笔试、专业面试(含思政面试、专业面试和外语面试)及体检。

  1)思想政治面试由党总支负责,采用面试形式,分合格或不合格;

  2)专业课复试采用笔试、面试相结合:

  笔试内容为综合化学,考试时间2小时,满分100分;

  面试顺序选择采用抽签制,时间为每人15分钟,满分100分;

  5)外语口语及听力测试,时间每人不少于5分钟,满分100分。

  三、复试日程安排
 
日  期 事   项 内容、地点 安 排 人 员
3月22日
(星期二)
上午8:30—16:30 考生报到:1、交验材料
2、发复试日程安排
          3、发体检表
地点:龙赛理科楼南楼121
朱红林
3月23日
(星期周三)
上午7:30-11:00 体检(体检费:60元)
地点:校医院
 
下午13:00—14:30 抽签顺序参加思政面试 党总支
下午15:00—17:00 专业课笔试(综合化学)
地点:龙赛理科楼南楼114
朱红林
3月24日
(星期四)
上午8:30-11:00 面试顺序抽签决定(专业、英语)
地点:龙赛理科楼南楼114
复试小组成员
下午13:30—16:30 整理、汇总成绩,确定综合成绩及排序 朱红林

  四、成绩核算及排序方法
 
成绩类别 满分 加权系数 备注
1 初试 500 0.6 将满分500换算成100
2 专业课(政治)笔试 100 0.4 不含加试成绩;
根据专业需要,各专业点自主决定外语口语及听力测试的内容和形式。对于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3 专业面试 100
4 外语口语及听力测试 100
5 加试单科成绩 100 / 同等学力考生,单科成绩低于60分者,一般不予录取
6 体检 合格 / 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7 思想政治面试 合格 / 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1.复试成绩的计算办法:

  复试成绩=(专业课笔试成绩+专业面试成绩+外语口语及听力测试成绩)/3

  2.综合成绩的计算办法:

  综合成绩=(初试成绩/5)×60%+复试成绩×40%

  3.综合成绩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

  注:复试成绩按一志愿考生、校内一志愿调剂考生以及校外调剂考生依次分类排序。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予以优先录取。

  五、注意事项

  1)对资格审查不合格者,不予复试;

  2)学生确认相关重要信息并签字、签订个人承诺书;

  参加复试的考生名单

  刘彩艳 周倩倩 张释元

  王超 刘平平 李朦朦

  第二批复试名单

  齐晓倩 戴梦婷
    2021年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
    考 试 大 纲
    科目代码、名称:685无机及分析化学
    (一)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
    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无机化学原理部分、物质结构部分、元素化学部分、实验部分等内容。
    (四)试卷题型结构
    1.选择题
    2.填空题
    3.计算题
    4.问答题
    二、考查目标
    考查学生对无机化学基础理论、元素化学基本知识以及无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无机化学考试范围以《高等工业学校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结合我校实际教学情况,考试内容及各部分比例如下。
    (一)无机化学原理部分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2.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3.溶液中的离子平衡;4.氧化还原反应;5.配位化合物。
    (二)物质结构部分
    1.原子结构;2.分子结构;3.晶体结构。
    (三)元素化学部分
    1.主族元素:各元素的通性、常见元素和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常见离子的鉴定。
    2.过渡元素:过渡元素的通性,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银、锌、汞等过渡元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常见离子的鉴定。
    3.镧系和锕系元素:镧系和锕系元素的通性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四)实验部分
    1.基本操作和技能:无机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和技能。
    2.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通过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实验、个别离子和混合离子(三种)的检出实验,掌握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酸碱性、溶解性、氧化还原性、水解及配位性等性质,培养正确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3.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及综合、设计性实验:通过无机化学制备实验,学习无机物的制备、分离和提纯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选择仪器和药品进行实验的初步能力。
    分析化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分析化学内容主要考察几种常见的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构成、应用特点,具体包括:电位分析法、电解与库伦分析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红外吸收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要求考生能够较好的了解上述仪器分析方法,并且能够用于有机分子结构解析、有机混合物分离和定性定量检测、样品中元素总量测定、溶液样品中部分离子的电分析检测等实际工作中。
    一、绪论
    了解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理解基本概念:信号与噪声、灵敏度与检出限、分辨率。
    二、电化学分析
    理解电化学分析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电化学分析法中的电位分析法、pH电极及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理解电重量分析和库伦分析基本原理。了解扩散电流理论
    三、色谱分析
    掌握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色谱定性和定量方法;了解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仪器结构;理解气相和液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
    四、光谱分析
    了解常见的光谱分析方法的分类和特点;掌握原子吸收光谱和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仪器构成及主要应用特点。重点掌握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有机分子结构解析中的应用。
    五、波谱分析
    理解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和质谱分析的基本原理,了解仪器构成,重点掌握典型有机化合物的谱学特征及结构解析。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无机化学:《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仪器分析》(第二版),刘志广,张华,李亚明,编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宁波大学应用固体化学研究中心2017年还需要3至5名调剂考生,接收调剂生的专业为无机化学,欢迎报考化学、材料、化工类专业的学术型考生调剂。

  研究方向:应用无机化学方向内有关环境、光电催化、材料等方向的研究。

  请有调剂意向的考生登录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考生信息查询系统中的调剂预报名系统http://yjszs.nbu.edu.cn/yjszs_xsb/填写预调剂信息,请注意院系选择是:应用固体化学研究中心

  联系电话:0574-87600792

  Email:zhuhonglin1@nbu.edu.cn

  联系人:朱老师
    2021年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
    考 试 大 纲
    科目代码、名称:684有机化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仪器分析部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1.单项选择题
    2.填空题
    3.合成设计与机理题
    4.谱图解析与问答题
    二、考查目标
    该科目考试涵盖化学及相关专业中的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门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有机化学的基础内容、分析化学中的仪器分析部分(详情见考查范围、参考教材)。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合成方法及其应用;有机化合物各种类型的异构现象;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与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典型有机化学反应机制。要求考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独立分析解决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
    一、绪论
    有机化合物中的共价键,碳原子的杂化轨道,σ键和π键,碳原子的特性
    二、烷烃
    烷烃的命名、构象与构型、理化性质、卤代反应历程
    三、单烯烃
    烯烃的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构型的顺、反和Z、E标记法,次序规则;烯烃的加成反应、氧化反应,α—氢的卤代反应;亲电加成反应机制;碳正离子结构和稳定性的关系。
    四、炔烃和二烯烃
    炔烃的加成反应(加卤素、卤化氢、水、HCN),氧化反应,金属炔化物的生成;共轭二烯烃的1,2—加成和1,4—加成(加卤素、卤化氢)、双烯合成(Diels—Alder反应);共轭效应。
    五、脂环烃
    环己烷构象;脂环烃的制备
    六、对映异构
    对映异构的基本概念,构型的表示及标记方法。手性分子与手性碳原子、对称因素与旋光活性、对映体与非对映体、内消旋体与外消旋体等基本概念。对映异构体构型的Fischer投影式和透视式;构型的R/S和D/L标记法。
    七、芳烃
    芳烃的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苯的结构、芳香性及Huckel规则。苯和苯的衍生物的亲电取代反应(卤代、硝化、磺化、烷基化及碳正离子重排、?;?,侧链的氧化反应,侧链的卤代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芳环亲电取代反应机制,芳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及电子效应的影响;
    八、现代物理实验方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了解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质谱的基本原理和仪器构成,重点掌握有机分子结构的谱图特征并能够进行解析
    九、卤代烃
    卤代烃的分类、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卤代烷的异构、分类和命名、常见物理性质。代烷的亲核取代反应、消除反应、与金属Mg的反应。亲核取代反应的SN1、SN2机制及立体化学特征;消除反应机制。
    十、醇、酚、醚
    醇、酚、醚的分类、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醇与金属Na、Mg、Ca的反应,醇在低温下与浓强酸作用,醇的卤代反应(与HX、PX3、PX5、氯化亚砜、Lucas试剂的反应),醇的脱水反应及碳正离子重排(分子内、分子间脱水),醇的酯化反应,醇的氧化反应。醇的消除反应的特征及机制。酚的酸性及其影响因素,酚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硝化、磺化、卤代),酚的氧化反应,酚与FeCl3的显色反应。了解醚在低温下与浓强酸作用、醚键的断裂、醚过氧化物的生成、检验和处理、环氧乙烷的开环反应(加水、氨或胺、醇、卤化氢、格氏试剂)。
    十一、醛和酮
    醛、酮、醌的分类、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α—氢的反应,醛的氧化和歧化反应,醛、酮的还原反应。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机制及立体化学。常见醛酮化合物的性质及制备方法。
    十二、羧酸
    羧酸的分类、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了解常见的羧酸及其物理性质。酸碱理论。
    十三、羧酸衍生物
    羧酸衍生物的分类、结构和命名。了解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掌握不同结构羧酸的酸性,羧酸衍生物的生成,二元羧酸的受热分解反应,羧酸的还原反应,羧酸α—氢的卤代反应。掌握羧酸衍生物的水解、醇解、氨解反应,Claisen酯缩合反应,酯的还原反应,酰胺的酸碱性,酰胺的Hofmann降解反应。了解各种羟基酸的脱水反应,α—羟基酸及α—酮酸的氧化反应,α—酮酸及β—酮酸的分解反应,β—酮酸酯的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掌握乙酰乙酸乙酯合成法和丙二酸酯合成法。理解有机合成路线。
    十四、含氮有机化合物
    硝基化合物和胺的结构、分类、命名和理化性质。重氮盐的制备、反应及应用。不同结构胺的碱性,烷基化反应,?;从?,磺?;从?Hinsberg反应),与亚硝酸的反应,芳香胺的制备(芳香硝基化合物的还原)及亲电取代反应(卤代、磺化、硝化)。理解分子重排。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有机化学》(上、下册,第五版),李景宁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本科教学概况
 
2014年09月02日 16:42  点击:[6503]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贯彻“理论基础与实验技能并重,基本功训练与原创性研究并重,知识积累和思维训练并重”的培养思路,坚持“小而精”的育才理念,以造就踏踏实实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
 
学院重视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和构建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将新建与调整相结合、重点建设与特色建设相结合,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和专业方向,逐步优化专业布局,尤其是通过专业??榈牡髡脑旌陀呕?,建设有优良就业前景的本科专业。坚持以“四大建设”为载体,营造现代化教育教学体系:在加强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体系的同时,积极推进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实验室建设,构建现代化的教育教学体系。
 
学院对本科教学工作高度重视,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持续开展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图书资料等教学基本建设,特别是省市重点本科专业、精品课程、市、省级和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大力推行探究型试点课程的建设;完善学分制、推行导师制、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建设教学的过程控制、质量评估和监督保证体系;加强教风建设,促进学风建设。在教学管理、教学过程控制、教学研究、教风和学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涌现了一大批可喜的成果。
 
学院建立了师生科研结对计划,实行科研互助、联合培养等全方位合作方式,重在训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学生科研成绩显著,学生省级立项项目、发表论文、学生专利、科技竞赛等名列学校前茅,多次获得国家级“挑战杯”和省级“挑战杯”大奖。学院积极营造具有特色的学院文化,开展丰富的科技文化活动,如建立“材化青年创业论坛”,邀请产业领袖与学生直接交流指导,旨在启发学生将专业学习于创新创业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就业率近几年来一直排在省内高校同类专业的前列,有15%左右的学生考入如爱尔兰圣三一学院、中科院、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著名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学院与加州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著名学府,阿克伦大学大学等高分子名校,香港浸会大学等港台高校,和浙江大学等国内学府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联合培养、硕博连读、师生互派等制度化的国际校际交流,开展国内重要、国际领先的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开发,培养具有国际观的创业创新人才。学院还通过前沿学术讲座、每年一度的“Grubbs论坛”等高端学术活动,让师生面对面接触国际国内的科技领袖与产业精英。
 
根据国家和高校对本科生教育的需要,促进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学院已在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应用研究所、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镇海炼化技术中心、北仑检验检疫局、宁波中化化学品有限公司、奉化中立密封件有限公司、宁波杰事杰等单位建立了教学科研实践基地,以此提高学院的教育和科研条件,满足实用人才的培养需要。
化学 [0703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宁波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化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物理化学
02无机化学
03有机及分析化学
04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招生人数: 54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81无机化学或682高分子化学或683有机及分析化学
④881物理化学
备  注: 其中新药技术研究院拟招收 2 人,质谱研究院拟招收 4 人
注:其中新药技术研究院拟招收01方向1名,03方向4名。
复试科目:综合化学
学科教学(化学) [045106]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宁波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1]教育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13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
④836化学教学论
备  注: 全日制6人,非全日制7人原则上要求考生具有化学 (师范)专业背景
复试科目:化学课程与教学论
邮编:315211 
电话:(86)0574-87609987 
联系邮箱:chxy@nbu.edu.cn
地址:宁波市风华路818号
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2021年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科目
    考 试 大 纲
    科目名称:化学课程与教学论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1.简答题
    2.简答题
    3.论述题
    4.教学设计题
    二、考查目标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科目旨在考察考生如下化学课程与教学理论知识与能力:理解我国普通高中化学课程要素内涵,包括化学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与评价方式等基本知识;学会化学课程目标的陈述与表征、化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化学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化学教学评价方式的选择与设计等基本技能;能够基于化学课程教学理论视角娴熟地进行化学教材分析并设计规范的化学教学方案。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一、化学课程改革理念与课程结构
    二、化学课程教学目标与制定策略
    三、化学课程教学内容与组织方式
    四、化学课程教学的理念与策略
    五、化学课程教学评价的理念与策略
    六、化学教材分析与教学方案设计策略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教育部:高中与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最新版。
    2、苏教版或鲁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
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教师风采
 
     一、医药生物材料研究所
教授
梁洪泽(所长)、罗云杰、魏丹毅、王 邃、张剑锋、郭智勇
副教授
晁多斌、牟泽怀、骆钧飞、谢洪珍、赵玲玲、雷克微、叶俊、魏文廷
讲师
王慧飞、徐 龙、胡宇芳、葛国平
 
二、能源材料与工业催化研究所
教授
舒 杰(所长)、干 宁、李 星、张瑞丰、梁云霄、肖通虎
副教授
徐 清、水 淼、曹玉廷、周明炯、胡 芳、张巧红、周 游、辛 星、王 颖、翟春阳、章理远
讲师
吴永祥、李维俊
 
 
三、无机材料研究所
教授
陈红兵(所长)、韩 磊、潘建国、刘新才、潘 晶、刘进军、黄双武、夏海平、张约品、姜淑娟、潘尚可 、陶 凯、伊斐艳
副教授
吕 滨、潘仲彬、苏昕
讲师
姜林文、胡耀平、胡建旭、曹允业
 
四、高分子材料研究所
教授
王宗宝(所长)、历 伟
副教授
穆景山、李微微、龚狄荣、王文钦、翁更生、包锦标、徐玉赐、孙 巍、
陈重一、赵传壮、张 利、叶羽敏、许琳琼、李奕国
讲师
钱少平、刘文娜、苗伟俊、李许可
 
五、先进分离材料研究所
教授
吴大朋(所长)、李砚硕、陈 晨、张祯歆
副教授
朱倩倩、陈鹏、姜毅君
讲师
金 花、李 佳、逯 鹏、闫晓辉  
 
六、质谱技术与应用研究院
教授
唐科奇(院长)、丁传凡(副院长)、胡 军 、余绍宁
副教授
徐福兴
讲师
韩仁璐、吴芳玲、高文清、闫迎华
 
七、化学合成与绿色应用研究所
 
教授
郑岳青
副教授
许伟、黎挺挺  
讲师
李文英
 
 
学院简介
学院历史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的院史可追溯至1956年宁波师范专科学校设立的生化科(后为宁波师范学院化学系);1996年10月,“三校合并”时成立宁波大学化学系;2000年5月,与数学、物理专业合并成立宁波大学理学院,设为化学系;2005年12月,化学系从理学院独立出来,成立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系所设置与学科平台
 
学院设有基层教学组织设有化学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和中心实验室;基层学术组织设有医药生物材料研究所、下设能源材料与工业催化研究所、无机材料研究所、高分子材料研究所、先进分离材料研究所、质谱技术与应用研究所。现有3个本科专业、1个一级学位硕士点、1个专业硕士点、1个二级博士点;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均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省重点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1个; 市重中之重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市重点学科(物理化学)各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宁波市重点实验室2个,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1个,宁波市“3315”全球高端创业创新团队3个,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师资队伍
 
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42名,研究生395名。教职工122人,其中专任教师97人,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31人、副高职称42人,博士生导师1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98%。拥有学者1名、国家优青1名、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入选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培养11名、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名,省教坛新秀1名。
 
 
 
科研成果
 
近五年(2014-2018),学院主持承担各级各类项目303项,总经费达到7783.5万元。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及重要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903篇,其中SCI和EI收录论文819篇;人均SCI论文和TOP期刊论文发表数量位于全校前列,SCI论文占全校SCI论文的约20%。授权专利279项,其中发明专利197项。
 
学术交流
 
学院与校内外、国内外的同行有着广泛与密切的联系与交流,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美国阿克隆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研究所等国内外多所知名学府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多个领域开展了人才联合培养与学术合作交流。学院教师积极参与各自领域的国内外各项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学院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努力倡导勤奋好学、开拓创新的学风。全面实施院班两级管理制度,提升学工、教务等职能部门的综合服务能力,切实推进班级自我管理和规范运行,形成院、班两级互动联动、合力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真正激发基层班级的主动性与创造力。在全面实施导师制基础上,学院构建以师生科研结对、科研沙龙等为基础的本科学生“立体式”创新创业训练体系,重在加强学生的实践、科研和组织管理能力。学生在省级科研立项、发表论文、学生专利等方面获得显著成果,在全国“挑战杯”竞赛、化工设计竞赛、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浙江省化学学科竞赛等科技竞赛中多次获得奖项。
 
材化学院坚持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秉承包容合作的发展理念,努力打造科研成果突出、服务地方发展、培养优质人才的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高水平学院。
 
 
 
(以上数据截止至2019年9月)
应用化学专业
 
2014年09月01日 21:19  点击:[121]
【专业简介】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学专业是浙江省重点专业、浙江省首批优势特色本科专业,拥有浙江省实验教学实验中心,是当前宁波市本科应用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培养目标】应用化学专业学制4年,主要培养化学化工、材料方向的高端技术人才和研发人员,以及适合浙江省海洋经济支柱产业—沿海大化工产业急需的高端化工技术开发、分析检验、化学品对外贸易和工程设计人才,并为国内外一流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培养高端科研人才。毕业生符合宁波大学学士学位授予的有关规定,将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方向】应用化学专业分为工业分析与商品检测???、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加工工艺???,以后还将增加“能源材料与工业催化”???,并开设能源化学及实验、太阳能与太阳能电池、能源材料、工业催化、功能材料概论、电池及电池材料、固体电解质、新能源与环境?;?、锂离子电池制造及测试技术等综合、应用类课程,鉴于宁波市望春开发区是国内最大的新能源工业区之一,包括宁波中策电池(双鹿电池),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等数十个高新技术企业,涉及工业催化的高新技术企业也很多,“能源材料与工业催化”新??榈脑錾璞亟徊接呕τ没ёㄒ当弦瞪闹督峁?,促进优质就业。
 
【主干课程】应用化学专业学位课程包括:分析化学及实验、仪器分析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物理化学及实验、化工基础及实验、化工制图、高分子化学、应用化学专业英语、计算机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等课程。
 
【毕业去向】应用化学专业是全校毕业生就业率最高专业之一。毕业生主要在科研部门、高新技术产业、大型企业、环保、医药、商检等部门从事化学、化工及新材料领域的科研、开发、工艺设计与改进、教学以及管理等工作。近年来有多位同学进入爱尔兰圣三一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外一流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其余大部分学生进入巨化、阿克苏诺贝尔等国内外一流化工企业工作,还有部分学生进入中学、银行、事业单位工作。
    2021年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
    考 试 大 纲
    科目代码、名称:744农业基础化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
    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四)试卷题型结构
    1.单项选择题
    2.填空题
    3.计算、分析与合成题
    二、考查目标a
    农学门类化学考试涵盖无机及分析化学(或普通化学和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公共基础课程。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一)无机及分析化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基础、定性定量分析概况、溶液化学平衡及容量分析方法、电势分析和光度分析基础。要求考生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
    一、溶液和胶体
    考试内容
    分散系、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稀溶液的通性、胶体溶液
    考试要求
    1.了解分散系的分类及特点。
    2.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分数和质量摩尔浓度的表示方法及计算。
    3.掌握稀溶液依数性的基本概念、计算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4.掌握胶体的特性及胶团结构式的书写。
    5.掌握溶胶的稳定性与聚沉。
    二、化学热力学基础
    考试内容
    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化学及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
    考试要求
    1.了解热力学能、焓、熵及吉布斯自由能等状态函数的性质,功与热等概念。
    2.掌握有关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计算:恒压热与焓变、恒容热与热力学能变的关系及成立的条件。
    3.掌握化学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进度、标准态、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化学反应的摩尔焓变、化学反应的摩尔熵变、化学反应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等基本概念及吉布斯判据的应用。
    4.掌握化学反应的△rHm、△rSm、△rGm的计算。
    5.掌握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的计算及温度对反应自发性的影响。
    6.掌握化学反应方向的自由能判据。
    三、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考试内容
    化学反应速率基本概念、速率方程式、反应速率理论、化学平衡及移动
    考试要求
    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基元反应、复杂反应、反应级数、活化分子、有效碰撞及活化能等基本概念。
    2.掌握质量作用定律及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的书写。
    3.掌握浓度、温度及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4.掌握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及表达式的书写。
    5.掌握△rGm与K的关系及应用。
    6.掌握浓度、压力、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7.掌握化学等温方程式和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
    四、物质结构
    考试内容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律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离子键和共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分子间力和氢键
    考试要求
    1.了解波粒二象性、量子性(量子化)、波函数(原子轨道)、几率密度(电子云)、能级、能级组、屏蔽效应、钻穿效应、能级交错等概念。
    2.了解四个量子数的意义,掌握其取值规则。
    3.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及方法。
    4.理解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之间的关系,掌握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5.理解离子键与共价键的特征及区别,掌握σ键和π键的形成及特点。
    6.掌握杂化轨道(sp、sp2、sp3)的空间构型、键角及常见实例,不等性sp3杂化轨道(H20、NH3等)的空间构型。
    7.掌握元素电负性差值与键极性、偶极矩与分子极性的关系,分子间力(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和氢键的概念及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五、分析化学概论
    考试内容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滴定分析法概述
    考试要求
    1.掌握误差分类与减免方法,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关系。
    2.掌握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3.掌握滴定分析基本概念和原理、滴定反应的要求与滴定方式、基准物质的条件、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滴定结果的计算。
    六、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考试内容
    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平衡、缓冲溶液、酸碱滴定法
    考试要求
    1.了解质子条件式的书写,掌握弱酸、弱碱和两性物质溶液酸碱度的计算。
    2.掌握质子酸、质子碱、稀释定律、同离子效应、共轭酸碱对、解离常数等基本概念。
    3.掌握缓冲溶液的类型、配制、有关计算,了解其在农业科学和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4.掌握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一元酸(碱)滴定过程中pH的变化规律及常用指示剂的选择。
    5.掌握一元弱酸(碱)能否被准确滴定的条件。
    6.掌握酸碱滴定的有关计算。
    七、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滴定法
    考试内容
    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原理、沉淀滴定法
    考试要求
    1.掌握溶度积与溶解度的换算。
    2.掌握由溶度积原理判断沉淀的生成与溶解。
    3.掌握分步沉淀及其简单应用,了解沉淀转化的条件。
    4.了解沉淀滴定法的原理、银量法[莫尔(Mohr)法、佛尔哈德(Volhard)法、法扬司(Fajans)法、滴定终点的确定。
    八、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滴定法
    考试内容
    氧化还原反应、电极电势及其应用、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氧化还原滴定法
    考试要求
    1.掌握氧化数、氧化与还原、氧化态、还原态、氧化还原电对、原电池、电极电势、标准氢电极等基本概念。
    2.掌握用电池符号表示原电池及原电池电动势的计算。
    3.掌握能斯特方程式及浓度(或分压)、酸度对电极电势影响的相关计算。
    4.掌握电极电势的应用(判断氧化剂或还原剂的相对强弱,确定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次序和程度)。
    5.掌握标准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常数的关系。
    6.了解元素标准电势图及其应用。
    7.了解氧化还原滴定法的特点,氧化还原指示剂分类。
    8.掌握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重铬酸钾法、高锰酸钾法、碘量法)及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
    九、配位化合物和配位滴定法
    考试内容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配位平衡、配位滴定法
    考试要求
    1.掌握配合物定义、组成及命名,了解影响配位数的因素。
    2.理解配合物的价键理论要点。
    3.掌握配位平衡与其他平衡的关系,掌握影响配位平衡移动的因素及相关的计算。
    4.了解螯合物的结构特点及螯合效应。
    5.了解配位滴定法的特点及EDTA的性质。
    6.掌握单一金属离子能被准确滴定的条件,配位滴定所允许的最低pH及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7.了解金属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常用指示剂及指示剂使用条件。
    8.掌握配位滴定的方式和应用。
    十、电势分析法
    考试内容
    电势分析法基本原理、离子选择性电极
    考试要求
    1.了解电势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理解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的含义。
    3.了解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测定方法。
    十一、分光光度法
    考试内容
    分光光度法概述、吸收定律显色反应分光光度计及测定方法
    考试要求
    1.了解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朗伯一比耳定律的原理、应用及摩尔吸光系数,了解引起朗伯—比耳定律偏离的因素。
    3.了解显色反应的特点,掌握显色条件的选择。
    4.掌握分光光度法的应用和测量条件的选择。
    (二)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合成方法及其应用;有机化合物各种类型的异构现象;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与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有机化学反应的经典反应类型和反应机制。要求考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独立分析解决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
    一、有机化学概论
    考试内容
    有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学,化学键与分子结构,有机化合物结构特点与反应特性。
    考试要求
    1.掌握有机化合物中的共价键,区别σ键和π键。理解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理论以及各种杂化方式的特性及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立体构象。
    2.了解有机化合物结构与物理性质的关系。
    3.掌握有机化学反应特征及基本类型。
    二、饱和脂肪烃
    考试内容
    烷烃和环烷烃的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
    考试要求
    1.掌握碳原子的sp3杂化,伯、仲、叔、季碳原子的概念,烷烃分子的构象表示方法(Newman投影式和透视式),重叠式与交叉式构象及能垒,环己烷及其衍生物的构象。
    2.掌握烷烃和环烷烃的系统命名法及习惯命名法。
    3.了解烷烃和环烷烃的物理性质。
    4.掌握烷烃的化学性质(卤代);了解自由基反应机制,掌握不同类型碳自由基结构与稳定性的关系。
    5.掌握环烷烃的化学性质(三元环、四元环的加成反应,五元环、六元环的取代反应)。
    三、不饱和脂肪烃
    考试内容
    烯烃、二烯烃和炔烃的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
    考试要求
    1.掌握双键碳原子的sp2杂化、烯烃的异构现象,三键碳原子的sp杂化,共轭二烯烃的结构、共轭效应。
    2.掌握烯烃的命名,构型的顺、反和Z、E标记法,次序规则;掌握炔烃的命名。
    3.了解烯烃和炔烃的物理性质。
    4.掌握烯烃的加成反应(加卤素、卤化氢、水、硫酸、次卤酸、催化氢化、过氧化物催化下的自由基加成反应),氧化反应,α—氢的卤代反应;了解亲电加成反应机制(Markovnikov规则);掌握不同碳正离子结构和稳定性的关系。
    5.掌握炔烃的加成反应(加卤素、卤化氢、水、HCN),氧化反应,金属炔化物的生成。
    6.掌握共轭二烯烃的1,2—加成和1,4—加成(加卤素、卤化氢)、双烯合成(Diels—Alder反应)。
    四、芳香烃
    考试内容
    芳香烃的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
    考试要求
    1.了解芳香烃的分类和结构,掌握苯和萘及衍生物的命名。
    2.掌握苯的结构、芳香性及Huckel规则。
    3.了解芳香烃的物理性质。
    4.掌握苯和苯的衍生物的亲电取代反应(卤代、硝化、磺化、付克烷基化和?;?,苄基位的卤代反应;氧化反应(侧链氧化),了解萘的亲电取代反应(卤代、硝化、磺化),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5.了解芳环亲电取代反应机制,掌握芳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及电子效应的影响
    五、旋光异构
    考试内容
    旋光异构的基本概念构型的表示及标记方法
    考试要求
    1.掌握偏振光与旋光性、旋光度与比旋光度、手性分子与手性碳原子、对称因素与旋光活性、对映体与非对映体、内消旋体与外消旋体等基本概念。
    2.掌握旋光异构体构型的Fischer投影式和透视式;掌握构型的R/S和D/L标记法。
    3.了解环状化合物和不含手性碳原子的手性分子结构。
    4.了解旋光异构体的性质。
    5.了解亲电加成的立体化学?! ×?、卤代烃
    考试内容
    卤代烃的分类、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
    考试要求
    1.掌握卤代烷的异构、分类和命名。
    2.了解卤代烷的物理性质。
    3.掌握卤代烷的亲核取代反应(与H2O/NaOH、NaCN、RONa、氨或胺、AgNO3/乙醇反应)、消除反应(Saytzeff规则)、与金属Mg的反应-格式试剂。
    4.掌握亲核取代反应的SN1、SN2机制及立体化学特征;理解消除反应的E1、E2机制。能判断SN1、SN2、E1、E1各自的有利反应条件。理解碳正离子的重排。
    七、醇、酚、醚
    考试内容
    醇、酚、醚的分类、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
    考试要求
    1.掌握醇、酚、醚的分类、结构和命名。
    2.了解醇、酚、醚的物理性质。
    3.掌握醇与金属Na、Mg、Ca的反应,醇在低温下与浓强酸作用,醇的卤代反应(与HX、PX3、PX5、氯化亚砜、Lucas试剂的反应),醇的脱水反应及碳正离子重排(分子内、分子间脱水),醇的酯化反应,醇的氧化反应。
    4.掌握酚的酸性及其影响因素,酚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硝化、磺化、卤代),酚的氧化反应,酚与FeCl3的显色反应。
    5.了解醚在低温下与浓强酸作用,醚键的断裂;了解醚过氧化物的生成、检验和处理。
    6.了解环氧乙烷的开环反应(加水、氨或胺、醇、卤化氢、格氏试剂)以及环氧乙烷在合成中的应用。
    八、醛、酮、醌
    考试内容
    醛、酮、醌的分类、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
    考试要求
    1.掌握醛、酮、醌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2.了解醛、酮、醌的物理性质。
    3.掌握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与HCN、NaHSO3、RMgX、ROH/H+、氨的衍生物、H2O的反应),α—氢的反应(α—卤代、羟醛缩合),醛的氧化和歧化反应(Cannizzaro反应),醛、酮的还原反应。
    4.了解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机制。
    5.掌握羟醛缩合反应,了解羟醛缩合反应的立体化学?! 【?、羧酸、羧酸衍生物、取代酸
    考试内容
    羧酸、羧酸衍生物、取代酸的分类、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
    考试要求
    1.掌握羧酸、羧酸衍生物、取代酸的分类、结构和命名(包括重要羧酸的俗名)。
    2.了解羧酸、羧酸衍生物、取代酸的物理性质。
    3.掌握不同结构羧酸的酸性,羧酸衍生物的生成,二元羧酸的受热分解反应,羧酸的还原反应,羧酸α—氢的卤代反应。
    4.掌握羧酸衍生物的水解、醇解、氨解反应,Claisen酯缩合反应,酯的还原反应,酰胺的酸碱性,酰胺的Hofmann降解反应。
    5.了解各种羟基酸的脱水反应,α—羟基酸及α—酮酸的氧化反应,α—酮酸及β—酮酸的分解反应,β—酮酸酯的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掌握乙酰乙酸乙酯合成法和丙二酸酯合成法。
    十、胺
    考试内容
    胺的结构、分类、命名和理化性质重氮盐的制备及应用尿素的性质
    考试要求
    1.掌握胺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2.了解胺的物理性质。
    3.掌握不同结构胺的碱性,烷基化反应,?;从?,磺?;从?Hinsberg反应),与亚硝酸的反应,芳香胺的制备(芳香硝基化合物的还原)及亲电取代反应(卤代、磺化、硝化)。
    4.掌握重氮盐的制备及各类官能团转化反应(与H2O、H3PO2、CuX、CuCN反应),了解重氮盐的偶联反应。
    5.了解尿素的碱性,水解反应,二缩脲的生成及反应。
    十一、糖类
    考试内容
    糖类的分类、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
    考试要求
    1.掌握核糖、2—脱氧核糖、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果糖的链状结构(Fischer投影式)、变旋现象和环状结构(Haworth式和构象式)。
    2.掌握核糖、2—脱氧核糖、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果糖及其糖苷的构型及命名。
    3.掌握单糖的异构化、氧化、还原、成脎、成苷、醚化和?;从?。
    4.掌握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蔗糖的结构和组成,二糖的理化性质(还原性和非还原性)。识别二糖的连接方式。
    5.了解淀粉和纤维素的结构、组成及连接方式,淀粉的鉴别。
    十二、氨基酸、肽
    考试内容
    氨基酸的分类、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二肽和三肽的命名
    考试要求
    1.了解氨基酸的分类、结构和命名,了解氨基酸的物理性质。
    2.掌握α—氨基酸的两性性质和等电点,氨基酸的化学性质。
    3.了解二肽的生成及二肽和三肽的命名。
    十三、脂类
    考试内容
    油脂、蜡、磷脂的组成和结构油脂和高级脂肪酸的命名油脂的理化性质
    考试要求
    1.掌握油脂、蜡、磷脂(脑磷脂、卵磷脂)的组成和结构,油脂和高级脂肪酸的命名。
    2.掌握油脂的皂化反应及皂化值的计算。
    3.了解皂化值、碘值、酸值的概念。
    十四、杂环化合物
    考试内容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结构、命名和理化性质
    考试要求
    1.掌握呋喃、吡咯、噻吩、吡啶、嘧啶、喹啉、吲哚、嘌呤及其衍生物的命名。
    2.掌握呋喃、吡咯、噻吩、吡啶的结构与芳香性的关系,结构与亲电取代反应活性的关系。
    3.掌握吡咯和吡啶的酸碱性,呋喃、吡咯、噻吩、吡啶的亲电取代反应(卤代、磺化),还原反应,吡啶侧链的氧化反应。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①无机及分析化学(第3版),董元彦、王运、张方钰主编,科学出版社,2011年;
    ②有机化学(第4版),汪小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化学专业
 
2014年09月01日 21:18  点击:[136]
【专业简介】化学是一门“中心的科学”?;г谙执ひ捣⒄怪芯哂芯僮闱嶂氐淖饔?。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各学科的日益交叉,学科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医药、化工、材料、生命科学、食品科学等领域的发展都需要有坚实的化学基础。中国已成为世界原料药第一大生产和出口国,而浙江省是我国精细化工、医药强省,有几十家医药行业龙头企业,对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需求旺盛。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我们在化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深度和广度以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方面都进行了优化。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相关的基本工程技术知识和应用能力,获得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培养具有基础知识扎实、实验素质高和动手能力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从事化学及医药领域的科研、技术开发、管理及贸易工作的高级人才。
 
【专业方向】精细化学品化学???、能源化学???、有机高分子???、材料化学???、分析测试???/div>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现代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工原理、化学专业英语、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绿色化学、有机合成、药物化学、药物合成、药物分析、色谱分析、电化学分析、波谱分析、制药工艺学、药物缓释材料等。
 
【毕业去向】化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口径宽,多年来就业一直保持学校前茅。毕业生不仅分布于浙江全省、同时在长三角和全国范围内就业。主要就业领域有精细化学、医药制造、分析检测、生物技术、贸易企业,也有在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工作。部分毕业生通过出国、考研进一步深造。多年来化学专业为国内名校和研究所输送了大批优秀研究生。
    2021年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
    考 试 大 纲
    科目代码、名称:881物理化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
    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气体、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多组分热力学及相平衡,化学平衡,电化学,化学动力学,界面现象与胶体化学等内容。
    (四)试卷题型结构
    1.选择题
    2、填空题
    3.计算题
    4.问答题
    5.证明题
    二、考查目标
    1.对本门课程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掌握其含义及适用范围;
    2.掌握物理化学公式应用及公式应用条件。计算题要求思路正确,步骤简明。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1.气体、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范德华方程、压缩因子定义。
    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及其数学表达式;pVT变化、相变化与化学反应过程中W、Q、U、H、S、A与G的计算;熵增原理及三种平衡判据。
    了解热力学基本方程和麦克斯韦关系式的简单应用;克拉贝龙方程及克-克方程的应用。
    2.多组分热力学及相平衡
    偏摩尔量、化学势的概念;理想气体、理想稀溶液的化学势表达式;逸度、活度的定义以及活度的计算。
    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稀溶液依数性的概念及简单应用。
    相律的应用;单组分相图;二组分气-液及凝聚系统相图。
    3.化学平衡
    等温方程;标准摩尔反应Gibbs函数、标准平衡常数与平衡组成的计算;温度、压力和惰性气体对平衡的影响;同时平衡原理。
    4.电化学
    电解质溶液中电导率、摩尔电导率、活度与活度系数的计算;电导测定的应用。
    原电池电动势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Nernst方程;电动势测定的应用;电极的极化与超电势的概念。
    5.化学动力学
    反应速率、基元反应、反应分子数、反应级数的概念。
    零、一、二级反应的动力学特征及速率方程积分式的应用;阿累尼乌斯公式;对行、平行反应(一级)速率方程积分式的应用;复杂反应的近似处理法(稳态近似法、平衡态近似法)。
    催化作用的基本特征;光化反应的特征及光化学第一、第二定律。
    6.界面现象与胶体化学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与Young-Laplace方程;Kelvin公式;溶液的表面吸附;润湿与铺展现象及杨氏方程;化学吸附与物理吸附;Langmuir吸附等温式。
    了解胶体的光学性质、动力性质及电学性质;掌握胶团结构的表示,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作用;了解乳状液的稳定与破坏。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付献彩等(南京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化学专业
 
2014年09月03日 08:36  点击:[5662]
专业背景:
 
化学是一门“中心的科学”?;г谙执ひ捣⒄怪芯哂芯僮闱嶂氐淖饔?。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各学科的日益交叉,学科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医药、化工、材料、生命科学、食品科学等领域的发展都需要有坚实的化学基础。中国已成为世界原料药第一大生产和出口国,而浙江省是我国精细化工、医药强省,有几十家医药行业龙头企业,对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需求旺盛。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我们在化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深度和广度以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方面都进行了优化。
 
专业方向:
 
药物有机合成、现代仪器分析及应用、化学教育(师范)
 
专业特色:
 
“理工兼备、综合创新”-----致力于化学和医药领域,为国家和地方培养具有良好专业品质、科学素养、文化素养、国际化视野的通用型人才,为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丰富的实验操作技能的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分析检测、质量管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坚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相关的基本工程技术知识和应用能力,获得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培养具有基础知识扎实、实验素质高和动手能力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从事化学及医药领域的科研、技术开发、管理及贸易工作的高级人才。
 
主干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现代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工原理、化学专业英语、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绿色化学、有机合成、药物化学、药物合成、药物分析、色谱分析、电化学分析、波谱分析、制药工艺学、药物缓释材料等。
 
师资力量:
 
化学专业师资队伍职称结构、学位结构、年龄结构合理,有专职教师10人,有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3人,有留学科研经历3人。有完善的师资培养和引进计划。教师专业背景覆盖分析化学、有机化学、药物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领域。
 
教学科研成果:
 
近几年化学专业教师在教学、科研上成果显著,多名专业教师获得校级以上教学荣誉称号。承担的《分析化学》为省级精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为校级精品课程。承担和参与国家级、部省级、厅局级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数十件。
 
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
 
本科生从二年级开始,就进入教师课题组,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接受专业的科研训练。已有10个学生科研团队申报获得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当究粕蒲谐晒灾?,多名学生以第一作者或发明人发表论文或申报发明专利。多个学生科研团队获得国家级“挑战杯”或省级“挑战杯”奖项。
 
l 全国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011年
 
l 浙江省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2011年
 
l 浙江省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二等奖,2010年
 
l 浙江省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013年
 
发展与挑战:
 
宁波大学化学专业除保持传统专业优势外,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建立教育实习基地、强化与地方企业的合作,更加注重为科研机构和高校、医药化工企业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级专业人才,更加注重为生物医药、食品科学、新材料等交叉领域培养复合型人才。
 
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长三角医药制造业是两省一市的优势产业,在全国医药行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销售收入占全国三成。浙江省以化学原料药为主,化学药制剂主要在上海和江苏,生物和生化制品主要分布在区域内几个核心城市。区域内拥有上海张江、南京浦口、杭州新药港等国家级制药基地。全国化学原料药制造前50强,长三角占据22席?;ёㄒ狄延邢嗟笔勘弦瞪谥埔┢笠荡邮虏房⒓胺治黾觳夤ぷ?。
 
浙江省是全国进出口贸易大省,拥有宁波、舟山等著名港口城市。随着贸易量的迅速增长,对第三方检测机构的需求急剧增长。国内从2000年才开始起步,目前起点低,对人才需求极为旺盛,西方在十九世纪中叶就已经成熟了。因此,国内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发展前景非常好?;ёㄒ狄延邢嗟笔康谋弦瞪牍壹觳饣挂约暗谌郊觳夤?。
 
针对我省产业现状,我们制定了“立足浙江、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的人才培养战略目标,使宁大化学专业毕业生成为企业的骨干人才?;ёㄒ到淌τ氤と乔蚰诨?、制药、生物医药、分析检测等企业和机构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参与企业产品研发、技术咨询以及推荐合格人才。
 
就业:
 
化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口径宽,多年来就业一直保持学校前茅。毕业生不仅分布于浙江全省、同时在长三角和全国范围内就业。主要就业领域有精细化学、医药制造、分析检测、生物技术、贸易企业,也有在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工作。部分毕业生通过出国、考研进一步深造。多年来化学专业为中科院、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985、211大学输送了大批合格学子。
 
 
    2021年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
    考 试 大 纲
    科目代码、名称:741生物化学1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考点所提供的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生物体的化学成分(结构、性质、功能)和这些成分在生命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四)试卷题型结构
    主要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问答题等。
    二、考查目标
    课程考试的目的在于测试考生对于生物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各类生化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功能,各类生化物质代谢的基本途径、各途径之间关系及调控方法、基因工程基本理论等的掌握情况,测试考生对于生物化学研究热点、生物化学发展前沿的了解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生物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第一章绪论
    生物化学发展简史
    当代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生物化学研究热点、发展前沿
    第二章糖
    糖的概念和分类
    糖类的元素组成、化学本质及生物学功用
    单糖、二糖、寡糖和多糖的结构和性质
    几种常见糖的结构和特性(葡萄糖、半乳糖、果糖、蔗糖、乳糖、麦芽糖、纤维二糖、淀粉、糖原)
    第三章脂类
    脂质的类别、功能
    重要脂肪酸、重要磷脂的结构
    甘油脂、磷脂的通式以及脂肪酸的特性
    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第四章蛋白质化学
    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20种氨基酸的分类、简写符号;必需氨基酸种类
    肽相关知识
    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及主要化学反应
    蛋白质的结构(一级、二级、结构域、超二级结构、三级、四级结构的概念及形式、化学键)
    蛋白质一级结构序列的测定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蛋白质理化性质,蛋白质的变性和变构作用
    蛋白质分离与纯化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第五章核酸化学
    核酸的组成与类别
    核苷酸的结构
    DNA双螺旋结构要点、功能
    RNA的分类及各类RNA的结构特点、生物学功能
    核酸的主要理化性质,核酸变性、复性、杂交和序列测定等基本原理
    第六章酶学
    酶的概念和化学本质,酶的命名和分类
    酶的结构与酶的活性
    酶的作用特点和机制
    酶的制备与酶活力测定
    酶促反应动力学
    别构酶、固定化酶、同工酶、抗体酶、核酶
    第七章维生素
    维生素的分类
    维生素的活性形式,维生素与辅酶(辅基)之间的关系及其在酶促反应中的作用
    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与常见缺乏病的关系
    第八章激素
    激素作用机理
    几种重要的动物激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搞清它们的化学本质以及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第九章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
    新陈代谢概念、类型及其特点
    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概念和种类
    呼吸链的概念、组分、呼吸链中传递体的排列顺序
    ATP的生物学功能、生成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
    理解体内物质氧化过程中水、CO2、ATP是如何生成的
    第十章糖代谢
    糖的代谢途径,包括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和有关的酶
    ?糖的无氧分解、有氧氧化的概念、部位和过程、生理意义
    磷酸戊糖途径基本特点
    ?糖异生作用的概念、场所、原料及主要途径
    ?糖原分解和合成作用基本特点
    重点搞清各途径的关键酶、重要中间产物,哪些地方脱氢、哪些地方脱羧、哪些地方消耗ATP和产生ATP,掌握ATP的计算方法等。
    将各途径联系起来,理解生物体如何来恒定血糖浓度。
    第十一章脂代谢
    甘油氧化途径
    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及其能量的计算
    掌握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与脂肪酸的全程合成作用的异同点
    脂肪在产能和贮能中的作用
    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脂代谢与糖代谢联系。
    第十二章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氨的去路(搞清不同的生物对氨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尿素循环
    由α-酮酸的去路将蛋白质代谢与糖、脂代谢相联系
    生糖氨基酸和生酮氨基酸
    第十三章核酸代谢
    嘌呤、嘧啶核苷酸分解与合成代谢的基本特点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作用特点
    掌握基因重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基因工程在海洋生物学、水产养殖等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核酸的生物合成:掌握DNA和RNA合成的方式、特点,掌握DNA的损伤与修复的机理;
    理解生物学的中心法则,搞清生物信息遗传与变异的机制。
    第十四章蛋白质的合成代谢
    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表达
    三种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遗传密码的特点
    多肽合成过程要点
    第十五章物质代谢之间的相互关系
    搞清糖、脂、蛋白质、核酸这四大类物质代谢之间的相互关系,加强物质代谢的整体概念;物质代谢的三大调节方式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普通生物化学(第5版),陈均辉张冬梅,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化学     专业代码:070300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化学

专业介绍

北京化工大学为例
理学院化学一级学科下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二级学科,于2006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成为北京市化学一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评估中心组织的科学评估中,我?;б患堆Э莆痪忧傲?。2018年3月份,化学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
本学科经长期发展已形成一支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思想活跃、勇于创新的教学科研队伍,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1人、中组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13人。现有教授44人、副教授4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3人,45岁以下教师已成为学术带头人的主体。
本学科依托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近代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系、无机化学系、有机化学系、分析化学系、化学生物系及分析测试中心进行建设。在注重基础和理论研究的同时,将研究工作向下游延伸,形成了“基于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实际需求凝炼科学问题-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程化及产业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特色发展模式。经多年发展,逐渐形成了超分子插层组装化学、纳米结构与限域催化化学、资源与环境分析化学及安全分析、清洁能源材料与电化学、功能有机化学、纳微尺度的计算化学、化学生物学以及纳米化学与功能器件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近三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项目170余项。纵向科研经费到款10294万元,与企业合作项目横向科研经费到款4421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248余篇,其中SCI收录972篇,EI收录1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75件,授权专利224件。
  在为研究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科研环境的同时,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法国、英国等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实质性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了研究骨干定期互访、联合承??蒲邢钅考傲吓嘌徊┦垦芯可?。

专业点分布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北京化工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天津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中北大学 内蒙古大学 大连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延边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吉林化工学院 黑龙江省科学院 东北石油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江苏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温州大学 绍兴文理学院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 华侨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鲁东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河南师范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三峡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湘潭大学 湖南理工学院 南方科技大学 中山大学 深圳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贵州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喀什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703 化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9 所,本次参评66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50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03 清华大学 A+
3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4 10055 南开大学 A
5 10183 吉林大学 A
6 10246 复旦大学 A
7 10384 厦门大学 A
8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9 10284 南京大学 A-
10 10335 浙江大学 A-
11 10386 福州大学 A-
12 10486 武汉大学 A-
13 10532 湖南大学 A-
14 10558 中山大学 A-
15 10610 四川大学 A-
16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B+
17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B+
18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19 10247 同济大学 B+
20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21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22 10285 苏州大学 B+
23 10422 山东大学 B+
24 10459 郑州大学 B+
25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26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B+
27 10635 西南大学 B+
28 10697 西北大学 B+
29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30 10730 兰州大学 B+
31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32 10108 山西大学 B
33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34 10145 东北大学 B
35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36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B
37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B
38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39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B
40 10533 中南大学 B
41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42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43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B
44 10673 云南大学 B
45 11117 扬州大学 B
46 10075 河北大学 B-
47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B-
48 10126 内蒙古大学 B-
49 10212 黑龙江大学 B-
50 10255 东华大学 B-
51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52 10357 安徽大学 B-
53 10403 南昌大学 B-
54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B-
55 10475 河南大学 B-
56 10530 湘潭大学 B-
57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
58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59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60 10755 新疆大学 B-
61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62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C+
63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C+
64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C+
65 10140 辽宁大学 C+
66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67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C+
68 10280 上海大学 C+
69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C+
70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C+
71 10351 温州大学 C+
72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C+
73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C+
74 10559 暨南大学 C+
75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C+
76 11658 海南师范大学 C+
77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C
78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79 10184 延边大学 C
80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C
81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82 10299 江苏大学 C
83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84 10373 淮北师范大学 C
85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86 10427 济南大学 C
87 10446 曲阜师范大学 C
88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C
89 10512 湖北大学 C
90 10534 湖南科技大学 C
91 10560 汕头大学 C
92 10611 重庆大学 C
93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C-
94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95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C-
96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C-
97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C-
98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C-
99 10385 华侨大学 C-
100 10490 武汉工程大学 C-
101 10513 湖北师范大学 C-
102 10657 贵州大学 C-
103 10691 云南民族大学 C-
104 11258 大连大学 C-
105 11646 宁波大学 C-

应用化学专业考研科目:
院、系所 专业代码及名称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2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021-64253230)(商老师) 081704应用化学   01精细化学品化学与技术 5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2物理化学或803有机化学 ▲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国家重点学科;△?。ㄇ?、市)或部委重点学科 研究方向(01)限考803有机化学 
02有机、无机功能材料化学及其应用
03光催化和应用光化学
 

应用化学考研参考书: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备注
024 化学化工学院(电话:83686232)  145      
081704应用化学         
01 化学混合物的精细分离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2 数学二④807 化工原理 复试科目:2401 化学实验理论;2402 化学实验技术操作;2405 英语听力 《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技出版社。复试参考书目:初试参考书目及《大学化学实验》南京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相关无机、有机化学实验书。 全院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规模共计105名。不接受单独考试。录取方法:严格执行差额复试;按照1:1.2比例由高分到低分确定复试名单;复试后,按复试成绩加初试的两门专业课成绩在应用化学专业考生范围内重新排序,最后确定录取名单(复试不及格者不参加录取排序)。 应用化学专业录取人数由学院当年制定的硕士生招生政策确定。
02 化学废气废水的资源化
03 绿色反应与分离过程一体化
04 膜分离与绿色吸收过程
05 绿色催化反应过程

应用化学研究生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由于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备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就业前景美好。 化学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
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化学参考书目
01-04方向:
《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曹锡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化学》(上、下册)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南京大学方惠群等编著,科学出版社。
《有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胡宏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孙德坤、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习题集》侯文华、淳远、姚天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结构化学》江元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05方向:
《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曹锡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化学》(上、下册)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南京大学方惠群等编著,科学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余学海、陆云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第二版)潘祖仁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1方向:
《普通物理》(第一、二、三册)程守洙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孙德坤、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习题集》侯文华、淳远、姚天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
《结构化学》江元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化学研究方向
以复旦大学为例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学习方式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22 化学系   57   本系拟招收学术学位推免生40人。实际招生数视生源情况调整。
070301 无机化学(学术学位)   11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7人。
01固态材料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2丰产元素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3配位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4金属有机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5生物无机化学与蛋白质化学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6有机光电功能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02 分析化学(学术学位)   6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5人。
01色谱方法和高效分离分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2化学生物分析和蛋白质组分析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72细胞生物学
03现代电分析化学及传感技术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4天然药物分离分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03 有机化学(学术学位)   13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9人。
01物理有机化学
02有机合成化学
03超分子材料化学
04药物合成化学
05有机大分子化学
06天然产物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04 物理化学(学术学位)   21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16人。
01表面化学与催化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2复相催化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3电极过程和高能化学电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4量子化学与分子模拟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0量子力学;④836普通物理
05化学反应动力学和激光化学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0量子力学;④836普通物理
06结构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光化学和反应动力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8分子筛催化和功能材料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9固态材料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10工业催化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11新型化学电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Z1 ★化学生物学(学术学位)   4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3人。
01功能生物分子的化学基础
02生物分子的分离和鉴定
03药物和医用材料的分子设计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85216 化学工程(专业学位)   2   本专业拟招收全日制2人,学制2年。本专业不招收推免生。
01精细有机化学
02分析仪器技术与仪器分析
03功能材料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959基础化学

化学就业前景
化学专业的就业形势良好。在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消费升级等因素的拉动下,石化化工产品市场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随着能源、建材、家电、食品、服装、车辆及日用品的需求增加,化学专业人才需求也逐渐增加。
化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民人均收入将比2010年翻一番,社会整体消费能力将增长120%以上,居民消费习惯也将从“温饱型”向“发展型”转变,对绿色、安全、高性价比的高端石化化工产品的需求增速将超过传统产业。

社会消费能力的增长将带动相关能源、建材、家电、食品、服装、车辆等行业的发展,以上行业都是化学专业毕业生可进入的行业。

化学专业就业方向

化学专业的就业范围还是比较广的?;档谋弦瞪饕诨Ъ捌湎喙亓煊?,如化工、生物、医药、材料、环境、农业、食品、检验检疫、环境、国防、能源、信息等行业从事生产与科研工作,从事教师职业、报考政府机关公务员也是不错的选择。此外,有一些毕业生立志当科学家、搞研究,他们就选择在国内外深造,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宁波大学考研分数线、宁波大学报录比、宁波大学考研群、宁波大学学姐微信、宁波大学考研真题、宁波大学专业目录、宁波大学排名、宁波大学保研、宁波大学公众号、宁波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宁波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宁波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宁波大学化学考研 推荐

宁波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宁波大学考研网由宁波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宁波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宁波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宁波大学化学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im钱包如何取消等待打包-下载imtoken钱包-imtoken怎么找回原来的币-imtoken钱包怎么取消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