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考研网

山东农业大学化学考研

山东农业大学化学考研

相关专业

山东农业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Add 山东农业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因为山东农业大学化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山东农业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学校,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请各位准备报考山东农业大学化学考研的同学注意: 山东农业大学化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的数据。因为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山东农业大学化学考研,竞争激烈,所以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山东农业大学化学研究生的考研人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 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另外考研派也会为大家山东农业大学化学考研的参考书目、考研大纲、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等联系方式。希望你考取山东农业大学 化学专业研究生,考研是个孤独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学生好好复习备考,来年上个985/211,实现自己的名校研究生梦想。

山东农业大学化学考研
J00904【食品化学】 加试科目 《食品化学》阚建全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6年。
 
338【生物化学】 初试科目 《基础生物化学》李菡、赵亚华、高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基础生物化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李菡、盖英萍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年。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也是生命科学的核心与骨干学科。本硕士点自1989年开始独立招生,2000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已形成植物分子生物学、植物基因工程、动物生化与生物技术、植物生物化学和食品生物化学等几个稳定的研究方向。该学科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导师组年富力强。现有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2人。
近年来,该学科发展迅速,获省级科技成果11项,承担了大量的国家攻关课题,研究经费充足,实验条件优良,仪器设备先进,为有志于从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广大青年科技人员提供了进一步深造的浓厚学术氛围和优良实验环境。


612【分析化学】 初试科目 《分析化学》(第五版)上册,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材料与化工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0856)
一、培养目标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 掌握材料与化学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了解本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本行业领域某一方向具有独立担负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技术开发和工程管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3.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查阅本领域的国内外科技资料。
二、培养方向
1. 资源与新材料工程
研究方向包括功能化学品、功能材料、功能化离子液体、精细化学品、纳米材料等范畴内的分子设计、合成及开发应用,特别是与生命科学、农业科学有关的功能化学品研究以及高分子的精细化、功能化、智能化和生物模拟等方面的研究开发。作为材料科学与高分子化工、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等领域的交叉,主要围绕农业材料资源化和功能型新材料两个领域开展系统的研究。
2. 分离与反应工程
研究方向为农药、医用抗体、有机化合物中的高品质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及制备大宗化学品的关键氧化步骤,着重研究反应动力学、催化剂机理理论、系列产品的特殊合成与精细加工,进而进行工艺设计、工程开发及工业化的应用,主要围绕化工产品生产中的新型高效分离技术和环境友好新工艺两条主线开展较为深入的研究。
3. 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性能与应用
研究医药、农药、兽药等生物活性物质的结构、性能及制备方法,探索新型活性物质的分子设计、构效关系、合成方法、结构表征及应用新技术。以胶体化学理论为基础,研究界面、两亲分子、聚集体、分散体系的特性及其在新材料和新剂型农药加工中的应用?;诜肿幼宰樽肮怪喙δ芨丛佑行蜃樽疤?,以发展高效、环保且智能的软物质材料。
三、学习方式及修业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2年,学习年限2至3年,3年不毕业者作结业处理??纬萄笆敌醒Х种?,按规定修满课程学分、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和论文工作,并通过论文答辩,方可毕业。
四、培养方式及导师指导
1.双导师制或指导小组共同培养
工程硕士生的培养采用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或指导小组共同培养的方式。校内导师由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校外导师由学校聘任企业中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校内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个人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设置、教学实践活动等工作的组织协调。校外导师协助校内导师共同负责研究生论文的选题及其相关的工程设计、技术改造、试验研究和论文撰写等环节的指导工作。共同培养由指导小组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进行把关。导师应教书育人,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引导他们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道路。
2.课程学习与工程设计并重
工程硕士研究生既要深入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本专业的专门知识,又要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材料与化学工程领域的工程项目、规划、研究、设计与开发等实践活动中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科学方法,并通过实践尽可能加以解决。因此要特别加强研究生创新试验、创新开发和创新研究综合能力的培养。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在校内集中学习,校企联合课程、案例课程在本?;蚱笠悼?。
3.“产学研”实践训练培养
专业实践采取到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开展科学研究或工程设计研究的“产学研”实践训练培养方式。学生通过实践训练熟悉本行业相关工作流程和职业技术规范,培养研究生实践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实践环节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具有2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硕士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不具有2年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硕士专业实践不少于1年。
4.学位论文
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者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研究课题,可以是技术攻关、技术改造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等。论文可以采用产品研发、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与专业实践结合,时间不少于1年。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课程学分
①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
②学位课程不低于24学分。
③专业实践共8学分。
2.课程设置(见附表1)
六、学位授予与要求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和课程设置范围内修满32学分,实践能力考核合格、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化学与材料科学 学院  材料与化学工程专业 硕士 生课程设置
研究方向:资源与新材料工程、分离与反应工程、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性能与应用
课程
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开课学院
学位课程 GZ012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专硕) 2 32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GZ011002 英语(专硕) 3 32 1 外语学院
QZ013001 高等分离工程(Advanced chemical separation engineering) 3 48 1 化学学院
QZ013002 高等反应工程(Advanced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3 48 1 化学学院
QZ013003 高等化工热力学(Advanced Chemical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3 48 1 化学学院
QZ013004 材料化学工程(Material Chemical Engineering) 3 48 1 化学学院
GZ014001 工程伦理 2 32 1 水土学院
选修课程 QZ013006 精细化工工艺学(Technology of fine chemical engineering) 2 32 1 化学学院
QZ013005 高分子化学反应工程(Polymer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2 32 1 化学学院
QZ013010 化工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Chemical pollution Control and Treatment) 1 16 1 化学学院
QZ013011 高分子加工与工艺(Polymer Processing and Technology) 1 16 1 化学学院
S013023 功能材料(Functional materials) 1 16 1 化学学院
S013026F 现代分析实验技术 (Modern Analytical  Experiments technology) 2 32 1 化学学院
S013016 表面活性剂化学(surfactant chemistry) 1 16 1 化学学院
S013022 应用胶体化学(Applied colloidal chemistry) 2 32 1 化学学院
S013051 催化化学(catalysis chemistry) 2 32 1 化学学院
QZ013012 能源材料与器件(Energy Conversion Materials and Devices) 2 32 1 化学学院
S013062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Nanomaterials and Nanotechnology) 1 16 1 化学学院
S013056 农药制剂加工技术与原理(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principle of pesticide formulation) 1 16 1 化学学院
必修环节 QZ013014 专业实践(Professional Practice) 8   2-4 化学学院
补修课程 BX013004 化学工程基础(Fundamental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不计学分
 
36 2 化学学院
BX013006 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 36 1 化学学院
BX013005 仪器分析(Instrumental analysis) 54 2 化学学院
 
 
 


901【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自命题)】 初试科目 《植物生理学》孟庆伟,高辉远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二版,2017年;《生物化学》刘国琴、张曼夫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11年。 J01208【养殖水环境化学】 加试科目 《养殖水环境化学》(第一版),雷闫之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年。



  殷焕顺,男,1979年出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学校“1512”第二层次。主要承?!痘畔⒀А?、《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基础化学实验》等课程的教学任务。自2008年至今,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在《Analytical Chemistry》、《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Analyst》、《Analytical Chimica Acta》、《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Talanta》、《Electrochimica Acta》、《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Food Chemsitry》、《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Electroanalysis》、《New Journal of Chemsitry》、《RSC Advances》等SCI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多项。申请专利两项。    
   
  主要科学研究领域:
  
新型光电催化纳米材料的合成;
  新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构建;
  电化学生物传感在DNA甲基化损伤和microRNA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
  植物激素的电化学免疫检测。
  主持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禽白血病病变组织中microRNA异常表达的电化学研究(No. 21105056),2012.1-2014.12
  2.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MicroRNA的电化学检测及对植物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调控机理研究(No. ZR2011BQ001),2011.7-2014.6
  参加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功能树状高分子组装电化学基因探针-NASBA联用技术及快速检测禽流感病毒的研究(No.20775044)。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超灵敏电化学基因传感器的构筑及对环境激素致病机理的研究(No. 21075078)。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土壤中硫丹的微生物强化降解机制与生态毒性去除效应(No. 41071164)。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氧化氮调控桃果实山梨醇脱氢酶活性的分子机理(No. 30901160)。
  代表性论文(*为通讯作者):
  
1. Mo Wang, Zhenning Xu, Lijian Chen, Huanshun Yin* , and Shiyun Ai*, Electrochemical Immunosensing Platform for DNA Methyltransferase Activity Analysis and Inhibitor Screening,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2, 84 (21), 9072–9078. (SCI, IF=5.695)
  
2. Huanshun Yin, Yunlei Zhou, Zhenning Xu, Mo Wang, Shiyun Ai*, Ultrasensitive electrochemical immunoassay for DNA methyltransferase activity and inhibitor screening based on methyl binding domain protein of MeCP2 and enzymatic signal amplification,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49 (2013) 39–45. (SCI, IF=5.437)
  
3. Huanshun Yin, Yunlei Zhou, Haixia Zhang, Xiaomeng Meng, Shiyun Ai*. Electrochemical determination of microRNA-21 based on graphene, LNA integrated molecular beacon, AuNPs and biotin multifunctional bio bar codes and enzymatic assay system,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2012, 33(1): 247-253. (SCI, IF=5.437)
  
4. Huanshun Yin, Yunlei Zhou, Zhenning Xu, Lijian Chen, Di Zhang, Shiyun Ai*, An electrochemical assay for DNA methylation, methyltransferase activity and inhibitor screening based on methyl binding domain protein,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2013, 41, 492-497. (SCI, IF=5.437)
  
5. Huanshun Yin, Yunlei Zhou, Xiaomeng Meng, Kun Shang, Shiyun Ai*. One-step "green" preparation of graphene nanosheets and carbon nanospheres mixture by electrolyzing graphite rob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glucose biosensing,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2011, 30(1): 112-117. (SCI, IF=5.437)
  
6. Yunlei Zhou, Zhaoyan Zhang, Zhenning Xu, Huanshun Yin* , Shiyun Ai*. MicroRNA-21 detection based on molecular switching by amperometry, New Journal of Chemistry, 2012, 36(10), 1985-1991. (SCI, IF=2.966)
  
7. Huanshun Yin, Yunlei Zhou, Chuanxia Chen, Lusheng Zhu, Shiyun Ai*. An electrochemical signal 'off-on' sensing platform for microRNA detection,Analyst, 2012, 137(6): 1389-1395. (SCI, IF=3.969)
  
8. Xiaomeng Meng, Yunlei Zhou, Qianjin Liang, Xiangjin Qu, Qingqing Yang,Huanshun Yin* , Shiyun Ai*, Electrochemical determination of microRNA-21 based on bio bar code and hemin/G-quadruplet DNAenzyme, Analyst, 138 (2013) 3409–3415. (SCI, IF=3.969)
  
9. Huanshun Yin, Qingming Zhang, Yunlei Zhou, Qiang Ma, Tao liu, Lusheng Zhu*, Shiyun Ai*.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catechol, resorcinol and hydroquinone at graphene-chitosan composite film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and thei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in water samples,Electrochimica Acta, 2011, 56(6): 2748-2753. (SCI, IF=3.777)
  
10. Huanshun Yin, Yunlei Zhou, Jing Xu, Shiyun Ai*, Lin Cui, Lusheng Zhu*. Amperometric biosensor based on tyrosinase immobilized onto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cobalt phthalocyanine-silk fibroin fil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determine bisphenol A, 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10, 659(1-2): 144-150.(SCI, IF=4.387)
  
11. Huanshun Yin, Yunlei Zhou, Shiyun Ai, Quanpeng Chen, Xiangbin Zhu, Xianggang Liu, Lusheng Zhu. Sensitivity and selectivity determination of BPA in real water samples using PAMAM dendrimer and CoTe quantum dots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0, 174(1-3): 236-243. (SCI, IF=3.925)
  
12. Huanshun Yin, Yunlei Zhou, Qiang Ma, Shiyun Ai*, Quanpeng Chen, Lusheng Zhu*. Electrocatalytic oxidation behavior of guanosine at graphene, chitosan and Fe3O4 nanoparticles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and its determination, Talanta, 2010, 82(4): 1193-1199. (SCI, IF=3.498)

  注:招收生物传感和功能材料制备方向的研究生。

  通信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邮政编码:271018
  电子邮箱:yinhs@sdau.edu.cn;Huanshun.Yin@gmail.com
  联系电话:0538-8247660(实验室)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徐静,女,1977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材料化学系专业主任,学校1512第三层次。2006年12月获中山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室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合成的研究工作。目前正从事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阻燃耐热功能高分子材料以及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近几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A: Polymer Chemistry》、《Journal of 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European Polymer Journal》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多篇,其中9篇被SCI收录,1篇被EI收录。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主持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后、青年基金课题各一项。
   代表性研究论文:
   1.Jing Xu, Yue-Zhong Meng, Shuan-jin Wang, Allan S Hay.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novel poly(arylene ether)s and poly(arylene thioether)s based on a pyridazine biphenol or a phthalazine biphenol,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A-polymer chemistry, 2007, 45(2): 262-268 > 
  2.Jing Xu, Yue-Zhong Meng, Shuan-jin Wang, Allan S Hay.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aryiene ether)s containing 6-(4-hydroxyphenyl)pyridazin-3(2H)-one or 6-(4-hydroxyphenyl) pyridazine moieties,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A-polymer chemistry, 2006, 44(10): 3328-3335 
  3.Xu J, Li RKY, Meng YZ, Mai YW. Biodegradable poly(propylene carbonate) /montmorillonite nanocomposites prepared by direct melt intercalation, 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 2006,41(2): 244-252 
  4.Xu J, Li RKY, Xu Y, Li L, Meng YZ. Preparation of poly(propylene carbonate) /organo-vermiculite nanocomposites via direct melt intercalation, European polymer journal, 2005,41(4):881-888 
  5.Xu J, Meng YZ, Li RKY, Xu Y, Rajulu AV.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poly(vinyl alcohol)-vermiculite nanocomposites,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B-polymer chemistry, 2003, 41(7): 749-755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也是生命科学的核心与骨干学科。本硕士点自1989年开始独立招生,2000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已形成植物分子生物学、植物基因工程、动物生化与生物技术、植物生物化学和食品生物化学等几个稳定的研究方向。该学科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导师组年富力强。现有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2人。
  近年来,该学科发展迅速,获省级科技成果11项,承担了大量的国家攻关课题,研究经费充足,实验条件优良,仪器设备先进,为有志于从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广大青年科技人员提供了进一步深造的浓厚学术氛围和优良实验环境。
 


  苏秀荣,女,1965年出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1年获山东农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山东农大蔬菜学农学博士学位。 主讲《无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中级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农科化学实验》等。主要从事微量量热、天然产物分离与分析和化学生物学的研究工作。在《食品与发酵工业》、《应用生态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中国农业科学》、《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山东农业大学青年创新基金1项,协作主持泰安市科技发展计划1项,参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作为副主编编写《普通化学》、《农科化学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1》等教材?;裥=萄С晒坏冉?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参加科研课题: 
  1、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微乳剂形成过程及机理研究.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2、环境友好型作物专用控释肥开发与示范.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3、苘麻等植物提取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活性与有效组分分离. 山东农业大学青年创新基金
  4、作物根结线虫无公害防治剂研制. 泰安科技发展计划
  5、超灵敏电化学基因传感器的构筑及对环境激素致病机理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主要研究论文
  1. 苏秀荣,王汉忠,李全阳,付彩霞,张洪林. 酸奶发酵剂中嗜热链球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生长 关系的微量量热法研究.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2,28(9):38-41.
  2. 苏秀荣,王汉忠,李全阳. 微量量热法测定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的热量变化及时代时间.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2,33(4):453-458.
  3. 苏秀荣,王汉忠,李全阳,高吉刚,盛锋,张洪林. 微量量热法研究酸奶菌种的适宜生长温度及最佳生长温度. 微生物学杂志, 2003,23(5):15-17.
  4. 苏秀荣,贾寿华,宋少芳,唐红英. 叶绿素铬钠盐的制备及理化性质. 食品科学,2007, 2 (6):142-145
  5. 苏秀荣,王秀峰,杨凤娟,魏珉. 硝酸根胁迫对黄瓜幼苗叶片光合速率、PSⅡ光化学效率及光能分配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 18(7)1441- 1446
  6.苏秀荣,王秀峰,丁方军,杨凤娟. 不同浓度的 NO3-对黄瓜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8.11(6):1110-1117
  7.苏秀荣,王秀峰,杨凤娟,王玉桂.  NO3-胁迫下黄瓜幼苗依赖叶黄素循环的热耗散与启动. 中国农业科学,2008.11(41):3708- 3715
  8. 谢宁,苏秀荣*,王金信. 苘麻提取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活性. 农药, 2011, 50(10) :764-766
  9. 苏秀荣,谢宁,张纪龙,王金信*. 银胶菊叶和花提取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毒杀活性比较.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2, 21(1):77-82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也是生命科学的核心与骨干学科。本硕士点自1989年开始独立招生,2000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已形成植物分子生物学、植物基因工程、动物生化与生物技术、植物生物化学和食品生物化学等几个稳定的研究方向。该学科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导师组年富力强。现有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2人。
  近年来,该学科发展迅速,获省级科技成果11项,承担了大量的国家攻关课题,研究经费充足,实验条件优良,仪器设备先进,为有志于从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广大青年科技人员提供了进一步深造的浓厚学术氛围和优良实验环境。
  山东农业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简介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成立于2002年。目前,学院下设基础化学系、应用化学系、材料化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系和化学实验教学中心4个系1个中心。拥有山东省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两个省级教学和科研平台,与德国巴斯夫公司合作共建“中德现代农业研究中心”,与山东京博控股集团联合共建“碳一化学实验室”,设有一个校级科研平台“功能性环保农膜创制与应用实验室”。学院现有教职工78人(专任教师58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28人,高级实验师3人。教师中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人员占20%,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30人,外聘外籍讲座教授1人,山东省外专双百计划1人, 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人,西部人才计划1人。
学院现设有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应用化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应用化学、材料化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拥有在校本科生800余名,在校研究生100余名。学院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原值近3000万元。
学院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和课程建设。年教学工作量25000余学时,年开设实验40.5万人时数。拥有4门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和4门校级精品课程,开设《基础化学实验》和《无机及分析Ⅱ》两门慕课。近几年来,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4项,出版教材21部。
学院重视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围绕农业生物分析、化学生物学、生物质利用与新能源、绿色合成和农用绿色材料积极开展学科交叉研究。近五年来,学院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00多项、经费超3000万元?;袷〖蹲匀豢蒲Ы崩冉?项,获国家专利20多项,成果转化6项,发表科研论文500多篇,其中SCI、EI收录300多篇,化学学科为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
学院积极探索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子,拥有 “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良好院风。学院先后被山东省高校工委授予“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和“山东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荣获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山东省师德标兵1人。近5年,学生就业率保持99%以上,连续多年被学校授予“招生就业先进单位”荣誉称号。50%以上毕业生继续深造,就读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The Northeastern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Adelaide等国内外知名学府。


  曲祥金,男,1955年出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讲无机及分析化学、普通化学、分析化学、定量分析等专业课及公共基础课。主编全国农业院校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2004年8月,中国农业出版社)。主编《无机及分析化学Ⅱ》(2008年8月,科学出版社),副主编《分析化学》(2000年3月,中国林业出版社)、《农科化学实验》(1997年8月,中国农业出版社),参编《定量分析》(1994年12月,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定量分析》(1988年11月,江西教育出版社)、《无机及分析化学》(1993年10月,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主要研究方向:1.流动注射分析 2.电化学分析。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1项。主持科研课题:1.苯重氮氨基苯对偶氮苯光度法测定微量镉的研究2.流动注射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镉的研究 3.流动注射分析多元素同时测定研究4.植物细胞分裂素的电化学行为及伏安测定法研究5.伏安分析法测定单宁的研究。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Electrochimica Acta》、《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Analytical Sciences》、《分析化学》、《理化检验》等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65篇,被SCI收录16篇。1997年获山东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年获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三等奖、省级优秀实验技术成果二等奖。代表性研究论文: 
  1. Xianggang Liu, Xiangjin Qu? , Jing Dong, Shiyun Ai?, Ruixia Han,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of DNA hybridization using a change in flexibility,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Volume 26, Issue 8, Pages 3679-3682 (15 April 2011)
  2. Yanyan Qiu, Xiangjin Qu?, Jing Dong, Shiyun Ai?, Ruixia Han,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of DNA damage induced by acrylamide and its metabolite at the graphene-ionic liquid-Nafion modified pyrolytic graphite electrode,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190 (2011) 480–485
  3. Xianggang Liu, Xiangjin Qu, Hai Fan, Shiyun Ai?, Ruixia Han,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of DNA hybridization using a water-soluble branched polyethyleneimine–cobalt(III)–phenanthroline indicator and PNA probe on Au electrodes,Electrochimica Acta,Volume 55, Issue 22, Pages 6491-6495 (1 September 2010)
  4. Xianggang Liu, Yinghua Peng, Xiangjin Qu?, Shiyun Ai?, Ruixia Han, Xiangbin Zhu,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chitosan/poly(amidoamine)/DNA nanocomposite modified gold electrode for determination of dopamine and uric acid under coexistence of ascorbic acid,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Volume 654, Issues 1-2, Pages 72-78 (1 May 2011)
  5. Tao Liu, Xiangbin Zhu, Lin Cui, Peng Ju, Xiangjin Qu?, Shiyun Ai?,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adenine and guanine utilizing PbO2-carbon nanotubes-ionic liquid composite film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Volume 651, Issue 2, Pages 216-221 (1 February 2011)
  6. Xiang-jin Qu, Jie Zho, Ji-Gang Gao.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and Detectron of Plant Hormone 6-Benzyl Adenine in Acetate Buffer at Mercury Electrode. Analytical Science,2005, 21(10):1223-1226
  7. Qingxi Meng, Fen Wang, Xiangjin Qu*, Jie Zhou, Ming Li. Theoretical insights of copper(I)-nitrene complexes, Journal of Moulecular Structure: THEOCHEM, 2007,815(1-3),111-118
  8. QU, Xiang-jin, CHENChang-Bao, ZHOU Je*, Wu Chun-Hui Transport Selectivity of Di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Based Thymine-imprinted Polymeric Membrane over a Cellulose Support for Nucleic Acid Bases,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2007,25,213-218
  9. 曲祥金 张波 艾仕云 李金焕 朱鲁生. 分析化学,2007,35(3)386-389.
  10. X. J. Qu, Q. X. Meng, S. Y. Ai, J. Zhou, L. S. Zhu. Recognition of 6-Benzyladenine Using a Molecularly Imprinted Membrane on a Cellulose Acetate Support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2008, Vol. 63, No. 10, pp. 999–1004.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902【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自命题)】 初试科目 《动物生理学》(2版)杨秀平、肖向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动物生物化学》胡兰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 山东农业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为我校发展较快的新兴学院之一,现有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应用化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研究生导师30人。学院拥有山东省“十二五”高校“农业生物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三个省级教学和科研平台。
在学科建设上,已形成农业生物分析化学、生物活性物质合成与性能、应用胶体化学、资源与新材料、分离反应工程等几个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并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研究方向。 “十一五”期间,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等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承担企业委托横向研究课题22项,到位科研经费1200万元;近五年先后承担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及省部级项目60余项,承担企业委托横向研究课题12项,到位科研经费5198.5万元,其中纵向经费749万元;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项,授权专利17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27篇,其中被SCI、EI收录272篇。本学科注重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近五年转化科技成果12项,直接经济效益330万元;该学科学术梯队结构合理,仪器设备先进,学术氛围和科研环境优良,教学、科研成绩突出,具备良好的科研条件。
近年来,学院非常重视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和管理工作。特别是对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生培养质量逐年提高,毕业生就业面广,受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近5年平均就业率达100%。近3年毕业生发表SCI收录科研论文年均20篇,为我??蒲泄ぷ髯鞒隽司薮蠊毕?。热烈欢迎各位有志青年报考我院的研究生,我们将给您提供很好的学术提高和发展空间。
821【食品化学】 初试科目 《食品化学》阚建全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6年。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汪浩,男,1968年生,工学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获得上海交通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学士、材料学硕士学位,1990年7月至2003年2月中国石化齐鲁公司研究院(树脂加工应用研究所)工作,2003年3月任山东农业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副教授。在《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Polymer testing》、《中国塑料》、《合成橡胶工业》、《电线电缆》、《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等杂志上发表相关论文,SCI收录6篇;EI收录4篇;参加10th International Hydrocolloids Conference,做口头报告?;裰泄突す究蒲Ы浇保ǘ?项、三等1项)。1996年获共青团山东省委“青春立功”一等奖一项。国家发明专利两项。主要讲授《高分子物理》、《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1》、《基础化学实验》等课程。承担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一项。在聚合物加工与应用方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熟悉聚合物材料的配混改性、配方设计、成型加工、反应加工、结构和性能表征等。专注于大豆蛋白质塑料加工与性能研究,对此类基于可再生资源的环境友好绿色材料的开发有着浓厚的兴趣。 d代表性研究论文:      

  1  Hao Wang, Fei Zhang, Viscosity behavior of soy protein isolate dilute solution, 10thInternational Hydrocolloids Conference, oral presentation, 2010, 6: 21-24 
  2  Hao Wang, Lin Jiang, Lei Fu, Properties of Molded Soy Protein Isolate Plastics,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07, 106(6):3716–3720
  3  汪浩,黄华,张隐西, 制备工艺对大豆蛋白质塑料性能的影响,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06,25(3): 93-96
  4  汪浩,黄华,张隐西, 甘油和水共增塑大豆蛋白质塑料性能,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2005,36(4): 529-534 
  5  汪浩,王勋林,王寿泰, 聚乙烯接枝不饱和硅烷工艺研究, 电线电缆, 2004, (5):33-36
  6  汪浩,黄华,张隐西, 大豆蛋白质塑料特性的研究,中国塑料, 2002,16(8):57-60
  7  Hao Wang,  A simple evaluation method for PE as telephone cable insulation material at high speed extrusion and coating,  Polymer Testing, 2002, 21(8): 333-335
  8  Hao Wang, Hua Huang,Yinxi Zhang,  Rubberlike materials made from soy protein, China Synthetic Rubber Industry,2001, 24(5): 303
  9  汪浩,黄华,张隐西, 大豆蛋白质塑料加工和力学性能的研究,中国塑料,2001,15(7):47-50
  10 汪浩,黄华,张隐西,大豆蛋白质塑料研究进展, 西部粮油科技,2001,26(5): 26-30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李丽芳,女,1968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学校1512第三层次。2004年6月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院,获物理化学博士学位。主讲“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与胶体化学”、“胶体与表面化学”、“物理化学与胶体化学实验”及“物理化学实验”等本科课程,主讲“高等物理化学”、“表面活性剂化学”等研究生课程。在《化学学报》、《物理化学学报》、《应用化学》、《农药学学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副主编全国农业院校教材《基础化学实验》,参编《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和《物理化学》第三版等教材。 
   主要研究方向:超细颗粒的制备及电性质研究;水基农药制剂的制备及稳定性机理研究;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主持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1项,山东省博士后科研项目择优资助课题1项,校博士基金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参加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1项

 

  代表性科研论文:
  1. Mingkao Xu, Lifang Li*, Jing Xu, Dongqing Wang,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intercalated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J Dispersion Science Technology(accepted)
  2. 李丽芳,王莉,王建伟,王冬青,Mg-Fe-HTlc 对黄原胶流变性的影响,化学学报(修回)
  3. 李丽芳,孔祥洁,代绍凯,王莉,“电解质和pH值对毒死蜱微乳液透明温度范围的影响”,应用化学,2010,27(5):558-562
  4. 王莉,李丽芳*,贾猛猛,王建伟,王冬青,zeta电位法选择农药悬浮剂所需润湿分散剂,应用化学,2010,27(6):727-731
  5. 李丽芳,王开运,宋东升,孙绪兵,王凤芝,农药微乳液中阴/非离子复合表面活性剂作用机理研究,农药,2008,47(2):100-102。 
  7. 孔祥洁,李丽芳*,王莉,徐明考?!对囟舅莉缫壕敌纬捎跋煲蛩匮芯俊?,2008,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8  43 (9): 18-21 
  8. 孔祥洁,李丽芳*,王莉,徐明考,n-CnH2n+1OH对毒死蜱微乳剂透明温度范围的影响,2008,农药,2008,47(11):807-809
  9. 李丽芳,王开运,宋东升,孙绪兵,李波,“毒死蜱微乳液拟三元相图影响因素研究”. 农药学学报,2007,9(2):172-177.
  10. 李丽芳,侯万国,戴肖南,刘春霞. “Zn-Al类水滑石零净电荷点及等电点研究”.化学学报,2004,62(4):429-432. 
  11. 李丽芳,侯万国,刘春霞,戴肖南.“Zn-Al类水滑石的合成及表征”. 精细化工,2004, 21(3):161-164. 
  12. 李丽芳,侯万国,焦燕妮,刘春霞.“Zn-Al类水滑石结构正电荷对内禀电离平衡常数的影响”.物理化学学报,2004,20(5):459-462. 
  13. 李丽芳,侯万国,贾春晓,焦燕妮.“金属元素对类水滑石物质阴离子交换性能影响的研究”.山东大学学报,2004,39(2),90-94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化学     专业代码:070300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化学

专业介绍

北京化工大学为例
理学院化学一级学科下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二级学科,于2006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成为北京市化学一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评估中心组织的科学评估中,我?;б患堆Э莆痪忧傲?。2018年3月份,化学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
本学科经长期发展已形成一支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思想活跃、勇于创新的教学科研队伍,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1人、中组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13人。现有教授44人、副教授4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3人,45岁以下教师已成为学术带头人的主体。
本学科依托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近代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系、无机化学系、有机化学系、分析化学系、化学生物系及分析测试中心进行建设。在注重基础和理论研究的同时,将研究工作向下游延伸,形成了“基于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实际需求凝炼科学问题-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程化及产业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特色发展模式。经多年发展,逐渐形成了超分子插层组装化学、纳米结构与限域催化化学、资源与环境分析化学及安全分析、清洁能源材料与电化学、功能有机化学、纳微尺度的计算化学、化学生物学以及纳米化学与功能器件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近三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项目170余项。纵向科研经费到款10294万元,与企业合作项目横向科研经费到款4421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248余篇,其中SCI收录972篇,EI收录1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75件,授权专利224件。
  在为研究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科研环境的同时,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法国、英国等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实质性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了研究骨干定期互访、联合承??蒲邢钅考傲吓嘌徊┦垦芯可?。

专业点分布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北京化工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天津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中北大学 内蒙古大学 大连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延边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吉林化工学院 黑龙江省科学院 东北石油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江苏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温州大学 绍兴文理学院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 华侨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鲁东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河南师范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三峡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湘潭大学 湖南理工学院 南方科技大学 中山大学 深圳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贵州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喀什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703 化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9 所,本次参评66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50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03 清华大学 A+
3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4 10055 南开大学 A
5 10183 吉林大学 A
6 10246 复旦大学 A
7 10384 厦门大学 A
8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9 10284 南京大学 A-
10 10335 浙江大学 A-
11 10386 福州大学 A-
12 10486 武汉大学 A-
13 10532 湖南大学 A-
14 10558 中山大学 A-
15 10610 四川大学 A-
16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B+
17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B+
18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19 10247 同济大学 B+
20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21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22 10285 苏州大学 B+
23 10422 山东大学 B+
24 10459 郑州大学 B+
25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26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B+
27 10635 西南大学 B+
28 10697 西北大学 B+
29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30 10730 兰州大学 B+
31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32 10108 山西大学 B
33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34 10145 东北大学 B
35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36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B
37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B
38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39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B
40 10533 中南大学 B
41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42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43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B
44 10673 云南大学 B
45 11117 扬州大学 B
46 10075 河北大学 B-
47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B-
48 10126 内蒙古大学 B-
49 10212 黑龙江大学 B-
50 10255 东华大学 B-
51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52 10357 安徽大学 B-
53 10403 南昌大学 B-
54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B-
55 10475 河南大学 B-
56 10530 湘潭大学 B-
57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
58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59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60 10755 新疆大学 B-
61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62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C+
63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C+
64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C+
65 10140 辽宁大学 C+
66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67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C+
68 10280 上海大学 C+
69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C+
70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C+
71 10351 温州大学 C+
72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C+
73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C+
74 10559 暨南大学 C+
75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C+
76 11658 海南师范大学 C+
77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C
78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79 10184 延边大学 C
80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C
81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82 10299 江苏大学 C
83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84 10373 淮北师范大学 C
85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86 10427 济南大学 C
87 10446 曲阜师范大学 C
88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C
89 10512 湖北大学 C
90 10534 湖南科技大学 C
91 10560 汕头大学 C
92 10611 重庆大学 C
93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C-
94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95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C-
96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C-
97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C-
98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C-
99 10385 华侨大学 C-
100 10490 武汉工程大学 C-
101 10513 湖北师范大学 C-
102 10657 贵州大学 C-
103 10691 云南民族大学 C-
104 11258 大连大学 C-
105 11646 宁波大学 C-

应用化学专业考研科目:
院、系所 专业代码及名称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2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021-64253230)(商老师) 081704应用化学   01精细化学品化学与技术 5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2物理化学或803有机化学 ▲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国家重点学科;△?。ㄇ?、市)或部委重点学科 研究方向(01)限考803有机化学 
02有机、无机功能材料化学及其应用
03光催化和应用光化学
 

应用化学考研参考书: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备注
024 化学化工学院(电话:83686232)  145      
081704应用化学         
01 化学混合物的精细分离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2 数学二④807 化工原理 复试科目:2401 化学实验理论;2402 化学实验技术操作;2405 英语听力 《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技出版社。复试参考书目:初试参考书目及《大学化学实验》南京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相关无机、有机化学实验书。 全院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规模共计105名。不接受单独考试。录取方法:严格执行差额复试;按照1:1.2比例由高分到低分确定复试名单;复试后,按复试成绩加初试的两门专业课成绩在应用化学专业考生范围内重新排序,最后确定录取名单(复试不及格者不参加录取排序)。 应用化学专业录取人数由学院当年制定的硕士生招生政策确定。
02 化学废气废水的资源化
03 绿色反应与分离过程一体化
04 膜分离与绿色吸收过程
05 绿色催化反应过程

应用化学研究生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由于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备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就业前景美好。 化学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
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化学参考书目
01-04方向:
《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曹锡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化学》(上、下册)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南京大学方惠群等编著,科学出版社。
《有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胡宏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孙德坤、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习题集》侯文华、淳远、姚天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结构化学》江元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05方向:
《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曹锡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化学》(上、下册)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南京大学方惠群等编著,科学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余学海、陆云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第二版)潘祖仁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1方向:
《普通物理》(第一、二、三册)程守洙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孙德坤、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习题集》侯文华、淳远、姚天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
《结构化学》江元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化学研究方向
以复旦大学为例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学习方式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22 化学系   57   本系拟招收学术学位推免生40人。实际招生数视生源情况调整。
070301 无机化学(学术学位)   11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7人。
01固态材料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2丰产元素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3配位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4金属有机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5生物无机化学与蛋白质化学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6有机光电功能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02 分析化学(学术学位)   6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5人。
01色谱方法和高效分离分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2化学生物分析和蛋白质组分析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72细胞生物学
03现代电分析化学及传感技术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4天然药物分离分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03 有机化学(学术学位)   13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9人。
01物理有机化学
02有机合成化学
03超分子材料化学
04药物合成化学
05有机大分子化学
06天然产物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04 物理化学(学术学位)   21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16人。
01表面化学与催化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2复相催化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3电极过程和高能化学电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4量子化学与分子模拟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0量子力学;④836普通物理
05化学反应动力学和激光化学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0量子力学;④836普通物理
06结构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光化学和反应动力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8分子筛催化和功能材料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9固态材料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10工业催化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11新型化学电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Z1 ★化学生物学(学术学位)   4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3人。
01功能生物分子的化学基础
02生物分子的分离和鉴定
03药物和医用材料的分子设计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85216 化学工程(专业学位)   2   本专业拟招收全日制2人,学制2年。本专业不招收推免生。
01精细有机化学
02分析仪器技术与仪器分析
03功能材料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959基础化学

化学就业前景
化学专业的就业形势良好。在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消费升级等因素的拉动下,石化化工产品市场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随着能源、建材、家电、食品、服装、车辆及日用品的需求增加,化学专业人才需求也逐渐增加。
化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民人均收入将比2010年翻一番,社会整体消费能力将增长120%以上,居民消费习惯也将从“温饱型”向“发展型”转变,对绿色、安全、高性价比的高端石化化工产品的需求增速将超过传统产业。

社会消费能力的增长将带动相关能源、建材、家电、食品、服装、车辆等行业的发展,以上行业都是化学专业毕业生可进入的行业。

化学专业就业方向

化学专业的就业范围还是比较广的?;档谋弦瞪饕诨Ъ捌湎喙亓煊?,如化工、生物、医药、材料、环境、农业、食品、检验检疫、环境、国防、能源、信息等行业从事生产与科研工作,从事教师职业、报考政府机关公务员也是不错的选择。此外,有一些毕业生立志当科学家、搞研究,他们就选择在国内外深造,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山东农业大学考研分数线、山东农业大学报录比、山东农业大学考研群、山东农业大学学姐微信、山东农业大学考研真题、山东农业大学专业目录、山东农业大学排名、山东农业大学保研、山东农业大学公众号、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山东农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山东农业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山东农业大学化学考研 推荐

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山东农业大学考研网由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山东农业大学化学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购买指南 发货信息 关于我们 - 研究生兼职库
im钱包如何取消等待打包-下载imtoken钱包-imtoken怎么找回原来的币-imtoken钱包怎么取消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