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考研网

大连大学化学考研

大连大学化学考研

相关专业

大连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Add 大连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因为大连大学化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大连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学校,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请各位准备报考大连大学化学考研的同学注意: 大连大学化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的数据。因为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大连大学化学考研,竞争激烈,所以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大连大学化学研究生的考研人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 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另外考研派也会为大家大连大学化学考研的参考书目、考研大纲、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等联系方式。希望你考取大连大学 化学专业研究生,考研是个孤独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学生好好复习备考,来年上个985/211,实现自己的名校研究生梦想。

大连大学化学考研
?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1)高分子物理化学,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晶态高分子粉体分散稳定性基本规律研究”的研究工作,应用热力学和粘弹性动力学基本原理,采用热分析、力学分析、流变分析等手段,研究影响非晶态高分子粉体玻璃化转变温度的主要因素,考察非晶态高分子材料分散稳定性能。研究室具备常用热分析仪、恒温恒湿仪、剪切动力学测试装置,可满足教师和研究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需要。(2)功能高分子材料,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子项目“新型缓释肥料研制及其产业化”的研究工作,采用控释技术,进行天然高分子改性、聚乳酸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研究室具备气相色谱、紫外分光光度计、真空干燥箱等实验设备,可满足教师和研究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需要。

  本学科还承担多项省、市级及横向在研课题,省级鉴定成果1项,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申报国家专利10余项。

化学 [0703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大连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化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无机化学(02)有机化学(03)分析化学(04)物理化学(05)高分子物理与化学
招生人数: 23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17)有机化学
④(823)物理化学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0)无机化学
④(823)物理化学
备  注:


  一、培养目标
  1.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和热爱人民和热爱祖国的情操。
  2.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能熟练使用外语进行交流和写作;能熟练使用计算机。
  3.具有开拓创新能力,能灵活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知识独立开展科学开发研究;能胜任适合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硕士的工作。

  二、学习年限
  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一年或一年半。硕士生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修满学分,按期毕业。提前完成培养计划的硕士生,可申请提前毕业?!?br />
  三、培养方式
  1.实现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2.每位研究生在第一学年内应完成研究课题的选择和开题论证工作。由导师组对开题报告进行评审,只有评审通过的研究生才能继续论文的设计和实验工作。
  3.在课程学习结束后,根据“大连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筛选规定”进行中期考核。
  4.学位论文应按“大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细则”的要求进行评审和答辩。
  5.研究生在校期间,须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至少发表一篇学术论文?!?br />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及学分: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
  1.公共基础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3学分)、外语(不含专业外语)(6学分);
  2.必修课:9学分;
  3.论文选题:2学分;
  4.素质教育课程:2学分(一学期助教工作或一学期助管工作);
  5.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
  6.补修课:非化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考取化学专业硕士生,或以同等学历考入及在招生考试时被认为基础薄弱或专业知识不足的硕士生应补修2门化学本科课程。必须考试通过,不计学分??缪Э瓶既氲难芯可剐抻泄乜纬毯?,可以免修目前所修学位级别要求的跨学科进修课程。

  五、考核方式
  1.课程学习和各种教学环节,均需按培养计划规定的教学要求进行成绩考核,经考核通过取得规定的学分。
  2. 必修课程考核方式为考试,考试成绩在75分以上方可获得规定学分;选修课程可采用考试或考查两种方式进行考核?!?br />  
  六、实践环节(教学实践、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等)
  每个研究生要求独立承担一门实验课的助教工作,并结合研究方向参与一次以上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活动?!?br />
  七、实验课
  结合研究方向开展高分子化学物理化学方向的实验工作,并将实验结果整理后在国内外相关刊物上发表?!?br />
  八、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相关条例进行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审查、答辩和学位授予?!?br />
  九、其他(对文献阅读、外语、计算机的要求)
  要求每位研究生在读期间撰写一篇本研究方向的文献综述;英语达到大学英语六级或相当水平;计算机达到熟练操作水平?!?br />
  十、研究生培养、教学组织管理机构
  研究生培养和教学工作由学校研究生部统一管理,由学位点导师组进行培养方案制定和教学计划执行。
 


  一、培养目标
  1.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门知识,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求实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力。
  2.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3.在纳米磁性材料、光电子功能材料和催化剂材料等方向打下较坚实的物理和化学基础,具有从事新材料的合成、开发、性能分析检测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能力,具有从事材料科学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及工程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能力。

  二、 学习年限
  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到3年,实行弹性学制,最长不超过5年。若提前完成培养计划,可申请提前毕业,但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年,课程学习时间原则上为1年。

  三、研究方向
 ?。?)物理化学法合成纳米功能材料
  本研究方向主要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制备纳米液体功能材料。研究工作主要包括纳米功能材料合成、性能研究、检测及开发应用等。本方向学科带头人李学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纳米液体功能材料研究工作。近年来课题组在相关领域主持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市科研基金课题,在纳米液体功能材料方向取得多项成果。
 ?。?)材料表面改性
  本研究方向主要利用电化学沉积、气相沉积等手段,研究在材料表面制备新型的金属、非金属、功能性陶瓷及其复合材料和纳米金属陶瓷。主要工作包括电沉积非晶态镍—钨合金、镍—钼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电化学沉积镍基、化学沉积镍—磷基防腐、耐磨、减磨复合镀层和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复合材料,化学沉积钙—磷生物陶瓷等机理、工艺及结构性能方面的研究。本方向学科带头人王宙教授与大庆油田公司、长春第一汽集团等企业开展了多项材料表面改性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取得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本研究方向主要利用激光溅射沉积(PLD)和磁控溅射沉积等先进方法,研制光电子材料和器件。主要工作包括PLD溅射沉积薄膜机理和工艺、掺铒光波导薄膜和光子晶体放大器等。本方向学科带头人刘中凡教授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生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以及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与德国、法国和瑞典高校在激光、光电子和功能材料等领域有密切合作关系。

  四、培养方式
  1.实现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采取讲课、讨论和自学多种形式。注重培养研究生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
  2.在第一学年内应完成研究课题的选择和开题论证工作。由导师组对开题报告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进行论文的设计和实验工作。

  五、申请硕士学位资格
  1.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全部学习任务,课程考核通过,并修满规定学分。按照《大连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筛选规定》,通过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
  2.学生在学期间,须在本专业核心学术刊物上至少发表一篇学术论文(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或出版专著(主编或参编)。

  六、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1.学位论文题目应在导师指导下于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确定,论文选题应着重选择对国民经济和科学发展具有实用价值或理论意义的课题,应具有先进性。由硕士研究生撰写开题报告,并按学科研究方向进行开题报告答辩。
  2.学位论文由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要求资料可靠,理论正确,思路清晰,对所研究专业和方向的最新成就有所了解,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并在该研究方向上有新成果。
  3.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大连大学硕士学位条例实施办法》(试行)的规定和要求进行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
  4.答辩通过者,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通过,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硕士学位评定工作分委员会批准,授予硕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1.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事求是,学风严谨;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2.掌握物理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现代物理化学实验技能和计算技术,熟悉本专业有关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与其它学科的交*渗透,具备进行物理化学及与其它交*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良好的科学作风。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企业和其它单位的教学、科研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二、学习年限
  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一年或一年半。硕士生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修满学分,按期毕业。提前完成培养计划的硕士生,可申请提前毕业?!?br />
  三、培养方式
  1.实现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2.每位研究生在第一学年内应完成研究课题的选择和开题论证工作。由导师组对开题报告进行评审,只有评审通过的研究生才能继续论文的设计和实验工作。
  3.在课程学习结束后,根据“大连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筛选规定”进行中期考核。
  4.学位论文应按“大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细则”的要求进行评审和答辩。
  5.研究生在校期间,须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至少发表一篇学术论文?!?br />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及学分: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
  1.公共基础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3学分)、外语(不含专业外语)(6学分);
  2.必修课:9学分;
  3.论文选题:2学分;
  4.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
  5.补修课:非化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考取化学专业硕士生,或以同等学历考入以及在招生考试时被认为基础薄弱或专业知识不足的硕士生应补修2门化学本科课程。必须考试通过,不计学分??缪Э瓶既氲难芯可剐抻泄乜纬毯?,可以免修目前所修学位级别要求的跨学科进修课程。 

  五、考核方式
  1.课程学习和各种教学环节,均需按培养计划规定的教学要求进行成绩考核,经考核通过取得规定的学分。
  2. 必修课程考核方式为考试,考试成绩在75分以上方可获得规定学分;选修课程可采用考试或考查两种方式进行考核?!?br />
  六、素质教育环节
  每个研究生要求独立承担一门学位课的助教(助管)工作,并结合研究方向参与一次以上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活动?!?br />
  七、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相关条例进行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审查、答辩和学位授予?!?br />
  八、其他(对文献阅读、外语、计算机的要求)
  要求每位研究生在读期间撰写一篇本研究方向的文献综述;英语达到大学英语六级或相当水平;计算机达到熟练操作水平?!?br />
  九、研究生培养、教学组织管理机构
  研究生培养和教学工作由学校研究生部统一管理,由学位点导师组进行培养方案制定和教学计划执行。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府大街10号
  邮编:116622
  电话:0411-87402323
  邮箱:dldxyjs@yahoo.cn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光催化有机合成,生物有机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天然有机活性物质研究,有机合成等。本学科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承担省市级项目近20项,近年来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50余篇被SCI收录。现有生物有机省级重点实验室,有气-质联用仪、红外光谱和圆二色等大型仪器。其科研成果分别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大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

  本学科依托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9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5人。本学科拥有纳米磁性液体实验室、等离子体合成实验室、激光光电子实验室、表面工程中心及其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近三年,承担国家和省市级课题16项,包括1项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学校对该学科设备仪器投入总价值达1163万元,学科实验室占地面积约1246 M2.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

 ?。?)物理化学法合成纳米功能材料:主要研究等离子体活化法制备纳米级磁性液体,包括氮化铁磁流体的新工艺、纳米级高活性催化剂等。

 ?。?)材料表面改性:利用电化学沉积、气相沉积等手段,研究在材料表面制备新型的金属、非金属、功能性陶瓷及其复合材料。近三年来,先后与大庆油田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松辽船厂、长春第一汽集团等开展了横向合作研究,使企业获得直接经济效益近400万元。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主要利用激光溅射沉积(PLD)和磁控溅射沉积等先进方法,研制光电子材料和器件;纳米光学的理论研究与数值计算,内容涉及近场光学显微镜成像的数值模拟及近场拉曼增强的机理研究。

材料物理与化学 [0805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大连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纳米材料特种制备与应用(02)材料表面改性(03)光电材料与器件(04)材料合成及改性理论与数值模拟
招生人数: 5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12)结构与物性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29)材料科学基础
备  注:
大连大学日本语言文化学院建于2003年9月。学院现有日语专业教师28人,其中博士8人(均为留日归来,毕业学校有名古屋大学2人、东北大学1人、横滨国立大学1人、大阪市立大学1人、长崎纯心大学1人、山形大学1人、兵库县立大学1人),在读博士4人(大阪大学1人、大东文化大学1人、东北师大1人、浙江大学1人);教授3人,副教授10人。现聘请日籍专家6人。专业教师均有境外留学或培训的经历。近三年每年招生数为100—120人左右,在校硕士研究生(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名。

  建院后,我院在日语专业的方向上进行了调整和改革,现设日本语言文化、经贸日语、口译与同声传译等3个本科专业方向,其中口译与同声传译方向是2005年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同时起步的,目前在全国同专业中是一个开创性的专业方向。学院下设一个日本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拥有由学生自主管理、藏书近万册的日语资料室。学院于2004年开始与人文学院合作招收日本文化史专业方向硕士生,2005年获得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外国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也已于2010年获批。是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中国日本史学会以及中国商务日语研究会常务理事校,中国翻译协会理事校。

  本专业教师在科研方面不断进取,在国内外发表了160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了多本专著和教材,获得了《宋庆龄基金会》《孙平化日本学研究奖励基金》优秀著作奖及多项省、市级科研奖,在研的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项、省部、市级项目5项。学院重视学术交流活动,在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我院讲学的同时,还在2004年7月举办了第一届中日韩日本语言文化研究国际研讨会,被与会者赞为规模大、水平高、组织好的经典学会。继2005年与日本筑波大学举行两校间大型学术交流活动之后,2007年8月20-23日,我院又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日韩日本语言文化研究国际研讨会,得到了来自中日韩三国和台湾地区的180多名专家学者的好评,提高了本专业的国际影响。2009年3月,我院与日本广岛大学文学研究科合作举办了第三届中日比较语言文化国际研讨会,2010年10月23-24日,举办了第四届中日韩日本语言文化研究国际研讨会。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及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主办的《评价与管理》杂志2008年第一期的数据,大连大学日语专业已经上升到全国日语专业排名第49位。

  几年来,本专业为培养日语应用型人才而进行了多方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与科研成果,形成了本专业的特点。教师获省优秀教师和省教学名师1人、省教学成果2等奖1人,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在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上也花了大气力?!度蘸和搿房纬瘫黄牢?006年大连市级精品课程。本院的日本语言文化研究中心除本院教师参加以外,还聘请国内外资深日语学界专家学者任顾问和客座研究员。在经??寡趸疃耐?,在研究中心的统一筹划下,已出版了《日本语言文化研究》第一、二、三、四辑,共同编写了多部教材,其中包括“十五”国家重点音像出版规划教材《大学日语听说教程》(1-3册)和中国第一本中日韩三语对照的日本概况教材(被选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以及日本国际交流中心资助出版的『らくらく日本語』等等。宋协毅教授主编的《新编日汉同声传译教程》发行海内外,被评为省级精品教材,并被多所兄弟院校作为本科及硕士课程教材使用。

  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的主要特点是注重四个结合:课堂内与课堂外、校内与校外、国内与国外、专业内与专业外的有机结合。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狠抓教学质量的同时,本专业精心策划了一系列课外教学活动:从新生入学抓起,从每天早晨抓起。在为新生进行大学四年人生与学习规划教育的同时,也为二年级学生进行摆正日语学习与专业方向选择学习关系的教育;为三年级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的同时,也为四年级同学进行就业和考研指导。每天要求学生早晨读、晚自习,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种语言文化和社会经济讲座、茶道·花道·穿和服活动、演讲·朗读·背诵·短剧比赛、全国日语毕业论文·作文·演讲比赛、日经股票大赛、中日韩日本语言文化研究国际研讨会、中国人日语作文大赛、日语·韩语协会、翻译协会、图书管理小组、中日韩饮食文化节、外语歌曲卡拉OK大赛、到领事馆·日企参观、日本文化展、日本留学展等等丰富多彩的课外及校内外系列活动,为提高学生的日语实践能力和对日本文化的理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大力开展与日本友好学校的友好交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我们还着重抓了国内与国外、专业内与专业外的结合。在与日本筑波大学、金泽大学、广岛大学、名古屋外国语大学等近20所大学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进行教员、学生的交换和学术交流的同时,还与名古屋外国语大学、北陆大学、冈山商科大学、大阪相爱大学等五家大学通过“2+2”形式、与九州外国语学院进行“3+1”形式合作培养人才。我们还积极地将日语专业与机械、护理等专业进行复合,我?;底ㄒ档娜沼锴炕嗌钍芸⑶兆势笠档那囗?。日本的几所大学每年派遣学生来我院进行教育实习,增进了中日双方学生之间的友好交流。日本友人还为我院学生设立了“小金桥”、“关原奖学金”等奖学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日语专业的学生们勤奋学习,在大连市日语“佳能杯”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日语演讲冠军总决赛、中华全国日语演讲大赛东北赛区比赛、全国大学生日语作文大赛、全国大学生日语毕业论文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大赛、大连市日语作文大赛、大连市IT外语辩论大赛、东北地区韩语演讲大赛等比赛当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

  2006年9月,我院与日本北陆大学合作建设的国际网络互动教学及同声传译国际会议及训练教学基地正式启用,在国际视频会议、远程视频教学及同声传译训练等多功能的一体化之下,我院“2+2”学生可在这一基地选修日本北陆大学课程,取得学分,冈山商科大学也可与我们开通双方向网上视频课程,互选对方学校的课程。本基地在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当中受到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国家领导人李克强、司马义·艾买提以及省市领导多次视察本基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国内外友好学校的领导和专家学者也给我们基地以充分的肯定。

  八年来,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专业社会声誉和评价不断提高,招生就业形势喜人。每年招生最低录取分数平均高出辽宁省二本招生录取线30分以上,而其中口译与同声传译专业方向大连市内学生最低录取线高于省二本分数线50分以上,外省学生均为当地一本分数线以上的学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院建院以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8年达到100%。我们进行的毕业生用人单位问卷调查表明,用人单位对我专业学生的整体日语水平非常满意,而且对他们的人品、工作态度、协作精神等的评价也非常高,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我院学生朴实、踏实,能用得住、值得信赖。2010年我院日语专业获批省级特色专业,并同时获批进入1本B段招生。
大连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名于2004年6月,其前身是大连大学化学化工系,历史可以追溯到1978年,旅大师范专科学?;岛痛罅ぱг悍衷旱幕は?,是大连大学较早的专业之一。1987年大连大学三校合一,化学系隶属师范学院,化工系隶属工学院。1995年,大连大学搬迁到开发区,两系合并,成立化学化工系。随着专业建设和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2004年,更名为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学院现有化学和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硕士点,涵盖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化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7个二级硕士点。5个本科专业: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化学。有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生物有机化学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特种光学功能晶体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化工环保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机化学”为省级重点学科,“化学”学科是“辽宁省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的立项学科。以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与工程技术为骨干学科,已形成功能材料研究、环境友好新材料研发研究、绿色能源与环境污染控制研究、有机催化研究、高分子生物材料工程研究、现代生物分析化学研究、色谱技术研究、微分析研究、环境微全分析研究、洁净能源催化研究、核苷化学研究等多个学术方向。
环化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80人,专职教师65人,教授20人,其中二岗教授1人,三岗教授5人,副教授2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3人,占专职教师比例的81%。院长孙旭东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二岗教授。潘立卫教授、刘袖洞教授是“辽宁省为千百万层次”人才。博士生导师2名,硕生导师20名。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坊г菏种厥忧嗄杲淌Φ呐嘌凸谕庥判闳瞬诺囊ぷ?,目前一批高水平的中青年教师已成为环化学院发展的骨干力量,他们大都有在国外大学学习或工作的经历,研究成果突出,视野开阔。
环化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000余人,其中本科生960余人,研究生80余人。每年约有40%的学生报考研究生,考研率在15%左右,被录取在清华、北大、浙大、上海交大等985院校。就业率多年维持在92%左右。每年有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并获得国家和省级竞赛奖励。有校级大学生工作室4个,院级社团10余个,参加校“本科生创新教育基金项目”的学生达80%。
环化学院十分重视教学工作,教改先行,重在建设。一贯倡导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不断探索先进的教学理念、深入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更新课堂教学内容、加强实验室建设、实施实验室开放管理、推行研究型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大大提高。“有机化学”和“化工原理”课程成为省级精品课,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学院的“化工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13年成功获批为辽宁省第三批高等学校对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基地。
环化学院有良好的实验室条件,两大实验室,基础化学实验室和环境与化工专业实验室?;』笛槭蚁律栉藁?、分析化学室、物理化学室、有机化学室、仪器分析室和大型仪器室,1998年4月通过辽宁省高等学?;】谓萄笛槭移拦?,2005年1月通过辽宁省高等学?;】谓萄笛槭业母雌?。实验室面积约1816m2,实验设备700多台(件),设备总值约1650万元。能够满足基础化学实验的需求?;』笛槭以涣赡〗逃牢拦拦ぷ飨冉笛槭?,“大学化学实验多层次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施”获辽宁省教育厅第五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环境与化工专业实验室下设多个分实验室:化工原理实验室、化工专业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室、环境科学实验室、多媒体室、化学专业实验室、过控专业实验室和高分子专业实验室,面积约1108 m2,共有实验仪器设备500多台(件),设备总值1400多万元。
环化学院重视科研队伍建设,科研工作硕果累累。近三年,我院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60余篇;授权专利30余次,国家发明专利7次;横向课题年均220万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余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
大连大学环化学院秉承“文明、自强、求是、创新”的大学文化理念,以“发扬求实精神,塑造创新品格、建设和谐学院、实现全面发展”为院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我们热诚期盼国内外各界朋友的参观、指导、加盟,热烈欢迎祖国各地莘莘学子报考我院,让我们共同为“建设全国一流教学研究型地方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材料物理与化学 [0805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大连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
①纳米材料特种制备与应用
②材料表面改性
③光电材料与器件
④材料合成及改性理论与数值模拟
招生人数: 7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12结构与物性或829材料科学基础
备  注: 1、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2、招收退役士兵大学生计划

联系电话:15942685969
联系人:孙老师
?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化学和多相催化。(1)计算化学:利用经典和量子力学混合法模拟技术,建立和发展了有效的理论和数值计算方法,用于探讨纳米微孔玻璃表面材料的组成、尺寸和形状变化对不同溶液体系分子振动驰豫和波谱等影响的规律性认识。目前,量化计算室拥有Dell 1425 16节点服务器一套以及多种量子化学及动力学软件,可以满足教师及研究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多相催化:以常压、低温下等离子体催化共活化CO2选择氧化低碳烷烃反应为对象,研制适合反应的高活性催化剂,提出协同作用下CO2选择氧化低碳烷烃反应机理,实现了大气压下发射光谱对等离子催化协同过程中活性物种的诊断。

  本学科目前承担研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多项省、市级在研课题及横向合作项目。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SCI收录50篇?!兜壤胱犹宸ㄖ票傅帕魈宓男鹿ひ铡费芯靠翁馔ü〖都?,获省级成果奖。

?

  本学科依托于辽宁省教育厅生物有机化学重点实验室,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8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3人。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入选辽宁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2人,千层次2人。

  近年来共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1项,省、部、市级科技项目17项;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大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198篇,其中被SCI、EI收录38余篇。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备严谨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适应面向21世纪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人才。
  2.掌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系统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基本上能独立开展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培养出具有独立进行专业理论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的高水平研究性创新人才。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或应用前景。
  3.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原理和方法,能熟练运用英语阅读专业文献,并达到大学英语六级或相当水平。

  二、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到3年,实行弹性学制,最长时间不超过5年。若提前完成培养计划,可申请提前毕业,但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年。

  三、研究方向
  1.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本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有重要生理功能的金属酶蛋白、糖蛋白和脂蛋白等生物大分子的有机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等基础性研究,开展结构分析、化学和生物模拟合成及生物体内动态过程的研究,并模拟创制新的类似物,研究其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激光与生物大分子、细胞和组织相互作用现象及其机制,从分子水平和能量角度探索脂类分子传能机制对DNA结构和糖类分子代谢的影响以及与细胞癌变的关系。实现对典型生物代谢过程,肿瘤的早期诊断,以及动植物生长状态和调控的实时光谱学监测。研究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结构、功能和活性及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
  2.基因工程
  本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重大疾病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抗体和基因诊断等方面研究工作。一方面是对引起重大疫病的病原体?;ば钥乖蚪卸ㄎ?、分离、克隆、重组、表达,进而对研究其表达产物的免疫原性,从而研究预防和治疗疾病发生的基因工程疫苗和基因工程抗体。另一方面是从事重大疫病的基因诊断方法和试剂盒的研究。
  3.微生物分子生物学
  本研究方向主要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应用型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特性、构建功能型工程菌以及微生物发酵控制机理等方面内容。一方面研究生产应用领域的微生物遗传和变异分子生物学基??;另一方面研究功能型产品生产工程菌构建;再一方面研究生产菌株产品最大化发酵条件代谢调控分子机制。
  4.植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本研究方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植物的糖类化学、脂类化学、蛋白质化学、核酸化学,植物酶的研究,植物维生素及激素研究,植物组织代谢,植物基因工程,PCR技术、RNA干扰及其在植物上的应用等。从药用植物中分离纯化生物活性成分。

  四、培养方式
  1.实行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2.每位研究生在第一学年内应完成研究课题的选择和开题论证工作。由导师组对开题报告进行评审,只有评审通过的研究生才能继续论文的设计和实验工作。
  3.在课程学习结束后,根据“大连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筛选规定”进行中期考核。
  4.学位论文应按“大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细则”的要求进行评审和答辩。

  五、申请硕士学位资格
 ?。ㄒ唬┩瓿膳嘌苹娑ǖ娜垦叭挝?,课程考核通过,并修满规定的学分。按照《大连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筛选规定》,通过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
 ?。ǘ┭谘诩?,须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学术刊物上至少发表一篇学术论文(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或出版专著(主编或参编)或申请发明专利一项(有申请号)。

  六、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题目应在导师指导下于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确定,论文选题应着重选择对国民经济和科学发展具有实用价值或理论意义的课题,应具有先进性。由硕士研究生撰写开题报告,并按学科研究方向进行开题报告答辩。
 ?、?学位论文由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要求资料可靠,理论正确,思路清晰,对所研究专业和方向的最新成就有所了解,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并在该研究方向上有新成果。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大连大学硕士学位条例实施办法》(试行)的规定和要求进行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
 ?、?答辩通过者,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通过,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硕士学位评定工作分委员会批准,授予硕士学位。

  七、研究生培养,教学组织管理机构
  研究生培养和教学工作由学校研究生部统一管理,由学位点导师组进行培养方案制定和教学计划执行。
 


  一、培养目标
  1.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分析化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的知识,根据化学与生物化学专业的发展需求,培养出具有独立进行分析化学理论研究和实际生产需要的高水平研究性创新人才。
  3.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熟练运用英语阅读专业文献,达到大学英语六级或相当水平。

  二、学习年限
  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一年或一年半。硕士生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修满学分,按期毕业。提前完成培养计划的硕士生,可申请提前毕业?!?br />
  三、培养方式
  1. 实现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2. 每位研究生在第一学年内应完成研究课题的选择和开题论证工作。由导师组对开题报告进行评审,只有评审通过的研究生才能继续论文的设计和实验工作。
  3. 在课程学习结束后,根据“大连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筛选规定”进行中期考核。
  4.学位论文应按“大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细则”的要求进行评审和答辩。
  5.研究生在校期间,须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至少发表一篇学术论文?!?br />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及学分: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
  1.公共基础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3学分)、外语(不含专业外语)(6学分);
  2.必修课:9学分;
  3.论文选题:2学分;
  4.素质教育课程:2学分(一学期助教工作或一学期助管工作);
  5.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
  6.补修课:非分析化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考取化学专业硕士生,或以同等学历考入及在招生考试时被认为基础薄弱或专业知识不足的硕士生应补修2门化学本科课程。必须考试通过,不计学分??缪Э瓶既氲难芯可剐抻泄乜纬毯?,可以免修目前所修学位级别要求的跨学科进修课程。

  五、考核方式
  1.课程学习和各种教学环节,均需按培养计划规定的教学要求进行成绩考核,经考核通过取得规定的学分。
  2.必修课程考核方式为考试,考试成绩在75分以上方可获得规定学分;选修课程可采用考试或考查两种方式进行考核?!?br />
  六、实践环节(教学实践、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等)
  每个研究生要求独立承担一门实验课的助教工作,并结合研究方向参与一次以上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活动?!?br />
  七、实验课
  结合研究方向开展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课程的实验工作,并将实验结果整理后在国内外相关刊物上发表?!?br />
  八、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相关条例进行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审查、答辩和学位授予?!?br />
  九、其他(对文献阅读、外语、计算机的要求)
  要求每位研究生在读期间撰写一篇本研究方向的文献综述;英语达到大学英语六级或相当水平;计算机达到熟练操作水平?!?br />
  十、研究生培养、教学组织管理机构
  研究生培养和教学工作由学校研究生部统一管理,由学位点导师组进行培养方案制定和教学计划执行。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有机化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的知识,根据化学工业的发展需求,培养出具有独立进行有机化学理论研究和化工新产品开发的高水平研究性创新人才。
  3.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熟练运用英语阅读专业文献,达到大学英语六级或相当水平。

  二、学习年限
  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一年或一年半。硕士生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修满学分,按期毕业。提前完成培养计划的硕士生,可申请提前毕业?!?br />
  三、培养方式
  1.实现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2.每位研究生在第一学年内应完成研究课题的选择和开题论证工作。由导师组对开题报告进行评审,只有评审通过的研究生才能继续论文的设计和实验工作。
  3.在课程学习结束后,根据“大连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筛选规定”进行中期考核。
  4.学位论文应按“大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细则”的要求进行评审和答辩。
  5.研究生在校期间,须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至少发表一篇学术论文?!?br />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及学分: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
  1.公共基础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3学分)、外语(不含专业外语)(6学分);
  2.必修课:9学分;
  3.论文选题:2学分;
  4.素质教育课程:2学分(一学期助教工作或一学期助管工作);
  5.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
  6.补修课:非有机化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考取化学专业硕士生,或以同等学历考入及在招生考试时被认为基础薄弱或专业知识不足的硕士生应补修2门化学本科课程。必须考试通过,不计学分??缪Э瓶既氲难芯可剐抻泄乜纬毯?,可以免修目前所修学位级别要求的跨学科进修课程。 

  五、考核方式
  1.课程学习和各种教学环节,均需按培养计划规定的教学要求进行成绩考核,经考核通过取得规定的学分。
  2. 必修课程考核方式为考试,考试成绩在75分以上方可获得规定学分;选修课程可采用考试或考查两种方式进行考核?!?br />
  六、实践环节(教学实践、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等)
  每个研究生要求独立承担一门实验课的助教工作,并结合研究方向参与一次以上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活动?!?br />
  七、实验课
  结合研究方向开展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课程的实验工作,并将实验结果整理后在国内外相关刊物上发表?!?br />
  八、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相关条例进行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审查、答辩和学位授予?!?br />
  九、其他(对文献阅读、外语、计算机的要求)
  要求每位研究生在读期间撰写一篇本研究方向的文献综述;英语达到大学英语六级或相当水平;计算机达到熟练操作水平?!?br />
  十、研究生培养、教学组织管理机构
  研究生培养和教学工作由学校研究生部统一管理,由学位点导师组进行培养方案制定和教学计划执行。 ?

  本学科目前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市级课题及横向合作课题多项。近年来,本学科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SCI收录30篇。验收、鉴定课题10余项。主要研究方向有:

 ?。?)生物分析化学:主要研究基于生物分子识别体系的中药有效成分分析和筛选、中药生物指纹谱以及药物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等研究。目前该研究室具有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红外、紫外、荧光、圆二色谱、电化学工作站等分析仪器。

 ?。?)现代分离技术:主要研究基于手性分子识别原理的色谱分离分析技术、色谱分离的理论及技术研究,以及基于色谱理论的油田剩余油示踪剂技术。目前该研究室具有离子色谱、液相色谱、流动注射分析仪等分析仪器。


  一、培养目标
  1.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事求是,学风严谨;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2.掌握物理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现代物理化学实验技能和计算技术,熟悉本专业有关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与其它学科的交*渗透,具备进行物理化学及与其它交*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良好的科学作风。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企业和其它单位的教学、科研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二、学习年限
  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一年或一年半。硕士生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修满学分,按期毕业。提前完成培养计划的硕士生,可申请提前毕业?!?br />
  三、培养方式
  1.实现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2.每位研究生在第一学年内应完成研究课题的选择和开题论证工作。由导师组对开题报告进行评审,只有评审通过的研究生才能继续论文的设计和实验工作。
  3.在课程学习结束后,根据“大连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筛选规定”进行中期考核。
  4.学位论文应按“大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细则”的要求进行评审和答辩。
  5.研究生在校期间,须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至少发表一篇学术论文?!?br />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及学分: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
  1.公共基础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3学分)、外语(不含专业外语)(6学分);
  2.必修课:9学分;
  3.论文选题:2学分;
  4.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
  5.补修课:非化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考取化学专业硕士生,或以同等学历考入以及在招生考试时被认为基础薄弱或专业知识不足的硕士生应补修2门化学本科课程。必须考试通过,不计学分??缪Э瓶既氲难芯可剐抻泄乜纬毯?,可以免修目前所修学位级别要求的跨学科进修课程。

  五、考核方式
  1.课程学习和各种教学环节,均需按培养计划规定的教学要求进行成绩考核,经考核通过取得规定的学分。
  2. 必修课程考核方式为考试,考试成绩在75分以上方可获得规定学分;选修课程可采用考试或考查两种方式进行考核?!?br />
  六、素质教育环节
  每个研究生要求独立承担一门学位课的助教(助管)工作,并结合研究方向参与一次以上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活动?!?br />
  七、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相关条例进行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审查、答辩和学位授予?!?br />
  八、其他(对文献阅读、外语、计算机的要求)
  要求每位研究生在读期间撰写一篇本研究方向的文献综述;英语达到大学英语六级或相当水平;计算机达到熟练操作水平?!?br />
  九、研究生培养、教学组织管理机构
  研究生培养和教学工作由学校研究生部统一管理,由学位点导师组进行培养方案制定和教学计划执行。

一、培养目标
  1.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和热爱人民和热爱祖国的情操。
  2.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能熟练使用外语进行交流和写作;能熟练使用计算机。
  3.具有开拓创新能力,能灵活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知识独立开展科学开发研究;能胜任适合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硕士的工作。

  二、学习年限
  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一年或一年半。硕士生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修满学分,按期毕业。提前完成培养计划的硕士生,可申请提前毕业?!?br />
  三、培养方式
  1.实现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2.每位研究生在第一学年内应完成研究课题的选择和开题论证工作。由导师组对开题报告进行评审,只有评审通过的研究生才能继续论文的设计和实验工作。
  3.在课程学习结束后,根据“大连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筛选规定”进行中期考核。
  4.学位论文应按“大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细则”的要求进行评审和答辩。
  5.研究生在校期间,须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至少发表一篇学术论文?!?br />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及学分: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
  1.公共基础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3学分)、外语(不含专业外语)(6学分);
  2.必修课:9学分;
  3.论文选题:2学分;
  4.素质教育课程:2学分(一学期助教工作或一学期助管工作);
  5.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
  6.补修课:非化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考取化学专业硕士生,或以同等学历考入及在招生考试时被认为基础薄弱或专业知识不足的硕士生应补修2门化学本科课程。必须考试通过,不计学分??缪Э瓶既氲难芯可剐抻泄乜纬毯?,可以免修目前所修学位级别要求的跨学科进修课程。 

  五、考核方式
  1.课程学习和各种教学环节,均需按培养计划规定的教学要求进行成绩考核,经考核通过取得规定的学分。
  2. 必修课程考核方式为考试,考试成绩在75分以上方可获得规定学分;选修课程可采用考试或考查两种方式进行考核?!?br />  
  六、实践环节(教学实践、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等)
  每个研究生要求独立承担一门实验课的助教工作,并结合研究方向参与一次以上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活动?!?br />
  七、实验课
  结合研究方向开展高分子化学物理化学方向的实验工作,并将实验结果整理后在国内外相关刊物上发表?!?br />
  八、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相关条例进行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审查、答辩和学位授予?!?br />
  九、其他(对文献阅读、外语、计算机的要求)
  要求每位研究生在读期间撰写一篇本研究方向的文献综述;英语达到大学英语六级或相当水平;计算机达到熟练操作水平?!?br />
  十、研究生培养、教学组织管理机构
  研究生培养和教学工作由学校研究生部统一管理,由学位点导师组进行培养方案制定和教学计划执行。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化学     专业代码:070300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化学

专业介绍

北京化工大学为例
理学院化学一级学科下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二级学科,于2006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成为北京市化学一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评估中心组织的科学评估中,我?;б患堆Э莆痪忧傲?。2018年3月份,化学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
本学科经长期发展已形成一支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思想活跃、勇于创新的教学科研队伍,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1人、中组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13人。现有教授44人、副教授4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3人,45岁以下教师已成为学术带头人的主体。
本学科依托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近代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系、无机化学系、有机化学系、分析化学系、化学生物系及分析测试中心进行建设。在注重基础和理论研究的同时,将研究工作向下游延伸,形成了“基于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实际需求凝炼科学问题-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程化及产业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特色发展模式。经多年发展,逐渐形成了超分子插层组装化学、纳米结构与限域催化化学、资源与环境分析化学及安全分析、清洁能源材料与电化学、功能有机化学、纳微尺度的计算化学、化学生物学以及纳米化学与功能器件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近三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项目170余项。纵向科研经费到款10294万元,与企业合作项目横向科研经费到款4421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248余篇,其中SCI收录972篇,EI收录1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75件,授权专利224件。
  在为研究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科研环境的同时,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法国、英国等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实质性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了研究骨干定期互访、联合承??蒲邢钅考傲吓嘌徊┦垦芯可?。

专业点分布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北京化工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天津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中北大学 内蒙古大学 大连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延边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吉林化工学院 黑龙江省科学院 东北石油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江苏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温州大学 绍兴文理学院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 华侨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鲁东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河南师范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三峡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湘潭大学 湖南理工学院 南方科技大学 中山大学 深圳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贵州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喀什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703 化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9 所,本次参评66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50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03 清华大学 A+
3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4 10055 南开大学 A
5 10183 吉林大学 A
6 10246 复旦大学 A
7 10384 厦门大学 A
8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9 10284 南京大学 A-
10 10335 浙江大学 A-
11 10386 福州大学 A-
12 10486 武汉大学 A-
13 10532 湖南大学 A-
14 10558 中山大学 A-
15 10610 四川大学 A-
16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B+
17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B+
18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19 10247 同济大学 B+
20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21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22 10285 苏州大学 B+
23 10422 山东大学 B+
24 10459 郑州大学 B+
25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26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B+
27 10635 西南大学 B+
28 10697 西北大学 B+
29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30 10730 兰州大学 B+
31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32 10108 山西大学 B
33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34 10145 东北大学 B
35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36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B
37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B
38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39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B
40 10533 中南大学 B
41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42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43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B
44 10673 云南大学 B
45 11117 扬州大学 B
46 10075 河北大学 B-
47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B-
48 10126 内蒙古大学 B-
49 10212 黑龙江大学 B-
50 10255 东华大学 B-
51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52 10357 安徽大学 B-
53 10403 南昌大学 B-
54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B-
55 10475 河南大学 B-
56 10530 湘潭大学 B-
57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
58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59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60 10755 新疆大学 B-
61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62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C+
63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C+
64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C+
65 10140 辽宁大学 C+
66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67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C+
68 10280 上海大学 C+
69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C+
70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C+
71 10351 温州大学 C+
72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C+
73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C+
74 10559 暨南大学 C+
75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C+
76 11658 海南师范大学 C+
77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C
78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79 10184 延边大学 C
80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C
81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82 10299 江苏大学 C
83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84 10373 淮北师范大学 C
85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86 10427 济南大学 C
87 10446 曲阜师范大学 C
88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C
89 10512 湖北大学 C
90 10534 湖南科技大学 C
91 10560 汕头大学 C
92 10611 重庆大学 C
93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C-
94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95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C-
96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C-
97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C-
98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C-
99 10385 华侨大学 C-
100 10490 武汉工程大学 C-
101 10513 湖北师范大学 C-
102 10657 贵州大学 C-
103 10691 云南民族大学 C-
104 11258 大连大学 C-
105 11646 宁波大学 C-

应用化学专业考研科目:
院、系所 专业代码及名称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2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021-64253230)(商老师) 081704应用化学   01精细化学品化学与技术 5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2物理化学或803有机化学 ▲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国家重点学科;△?。ㄇ?、市)或部委重点学科 研究方向(01)限考803有机化学 
02有机、无机功能材料化学及其应用
03光催化和应用光化学
 

应用化学考研参考书: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备注
024 化学化工学院(电话:83686232)  145      
081704应用化学         
01 化学混合物的精细分离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2 数学二④807 化工原理 复试科目:2401 化学实验理论;2402 化学实验技术操作;2405 英语听力 《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技出版社。复试参考书目:初试参考书目及《大学化学实验》南京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相关无机、有机化学实验书。 全院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规模共计105名。不接受单独考试。录取方法:严格执行差额复试;按照1:1.2比例由高分到低分确定复试名单;复试后,按复试成绩加初试的两门专业课成绩在应用化学专业考生范围内重新排序,最后确定录取名单(复试不及格者不参加录取排序)。 应用化学专业录取人数由学院当年制定的硕士生招生政策确定。
02 化学废气废水的资源化
03 绿色反应与分离过程一体化
04 膜分离与绿色吸收过程
05 绿色催化反应过程

应用化学研究生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由于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备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就业前景美好。 化学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
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化学参考书目
01-04方向:
《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曹锡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化学》(上、下册)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南京大学方惠群等编著,科学出版社。
《有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胡宏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孙德坤、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习题集》侯文华、淳远、姚天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结构化学》江元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05方向:
《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曹锡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化学》(上、下册)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南京大学方惠群等编著,科学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余学海、陆云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第二版)潘祖仁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1方向:
《普通物理》(第一、二、三册)程守洙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孙德坤、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习题集》侯文华、淳远、姚天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
《结构化学》江元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化学研究方向
以复旦大学为例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学习方式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22 化学系   57   本系拟招收学术学位推免生40人。实际招生数视生源情况调整。
070301 无机化学(学术学位)   11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7人。
01固态材料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2丰产元素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3配位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4金属有机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5生物无机化学与蛋白质化学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6有机光电功能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02 分析化学(学术学位)   6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5人。
01色谱方法和高效分离分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2化学生物分析和蛋白质组分析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72细胞生物学
03现代电分析化学及传感技术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4天然药物分离分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03 有机化学(学术学位)   13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9人。
01物理有机化学
02有机合成化学
03超分子材料化学
04药物合成化学
05有机大分子化学
06天然产物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04 物理化学(学术学位)   21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16人。
01表面化学与催化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2复相催化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3电极过程和高能化学电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4量子化学与分子模拟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0量子力学;④836普通物理
05化学反应动力学和激光化学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0量子力学;④836普通物理
06结构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光化学和反应动力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8分子筛催化和功能材料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9固态材料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10工业催化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11新型化学电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Z1 ★化学生物学(学术学位)   4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3人。
01功能生物分子的化学基础
02生物分子的分离和鉴定
03药物和医用材料的分子设计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85216 化学工程(专业学位)   2   本专业拟招收全日制2人,学制2年。本专业不招收推免生。
01精细有机化学
02分析仪器技术与仪器分析
03功能材料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959基础化学

化学就业前景
化学专业的就业形势良好。在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消费升级等因素的拉动下,石化化工产品市场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随着能源、建材、家电、食品、服装、车辆及日用品的需求增加,化学专业人才需求也逐渐增加。
化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民人均收入将比2010年翻一番,社会整体消费能力将增长120%以上,居民消费习惯也将从“温饱型”向“发展型”转变,对绿色、安全、高性价比的高端石化化工产品的需求增速将超过传统产业。

社会消费能力的增长将带动相关能源、建材、家电、食品、服装、车辆等行业的发展,以上行业都是化学专业毕业生可进入的行业。

化学专业就业方向

化学专业的就业范围还是比较广的?;档谋弦瞪饕诨Ъ捌湎喙亓煊?,如化工、生物、医药、材料、环境、农业、食品、检验检疫、环境、国防、能源、信息等行业从事生产与科研工作,从事教师职业、报考政府机关公务员也是不错的选择。此外,有一些毕业生立志当科学家、搞研究,他们就选择在国内外深造,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大连大学化学考研 推荐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大连大学化学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购买指南 发货信息 关于我们 - 研究生兼职库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

    im钱包如何取消等待打包-下载imtoken钱包-imtoken怎么找回原来的币-imtoken钱包怎么取消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