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官网

更新时间:2022-02-08 12:02:2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西北政法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西北政法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西北政法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西北政法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西北政法大学官网来自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西北政法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西北政法大学考研报考有用。

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官网:

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


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简介:
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是国内首家以“法治学院”命名的高水平学术研究型学院,与法律硕士教育学院合署。学院以建设新法学、推动传统优势法学学科创新发展,培养德法兼修、明法笃行的高素质法治人才为办学理念。
学院在原有法学理论、法律史学两个学科的基础上,积极创建法治学、社会治理法学、数据法学等新兴交叉法学学科。学院设有法学理论教研室、法律史学教研室、法治与国家治理研究室、法治与科技发展研究室。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西北政法大学分中心、中华法系与法治文明研究院、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马锡五审判方式研究院挂靠学院管理。
学院现有教职工47人,其中教授13人(二级教授3人,三级教授4人),博士生导师7人。在校博士研究生10人,法学硕士研究生120余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200余人。
学院教师担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1人,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1人,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2人,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1人,常务理事3人,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1人。学院教师获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师德标兵2人,省级优秀青年教师标兵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陕西省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5人,入选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2人,三秦学者团队1个,三秦学者1人,三秦人才1人。
学院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指导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创新,致力于形成高水平学术研究高地,打造特色鲜明、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法治人才培养单位。
学院秉持“党建引领、创新学术、传承文化、质量立院、人才强院、改革兴院”的建设理念。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拓展新兴学科领域,凝练学术研究方向,推动中华法治文明传承创新,积极引进、整合、培养学术人才,探索“一院一策”的管理新模式。在法治理论研究、法治体系建设、法治人才培养等方面深耕易耨,为深化法学院校改革和提高法治人才培养能力积极探索、贡献智慧。
学院招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安全法治问题研究”(即“服务西北地区稳定发展与国家安全高级法律人才项目”博士培养方向六)博士研究生;招收法学理论、法律史学、人权法学硕士研究生;招收全日制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和非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暂不招收本科生,承担全校本科基础理论法学课程教学任务。重点优化“两个层次、三个类型”的研究生培养新机制,构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全面推动“法律硕士”向“法治硕士”转型,形成法律硕士培养的“西北特色”和“西北模式”。
学院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中华法治文明、陕甘宁边区法制史、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马锡五司法精神等优势研究领域,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与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公、检、法、司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进行人才培养、人员培训,开展高水平智库研究。
 
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联系方式:
雁塔校区:西安市长安南路300号  
邮编:710063  
长安校区:西安市西长安街558号
学院办公室:
苏老师 研究生院311 029-85385985
强老师 研究生院309 029-85385138
学院教务办公室:
王老师 邵老师 研究生院307 029-85385137
辅导员办公室
李老师 冯老师 研究生院312 029-85385239
马老师 研究生院309 029-85385240
 

添加西北政法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西北政法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北政法大学报录比、西北政法大学考研群、西北政法大学学姐微信、西北政法大学考研真题、西北政法大学专业目录、西北政法大学排名、西北政法大学保研、西北政法大学公众号、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北政法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北政法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