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官网

更新时间:2022-02-14 09:12:4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徐州医科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徐州医科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徐州医科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徐州医科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徐州医科大学官网来自徐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徐州医科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徐州医科大学考研报考有用。

徐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官网:

徐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


徐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医学影像学院的前身是1994年成立的医学影像学系,2006年更为现名。1995年招收“医学影像学”五年制本科生,成为省内最早创办该专业的院校之一。现有医学影像学、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技术、假肢矫形工程4个本科专业,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医学技术(影像技术)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1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其中,医学影像学为江苏省级特色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生物医学工程为江苏省品牌专业、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类。医学影像学、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为国一流专业。
●机构设置:学院设4个职能办公室——党政办公室、教学管理办公室、学科与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和学生工作办公室,8个教研室——影像诊断教研室、介入放射教研室、超声诊断教研室、放射治疗与防护教研室、影像工程教研室、影像技术教研室、假肢矫形工程教研室、医学图像处理教研室,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医学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医学影像学综合训练中心,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医学影像学实验室,1个市级研究中心——徐州市医学仿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研究所——徐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与数字医学研究所,3个本科教学专业实验室。
●本科生教育:目前,学院有医学影像学、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技术、假肢矫形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医学影像学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专业涵盖医、工、理3个专业门类,招生规模稳定,生源质量好,就业率高。目前在校本科生1306人,毕业生达3000余人。
●研究生教育:目前学院有“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医学技术(影像技术)”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1个博士学位授予点,拥有硕士生导师40余名,分布在徐州、上海、南京等地,研究生就业率99%。学院现有研究生116人。
●师资队伍建设:学院现有教职工60名,其中副高以上职称29人,占49%,博士27人,硕士26人,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达100%。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人选2人、“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对象4人、“双创博士”1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人、省“科教强卫”青年医生2人、徐州市“医学领军人才”培养对象4人、校青年特聘教授1人、徐州医学院优秀人才5人、校级青年骨干教师18人。2019年,柔性引进特聘教授1人,博士教师4人。拥有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学科梯队1支,省级优秀课程群1个,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创新团队1支,江苏省“科教强卫工程”创新团队1支,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个。
●成果:学院先后荣获江苏省党建工作创新二等奖、江苏省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创新二等奖、江苏省高校“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教师第一党支部获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学生第二党支部获江苏高校特色党支部、徐州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观测点、市“双128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示范点、校党建工作创新奖、学院党委多次获得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2021年教师第一党支部获得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学生第二党支部获得江苏高校特色党支部。医学影像学为江苏省级特色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生物医学工程为江苏省品牌专业,根据武书连2018排名,医学影像学全国专业排名位于13位,医学影像技术全国专业排名位于17位。2019年医学影像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获得省一流专业。2021年医学影像学、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获国一流专业。
近年来,我院教师先后承担和参与市厅级以上课题87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共取得省部级奖项8项、市厅级奖项52项、软件著作权5项、国家发明专利33项、实用新型专利54项,发表500多篇论文,SCI200余篇。2002年获评我省医学影像专业领域首个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学科梯队。2004年,医学影像学课程群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省级优秀课程群。2010年,医学影像学专业被教育部遴选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生物医学工程类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本科重点建设专业类。现有江苏省医学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医学影像综合训练中心、徐州市医学仿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徐州市医学影像重点实验室。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介入射科、放射治疗科、骨科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011年,介入放射学团队被评为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创新团队,布加综合征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研究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2017年医学影像学、放射治疗学获得江苏省“科教强卫工程”创新团队。
●学生科技创新培养:学院构建“三专一体”培优模式,注重学风建设、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激励学生积极参加竞赛,硕果累累。三年来,学院累计为社会输送全日制本科毕业生1300余人,毕业生年底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96%以上,考研率为20%左右。学生近三年在科研创新比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荣誉102项,其中国际级2项,国家级58项?;竦谖褰烊笱镆窖Чこ檀葱律杓凭喝坏冉保?019年)、荣获亚太地区大学生建模比赛一等奖(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的金奖(2018年)等。2021年获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苏省赛入围省决赛项目1项,获得三等奖2项,第二届江苏省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优胜奖等。
 
徐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联系方式:
书记信箱: yxxysjxx@xzhmu.edu.cn
党政办公室 联系人:张老师;联系电话: 0516-83262160;地点:主校区教学主楼东605室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工作办公室 联系人:夏老师;联系电话:0516-83262160;地点:主校区教学主楼605室
教学管理办公室 联系人:汤老师;联系电话: 0516-83262161;地点:主校区教学主楼605室
学生工作办公室 联系人:牛老师;联系电话:0516-83262162; 地点:主校区教学主楼613室
通讯地址:徐州市铜山路209号 徐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
邮 编:221004
 
徐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学科设置:
医学技术硕士点医学影像技术学科简介
(学科代码1010-03)
1.学科点历史回顾
徐州医科大学于2003年率先在江苏省开办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本科层次教育(五年制医学影像学专业影像技术专业方向),2013年起改为四年制理学学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并已连续招生九年,2020年徐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技术本科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全国仅有四所院校)。
2018年,徐州医科大学获批教育部首批医学技术(含医学影像技术学科方向)硕士学位授权点(全国仅23所),2019年开始招生。
2.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1)医学影像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2)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
(3)数字X线成像技术研究
(4)医学图像处理
(5)分子影像学研究(纳米探针的合成、表征、测试等)
(6)生物力学(医学图像三维重建,计算流体力学仿真、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
3.学科带头人及团队介绍
学科带头人:孙存杰,主任技师,硕士生导师,从事医学影像技术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5年,江苏省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教育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技师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医学技师分会副会长,主持省市级科研课题2项,获市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近年来发表SCI、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2部、副主编2部、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8部。主要研究方向:医学影像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医学图像处理、医学成像新技术等。
庄银苹,高级实验师,硕士生导师,主持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项,徐州市社科科技项目1项,发表文章11篇,其中SCI 3篇,主要研究方向:医学图像处理、分子影像学等。
赵英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医学影像与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委员。近五年主持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项课题,发表教学科研论文10余篇,其中SCI2篇、北大中文核心6篇,软件著作权2项。2020年指导本科生/研究生获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得国家三等奖、江苏省金奖,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三等奖、江苏省一等奖,并获优秀指导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医学图像处理、医学成像技术等。
学科现有教师16人,其中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7人,海外经历教师1人。
4.学科科研情况
   近五年,学科承??蒲邢钅?0余项,其中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0余部,国家专利3项。
5.学科科研平台实力
   依托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综合学科优势(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博士授权点、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委单位、江苏省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副会长单位及省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主委单位,1台PETCT、7台MR、12台CT、10台DSA、3台ECT等)和徐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相关专业医教研优势(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1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技术三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医学影像学、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技术本科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省级医学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医学影像综合训练中心),本学科在医学影像技术相关研究领域优势明显。
6.学科人才培养情况
   本学科主要培养理工医结合的医学影像技术本科及硕士研究生,为大型医院、高校培养医教研人才。
7.学科社会服务
   本学科拥有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各种大型有学医学影像设备40余台,可为从事医学影像技术工作的人员提供技术服务。
8.招生就业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生源充足,本科生就业于大型三甲医院大于70%,本学科坚持“理工医”结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毕业后主要在大中型医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医学影像技术临床、教学、科研或管理工作。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简介
(学科代码 0831)
1. 学科点历史回顾
徐州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依托生物医学工程省级品牌专业、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类、医学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徐州市医学仿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承担了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理论及实验教学、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工作。本学科始创于1997年与中国矿业大学联合创办的医学影像工程专业,在2010年、2012年先后获批生物医学工程省级品牌专业、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类,2018年获批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 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学科逐步形成了分子影像与纳米医学、医学影像工程、生物力学与康复工程、生物医学材料、医学影像与人工智能等研究方向,在肿瘤靶向分子影像纳米探针、诊疗一体化纳米功能材料、医学图像的配准融合与特征分析、生物力学建模仿真等方面形成独特优势与鲜明特色。
3. 学科科研情况
学科重视科学研究工作,积极推进实验室建设,鼓励青年教师外出进修深造,并多方面寻求合作以促进学术水平的整体提高。近年来获得国家级项目8项,省部级和市厅级项目3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400余万元。发表论文165篇,其中SCI论文90余篇,授权和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实用新型30余项,软件著作权20余项,成果转化10项。
4. 学科科研平台实力
与本学科直接相关的科学研究平台有江苏省医学工程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医学影像综合训练中心以及徐州市医学仿真研究中心,本学科拥有科研教学仪器80多台,包括小动物PET/CT、荧光分光光度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动态光散射纳米粒度分析仪、UV/VIS/NIR 吸收光谱仪、流式细胞仪、倒置荧光显微镜、三维运动影像捕捉系统、3D打印机、大电流放大器、压力传感器及人体心率与血压测量实验仪等仪器设备,总价值1500万元。此外,我?;∫窖?、临床医学、生物学、药学、肿瘤学等相关学科拥有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和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为本学科实验与教学提供支撑。本学科以附属医院为基础,与上海联影、山东麦德盈华等公司签订教学科研合作协议。我校与中国矿业大学共同成立健康工程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共建研究生工作站,联合培养研究生,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ldquo;3+2”、“4+2”合作办学项目,“医工结合”的校际合作都将促进本学科的更快发展。
5. 学科人才培养情况
学科坚持“医工结合”,将不断致力于推动工科领域的先进技术成果在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康复医学等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培养复合型医学工程高级人才。所培养学生在挑战杯、创青春、全国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全国数学建模等国内外大赛中20余人次获奖,获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18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62篇。已交叉培养硕士研究生33人,在校研究生100%参与实验室研究,在校本科生55%参加实验室研究。所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爱校爱岗,创新能力突出,社会评价高,为生物医学工程高级人才的培养做出较高贡献,得到政府、社会、同行的普遍认同。
6. 学科社会服务
生物医学工程是“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卫计委《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也将其列入必须加强建设的高层次医药卫生人才队伍之一,《2019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中,本专业被评为4星级中国高水平专业。我校是江苏省苏北地区唯一的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的发展有利于建立起培养苏北乃至淮海经济区医学工程复合高级人才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我校服务特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此外,通过融合我?;∫窖?、临床医学、药学等学科的资源与优势,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可以推动工科领域的先进技术成果在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康复医学等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有效解决临床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推动“新工科”、“新医科”的建设与发展。
学科坚持“医工结合”,以学生为本,紧扣培养目标,培养立足苏北、服务江苏、辐射全国的复合型医学工程高级人才。经过不懈努力,办学水平和办学规模稳步提高,已为淮海经济区及其辐射区域的医疗卫生单位、医疗设备企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在产学研方面,本学科创新研发的仿真CT、MRI、ECT等模型和数字X线机摆位操作训练系统、介入治疗导管操作训练系统等虚拟软件产品已经装备生物医学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功用于多专业实践教学。同时也推广到国内众多高校,目前第三军医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10所高校已购买我们的仿真软件和实验教学模型,累计创收300余万元,很好的发挥了徐州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8.招生就业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生源充足,近三年本科生就业率均大于98%。学科坚持“医工结合”,培养复合型医学工程高级人才,所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爱校爱岗,创新能力突出,社会评价高,为生物医学工程高级人才的培养做出较高贡献,得到政府、社会、同行的普遍认同。

添加徐州医科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徐州医科大学考研分数线、徐州医科大学报录比、徐州医科大学考研群、徐州医科大学学姐微信、徐州医科大学考研真题、徐州医科大学专业目录、徐州医科大学排名、徐州医科大学保研、徐州医科大学公众号、徐州医科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徐州医科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徐州医科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