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官网

更新时间:2022-02-08 12:15:1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西北民族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西北民族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西北民族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西北民族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西北民族大学官网来自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西北民族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西北民族大学考研报考有用。

西北民族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官网:

西北民族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西北民族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简介:
西北民族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成立于2005年11月。截止2020年,有教职工59人,其中教授6人,正高工1人,副教授17人,高工7人,博士13人,硕士30人,具有工程背景的教职工占50%以上。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甘肃省领军人才等国家及省部级各类人才计划5人,国家注册执业资格人员20人次。学院有校外兼职教授4人,其中外籍院士2人。有校外兼职研究生导师14人,均为行业一线领军人才。
学院现设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桥梁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和道路工程)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建筑材料与制品)2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为省级一流专业。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点。承担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培养和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点新型建筑材料方向研究生的培养任务。在校本科生1003人,其中土木工程专业743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260人,硕士研究生32名。学院已培养十五届土木工程专业和五届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建筑材料与制品)专业本科生共计2678人,其中土木工程专业2345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333人。
学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瞄准民族地区发展需求,聚焦建设领域发展需要,以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市场需求为本科生培养的立足点,以新型建筑材料和装配式建筑高端人才的行业需要为研究生培养的突破口,实现学院科学定位和特色发展。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全国少有的几个保持原“建材与制品专业”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的本科专业。自2009年以来,我校先后依托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和土木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等本科专业,构建了土木工程、建材与制品、化学建材、生产自动化及建筑智能化等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所培养的毕业生就业好,行业满意度高。
学院建有6个教研室、8个实验室、1个检测机构、1个产业化基地。拥有2013年10月获批的“甘肃省新型建材与建筑节能重点实验室”、2019年获批的国家民委“绿色建材与建筑节能创新团队”、2019年甘肃省科技厅批准培育的第二批新型研发机构“西北民族大学装配式建筑与节能建材研究院”、2020年甘肃省住建厅公布的“第一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甘肃海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科研开发类)”、2020年与化工学院共建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学院装配式建筑及节能建材科技成果中试基地——甘肃海能公司是甘肃省高新技术企业,承担建材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和研究生培养的任务。以学院实验室为依托成立的“兰州民大土木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具有计量认证和行业授权证书,从事建筑材料检测、建筑节能检测、大型结构检测及地基基础检测等社会服务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学院自成立以来,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计划项目、国家政策研究课题、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及省部级计划项目共计25项,地厅级项目12项,各类横向项目22项,中央高??蒲谢疽滴穹严钅?1项。各类项目总计科研经费3000多万元,发表各类文章140余篇;授权专利总计90多项;出版专著10余部,教材7部;编写甘肃省地方标准、图集及技术规程20多部。近五年,先后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甘肃省专利二、三等奖,教育部“高等学??蒲а芯坑判愠晒笨萍冀浇?rdquo;,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标准设计二等奖等全国性、省部级奖励10多项。
学院重视产教融合、科技成果转化和对外服务平台建设。创新各民族人才共同培养模式,攻克行业关键技术,创新技术标准体系。十年来,在新型墙材与建筑节能、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领域首创材料、设备、工艺、控制、应用、检测等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完成的“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装配式墙体成套技术”解决了我国建设领域外墙保温工程长期存在的耐久性问题、防火安全问题、严寒寒冷地区墙体自保温问题、装配式建筑“三板”短缺问题等行业“卡脖子”问题。形成6大专利池,100多项专利,孵化出3个学科型高新技术企业,研发10个主导产品,近五年中试转化经费6545.45万元,中试产品应用到省级以上重大工程项目10多个,得到多省市住建、墙改部门的发文推广。成果转化至全国多个重点企业,十年累计销售额25.21亿元。
学院曾被甘肃省建设厅评为“抗震救灾先进集体”,获得“甘肃省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多次被学校评为“就业工作优秀单位”,“综合治理工作优秀单位”,“工会工作先进集体”,“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模范集体”,2021年学院党委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西北民族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联系方式:
办公地点:土木楼329
联系电话:0931—4512915
 
西北民族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科设置: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0810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健康的身心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分析、评价和解决土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能胜任建筑工程、桥梁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道路工程等领域的勘察、设计、施工、检测维护和管理等工作,能够扎根民族地区和建设工程一线,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和专业发展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毕业要求
学生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家国情怀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熟悉民族理论及民族政策,同时符合以下要求:
(一)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土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二)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土木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三)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能够设计(开发)满足土木工程特定需求的体系、结构、构件(节点)或者施工方案,并在提出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时具有创新意识。
(四)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对土木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收集、处理、分析与解释数据,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并应用于工程实践。
(五)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六)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土木工程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标准,评价土木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的方案,以及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其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土木工程师应承担的责任。
(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土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八)职业规范:了解中国国情、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做到责任担当、贡献国家、服务社会。
(九)个人和团队:在解决土木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时,能够在多学科组成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
(十)沟通:能够就土木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表达或回应指令。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十一)项目管理:在与土木工程专业相关的多学科环境中理解、掌握、应用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
(十二)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有提高自主学习和适应土木工程新发展的能力。
三、学制
基本学制4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
四、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
力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六、核心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测量、钢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
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工程地质实习、工程测量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训、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等。
八、修读要求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应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对大学生的要求,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满培养计划规定的必修课、选修课及各种实践教学环节,获得的总学分不少于180学分,其中必修157学分,选修23学分。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建筑材料与制品)专业培养方案
(080406)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健康的身心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建筑材料与制品)的材料性能、结构特点、工艺原理、性能评价及工程应用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分析、评价和解决无机非金属材料(建筑材料与制品)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产品研发的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能胜任建筑材料与制品领域的生产经营、实验检测、科研开发、工程应用和生产管理等工作,能扎根民族地区企业和工程一线,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和专业发展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
学生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家国情怀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熟悉民族理论及民族政策,同时符合以下要求:
(一)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材料类尤其是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二)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材料生产尤其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建筑材料与制品)生产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三)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材料生产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材料尤其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建筑材料与制品)的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四)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建筑材料与制品)设计、生产、加工等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五)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建筑材料与制品)设计、生产、加工等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并对相关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
(六)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无机非金属材料(建筑材料与制品)的设计、生产、加工等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建筑材料与制品)的设计、生产、加工等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八)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无机非金属材料(建筑材料与制品)专业的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九)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十)沟通:能够就无机非金属材料(建筑材料与制品)设计、生产、加工等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
(十一)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在材料的设计、生产、加工等工程中的应用,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十二)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学制
基本学制4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
四、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
力学、化学、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六、核心课程
理论力学B、材料力学B、结构力学B、房屋建筑学B、新型建筑材料、胶凝材料学、混凝土学、材料科学基础、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建材制品厂工艺设计与生产
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物理实验、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材料力学实验、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混凝土基础实验、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材料工程基础实验、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实验等。
专业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建材质量检测及控制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或论文)、房屋建筑学B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建材制品厂工艺设计与生产课程设计等。
八、修读要求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学生应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对大学生的要求,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满培养计划规定的必修课、选修课及各种实践教学环节,获得的总学分不少于180学分。
材料与化工硕士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材料与化工行业及相关工程部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是:
(一)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良好,遵守科学道德、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身心健康。
(二)掌握材料与化工专业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及解决本专业工程问题必要的实验、分析、检测或计算的方法和技术,具有解决本专业工程问题或从事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开发能力。掌握和了解本专业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掌握一门外语技能,能够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国内外科技资料和文献,具有较好的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一)精细化工:主要从事涂料、粘合剂、催化剂及助剂,以及纳米技术、新催化技术、聚合物改性技术、增效复配技术、新分离技术的基础理论、开发研究和应用工作。
(二)功能复合材料:主要从事生物质复合材料、环境友好吸附材料、环境友好复合材料、生态友好功能材料的理论研究、新材料研发和成型加工,以及产业化研究应用工作。
(三)新型建筑材料:主要从事与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构件相关的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工厂设计、标准制定、工程应用、产品检测等工作。
三、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攻读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分制,应获得总学分不少于35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29学分(课程学习一般18学时计作1学分),分别为学位课19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7学分,专业必修课12学分;非学位课不少于10学分,其中公共选修课不少于3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7学分,其中案例教学类课程不少于3门,与企业联合开设的实践性课程不少于2门;必修环节6学分??纬烫逑瞪柚眉把Х址峙湎昙段鞅泵褡宕笱Р牧嫌牖ぷㄒ笛凰妒垦芯可嘌纬逃氡匦藁方诩苹怼?。
四、专业实践
实践环节是全日制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通过实践环节应达到:基本熟练行业工作流程和相关职业及技术规范,培养实践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并为学位论文选题、研究工作等奠定基础。
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和现场实践”相结合、“专业实践与论文工作”相结合的方式,具有2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不少于6个月,不具有2年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不少于1年。
五、学位授予与毕业标准
通过课程考试取得规定学分,完成规定实践环节并通过学位论文(设计)答辩的研究生,达到《西北民族大学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标准》的相关要求,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材料与化工硕士专业学位。
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老全面发展,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土木工程建设高层次人才的要求。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应当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具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应当增强法治观念,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公民道德规范,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应当刻苦学习,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应当积极锻炼身体,增进身心健康,提高个人修养,培养审美情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掌握外语知识、计算机知识、文献检索知识、实验知识、行业规范、标准知识以及相关的经济、管理、法律法规等知识,具有从书本、期刊、影像、会议、互联网络和生产实践等多种可能途径快速获取符合专业需求及有效获取研究所需知识和方法的能力,并善于总结与归纳。
(三)掌握本学科的数学、物理和化学基础知识;掌握高等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弹塑性力学、防灾减灾工程学、高等建筑材料、建筑材料分析与测试技术等的基本理论,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寿命预测、试验理论、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科学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学术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国际视野。
二、研究方向
(一)土木工程材料:绿色建材与建筑节能,先进混凝土及其制品构件,工程修补材料。
(二)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西北地区地质灾害监测防控技术研究,工程结构抗震减震综合技术研究,西北岩土工程灾害预测与防治技术。
三、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攻读土木工程硕士研究生,应获得不少于33学分(课程学习一般18学时计作1学分),分为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必修环节三个???,课程须在前3学期完成,其中必修课在前2学期完成。学位课20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7学分,专业必修课13学分;非学位课9学分,其中公共选修课不少于3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必修环节4学分??纬烫逑瞪柚眉把Х址峙湎昙鞅泵褡宕笱聊竟こ萄跣退妒垦芯可嘌纬逃氡匦藁方诩苹?。
四、毕业及学位授予
通过课程考试取得规定学分,完成规定实践环节并通过学位论文(设计)答辩的研究生,达到《西北民族大学土木工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标准》的相关要求,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土木工程硕士学位。
教育学 [0401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北民族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学学部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方向
招生人数: 3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17)教育学专业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717)教育学专业综合
④(--)无
备  注:
职业技术教育学 [040108]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北民族大学
招生年份:2019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高等职业教育
02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与教学
03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3日语

选一
③707教育学专业综合
备  注:
教育学原理 [0401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北民族大学
招生年份:2019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02民族教育研究
03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04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3日语
选一
③707教育学专业综合
备  注:

添加西北民族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西北民族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北民族大学报录比、西北民族大学考研群、西北民族大学学姐微信、西北民族大学考研真题、西北民族大学专业目录、西北民族大学排名、西北民族大学保研、西北民族大学公众号、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北民族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北民族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