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0-05-1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研究生培养方案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正文

厦门大学生物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培养类别 博士、硕士
一级学科
名称
 
生物学
 
学科代码
 
0710
适用年级  2018 级开始适用 修订时间   2018 年 6 月
覆盖二级
学科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水生生物学;发育生
物学;遗传学;交叉学科(转化医学)
学制 硕士生: 3 年;博士生(含硕博连读博士阶段): 4 年;本直博生: 5 年
 
 
 
 
 
 
 
 
 
学分
硕士生:总学分≥ 19 学分,其中课程学分≥ 15 学分,其他培养环节 4 学分
1. 普通博士生:总学分≥ 17 学分,其中课程学分≥ 12 学分,其他培养环节 5 学分;
2. 硕博连读生/本直博生:总学分≥ 20 学分,其中课程学分≥ 15 学分,其他培养环节 5 学分。
备注:
硕博连读生总学分为 20 学分。其中 17 学分按照硕士生要求的学分进行
( 硕士生必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 学分不计入博士生阶段学分,其他课程(《生命科学研究前沿》除外)如在硕士生阶段已修完, 则在博士生阶段可申请免修),其他的 3 学分为《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学分)和《中期考核》( 1 学分)的学分,此外还需重新修读《生命科学研究前沿》(该课程学分不计算在 20 个学分内)。
硕博连读生公共课共 5 学分,必修《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学分)、
《自然辩证法》( 1 学分)、《第一外国语》( 2 学分)。硕士生阶段已修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不计入 5 学分当中。
本直博生公共课包括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 1
学分)和外语课程( 2 学分)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系统扎实的生物学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生物学研究技能,能从事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能胜任在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从事
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科研能力及素质等要求
科研能力: 熟悉生物学科及其特定研究方向和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历史、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熟悉并掌握本专业常用的实验方法和研究技能,熟悉或了解本专业研究前沿最新技术和方法,具备独立从事本专业科研工作的能力,具备在本学科特定领域开展探索性研究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技能,具备在较短时间内熟
悉并掌握交叉学科及相关研究领域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能力。

  学术素质:
具备在本学科相关研究领域开展研究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技能, 具备掌握本学科研究前沿进展的能力,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具备良好的学术交流能力和写作能力,具备良好的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中文名称
学分 开课学期 硕士生 博士生 硕博连
读/本直博
 
备注
 
公共课: 硕士生 5 学分
博士生 2 学分
硕博连读生/本直博生 5 学分
 
000010101
中国马克思主
义与当代
 
2
 
   
必选
 
必选
 
 
240010003
马列经典著作
选读
 
1
 
       
000010201 第一外国语 2 秋/春 必选   必选  
 
0000101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
践研究
 
2
 
秋/春
 
必选
     
000010104 自然辩证法 1 必选   必选  
 
 
 
必修课程: 
硕士生≥ 6 学分博士生≥ 6 学分硕博连读生/本直博生≥ 6 学分
 
110010001
分子细胞生物
 
2
 
秋季
 
必选
 
必选
 
必选
 
 
 
 
 
 
 
 
 
110010002
 
 
 
 
 
 
 
生命科学研究前沿
 
 
 
 
 
 
 
 
4
 
 
 
 
 
 
秋季、春季、短学 期
 
 
 
 
 
 
 
 
必选
 
 
 
 
 
 
 
 
必选
 
 
 
 
 
 
 
 
必选
博士生在读博期间须修读本课程一学年并至少做两次Journal Club 学术报告后方可获得相应学分,且必须在博士毕业前至少做一次研究工作进展报告。硕士研究生不做 Journal Club 学术报告,但须修读该课程一学年并通过考核后方
可获得相应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中文名称
学分 开课学期 硕士生 博士生 硕博连读/本
直博
 
备注
 
 
 
 
 
 
 
 
 
 
 
 
 
 
 
选修课程(至少选修 2 门)
110010021 生物学仪器分析 2 秋季 任选 任选 任选 任选课程
110020003 免疫生物学 2 春季 任选 任选 任选 免疫学研究方
向建议选修
 
110020004
 
代谢生物学
 
2
 
秋季
 
任选
 
任选
 
任选
生物化学与分
子生物学研究方向建议选修
 
110020005
 
结构生物学
 
2
 
春季
 
任选
 
任选
 
任选
结构生物学研
究方向建议选修
 
110020006
 
癌症生物学
 
2
 
秋季
 
任选
 
任选
 
任选
细胞生物学研
究方向建议选修
110020007 植物生物学 2 秋季 任选 任选 任选 植物学研究方
向建议选修
 
110020008
微生物与病原生物学  
2
 
秋季
 
任选
 
任选
 
任选
微生物学、寄生动物学研究方
向建议选修
 
110030009
 
藻类学
 
2
 
秋季
 
任选
 
任选
 
任选
水生生物学研
究方向建议选修
 
110030010
分子病毒与诊断学  
2
 
春季
 
任选
 
任选
 
任选
病毒与诊断学研究方向建议
选修
 
110020011
动物生理与病理学  
2
 
秋季
 
任选
 
任选
 
任选
动物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方向
建议选修
 
110020012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  
2
 
春季
 
任选
 
任选
 
任选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方向
建议选修
 
110030013
 
生物信息学
 
2
 
春季
 
任选
 
任选
 
任选
生物信息学研究方向建议选
 
110020014
分子细胞生物
学技术
 
2
 
秋季
 
任选
 
任选
 
任选
 
任选课程
 
110020015
分子细胞生物
学前沿探索
 
4
 
秋季
 
任选
 
任选
 
任选
 
任选课程
 
 
其他要求
博士生在其硕士生阶段已修读过的我院相关专业研究生课程可免修(《生命科学研究前沿》除外。该课程不能免修,且硕博连读生不重复计学分,普博生可计 4 学分, 但均须在研究生院选课系统中选课。另外, 普博生在硕士生阶段已修读过的我院其他研究生课程可在博士生阶段免修, 但须向学院提交免修申请)。
研究生选修其他课程经学院认可后方可获得相应学分。
 

其他培养环节及要求
其他培养
环节
是否
必修

 
内容或要求
 
考核时间及方式
 
 
学术讲座
 
 
硕博必修
 
 
4
 
听取国内外专家来校举办的学术讲座与学术报告,并做好记录。博士生至少 100 场(硕博连读生含硕士生阶段), 硕士生至少 80 场。计 4 学分。
研究生在读期间自行做好听报告记录,毕业论文送审前由学院进行考核,考核合格
方可计 4 学分。
 
 
中期考核
 
 
博士必修
 
 
1
 
 
博士生中期考核办法见本院博士生中期考核相关规定,硕士生由导师自行安排。
博士生在第二或第三学年 6 月(或 12 月) 进行中期考核,具体参见本院博士生中期
考核相关规定。
文献综述
与科研报告
 
选修
 
0
 
博士撰写综述论文并做研究进展报告
 
由各导师组自行安排。
 
 
 
 
 
开题报告
 
 
 
 
 
必修
 
 
 
 
 
0
硕士研究生至少用两年时间,博士研究生至少用三年半时间独立完成学位论文。论文题目经导师组立题或自行立题,但需经导师组审核通过。以导师组或课题组为学术交流单位,作好论文开题报告,听取各方面意见后,对研究方案进行修改调整。研究生在开展学位论文研究期间应及时向导师组汇报研究工作进展情况??獗ǜ嫘氡ㄑг罕赴?。博士生须在中期考核
之前提交开题报告。
 
 
 
 
由各导师组自行安排。
 
 
教学实践
 
 
选修
 
 
0
根据学院课程教学安排和课题组研究工作需 要,硕士生须参加理论课/实验课教学助理、研究助理等教学与科研实践活动,由负责实践课
的指导老师根据该生的能力和表现评定成绩。
 
 
研究生在学期间。
校外学习
/交流经历
 
选修
 
0
根据研究工作需要,由导师派出到国内外著名高?;蚩蒲性核涣餮?,或参加国内外学术
会议,或参加公派出国交流学习。
博士生必须有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或学术
会议的经历。
 
 
学位论文
研究生学位论文应立项依据充分,学术观点明确,实验设计合理,原始科研记录规范完整, 论文数据真实可靠, 结果分析严谨, 文字表达流畅。学位论文研究结果应有所创新。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应在最后一年结束之前进行答辩。硕士学位申
请须至少提交 1 篇待发表的英文学术论文; 博士学位申请按本院相关规定执行。
 

本学科主要文献、目录及刊物( 选填)

 
著作或期刊名称
 
作者
 
考核方式
 
备注( 选读/必读)
         
         
         
         
         
         
文献阅读考核方式: 1. 课程考核:将此文献作为课程考核的考试范围;
2. 结合开题报告或学科综合考试进行; 
3. 撰写读书报告; 
4. 其他,请注明。
审核意见
 
 
 
 
学院(或系所) 意见( 加盖公章) 
 
 
 
 
 
 
 
院长(签名):
 
 
 
 
 
 
 
 
 
 
 
 
 
 
 
 
 
 
 
 
 
 
 
 
 
 
 
 
 
 
 
一级学科培养指导委员会意见
 
 
 
 
 
 
 
一级学科培养指导委员会主席(签名):
 
 
 
 
 
 
 
 
 
 
 
 
 
 
 
 
 
 
 
 
 
 
 
 
 
 
 
 
厦门大学

添加厦门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厦门大学考研分数线、厦门大学报录比、厦门大学考研群、厦门大学学姐微信、厦门大学考研真题、厦门大学专业目录、厦门大学排名、厦门大学保研、厦门大学公众号、厦门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厦门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厦门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xiamendaxue/yanjiushengyuan_281397.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