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自动化系的介绍

发布时间:2020-05-1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自动化系的介绍

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自动化系的介绍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自动化系的介绍 正文

 自动化是信息科学与技术中综合而活跃的学科,是实现四化的重要基础之一。自动化系虽刚诞生,但作为目前专业的主体力量,已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70—1982]  
    以1970年试制福建省省第一台数字控制切割机为基础,1972年在数学系创办“计算技术与自动控制”专业,1975年改为控制理论专业。在此期间,该专业教师是国内控制理论界十分活跃的一支队伍并深入到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负责国家轻工部下达的“青州纸厂计算机控制”项目的控制系统总体设计,并在许多企业开展过程控制的研究;1977年还与华东师大、山东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的同行发起全国性的“控制理论与应用学术交流会”;1979年受中国自动化学会的委托在厦门举办第一届全国控制理论与应用学术交流会。厦门大学也是我国较早开展系统工程研究的高校之一,早在1978年,厦门大学自动化系系教师就参加了原国重105项目“发展系统工程,研究大系统的最优设计、最优控制、最优管理”的研究; 1978年厦门大学自动化系系李文清教授招收第一届滤波与随机控制方向硕士生;1979年该系贺建勋教授招收大系统理论与应用方向硕士生,1979年获运筹学与控制论硕士学位授予权。
-TOP-
             第二阶段[1982-1996]  
   1982年以控制理论专业为基础的计算机与系统科学系成立;1982年增设计算机软件专业,1984年增设系统工程专业;1986年获系统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根据国家教委专业名称规范,1987年控制理论专业改名为控制科学专业。
   这一阶段在李文清、贺建勋教授等老一辈学科带头人的领导下,经系党、政领导班子的努力,各方面有明显的发展,表现在:
   ――积极开展与外界交流。我们主办过中国自动化学会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教育普及工作委员会与教育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会议(1986年)、第三届全国系统与控制科学学术讨论会(1989年)、全国决策理论及应用学术讨论会(1988年)、全国稳定性理论及应用学术交流会(1988年);承办’93华东六省一市自动化学术年会、’9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够瓜低彻こ探逃占肮ぷ?,先后举办全国性的“大系统理论与应用”、“微分方程理论”及全省性的“系统工程及应用”等培训班四期,1988年举办福建省省首届中学生系统工程夏令营,1991年受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委托举办全国学生系统科学夏令营。在开展学术活动过程中,许多教师担任多种全国性学会及其专业委员会、多种学术刊物的编委。
   ――与航天部、能源部建立较密切的关系。1986年能源部、航天部教育司先后与我校签订培养人才协议,共提供75万元用于改善我系办学条件;1991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又与我校签订关于进一步发展双方合作的会谈纪要,在我系设立CAST奖,继续提供实习条件,开展预研课题研究;1992年初,能源部教育司与我校签订了“关于厦门大学为能源部培养系统工程专业人才的协议书”,并先后再提供30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
   ――我系是福建省系统工程学会、厦门市系统工程学会、厦门市自动化学会的挂靠单位,有九位教师是这些学会和福建省自动化学会的理事长或副理事长。学会已成为我系与国内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的桥梁。
   1991年11月系统科学系成立,设控制科学、系统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和运筹学与控制论、系统工程两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1993年1月控制科学专业获准改为自动控制专业,1994年1月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获准改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
-TOP-
             第三阶段[1996年至今]  
随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随着专业设置的变化,为适应我国跨世纪与新世纪对人才的新需求,1996年10月将系统科学系改为自动化系,不仅更加贴切地体现学科内涵,  也更加体现工科性质。1999年,按照原国家教委的要求,进行专业合并调整,厦门大学自动化系将原有的两个本科专业即自动控制专业和系统工程专业合并成自动化专业,合并后的自动化专业从1999年开始招生。
近几年,厦门大学自动化系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学科建设获得新的发展:先后于2003年、2005年分别获得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两个二极学科博士点;2005年获得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2005年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获得福建省重点学科。此外,2002年获得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通过国家“211”、“985”工程建设以及通过与厦门市政府的共建,强力度的经费投入,使得厦门大学自动化系的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科研平台得到相当改善,特别是使得实验室的各类配套实验设备更为先进齐备。
-TOP-
             当前工作  
1.学术梯队建设
充分注意三个专业相互交叉的特点,使其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组织形成群体力量,支持211工程立项,争取承接高级别大型课题,特别注意跨世纪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与梯队建设,我们十分欢迎兄弟院校博士到我系工作。         
2.加强实验室建设
多渠道筹集经费,继续充实与扩大自动控制实验室,系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创造条件提高研究生实验室的水平,建设211工程科研实验室。
形成稳定的开发创造渠道:为教职工安心本职工作,创造良好环境与条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把握机遇,主动适应,突出特色,提高水平,在2010年前把我系办成在国内本学科领域内有较大影响的教学与科研基地。
2.主动适应
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要增强为厦门经济特区建设服务的意识,密切与工矿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联系,参与研究和解决经济建设中的重大技术问题,满足人才培养需要,以此扩大影响。
3.突出特色
发挥理科特长,办好工科专业,培养具有坚实数理基础,适应面宽,有充足的跟踪21世纪高新技术发展后劲的人才;围绕复杂系统的建模、分析、控制与优化理论及应用的研究和厦门信息港的建设,形成稳定的学术梯队及研究特色,为工学院建立信息科学-信息技术学科群而努力。         
4.提高水平
加强本科教育,注重发展研究生教育,下力气办好博士点,提高教学、科研管理的总体水平。
厦门大学

添加厦门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厦门大学考研分数线、厦门大学报录比、厦门大学考研群、厦门大学学姐微信、厦门大学考研真题、厦门大学专业目录、厦门大学排名、厦门大学保研、厦门大学公众号、厦门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厦门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厦门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xiamendaxue/yanjiushengyuan_281385.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