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0-05-1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正文

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研究方向<<

1- 材料表面与界面

 
内容、特色
侧重材料腐蚀与防护、纳米和特殊功能复合涂层制备及性能的应

、
意义 用和基础研究,旨在对材料表面进行强化与改性,提高材料的耐
蚀、耐磨等性能,并赋予材料表面某些特殊的功能。
导师 王周成副教授

2- 材料微结构与性能

内容、特色、材料的微结构与行为的关系,微结构的原位观测技术,耦合场作
意义 用下材料的疲劳损伤微观机理。 导师 张颖教授(博导)、冯祖德教授(博导)

3- 计算材料学

内容、特色、
意义 材料微结构与性能关系的计算、模拟与预测;材料设计。
导师 张颖教授(博导)、刘兴军教授(博导)、王翠萍教授

4- 晶体功能材料

该方向研究从晶体微观结构出发,结合晶体宏观性能,设计、探索和制备新的功能晶体材料,旨在提供具有使用价值的功能晶体
内容、特色、材料、发展新的晶体生长方法和工艺以及解决关键性技术问题,
意义 最终制备具有实用价值的功能晶体材料(包括激光晶体、非线性光学晶体、热释电晶体、压电晶体、激光自倍频晶体、电光晶体、半导体晶体等)。
导师 宓锦校教授

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及学分要求<<

1. 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材料物理与化学方面专业知识。
2. 掌握有关的先进的材料物理与化学研究方法,测试手段和评价技术。
3. 在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方面作出具有学术价值

培养目标
 
 
 
 
学习年限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
的成果。
4. 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5. 具有独立从事教学科研和科技开发能力。
6. 适合于在材料研究,开发的有关研究部门,高等院校和生产部门工作。
两年至三年
总学分大于等于 31 学分,其中公共课学分等于 8 学分、专业课学
分等于 15 学分、选修课学分大于等于 8 学分

选修课 秋季学
材料表面与界面 本校硕士
生课
36 学
2 学分
专业学位
秋季学
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 本校硕士
生课
54 学
3 学分
选修课 秋季学
材料设计理论及应用 本校硕士
生课
36 学
2 学分
专业学位
秋季学
高等无机材料化学 本校硕士
生课
54 学
3 学分
选修课 秋季学
功能材料 本校硕士
生课
36 学
2 学分
选修课 秋季学
晶体生长 本校硕士
生课
36 学
2 学分
选修课 秋季学
晶体学导论 本校硕士
生课
36 学
2 学分
专业学位
秋季学
数理方法 本校硕士
生课
54 学
3 学分
选修课 秋季学
应用数理统计 本校硕士
生课
54 学
2 学分
公共学位
秋季学
自然辩证法 本校硕士
生课
40 学
2 学分
选修课 春季学
X射线衍射分析和应用 本校硕士
生课
54 学
2 学分
选修课 春季学
材料电化学 本校硕士
生课
36 学
2 学分
选修课 春季学
材料科学发展趋势 本校硕士
生课
36 学
2 学分
专业学位
春季学
电子显微技术 本校硕士
生课
54 学
3 学分
选修课 春季学
复合材料理论 本校硕士
生课
54 学
2 学分
专业学位
春季学
固体物理 本校硕士
生课
54 学
3 学分
选修课 春季学
计算材料学导论 本校硕士
生课
36 学
2 学分
公共学位
春季学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
本校硕士
生课
40 学
2 学分
选修课 春季学
纳米材料制备和表征 本校硕士
生课
36 学
2 学分
选修课 春季学
特种合成纤维 本校硕士
生课
36 学
2 学分
选修课 夏季学
生物医学材料 本校硕士
生课
36 学
2 学分
综合考试基本要求<<
1. 研究生必须参加一定数量的教学实践(不少于 120 学时),计 2 学分。教学实践由各系按照实验课优先、基础课优先保证的原则统一安排,课程结束时由负责实验或课堂教学的教师对研究生在教学实践中的表现、能力等因素进行考核并评定成绩。
2. 研究生应结合论文工作积极参加导师主持的各项科研课题。
科研能力基本要求<<
硕士生至少应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研究生应基本熟悉所从事研究课题的文献,了解所研究方向的发展动态。掌握英语,顺利阅读本专业英语文献,能用英语撰写论文摘要。掌握本专业常用的实验方法和表征测试手段,并运用于论文工作。具有一定的实验观察、记录、分析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以及一定的设计和综合总结能力。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文字、数据处理和文献
检索的能力。具备中文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1、每位研究生必须作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獗ǜ媸奔湟话惆才旁诘谌谀┲恋谒难诔踅?,除导师外应至少邀请一位本专业相关专家参加。
2、学位论文期间,研究生应定期参加课题组的学术活动,定期向导师汇报研究工作进展及后一步的计划,一般每 1—2 个月提交一次书面汇报。
3、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做一场文献报告,论文答辩之前应交一份导师签字认可的参加学术讲座的小结报告。
4、学位论文应有一定的创造性。答辩前,研究生应至少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作为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当指导教师为第一作者时)发表一篇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论文(有录用证明即予以认可)或其它鉴定成果或专利(为主要贡献者) 对于具有突出创新性、保密性或新开领域,由导师向学位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
请(每年一次),经学位分委员会批准后,可不受此限制。
其他说明<<
1、申请两年毕业的研究生应满足以下条件:
1) 其获得学位要求学分的课程平均成绩应在 80 分以上;
2) 发表 SCI 收录论文 1 篇或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 2 篇。
2、申请两年毕业的研究生应向系提出提前答辩申请,参加系学位小组组织的预答辩(导师回避),经系学位小组表决(三分之二成员投票通过)通过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同一人两次预答辩间隔至少半年。

厦门大学

添加厦门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厦门大学考研分数线、厦门大学报录比、厦门大学考研群、厦门大学学姐微信、厦门大学考研真题、厦门大学专业目录、厦门大学排名、厦门大学保研、厦门大学公众号、厦门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厦门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厦门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xiamendaxue/yanjiushengyuan_281364.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