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的介绍

发布时间:2020-06-0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的介绍

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的介绍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的介绍 正文

国际法学院成立于1999年,前身为西北政法学院国际法系。2006年7月,西北政法学院更名大学后,国际法系更名国际法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47人,其中专职教师37人,在校本科生738人,博士、硕士研究生84人。学院下设国际公法研究所、国际私法研究所、国际经济法研究所三个研究所,国际法中文图书资料中心和国际法外文图书资料中心。作为陕西省省级重点学科国际法学科的依托单位,我院学术传承悠久,积淀深厚。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老一辈国际法学家刘振江教授与刘海山教授就为我校国际法学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早在1984年,国际法学科就开始招收国际私法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是我国较早开展国际私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教育的单位。2012年,国际法学院开始了法学博士人才培养的工作,目前已经形成本科-硕士-博士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37人,其中,教授7人(含二级教授1人,三级教授1人),占专职教师总数的18.9%;副教授17人,占专职教师总数的45.9%;讲师11人,占专职教师总数的29.7%;初级职称2人,占专职教师总数的5.5%。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20人。教师中已取得博士学位21人,在读博士3人,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占专职教师总数的64.9%;博士后出站5人,在站博士后2人。绝大多数毕业于诸如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英国伦敦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英国阿伯丁大学、法国巴黎第二大学、瑞典隆德大学、德国哈雷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学院教师中有陕西省“三秦学者”1人、“先进工作者(劳模)”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长安青年学者”1人,陕西省“青年法学家(优秀法律工作者)”4人,陕西省应急专家库专家1人,国家级学术团体副会长1人、常务理事4人。1位教师被外交部聘为“南海法律斗争小组”核心成员。学院教师曾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顾问出席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多人多次在外交部挂职、聘为专家参与国际谈判和法律工作。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项,省部级项目28项以及其他课题30余项,在国内外著名的荷兰Nijihoff出版社、欧洲大学出版社、法律出版社等出版中英文学术专著25部,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等法学权威与核心期刊以及《亚太法律评论》等SSCI国际源期刊上发表中英文论文200余篇,其中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全文转载20余篇?;竦檬〔考督崩?5项,其中包括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司法部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陕西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学院致力于培养学生具备“全球化的视野,法律人的思维”。学院建设了五个服务教学的平台,即以课堂教学为知识传授平台;以聘请法律实务界人士担任兼职教师为能力拓展平台;以案例教学、诊所式教育、模拟法庭赛和辩论赛为实践教学平台;以专业实践、社会调查、法律服务和国外实习为社会服务平台;以系列专题讲座和高端讲座为素质提升平台。学院开设有英美合同法、国际贸易法、海洋法等双语课程以及口语强化课程,举办学生法律文献英语翻译活动,专业英语角,组织学生参加英文模拟法庭赛和辩论赛。同时,加强学院与海外高水平法学院校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双方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或者联授,积极利用海外优质法学教育资源,探索形成灵活多样、优势互补的卓越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机制。
在国际法学院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近20年辛勤建设,我校国际法学院业已成为我国西部地区领先的国际法和涉外法律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以及咨询服务与信息资料中心,在我国国际法学界具有一定影响力。
西北政法大学

添加西北政法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西北政法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北政法大学报录比、西北政法大学考研群、西北政法大学学姐微信、西北政法大学考研真题、西北政法大学专业目录、西北政法大学排名、西北政法大学保研、西北政法大学公众号、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北政法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北政法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xbzfdx/yjsy_332785.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