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民商法学专业介绍

发布时间:2020-06-0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民商法学专业介绍

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民商法学专业介绍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民商法学专业介绍 正文

民商法学
 
所属一级学科:法学
学科专业代码:030105
所在单位:民商法学院
导师组负责人:程淑娟教授
 
学科专业简介
 
民商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是调整私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由民法和商法两部分组成,包括民法总则、人格权法、物权法、债与合同法、侵权法、知识产权法、继承法、婚姻法、商法总则、公司法、保险法、破产法、证券法等内容。民商法的内容涉及社会关系中私人生活关系的方方面面,包括民事关系和商事关系中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在部门法学的公法和私法的划分中,构成私法的主体性组成部分。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民商法是体系最为庞大、内容最为众多的法律部门;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民商法发挥着市场经济基本法的作用。
民商法学以民商法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民商法的立法、制度规则解释、历史比较、中外比较、法律思想、价值理念等领域。民商法的研究的领域除过法学之外,还涉及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史学等学科。民商法学是具有悠久传承的世界性法学学科,拥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形成了完备精微的学科体系。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民商法学理论学说流派林立,内容博大精深,是一门值得人以一生精力去探索研究的法学学科。
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科,是西北政法大学重要的法学学科,为陕西省优势学科。本学科所辖民法学、商法学课程,为陕西省精品课程。本学科研究生招生培养历史悠久,培养模式成熟、培养经验丰富、师资力量雄厚。本学科兼顾了民商法学专业高深的理论性和广阔的实用性,能够为学生提供最为宽广的发展空间。本学科所培养的研究生在完成学业后,既有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穷究民商法学理论的浩瀚与微妙的;也有投身于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政府机关、企业单位、事业单位的工作中去,在实务工作中发挥民商法学专业的特长的。总之,凡是存在财产、交易、纠纷的地方,就能够找到民商法学专业学生的用武之地。
 
指导教师
 
程淑娟,教授,法学博士,民商法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保险法研究会理事,西安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等。主要研究领域为物权法、债权法和商法基础理论。代表作有:《论我国国家所有权的性质》(《法律科学》2009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全文转载,获得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及陕西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商行为:一种类型化的诠释》(《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全文转载);《国家所有权民法?;ぢ邸罚ǚ沙霭嫔?013年)。主持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商事行为制度研究》,主持并完成陕西省社科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

张翔,教授,法学博士,民商法学院院长,民商法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组副组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民法学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人格权法、物权法。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代表作有:《海洋的“公物”属性与海域用益物权的制度构建》(《法律科学》2012年第1期);《论家庭身份的私法人格底蕴及其历史演变》(《法律科学》2011年第1期)。专著3部,主持并完成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与司法部基金项目各1项。
 
李少伟,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校私法文化与法典化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私法文化、民商法基础理论、债与合同法理论。代表作有:《现代民法文化与中国民法法典化》(法律出版社2016年)、《私法文化:价值诉求与制度构造》(法律出版社2009年)、《权利的人本主义解释》(《法学杂志》2010年第12期)、《私法文化:一种文化语境下的私法研究 》(《政法论丛》 2016年02期)。主持并完成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7项,获得省级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奖3项,其他科研和教学奖10项。
 
韩松,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二级法学研究员,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组副组长、博士研究生导师,民商法学科首席专家,西北政法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法律科学》主编,西北政法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人大常委会立法专家,陕西省人大常委会三农问题咨询专家,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人民政府法律顾问,陕西省人民检察院法律咨询专家,陕西省法官检察官遴?。ǔ徒洌┪被嵛?,陕西省法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
其代表性科研成果有:论文:《集体建设用地市场配置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法学》2008年第3期;《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的现实问题及其对策》,《中国法学》2012年第1期;《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能》,《法学研究》2014年第6期;《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管理权能》,《中国法学》2016年第2期。专著《集体所有制集体所有权及其实现的企业形式》,法律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物权法所有权编》(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教材:《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物权法》(主编),法律出版社,入选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合同法》(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等。主持并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青年项目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重点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其科研成果先后获得第七届、第十届、第十二届陕西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三项;第九届、第十一届、第十三届陕西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项;获得陕西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二项;获得第二届、第四届中国法学会法学优秀成果论文一等奖两项;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获得钱端升法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优秀奖一项。入选西北政法大学首批长安学者,先后荣获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荣誉。
 
郭富青,教授,法学博士,中国商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学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以来,从事商法学领域的研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其中有10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3篇被收入《中国商法精粹》,出版著作12部。代表作有:《论公司要约收购与反收购中少数股东利益的?;ぁ罚畚模?;《从股东绝对主权主义到相对主义公司治理的困境及出路》(论文);《公司权利与权利二元配置论》(专著);《商法技术品格论》(专著)。2017年荣登“中国法学一级学科300位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
 
车辉,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北政法大学侵权责任法研究所所长,民商法学院商法学教研室主任,兼任陕西省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西安、西宁、渭南、三门峡仲裁委员会仲裁员;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莲湖区人民法院专家咨询员;陕西省高院廉政监督员;渭南市政府、省侨联的法律顾问;陕西仁和万国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先后荣获陕西省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西北政法大学教学名师,西北政法大学师德标兵,优秀教师等的称号和荣誉;被“评师网”评为陕西省十大最受学生欢迎的教授;荣登“搜狐教育”全国最受欢迎百佳教授榜。主要研究领域为民法学、侵权法、担保法理论。主持并完成教育部、省社科、省教育厅等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公开出版专著3部;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0余篇;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8部。近5年研究成果代表作有:专著《非财产损害赔偿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11年3月);论文《论交通肇事中无名氏死亡赔偿的立法完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年第9期);《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之因果关系与责任》(《新疆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我国未成年人监护人责任的立法检讨》(《宁夏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侵权责任法理论与实务》(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赵林青,教授,硕士, 民法学教研室主任,陕西省民法学会理事、陕西省婚姻法学常务理事,西安市中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汉中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债权法和知识产权法。主持并完成、参与省部级项目及国家项目3项,专著3部,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代表作有:《知识产权的利用与?;ぜ胺晒嬷啤罚ㄗㄖ?;《特殊标的物有抵押问题探析》(论文);《滑稽模仿作品的合理性分析》(论文)。
 
袁震,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民法总论、物权法理论、土地法学。2018年陕西省普通高校杰出人才支持计划。代表作有独著专著:《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中国农村土地物权制度研究》(独著),法律出版社2018年版。
 
李敏,教授,硕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侵权责任法理论、物权法理论。公开发表论文近30篇, 专著两部,参加5部教材的编写,主持、参加国家及省部级以上项目5项,代表作有:《赔偿基金在大规模侵权损害救济中的定位与制度构想》(《西北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多元化救济机制在大规模侵权损害中的建构》(《法学杂志》2012年第9期)。专著《侵权责任法制度研究》一部。
 
孙玉红,教授,法学博士,陕西省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2013年第四届“陕西省优秀中青年法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侵权法、合同法、人身权法。从事法学教育以来,在《人民日报》、《法学》、《中外法学》、《法律科学》、《河北法学》等刊物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肚秩ǚüδ苎芯俊纷ㄖ徊?,获得2011年西安市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ldquo;无责赔付”之匡正——法律解释方法的视角》一文,2011年10月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并完成教育部课题、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厅项目各1项。  
 
郭升选,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公司纠纷法律对策研究所所长,民事法律诊所负责人。兼任中国商法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法学会法经济学研究会理事,西安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榆林仲裁委员会仲裁员,西安市国际商会国际商事调解员,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西安莲湖区法院、碑林区法院、未央区法院、灞桥区法院、长安区法院专家咨询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物权法、公司法、证券法。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7篇。代表作:《“公司人格否认”辩》(《法律科学》2000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全文转载);《医疗注意义务及过失的认定》(《法律科学》2008年第3期);《论董事竞业在司法中的认定》(《河北法学》2009年第1期);《物权法》(合著,入选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承担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参与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主持校重点教改项目1项,参与陕西省重点教改项目1项,是该项目的作为主要执笔人、项目总结材料的撰写人?;袷〖督谈某晒坏冉?项,获校教改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荣获“西北政法大学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李康宁,教授,法学硕士,陕西省法学会民法研究会理事,CCTV12“法律讲堂”栏目特邀主讲人,陕西法智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主要研究民法基础理论(民法总论、物权、债权)和民法立法技术。在《光明日报》(理论版)、《法律科学》、《法制与社会发展》、《法学论坛》、《法学教育研究》、《宁夏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及其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陕西省教育厅项目1项,西北政法大学重点教改项目1项。参加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1项。

张伟,教授,硕士,西北政法大学妇女与家事法律研究所所长,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亲属法学教研室主任,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海峡两岸关系法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会长,陕西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西北政法大学基地主任,陕西省妇女理论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等。曾应邀赴美国麻州、韩国高丽大学等和台湾地区中央研究院法律学研究所、政治大学、台北大学、东吴大学、辅仁大学、中国文化大学等进行访学和学术交流,主要研究领域为婚姻家庭法学、民商法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家事法理论与实务、妇女法与社会性别理论、家庭暴力防治等。代表作有:《异源人工授精(AID)法律问题之研究》(《法律科学》1991年第6期);《民营企业财产继承法律问题研究》(《河北法学》2007年第6期);《论儿童最佳利益原则》(《当代法学》2008年第6期);《离婚时夫妻所持公司股权分割问题研究》(《法商研究》2009年第2期);《同居理论问题初探—以非婚同居为指引》(《法学杂志》2010年第6期);《家事纠纷解决机制调查与研究》(《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中国老龄化问题的家庭法应对——以老年人精神赡养为视角》(载自韩国《家族法研究》(第29卷1号2015年3月);《老年监护的立法模式、原则与程序研究》(《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中国民法典编纂视域下婚姻家庭法定位之思考》(《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其中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著作5部。主持并结项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法学会等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项目10余项。
 
马宁,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保险法学、破产法学。代表作有:《保险人明确说明义务批判》(《法学研究》2015年第3期);《保险格式条款内容控制的规范体系》(《中外法学》2015年第5期,该文获中国保险法学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保险法因果关系论》(《中外法学》2013年第4期);《论保险人代位追偿权与被保险人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冲突》(《法学家》2013年第2期)。主持2项国家社科基金,多项省部级项目。出版专著2部,主编教材1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教育部A类期刊6篇;中国法学会重要法学核心期刊(CLSCI)10篇;法学类CSSCI期刊12篇,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郭振清,副教授,学士, 主要研究领域为婚姻法学、继承法理论。代表作有:《经济改革与人口问题研究》(《经济改革》1992年第3期);《婚姻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
 
赵俊劳,副教授,硕士 ,主要研究领域为民法基础理论、物权法与债权法。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代表作有:《自然人人格的伦理解读:兼论民法典人文主义的价值起点》(《河北法学》2009年第5期)、《论用益物权的客体及其立法政策选择》(《法律科学》2012年第2期)、《登记对抗立法模式下特殊动产物权变动生效要件之诠释》(《法律科学》2017年第4期)、《西部经济发展与法制建设若干问题》(《中国法学》2006年第4期,该文获得陕西省人民政府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论有因性立法模式下不当得利制度的构造:关于我国不当得利制度适用范围的思考》(《西北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经验与超验:论自然人人格要素的双重性质》(《河北法学》2011年第5期)。编写专著教材4部,(其中《物权法》(合编)入选为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主持中国法学会研究课题《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流转与农民权利?;の侍庋芯俊罚?016年)。

赵江红,副教授,硕士,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法学会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人口学会理事。长期从事民法学、婚姻家庭法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亲属法、继承法、比较亲属法与继承法。期间主持并完成省社科项目一项。代表作是: 《家庭保障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7年)(专著);《论夫妻财产制的功能》(论文)(家事法研究,社科文献出版社,2014年);《论我国夫妻财产制的创制》(论文)(当代法学,2001年10期)。主编、参编教材五部。
 
谢晓,副教授,博士在读, 主要研究领域为民法学、医事法学。代表作有:《论患者权利类型》(《法律科学》2013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与行政法学》2014年第1期全文转载,获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关于我国构建病人权利?;ぬ逑档姆伤伎肌罚ā段鞅贝笱аПā?010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年第4期全文转载),获陕西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论未成年子女财产权》(《法律科学》2000年第1期);《忠实义务在法国的发展趋势——契约化?》(《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医患法律关系平衡机制研究》(陕西出版集团,2008年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成果);主持校级教改项目《“裁判文书研读”实训教学法研究》(2014年)。
 
王延川,副教授,法学博士, 兼任中国商法学理事、中国证券法学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商法、商事交易模型设计与运行、公司治理与公司审判实务。出版著作近10项,发表论文30余篇。代表作有:《现代商法的生成:交易模型与价值结构》(法律出版社2015年);《有限责任公司合约效力的司法干预及其界限》(《法商研究》2011年第2期)。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法学会项目、陕西省社科联、陕西省教育厅、西安市社科项目等项目共11项,目前在研项目为2015年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公司资本制度改革研究》;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股东会决议:瑕疵确认与效力判定》?;竦蒙挛魇≌?、教育厅等各项学术奖励15项。

张晓飞,副教授,法学学士、硕士,西北政法大学民商事判例研究所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民法合同之债、商法总论及其单行法、中国近代商法史。代表作有:《中国近代商法上妻子的商事能力的法文化分析》(《法律科学》2016年第34卷第6期,2016.11);《社会公共利益视域下的民事责任行使拓展问题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5卷第5期,2014.10);《代位权行使效力研究》(《当代法学》2002.3)。主持并完成.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我国公司资本制度配套改革研究(14SFB50033)。主编有《公司法实训教程》(法律出版社2017年8月版)、《合同法理论与实务》(法律出版社2019年1月版)。张晓飞副教授还兼任上海市锦天城(西安)律师事务所创始一级合伙人,律师业务专长为政府与企业法律顾问、企业投融资顾问、重大疑难民商事纠纷案件的处理。
 
陈凌云,副教授,博士 ,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民商法、亲属法。2007年赴我国台湾地区中正大学法律学系访问。中国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西北政法大学首批长安青年骨干学者。陕西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西北政法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2015年陕西省妇联系统调研报告一等奖,2018年西北政法大学优秀教师。
代表作有:《论违约方获益之归属》,《法律科学》2018年第4期?!段ピ妓鸷ε獬ピ鹑尉窒蘼?mdash;—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3条》(《学术交流》2010年第2期);《效率违约遏制论——以完善违约损害赔偿责任为线索》(《当代法学》2011年第1期);《离婚诉讼中按揭房屋的权属——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解释(三)》征求意见稿第十一条》(《学术交流》2011年第5期);《论英美合同法之违约获益赔偿责任》(《环球法律评论》2010年第5期);《论夫妻共同债务的法典化表达》,《家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18年版。独著:论英美合同法之违约获益赔偿责任》,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
 
凤建军,副教授,清华大学商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第四届“西北政法大学青年教学名师”,中国法学会证券法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法学会破产法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上市公司协会新三板企业委员会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商法、金融法,包括:公司企业法、证券法、信托法、银行法、互联网金融法律等商事金融类法律。代表作有:《公司法学》(副主编)、《企业法学》(副主编)、《破产法学》(副主编)、《金融法教程》等;《公司股东的除名与失权:从概念到规范》(《法律科学》2013年第4期);《追寻对冲基金监管法制路径》(《河北法学》2012年第6期);《防御视角下公司分立中的股东权益?;の侍庋芯俊罚ā渡淌路奂返?0卷);《反思问题银行处置措施之“早期干预”》(《财经法学》2018年第4期);《金融合约安全港规则研究》获得中国银行法学会2015年年会论文二等奖。
 
费煊,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商法教研室副教授,西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荷兰乌特勒支大学法学硕士(LL.M.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主要研究领域为商法学、公司法、破产法、证券法。代表作:译著《欧洲公司法》(法律出版社2013年11月版),《论公司担保合同的效力》(《西北法律评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10月版),破产原因概念的廓清——对我国通行破产原因定义的批评(《学术界》2010年第4期),《中国与欧洲患者权利?;しū冉稀罚ā督绰厶场?009年第10期)。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主持陕西省教育厅项目一项,获校级教学成果将一项。
 
朱启莉,副教授,法学博士,2003年、2006年、2010年在吉林大学分别获得法学学士学位、民商法学硕士学位、民商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法学、中国民法学。代表作有《我国知识产权法定赔偿适用情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当代法学》2012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全文转载)、《知识产权法引入惩罚性赔偿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8期)、《论我国知识产权侵权责任中“免予赔偿”规则的重新设定》(《河北法学》2013年第8期)。主持中国法学会、省社科、省教育厅、省社科联项目以及民政部横向课题多项。
 
郝佳,女,1982年6月生。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民法学(婚姻家庭法方向)博士。一、研究方向:民法、婚姻家庭法、妇女人权。二、社会兼职:中国婚姻家庭法学会理事;陕西省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陕西省妇女/性别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与经济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三、科研成果: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参与省部级项目4项。2、在《法学前沿》(‘英文’)、《妇女研究论丛》、《西北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其中两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3、参编教材两部。四、所获奖励:1、获国家级奖励一项(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2、省部级奖励两项。
 
肖新喜,副教授;陕西周至人;西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法学硕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在《中国法学》《法商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加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一项、参加司法部重点课题一项、参加其它省部级课题若干项;论文曾获中国法学会“第十一届法学家论坛”征文三等奖。
 
马钰凤,副教授,法学博士,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2013-2014年),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家事法教研室教师,中国法学会婚姻法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秘书长,西北政法大学妇女与家事法律研究所执行所长,陕西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西北政法大学基地秘书长。代表作:《家庭暴力司法干预的调查与思考——以陕西省为例》(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我国遗产债务清偿顺序之重构》(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论“表决权穿越”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引入路径》(求索2012年,《新华文摘》部分转摘)、《我国内地监护监督立法之审思——以港、澳、台三法域监护监督立法之评介为视角》(社会科学家2012年)、《从家庭的变化看我国家庭法的发展与局限》(新疆社会科学2014年,人大复印资料部分转摘),主持或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共9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项。
  
王丽美,民商法学院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博士,中国商业法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法学会民法研究会理事、破产法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物权法、合同法、公司法、破产法。代表作:专著《善意取得制度适用的权利模型研究》(25.1万字);《企业破产原因应然内涵新探》(《法学杂志》2014年第2期);《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适用的反思及其完善》(《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股权善意取得的合理性及适用性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论格式条款的司法规制》(《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主持或参与各类课题9项。
 
廉高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法学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应用法学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陕西省人民政府第二、第三、第五届法律顾问,陕西省第一届行政复议应诉专家咨询组成员,西安市人民政府第二届、第三届法律顾问。发表、出版法学、经济学论文(著作)三十余篇(部),参与或主持《〈物权法〉重大疑难法律问题研究》、《集体所有权、集体所有制的行使与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疑难法律问题研究》等省部级以上法学研究课题六项,出版《当代中国农村经济组织体系研究》、《电力行政执法指南》、《陕西省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状态调查报告》、《陕西省合作社示范县典型合作社调查报告》《行政应诉行政复议文书》、《行政应诉行政复议典型案例详解》等著作多部。
西北政法大学

添加西北政法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西北政法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北政法大学报录比、西北政法大学考研群、西北政法大学学姐微信、西北政法大学考研真题、西北政法大学专业目录、西北政法大学排名、西北政法大学保研、西北政法大学公众号、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北政法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北政法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xbzfdx/yjsy_332748.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