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法律史专业介绍

发布时间:2020-06-0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法律史专业介绍

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法律史专业介绍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法律史专业介绍 正文

法律史
所属一级学科:法学
学科专业代码:030102
所在单位:刑事法学院
导师组负责人:闫晓君教授
学科专业简介
 
法律史是研究法律、法律制度及其思想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和规律的科学,是法学体系中一门独立的基础学科,具有历史学和法学交叉学科属性。法律史研究领域广泛,包括中国法律史、外国法律史;法律制度及法律思想的历史沿革、发展变化及其演进规律,以及不同历史时期法律实施的状况等丰富内容。
本学科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我校法学专业传统优势学科之一,是我校最早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专业之一。杨永华教授、方克勤教授、胡留元教授、冯卓慧教授等老一代学者在各自的主要研究领域成就卓著,影响及于海内外。目前,法律史为陕西省重点学科,是我校法学博士点重要支撑学科之一;现有专职教师共14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讲师2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2人;本学科秉承和倡导严谨、质朴、求实的治学传统和学术风格,追求一流的学术品质;在利用出土文献研究秦汉法律史、唐宋法律、清朝法律、陕甘宁边区法律以及司法制度史、司法勘验史、法律教育与法学史、陕派律学、古罗马法与比较法律文化等领域积极开展原创性研究,通过对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地方司法档案的整理和研究,取得了大量有特色的重要学术成果;作为中国法律史会学执行会长单位,我?;苟啻纬邪炝巳苑墒费趸嵋?。
本学科除开设中国法律史、外国法律史等本科课程外,还开设中华法系、法律思想史、法律文献学、中国近现代法、罗马法、英美法系及大陆法系等硕士研究生专题课程和中国历代边疆政策与法律制度等博士研究生课程。
本学科经常组织研究生开展学术讲座,学术讨论,培养专业史料基础扎实,思路开阔,具有良好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具有科研意识与能力,且能够从事法学理论研究和司法实务工作的专门人才。
 
指导教师
 
汪世荣,教授,先后获西北政法大学法学士(1988)、法学硕士(1991)、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1994),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传统法、司法研究、法律诊所等。代表性著作有《中国古代判词研究》(1997)、《判例与法律发展》(2006)、《新中国司法制度的基石:1937-1949》(2010)、《有效的法学实践教育》(2012)、《陕甘宁边区检察制度史》(2015)、《人民调解的“福田模式”研究》(2017)等。
 
王健,教授,先后获西北政法大学法学士(1987),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1996)、法学博士(1999),北京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1999-2001),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法律史、法律思想史、法学教育、边疆治理与法制等。著有《沟通两个世界的法律意义》(2001)、《中国近代的法律教育》(2001)、《西法东渐》(编,2001)等多种相关论著。
 
陈涛,教授,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1982),法律史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法律史、中国传统法。代表作《中国法制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侵权行为法例论要》(《法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
 
闫晓君,教授,西北大学理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后,兼任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律史学会文献研究会副会长等。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法律史、法律文献、传统律学。代表作《秦汉法律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年;《出土文献与古代司法检验史研究》(文物出版社)2005年,《两汉故事论考》,《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1期?!肚睾菏逼诘姆ㄒ郊煅椤?,《国学研究》第1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肚睾旱磷锛捌淞⒎ㄑ馗铩?,《法学研究》2004年第6期?!墩偶疑胶杭?ldquo;告律”考论》,《法学研究》2007年第6期?!豆糯C芊ǎ郝┬褂爰涞?,《法学》2017年第2期。
 
陈玺,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法制史。在《法学家》、《法学》、《法律科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1.《唐代诉讼制度研究》(商务印书馆2012年);2.《唐代刑事诉讼惯例研究》(科学出版社2017年,入选2016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3项。
 
律璞,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法律史。代表作《两汉司法官员立法功能探析》。
 
刘全娥,副教授,吉林大学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法律史、近现代法律史、陕甘宁边区法制。代表作《雷经天新民主主义司法思想论》(《法学研究》2011年第3期)、《论陕甘宁边区司法机构对疑难案件的处理——以一桩窑产争执案为例》(《当代法学》2010年第3期)。
 
余辉,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外国法律史,比较法律史。代表作《英国信托法:起源、发展及其影响》(著作)、《古代中国国家权力对私法关系介入的分析——以宋代的孤幼检校制度为素材》(论文)。
 
吕虹,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法律史。代表作《清代司法检验制度研究》。
 
任亚爱,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法律史。代表作《中国古代婚姻条件研究》,(《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8月);《论“义绝”之“义”》(《新疆社会科学》2008年4月); 《论“义”与“感情” ---两种婚姻一般条件的比较分析》(《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7月)。并撰写《论中国古代检察官的检察权》(《法制与社会》2014.10),参编了《罗马法》(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参与了司法部2014年度课题------《我国公司资本制度配套改革研究》的研究工作(2017年结项)。
 
李娟,副教授,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清代法律,陕甘宁边区法制。代表作《革命传统与西方司法理念的交锋及其影响》(《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4期)、《马锡五审判方式产生的背景分析》(《法律科学》2008年第2期)。
 
  马成,法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陕甘宁边区法制史、党内法规、社会舆情政策。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先后主持省部级课题六项。主要成果包括:《陕甘宁边区法制史稿(民法篇)》(著作)、《陕甘宁边区法制史概论》(教材)。
西北政法大学

添加西北政法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西北政法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北政法大学报录比、西北政法大学考研群、西北政法大学学姐微信、西北政法大学考研真题、西北政法大学专业目录、西北政法大学排名、西北政法大学保研、西北政法大学公众号、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北政法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北政法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xbzfdx/yjsy_332742.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