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药学院院系简介

发布时间:2016-03-2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药学院
四川大学药学院院系简介

四川大学药学院院系简介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四川大学药学院院系简介 正文


华西药学院现有建筑面积约23000平方米的教学楼和实验楼,分布在风景如画的华西钟楼和荷花池畔。现设七系二中心,即药物化学系、药剂学系、天然药物学系、药物分析学系、药理学系、生物技术药物学系、临床药学与药事管理学系,523现代药学实验中心和分析测试中心?;褂?个生药标本馆和药用植物园。
       药学院现有教职工108人,专任教师80人,其中教授24人、研究员2人,副教授21人,在岗博士研究生导师2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2人(不含博导)。目前人才队伍中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指导教师4人,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人,省级突出贡献专家4人,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省“百人计划“入选者1人。
    药学院为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有药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3个(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6个(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生药学、微生物与生化药物和药理学)??烧惺詹┦康难Э瓢ǎ阂┪锘?、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药理学、临床药学、药事管理学、靶向药物设计??烧惺账妒康难Э瓢ǎ阂┪锘?、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临床药学、药事管理学、天然药物化学。其中药剂学为全国重点学科,药物化学为四川省重点学科。

华西药学院现有建筑面积 27000 平方米 的教学楼和实验楼,分布在风景如画的华西钟楼和荷花池畔。 现设六系一所两中心,即药物化学系、药剂学系、天然药物化学与生药学系、药物分析学系、分子与细胞药理学系、临床药学与药事管理学系、药物研究所、现代药学实验教学中心、分析测试中心。 还有 1 个中草药标本室和药用植物种植园。药学院现有教职工 136 人 , 其中教授 25 人,副教授 21 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实验师等 17 人,讲师 28 人,省学科带头人 4 名,博士研究生导师 17 人,硕士研究生导师 28 人。每年招收本科生 200 名左右,博士生、硕士生 100 余人,全院在校生 1000 余人。
华西药学院现设药学本科专业,下设药物化学、药学和临床药学三个专业方向。为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有药学博士后流动站 1 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 3 个(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6 个(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生药学、微生物与生化药物和药理学)??烧惺詹┦康难Э瓢ǎ?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药理学、临床药学、药事管理学、天然药物化学。 可招收硕士的学科包括: 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临床药学、药事管理学、天然药物化学。 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药剂学)[1]  。省重点学科 2 个(药物化学和药剂学)。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个(靶向药物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 2 个(靶向药物与新型给药系统实验室和天然药物学实验室)。

药剂学 是研究制剂及其给药系统的设计、生产和质量控制等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救挝袷茄芯拷┪镏瞥墒室说募列?,达到安全、有效、质量可控、顺应性好的特点应用于临床,发挥防病、治病和诊断的作用。
华西药学院药剂学学科成立于1952年,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权,1991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2004年批准为四川省重点学科,为十五“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5年被教育部批准建立了国内唯一的靶向药物及释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7年批准为全国重点学科。
现由药剂学、临床药学、物理药学、中药制剂、药用高分子材料等教研室和靶向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组成。 目前共有教师29人,其中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共有教授10人(兼职1人),副教授12人,近8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 研究实验室总面积3000平方米,在读研究生共116人;其中,博士生36人,硕士生80人,已授学位合计209人。其中,博士学位58人,硕士学位151人。
2001年以来,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课题3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近30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4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横向课题300余项,到帐科研经费近5000万元。发表论文 500 余篇;其中被SCI、EI收载150余篇;主编专著和教材8本,参编15本;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1篇。
药物化学 是一门以创制新药为目的,通过设计和合成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 (生物大分子) 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是药学领域中重要的带头学科。
该学科点由药物化学教研室、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和天然药物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组成。共有教师22人,正高11人,副高5人;其中博士导师6人,硕士导师5人,专业实验室总面积2000㎡,在校研究生165人;其中博士生26人,硕士生50人。巳授学位合计227人,其中博士学位47人,硕士学位180人。
该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骨质疏松防治药物、老年病药物、主动靶向药物、手性药物、多肽药物、药用生物碱化学、天然活性成分等。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0项,省部级基金项目15项,横向80余项,共获科研经费1400余万元。发表科研论文160 余篇,申报发明专利9项,获准6项,并获省、部级奖5项。[3]
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研究是华西药学院学科发展的主攻方向。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整合了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和化工学院与创新药物研究相关的优势学科,在“十五”期间,通过开展“ 211工程”子项目建设——“创新药物、现代化中药与工程”,在创新药物的研究上已形成我校具有理、工、医等领域交叉的特色研究方向。 在子项目建设期间,学校投资 3000 余万元建成新药学科教大楼,投入“211工程”专项建设经费400余万元用于购买液质联用仪等大型设备,使华西药学院的科学研究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改善。已逐步形成了几个各具学科特色的研究方向,在计算机辅助的骨、肝靶向药物的设计、合成和生物特性研究方向,靶向给药系统研究方向,中药与天然药物研究方向,制药工程技术研究方向,绿色化学与技术研究方向已取得重要进展。
该“211工程”子项目负责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科技部重点攻关课题3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9项,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2项,博士点基金6项,其它基金45项,横向课题300余项,共获科研经费近3000余万元??⒂凶灾髦恫ǖ拇葱乱┪?个,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篇,提名奖1篇,发表研究论文累计达700余篇,其中SCI论文110余篇。编写出版《靶向治疗分子基础与靶向药物设计》和《中国青藏高原药用植物图志》2部专著,全国统编教材《药物化学》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窠逃刻崦壹际醴⒚饕坏冉?、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高校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各类省、部级奖50余项。申请专利14项,授权7项,其中有2项为美国专利。

专业设置:
药学博士后流动站现有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临床药学、药事管理学、天然药物化学 9 个专业,目前在以下方向提供合作:
药物化学专业:
    郑 虎: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骨靶向药物的研究、甾体化合物的合成研究、多肽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翁玲玲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骨靶向药物的研究、甾体化合物的合成研究、多肽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吴 勇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手性药物,主动把向药物等的研究与开发。
    郭 丽 研究方向:多官能团分枝状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天然药物化学专业:
    王锋鹏 研究方向: 1. 抗癌药物及其多药耐药的化学和机理研究。 2. 具抗癌活性的新的天然产物成分(生物碱、萜类、甾体皂苷,尤其是国产乌头属和翠雀属生物碱)的分离、结构阐明及其合成; 3. 天然产物化学在我国西南省区生物多样性?;?、经济发展和药物开发方面的研究。
    秦 勇 研究方向: 开展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吲哚生物碱的全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 ; 以作用机制明确的生物碱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和合成高选择性、高活性的激酶抑制剂 ; 不对称合成方法学研究 .
    黄 静 研究方向:1.中药活性成分研究。 2.中药代谢物组的 1 H-NMR 化学计量学研究。
    陈巧鸿 研究方向:具抗癌活性的天然药物研究
药剂学专业:
    张志荣 研究方向:靶向给药系统;药物传递系统;药物新剂型新制剂。
    侯世祥 研究方向:中西药物新制剂及其应用基础研究,以中药制剂制备工艺、质量评价和稳定性研究为主;中西药物新型给药系统研究,以透皮、缓控释制剂和靶向制剂为主。
    李铜铃 研究方向:中西药制剂的开发研究和人体生物等效性评价。
    詹先成 研究方向:药物稳定性及物理药学。
    临床药学专业:
    蒋学华 研究方向:临床用药的药动学基础研究。
    药物分析学专业:
    李章万 研究方向:亚临界水提取技术及亚临界水色谱技术在中药提取及分析中的应用 , 防治骨质疏松类药物的研究。
    晁若冰 研究方向: 药品质量的评价和控制。
生药学专业:
    张 浩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生药(药用植物)的资源开发、品质评价研究。
药理学专业:
    莫正纪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药理学研究 , 目前侧重于心血管、呼吸系统药理研究。
药事管理学专业:
    蒋学华 研究方向: 药事管理研究。

科研概况:
药学院拥有一大批先进的仪器设备供教师和研究生工作使用,如200和400兆超导核磁共振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紫外分光光度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和气相色谱仪、激光粒度分析仪、冷冻干燥机、喷雾干燥机、高压乳匀机、药物溶出度测定仪等大型设备。
  在新药研究、新剂型开发、药物分析、临床药学及药理学方面开展了系列科研工作;在抗肿瘤药、心血管疾病用药、计划生育用药、天然活性成分、靶向药物剂型、缓释控释制剂、药物稳定性、中药新剂型、化学传感器和新药质量标准等研究方面都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近 5 年来,出版学术专著 10 余部;编写教材 10 余部;发表科研论文近 1000篇,其中SCI收录300余篇;负责国家国家“973”项目2项,“863”计划项目3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面上项目40余项、部省级项目近50项;承担企业合作项目200余项;获国家部委及省市科技成果奖18项,获各类新药证书或新药临床批文10个;申请专利 20 余项,获准10余项。近20年来,药学院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有200余人次出国、出境讲学、考察、进修或攻读学位,并邀请和接待了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专家及学者300余人次来院访问和讲学,并与日本庆应大学等建立了院际友好关系。

师资概况:
 药学院党政领导重视人材培养工作。近五年来,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使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高达74%,其中硕士比例为40%,博士比例为34%。目前我院有10名青年教师正在在职攻读博士学位,预计到2008年,具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将达到48%左右。45岁以下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25%(不含2名在站博士后),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达59%。其中有7名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有3名在岗教授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有5名中青年骨干教师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后备人选,有10名四川省卫生厅学术带头人,有5名中青年骨干教师为四川省卫生厅学术和技术后备人选。学院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18人(我院17人,另一人为在我院招生的基础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26人,涵盖学院现有全部学科(九个学科)。学院师资队伍结构日趋合理并以形成学术梯队,符合学院发展目标定位要求,为今后学院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师资队伍
国家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
张志荣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张志荣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秦勇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张志荣  秦勇  邓金根 陈应春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
张志荣  秦勇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秦勇  陈应春  黄园  何勤  杨劲松  孙逊
省级突出贡献专家
?;?nbsp; 张志荣  余蓉
 

四川大学

添加四川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四川大学考研分数线、四川大学报录比、四川大学考研群、四川大学学姐微信、四川大学考研真题、四川大学专业目录、四川大学排名、四川大学保研、四川大学公众号、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四川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四川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sichuandaxue/yanjiushengyuan_30678.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