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导师:何广强

发布时间:2021-10-0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导师:何广强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导师:何广强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导师:何广强 正文


  导师姓名 何广强 导师性别 男
  职务职称 副教授.
  所在院系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所属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
  研究方向 量子信息与量子通信 非线性光学
  联系电话 021-34204362
  电子邮箱 gqhe@sjtu.edu.cn

  个人简介
  
  何广强,博士,1977年生,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副教授,2006年3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研究方向为基于连续变量的量子密码通信。2006年4月至今受聘于上海交通大学“区域光纤通信网与先进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为基于连续变量的量子密码通信和量子通信网络。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国家公派到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光学中心进行了为期一年的量子信息理论与实验研究,合作教授为2007年度美国光学协会主席、2010年美国光学协会最高奖-Frederic Ives奖获得者J. H. Eberly教授,主要研究量子纠缠的实验制备及开系统下的纠缠演化动力学过程,并应邀为罗切斯特大学光学专业研究生讲授《量子光学III》-“连续变量量子纠缠”部分,获得好评。
在多年的学术研究中,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在Physical Review A、Journal of Physics B、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ntum Information、Chinese Physics以及《物理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7篇,其中被SCI收录30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20篇),论文被SCI他引43次。 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目前担任Optics Express、Physical Review A、Journal of Physics B、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otoener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etical Physics以及Chinese Physics   Letters等国内外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曾获得上海交通大学晨星青年学者奖励计划、美国3M公司设立的“3M创意奖学金”一等奖、美国应用材料公司设立的“应用材料研究与发展基金奖学金”、上海市创造发明“三枪”杯奖以及第12届全国量子光学会议“优秀研究论文三等奖”。其中参与研发的量子身份认证系统,上海新闻晚报给予充分报道,并受邀参加由上海市科技协会组织的发明展览。目前已与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光学中心、物理系、俄罗斯科学院Prokhorov物理研究所、美国St. John Fisher大学物理系以及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计算机系等建立了良好的学术合作关系。
  
  目前承担的课程有:《电磁场》(本科生)、《嵌入式系统与应用》(本科生)、《量子保密通信》(研究生)等。本人所指导的本科生在美国物理学会权威期刊Physical Review A发表了5篇学术论文,在欧洲物理学会期刊Journal of Physics B上发表2篇学术论文,在此基础上,多名本科生获得美国全额奖学金前往美国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佐治亚理工大学、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马里兰大学、圣母大学等著名大学深造。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上海交通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上海交通大学考研分数线、上海交通大学报录比、上海交通大学考研群、上海交通大学学姐微信、上海交通大学考研真题、上海交通大学专业目录、上海交通大学排名、上海交通大学保研、上海交通大学公众号、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上海交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上海交通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上海交通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shanghaijiaotongdaxue/daoshi_492031.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