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导师:林冈

发布时间:2021-10-0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导师:林冈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导师:林冈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导师:林冈 正文

  
  导师姓名 林冈 导师性别 男
  职务职称 教授.
  所在院系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所属学科 政治学
  研究方向
  联系电话 62932781(O);64355953(H)
  电子邮箱 lingang@sjtu.edu.cn

  个人简介
  林冈,男,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台湾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校学术委员会(2008-2013)委员,上海市台湾事务办公室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985工程二期台湾研究创新基地成员,上海市政治学会常务理事,全美中国政治研究学会顾问,《当代中国研究》和《中国政治学刊》(英文)编委。2005年由上海交通大学面向全球招聘,从美国引进为学科带头人, 获得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D类)资助?;毓暗H喂室涣魉枷肟饷拦榈侣?middot;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亚洲项目研究员兼中国课题负责人(1999-2005),美利坚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兼职教授(1999-2001),全美中国政治研究学会候任会长、会长(1997-1999),美国宾州州立大学东亚研究中心访问学者(1989-1991),福建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85-1989)。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政治学博士(1997)、硕士(1994),厦门大学台湾研究硕士(1984),福建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1982)。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比较政治,中国政治,民主理论,中美关系、海峡两岸关系。曾开设的中、英文或双语课程包括政治学导论、比较政府与政治、比较文官制度、中国政治、民主和政治发展、台湾政治变化与两岸关系的前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业英语等。承担国家社科基金2010年度项目《台湾政党政治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研究》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度项目  《美国对台政策的走向分析及对策研究》。
  曾在国际一流出版社和核心刊物发表大量的著作和论文。主要著作有《台湾的政治转型与两岸关系的演变》(九州出版社,2010),《江泽民之后的中国》(英文,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03),《邓后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转型》(英文,新加坡大学出版社,2001),《台湾海峡两岸的发展前景》(香港亚洲科学出版社,2000),和《台湾的政治转型》(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在《亚洲观察》(英文)、《问题与研究》(英文)、《美国亚洲评论》(英文)、《当代中国》(英文)、《中国政治学刊》(英文) 、《当代中国研究》、《国际问题研究》、《美国研究》、《台湾研究》、《台湾研究集刊》、《福建论坛》、《亚  太经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复旦大学政治学评论》、《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等SSCI、CSSCI或同级中英文学术刊物上发表过数十篇学术论文,撰写《变化中的中国领导》(英文,Palgrave, 2005)、《未来中国》(台北时报文化出版社,2003) 、《中国在二十一世纪面临的挑战》(英文,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3)、《中国评论:一九九八年》(中英文,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铨释中美台三边关系》(英文,美国大学出版社,1998)、《世纪之交的台海关系》(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双赢?双输?--两岸关系何去何从》(台北致良出版社,1996)、《再看台湾》(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蒋经国之后的台湾》(华艺出版社,1988)、《蒋经国去世与台湾问题》(福建台湾研究会出版,1987)等书的部份章节。代表作《江泽民之后的中国》(China after Jiang)出版后曾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圣地亚哥分校、胡佛研究所、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等处发表新书发布会,中央党校作为理论动态内参于2003年上报。多家核心学术刊物(The China Journal, July 2004; Pacific Affairs, Fall 2004; Social & Behavioral   Sciences, March 2004; 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 Fall 2004; etc.)发表书评。美、英、德、荷、芬等国学者在不同外文语种的论文中,对该书多有引用。澳大利亚的中华书籍网站和一家德文网站,对此书也有介绍。论文“美国对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取向”获得首届全国台湾研究优秀论文二等奖(2009)和上海市哲学与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2010)。
应邀出席在美国、德国、中国大陆和台湾等地举办的近四十场国际学术研讨会,其中包括美国政治科学协会(APSA)的四次年会,发表论文或专题演讲。在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工作期间,定期策划、主持有关中国问题的学术研讨会和国会早餐会,讨论相关议题,共计80场以上。牵头的研究课题包括"台湾内部发展和两岸关系","江泽民之后的中国","全球化和中国发展"和"中国对外关系"等。负责约稿、编辑与中国相关的亚洲项目《特别报告》(Special Report),共16期,其中有两期是跟美国著名政治学者谢淑丽(Susan Shirk)和经济学家罗斯基(Thomas Rawski)合作而成。在国外期间,经常接受路透社、中国新闻社、中国青年报、环球时报、华盛顿观察、世界新闻报、万维网、香港星岛日报、台湾《联合报》等媒体的采访。参加"美国之音"电视扣应节目近50场。

  自题诗(除夕赴美与会有感)
东海波连西域天,半生甘苦融云空。爆竹声落腾蛇起,横渡关山话岁终。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上海交通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上海交通大学考研分数线、上海交通大学报录比、上海交通大学考研群、上海交通大学学姐微信、上海交通大学考研真题、上海交通大学专业目录、上海交通大学排名、上海交通大学保研、上海交通大学公众号、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上海交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上海交通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上海交通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shanghaijiaotongdaxue/daoshi_492011.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