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导师:吴帆

发布时间:2021-10-0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导师:吴帆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导师:吴帆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导师:吴帆 正文


  导师姓名 吴帆
  导师性别 男
  职务职称 副教授.
  所在院系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所属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研究方向 无线网络
  联系电话 021-34206002
  电子邮箱 fwu@cs.sjtu.edu.cn

  个人简介
  吴帆,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2004年获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学士学位。2009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9年9月至2010年7月,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担任博士后研究员。2010年9月,加入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一年后晋升为副教授,成为目前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最年青的副教授。
目前,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SFC-61170236“无线自组网络中用户合作激励机制研究”。曾经或正在参与的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SFC-61133006)、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NS-0524030、CNS-0627074、CNS-0845149)及美国陆军研究处项目(W911NF-05-1-0246)。
现任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CCF YOCSEF)上海AC委员、学术秘书,当选2012-2013年度CCF YOCSEF上海副主席。现任GameSec2012会议组织委员会Publicity Co-Chair,曾任IPCCC2011会议组织委员会Poster Chair。曾或正在担任多个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如INFOCOM2013、ICCCN2012、ICNC2012、IPCCC2011、ICCCN2011、IPCCC2010、ISDPE2010、IPCCC2009等;并担任多个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审稿人,如J-SAC、TPDS、TMC、TWC、TVT等。
  从2004年开始从事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网络安全、博弈论算法、对等计算等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博士论文“Economic Incentive Mechanisms for User-Contributed Wireless Networks”被评为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最佳计算机与工程博士论文。目前,已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26篇,其中Transactions论文7篇。论文发表在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Journal of Supercomputing等国际著名期刊,以及MOBICOM、INFOCOM、SECON、GLOBECOM、ICC、WCNC等重要国际会议。论文他引140余次。代表性研究成果包括:
 ?。?)可信路由机制设计
  将经典机制设计原理与无线网络路由协议有机结合,设计出一系列优化无线网络路由的可信机制。在国际上率先对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节点串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套防串谋可信路由机制,有效提高了无线网络路由的效率和可信性;提出了首个可信机会路由机制,实现了从信道质量探测到路由决策,再到数据包传输整个过程中的能耗优化和可信性的确保。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无线网络顶级国际会议MOBICOM和计算机网络顶级期刊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并得到了多位本领域国际著名学者(包括Peter Steenkiste、Laxmi N. Bhuyan、John C.S. Lui、John S. Baras、Dah Ming Chiu、Marwan Krunz、Prasant Mohapatra、Qian Zhang等多位ACM/IEEE Fellow)的引用和高度评价。
 ?。?)可信资源优化管理
  将微观经济学原理及博弈论应用于无线网络资源优化管理,设计出一套频谱资源动态二次分配解决方案。率先提出基于强占优策略均衡的单冲突域频谱分配机制,在确保优化频谱利用率的同时,实现了系统一步收敛到稳定均衡状态;并针对多冲突域提出基于拍卖的防策略性频谱二次分配机制,实现了近优可信频谱资源分配。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网络通信顶级国际会议INFOCOM和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并被多位ACM/IEEE Fellow(包括Ian F. Akyildiz、Mihaela Schaar、Guoliang Xue等人)引用并高度评价。
 ?。?)跨层网络协议设计
  综合考虑无线网络物理层的信道分配和网络层的路由选择,设计出首个适用于多信道多天线无线网络的机会路由协议,大幅提高了无线网络中端到端通信的吞吐量。相关研究论文即将发表在网络通信重要国际会议SECON,并得到了Nitin Vaidya (IEEE Fellow)的充分肯定。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上海交通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上海交通大学考研分数线、上海交通大学报录比、上海交通大学考研群、上海交通大学学姐微信、上海交通大学考研真题、上海交通大学专业目录、上海交通大学排名、上海交通大学保研、上海交通大学公众号、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上海交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上海交通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上海交通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shanghaijiaotongdaxue/daoshi_491727.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