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会计综合(含政治理论研究生考试大纲

发布时间:2020-11-21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会计综合(含政治理论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会计综合(含政治理论研究生考试大纲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会计综合(含政治理论研究生考试大纲 正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F25
    科目名称:会计综合(含政治理论)
    第一部分目标与基本要求
    为进一步规范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录取工作,保证录取考生具备一定的会计专业素质,根据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相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大纲。本大纲注重对考生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要求的考核。
    《财务会计》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会计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企业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核算基本业务,具备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其他企业财务会计相关专业问题的基本能力。
    《成本与管理会计》涉及《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两门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成本与管理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与运用,对成本与管理会计基本职能的认识与理解。要求考生掌握企业成本计算方法与步骤,掌握成本管理会计预测、决策、规划与预算、控制、评价等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财务管理》科目考察考生对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念、基本原则等理论问题的认识与理解,考察考生对价值分析与财务分析基本方法的运用能力,要求考生掌握企业筹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投资决策及股利分配等主要财务管理活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审计》科目主要是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线索,考察考生对审计专业领域中审计职业规范、审计目标、审计证据、重要性及审计风险等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要求考生具备运用相关审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对销售与收款、采购与付款等进行业务循环审计处理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出具恰当的审计报告。
    《政治理论》科目参考教育部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第二部分内容与考核目标
    本部分将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为:较低要求------了解;一般要求------理解;较高要求------掌握。以下结合财务会计、成本与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四门考试科目对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予以具体说明。
    一、《财务会计》内容与考核目标
    (一)总论
    考试内容: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财务会计报告的组成。
    考核目标:
    1、了解会计环境和会计信息使用者;
    2、理解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与组成,会计基本假设;
    3、掌握权责发生制,会计要素,会计计量属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二)金融资产
    考试内容:金融资产的分类;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考核目标:
    1、了解金融资产的定义;
    2、理解金融资产的分类标准;
    3、掌握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会计处理,掌握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三)存货
    考试内容: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期末存货的计量。
    考核目标:
    1、了解存货的概念、特征、确认条件和分类,存货清查的方法;
    2、理解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各种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适用性、计划成本法的优点;
    3、掌握存货的初始计量,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存货按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计价的会计处理,期末存货的计量原则与方法。
    (四)长期股权投资
    考试内容: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和初始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考核目标:
    1、了解长期股权投资不同的取得方式;
    2、理解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的原则,理解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含义,成本法与权益法适用情形。
    3、掌握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会计处理;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处置。
    (五)固定资产
    考试内容: 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固定资产的处置。
    考核目标:
    1、了解固定资产的分类;
    2、理解固定资产的定义、特征;
    3、掌握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固定资产的折旧和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固定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
    (六)无形资产
    考试内容:无形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内部研究与开发支出的确认和计量;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考核目标:
    1、了解无形资产的内容,确认与计量方面的有关规定;
    2、理解无形资产的定义与特征,理解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划分,无形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无形资产的处置特点
    3、掌握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内部研究与开发支出的确认和计量,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七)负债
    考试内容: 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
    考核目标:
    1、了解负债的分类;
    2、理解负债的含义、特征,借款费用的含义及确认原则;
    3、掌握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和预计负债的核算内容及相应的账务处理,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的核算内容及其相应的账务处理,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方法,各种债务重组方式下债务人的账务处理。
    (八)所有者权益
    考试内容: 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留存收益。
    考核目标:
    1、了解投入资本的主要法律规定,股份制企业及其特征;
    2、理解所有者权益的含义及构成;
    3、掌握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留存收益的构成内容及会计处理方法;股票发行与认购的会计处理。
    (九)收入、费用和利润
    考试内容:收入;费用;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利润。
    考核目标:
    1、了解收入、费用的分类;
    2、理解收入、费用的含义及其分类;利润的构成;
    3、掌握收入的确认与计量,掌握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期间费用的核算,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及其会计处理,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净利润的分配程序与会计处理方法。
    (十)财务报告
    考试内容:财务报告概述;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财务报表附注。
    考核目标:
    1、了解财务报表的种类及编制的基本要求,报表附注的主要内容;
    2、理解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内容、格式,各种财务报表的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3、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原理和编制方法。
    (十一)或有事项
    考试内容:或有事项概述;或有事项的确认和计量;或有事项的列报。
    考核目标:
    1、了解或有事项概念;
    2、理解或有事项的特征与分类,或有事项的列报;
    3、掌握预计负债的确认、计量原则和会计处理。
    (十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考试内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述;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非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考核目标:
    1、了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定义及其涵盖期间;
    2、理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内容及其披露要求;
    3、掌握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原则和方法,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原则及方法。
    (十三)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考试内容:会计政策及其变更;会计估计及其变更;前期差错及其更正。
    考核目标:
    1、了解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的披露内容;
    2、理解会计政策与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与会计估计变更、前期差错的概念;
    3、掌握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前期差错的会计处理方法。
    二、《成本与管理会计》内容与考核目标
    (一)总论
    考试内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成本的概念和分类。
    考核目标:
    1、了解成本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2、理解管理会计的涵义,管理会计的假设与原则,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3、掌握成本有关概念与分类。
    (二)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考试内容:产品成本计算概述;成本的归集与分配;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作业成本法。
    考核目标:
    1、了解成本会计工作组织的原则,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
    2、理解成本的经济含义和作用,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成本核算的要求、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3、掌握成本的归集与分配;掌握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分批法及分步法的适用范围、计算程序和具体方法;掌握作业成本法的应用。
    (三)成本分析与成本管理
    考试内容: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成本管理方法。
    考核目标:
    1、了解成本性态分析的基本假设,成本计算的含义及分类;
    2、理解成本性态、成本性态分析及相关范围的概念,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3、掌握成本按其性态分类,成本性态分析的程序和方法,变动成本法与完全和成本法的区别,变动成本法与完全和成本法下营业利润差额产生原因及其变动规律。
    (四)经营决策分析
    考试内容:经营决策分析的基本方法;本量利分析;经营决策中的成本概念运用;经营决策中的生产组织与外包;经营决策中的产能利用与存货。
    考核目标:
    1、了解经营决策的特点及内容,短期经营决策分析的分类和主要程序;
    2、理解保本点、保利点的概念,本量利分析基本假设,经营决策有关成本概念;
    3、掌握本量利分析方法,经营决策分析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对生产组织与外包、产能利用与存货等相关决策分析。
    (五)全面预算管理
    考试内容:全面预算概述;全面预算的类型与编制方法;业务预算的编制;财务预算的编制;预算实施与管理;预算结果的考评与反馈。
    考核目标:
    1、了解全面预算的作用,预算结果的考评与反馈作用;
    2、理解全面预算及全面预算管理的涵义,全面预算的编制程序;
    3、掌握业务预算的编制、财务预算的编制以及全面预算的体系和编制方法。
    (六)责任会计
    考试内容:责任会计概述;责任中心的类型与基本原则;责任会计的职能;责任会计体系与部门绩效考核。
    考核目标:
    1、了解责任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2、理解责任会计的涵义及核算原则;
    3、掌握责任中心的职能、类型,以及三类责任中心之间的关系。
    三、《财务管理》内容与考核目标
    (一)总论
    考试内容: 财务管理的概念;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管理的环境。
    考核目标:
    1、了解财务管理环境;
    2、理解财务管理假设;
    3、掌握财务管理的对象、目标。
    (二)财务估值的基础
    考试内容:货币时间价值;风险和收益;证券估值。
    考核目标:
    1、了解风险的计量;
    2、理解时间价值、复利现值、复利终值、普通年金、先付年金、递延年金、永续年金等概念,证券组合风险概念,证券估值方法;
    3、掌握复利现值、复利终值计算及应用,各类年金现值或终值的计算,插值法计算贴现率。
    (三)财务分析
    考试内容: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综合财务分析。
    考核目标:
    1、了解财务分析基本程序;
    2、理解各项财务指标内涵;
    3、掌握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的各项指标计算公式,杜邦分析方法特征与应用。
    (四)长期筹资决策
    考试内容:资本成本;资本结构;普通股筹资;长期负债筹资。
    考核目标:
    1、了解企业筹资的渠道,资本结构有关MM理论、权衡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
    2、理解权益资本、债务资本、混合资本等具体筹资方式的优缺点,长期筹资条件,资本结构含义;
    3.掌握个别资本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边际资本成本、综合资本成本、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及联合杠杆系数的计算。
    (五)投资决策
    考试内容:投资的概念; 投资的现金流量分析;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及其计算。
    考核目标:
    1、了解企业项目投资的概念与意义;
    2、理解现金流量在投资决策中的构成和计算方法,各种折现、非折现评价指标的含义、特点和计算方法;
    3、掌握运用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获利指数等进行投资决策分析。
    (六)营运资金管理
    考试内容:短期资产管理; 短期筹资管理。
    考核目标:
    1、了解短期筹资决策、短期借款筹资的主要方法;
    2、理解营运资金管理主要内容和方法,最佳现金持有模型、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假设条件;
    3、掌握现金管理、应收账款及存货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七)股利分配
    考试内容:利润分配概述;股利支付的程序和方式;股利理论与股利分配政策。
    考核目标:
    1、了解股利分配理论及政策;
    2、理解利润分配及股利支付的程序和方式;
    3、掌握股利支付形式,剩余股利政策、固定股利及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的股利计算方法。
    四、《审计》内容与考核目标
    (一)审计总论
    考试内容:审计的定义和特征;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审计的分类;审计准则、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
    考核目标:
    1、了解审计的定义和特征、了解审计的分类;
    2、理解审计的职能和作用,审计质量控制的基本规定;
    3、掌握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要求,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种类和原因。
    (二)财务报表审计的核心概念
    考试内容:审计目标;重要性;审计风险;审计证据;审计程序。
    考核目标:
    1、了解管理当局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间的关系、具体审计目标的确定;
    2、理解管理当局认定的确定,审计证据的分类,审计重要性的含义,审计风险的定义,审计抽样的概念;
    3、掌握审计证据两大特征及特征之间的关系,判断审计证据可靠性一般原则,审计证据的获取方法(审计程序),审计重要性的确定和运用,审计抽样分类,抽样风险与非抽样风险,审计风险模型及各种审计风险间的关系。
    (三)财务报表审计的思路和步骤
    考试内容: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思路;风险评估;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
    考核目标:
    1、了解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思路;
    2、理解内部控制的含义,内部控制要素;
    3、掌握风险评估的方法、内容,针对不同重大错报风险的风险应对,控制测试的含义、性质、时间和范围,实质性程序的含义、性质、时间和范围。
    (四)主要业务循环的审计
    考试内容: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生产与职工薪酬循环的审计;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审计;货币资金与特殊项目的审计。
    考核目标:
    1、了解主要业务循环审计主要特点;
    2、理解存货监盘,库存现金监盘,应收账款函证等审计方法;
    3、掌握主营业务收入的实质性程序,应收账款的审计目标、实质性程序,应付账款的审计目标、实质性程序,固定资产的审计目标、实质性程序,应付职工薪酬的审计目标、实质性程序,库存现金的审计目标、实质性程序,银行存款的审计目标、实质性程序。
    (五)审计报告
    考试内容:审计意见的形成和类型、标准审计报告的结构和内容、非标准审计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考核目标:
    1、了解审计报告的编制和使用要求,审计报告的编制前的准备工作;
    2、理解审计报告概念,标准审计报告和非标准审计报告概念,审计报告的基本类型、结构和作用,审计调整分录的编制;
    3、掌握审计意见和审计报告分类,不同类型审计意见适用条件和表达方式,不同种类的审计报告内容和格式。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1、命题说明
    分数课程分布:除政治理论科目外,财务会计、成本与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专业课程因考试内容和题型不同,每门课程分值平均但并不完全规定为30分;
    考试题型:题型主要设有简答题、计算题、案例分析题和论述题。各题型分值分布大致为:简答题(20)、论述题(30分)、案例分析题(30分)、计算题(40分);以上题型分值分布说明不含政治理论课程。
    2、参考书目
    (1)戴德明、林钢、赵西卜主编,《财务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12版。
    (2)孙茂竹、于富生编著,《成本与管理会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2版。
    (3)荆新、王化成、刘俊彦主编,《财务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8版。
    (4)陈汉文主编,《审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3、考试方式与考试时间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总分150分(其中专业课分数为120分;政治理论由学校统一出题考试,分数为3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4、其他规定
    未尽事宜遵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院以及其他教育主管部门相关规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添加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分数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报录比、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姐微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真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目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排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保研、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众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nanjingxinxigongchengdaxue/kaoyanbaolubi_376758.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