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综合科技史研究生考试大纲

发布时间:2020-11-21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综合科技史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综合科技史研究生考试大纲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综合科技史研究生考试大纲 正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F34
    考试科目名称:综合科技史
    一、大纲内容
    1、中国科学技术史
    (1)了解中国原始社会的科学技术。石器和火、原始农牧业、原始手工业、自然科学知识的萌芽、原始宗教神话自然观。
    (2)了解夏、商、西周时期的科学技术。甲骨文、青铜冶铸、农牧业、手工业、自然科学、自然观。
    (3)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冶铁采矿技术的早期发展、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水利工程的兴建、《考工记》与《墨经》、天文学、数学、地学、中医理论的奠基、诸子百家的自然观和学术争鸣。
    (4)了解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农业与水利、冶金、造纸与漆器、建筑和交通运输、纺织与机械制造、天文历法与张衡、物理学与化学、中外交通、贸易与科学文化交流、自然观。
    (5)熟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农业和农学著作、天文学、数学、地学、医药学和医学教育、炼丹术、化学、瓷器和冶金、佛教建筑、机械制造、自然观和宇宙论。
    (6)掌握隋唐、五代时期的科学技术。茶和农业生产技术、雕版印刷术和造纸术、都市建设和桥梁工程、隋唐大运河与地学、数学与算经的注释、黑火药、对外贸易和中外科技文化交流、柳宗元和刘禹锡的自然观。
    (7)掌握宋、辽、金、元时期的科学技术?;鹨┯氡?、指南针与航海造船、印刷术的发展、沈括与《梦溪笔谈》、农业与农学著作、数学和宋元数学四大家、天文学与郭守敬、地学与水利、医学与金元医学四大家、瓷器与冶金、建筑与桥梁、纺织与黄道婆、对外贸易和中外科技文化交流、张载和朱熹的自然观。
    (8)熟悉明清前期的科学技术。郑和下西洋、采矿冶金技术、水利和农业、明清建筑、商业数学和声学、地方志中的科学史料、著名科学家及其科学成就。
    (9)熟悉清末至民国时期的科学技术。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工业的崛起、近代数学与近代天文学、近代物理学与近代化学、近代地学与近代工程学、近代生物学与近代医学、中华民国的科学技术。
    2世界科学技术史
    (1)了解原始社会的科学技术。石器的制造与弓箭的发明,火的利用和取火方法的发明、原始农牧业的产生和早期发展、原始手工业的早期发展、医疗技术的萌芽、宗教与科学技术的起源。
    (2)了解古代两河流域和古代埃及的科学技术。两区的农业、两区的手工业、两区的交通运输、两区的建筑、文字的发明和书写技术、两区的天文历法、两区的数学、两区的其他科学、祭祀、宗教与科学。
    (3)了解古代印度和古代波斯的科学技术。古代印度的农业、古代印度的手工业、古印度的建筑、古印度的文字和书写方法、古印度的天文历法、古印度的数学、古印度的医学、古印度的佛教、古印度的自然观、古代波斯经济科技文化。
    (4)了解古希腊的科学技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建筑、自然哲学、天文学和宇宙理论、成就辉煌的数学、物理学、地学、生物学和医学、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
    (5)熟悉古罗马的科学技术。农业与农学著作、手工业、宏伟精美的建筑、卢克莱修对原子论的继承和发展、体系完整的古代天文学、丢番图的代数学、老普林尼和他的《自然史》、医学家盖伦创立的“三灵气说”、基督教的创立和早期传播
    (6)熟悉古代阿拉伯的科学技术。大跃进和桥梁作用、天文学成就、成就辉煌的数学、物理学、地学、冶金术积累的化学知识、成就斐然的医学、自然观。
    (7)熟悉欧洲中世纪的科学技术。农业、手工业、大学的创办及经院哲学的兴起、经院哲学和宗教神学的叛逆者罗吉尔·培根、科学在同教会的斗争中艰难地前进。
    (8)了解第一次科学革命。远航探险和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的伟大旗手达·芬奇、今天天文学革命、行星运动三定律、伽利略在经典力学创立中的重大贡献、牛顿发现运动三定律、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创立经典力学、近代医学革命。
    (9)熟悉16-18世纪的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近代自然科学方法论、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10)掌握第一次技术革命。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原因、蒸汽机的发明和完善、蒸汽时代的技术革命。
    (11)了解19世纪的自然科学。天文学、地学、化学、生物学、物理学、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创立。
    (12)掌握第二次技术革命。电机的发展和电能的应用、电报、电话、电视和无线电通讯技术的发明、内燃机的发明和改进、阳光照相法的发明和普及。
    3、现代世界科学技术史
    (1)掌握第二次科学革命。20世纪初物理学革命的序幕、爱因斯坦和狭义相对论的创立、爱因斯坦创立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对统一场论的探索、量子概念的提出和发展、玻尔的原子结构假说、量子力学的创立、量子力学中的几个问题。
    (2)熟悉20世纪的物理学和数学。原子核物理学的形成、重核裂变、轻核聚变、粒子物理学的形成、粒子理论的探索、粒子加速器、凝聚态物理学的形成和发展、集合论、抽象代数学、解析数论、拓朴学与微分几何学、泛函分析与动力系统方程、概率论、模糊数学和计算数学。
    (3)熟悉20世纪的天文学和地学。天文观测与射电天文学、天体演化的现代理论、现代宇宙学、地球的历史、海洋地质学、从大陆漂移说到板块构造说、地理学的新发现、气象学与天气预报。
    (4)熟悉20世纪的化学和生物学。元素周期律的深入探讨和新元素的发现、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的发展、现代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的发展、现代物理化学和结构化学的发展、分子工程学、孟德尔的遗传学说、摩尔根的基因学说、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
    (5)掌握第三次技术革命。计算机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激光技术的开发和利用、空间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利用、20世纪能源技术的新发展、20世纪材料技术的新发展、其他技术领域的新发展。
    (6)理解环境科学的兴起?;肪澄侍獾挠衫?、环境治理的途径、环境科学的兴起。
    4、科学技术与社会
    (1)了解科学和技术的不同内涵。熟悉科学和技术的特征。
    (2)了解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的概念。熟悉科学技术一体化的内涵。掌握结合社会现实分析科学和技术的相互关系。
    (3)了解社会的科学技术化,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古代、近代和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关系的演变历程。熟练掌握社会生活的科学技术化的表现,未来社会日益科学技术化的内涵。掌握结合历史和现实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4)了解生产力,劳动对象、生产管理和社会生产的概念,“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命题的提出和发展。熟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社会生产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决定作用。
    (5)了解产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劳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变化,劳动时间、条件、地点和内容的变化。熟悉科学技术如何促进劳动方式的变化。
    (6)了解生活方式的概念,生活方式的演变过程。熟悉家庭组织方式的变化,消费方式的变化,交往方式的变化,医学技术的变化,生活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多样化。掌握结合历史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现实,深入理解和把握其对人类的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
    (7)了解科学技术对文化影响的两条途径。熟悉科学技术发展对文化的推动作用。
    (8)熟悉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内容与方式的影响。了解思维的概念,思维的种类,思维方式的概念。熟悉科学技术发展推动思维方式的变化。了解科技是道德进步的前提,科技推动道德观念的变革,科技促进道德水平提高。熟悉科技对社会道德的影响的复杂性。
    (9)了解精神价值的概念,科学精神的概念,精神文明的概念。熟悉科学精神的内涵及其价值或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掌握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践行科学精神。
    (10)了解中国哲学和科学中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熟悉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了解科学主义的概念,全球化的概念。熟悉创新文化的内涵,中国科学主义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掌握在全球化背景下处理好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问题。
    二说明
    1、基本要求
    科学技术史是关于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它将历史上科学技术的各种发现与发明、科技革命与重大进展、科学家的贡献与方法、科学技术对社会的重大影响等等,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加以研究、从中得出它的发展规律与经验教训。
    该科目要求掌握科学技术的基本特征,了解中外科学技术的前提下学习前人的创造性思维。了解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概况,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具备正确的科学观。
    2、分值比例
    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识记”占30%,“理解”占30%,“掌握或应用”占40%。
    3、题型分布
    试题主要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三种类型。难易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级,每份试卷中四种难易度,试题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4、其他规定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总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试题主要测验考生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要有一定的区分度,难易程度要适当。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添加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分数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报录比、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姐微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真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目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排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保研、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众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nanjingxinxigongchengdaxue/kaoyanbaolubi_376673.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