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专业简介

发布时间:2020-05-05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南京师范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专业简介

南京师范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专业简介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南京师范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专业简介 正文

本学位点在电力系统及新能源发电、电磁兼容理论及应用、电机与智能电器、电气装备智能装备制造与控制四个稳定的学科方向,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与优势:
1. 针对智能电网安全性问题,开展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电弧机理关键技术研究,提出了新的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故障诊断方法,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吴华仁教授被聘为美国IEEE和NFPA两大协会Arc Flash Hazard Phenomena联合研究咨询委员会委员。
2. 针对电子系统可靠性问题,开展电磁兼容机理与抑制方法关键技术研究,提出了新的噪声源内阻抗提取与辐射EMI噪声机理诊断方法,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参与制定江苏省标准1项。
3. 针对机电系统减振控制问题,开展新型磁流变阻尼器原理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提出了新的磁流变整车悬架系统半主动解耦控制及其电磁干扰机理与抑制方法,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滚动资助和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1项。
4. 针对电气装备智能制造问题,开展基于三维打印技术改造传统电气装备制造关键技术研究,提出了新的基于数字化微滴喷射工艺的异质材料零件直接制造方法,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和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参与制订国家标准3项。
◆电力系统及新能源发电 重点开展电力系统故障预警、新能源发电等应用基础研究,提出了新的基于电弧多物理场理论模型的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故障诊断方法,以及提出了新的用流体中钝体绕流的压电发电和塔式太阳能热发电追日聚光控制技术,为电力系统健康运行和新能源利用奠定理论基础。承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纵、横向科研经费分别为191万元和299.7万元,发表SCI和EI收录学术论文30余篇,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
◆电磁兼容理论及应用 重点开展电力电子系统电磁兼容、新型电机控制等应用基础研究,提出了新的基于双阻抗校准和麦夸尔特法的噪声源内阻抗提取与辐射EMI噪声机理诊断方法,以及提出了新的超声波电机定转子刚性接触摩擦模型和无刷直流电机新型直接转矩控制技术。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和省部级项目8项,纵、横向科研经费分别为191万元和299.7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2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和国家授权发明专利5项,参与制定江苏省电磁兼容地方标准1项。
◆电机与智能电器 重点开展点磁流变阻尼器、压电微滴喷射等电磁理论应用基础研究,半主动悬架减振控制是新世纪以来国际热点的前沿研究课题,提出了新的磁流变阻尼器的非线性滞环特性模型,以及磁流变整车悬架系统半主动解耦控制及其电磁干扰机理与抑制方法。承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纵、横向科研经费分别为343万元和1164.5万元,发表SCI和EI收录学术论文40余篇,获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1项和国家授权发明专利8项,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
◆智能装备制造与控制 重点开展电气装备三维打印制造、网络调度控制等关键技术研究,提出了新的基于数字化微滴喷射工艺异质材料零件直接制造方法,以及基于虚拟采样技术的系统建模、通信机制、控制参数联合设计方法,用于解决网络化多区域电力系统的调度难点问题。承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和省部级重点项目5项,发表SCI收录论文57篇(ESI高被引论文6篇),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和国家发明专利13项,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参与制订国家标准3项。
南京师范大学

添加南京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南京师范大学报录比、南京师范大学考研群、南京师范大学学姐微信、南京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南京师范大学专业目录、南京师范大学排名、南京师范大学保研、南京师范大学公众号、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南京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nanjingshifandaxue/yanjiushengyuan_270903.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