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师范学院教育系导师:李建辉

发布时间:2021-11-2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漳州师范学院教育系导师:李建辉

漳州师范学院教育系导师:李建辉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漳州师范学院教育系导师:李建辉 正文


姓名:李建辉
性别:男
职称:教授
学院:教育系
出生年月: 1965.10
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个人简介

学历:本科,学士;1992-1994华东师大高教管理硕士课程班;2003-2004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课程班(高访学者,师从潘懋元先生)

毕业学校:福建师范大学

任职: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生处副处长,党委研工部副部长,《教学研究》主编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理论、教师教育

社会兼职:全国教师教育学会会员、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省高教学会会员、福建省教育学会“中青会”副秘书长;漳州市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

通讯联系:(363000)漳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生处)

电话: 0596-2527200 ,25967890(办), 2527801,2527313 (传)

E-mail: jianhuili2002@yahoo.com.cn

一、科研成果

(一)研究课题

1、参与省社科规划“八五”重点课题(1992.12-1994.12)闽南地区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

2、主持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1999.5-2001.12 ):中学师资素质的提高与高师教育改革的深化;

3、主持学院社科项目 (2001.12 -2003.12) :地方高师与基础教育互动改革的衔接研究;

4、主持省高校社科项目 (2002.6 -2004.12) :闽南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建设与高师教育互动改革的衔接机制研究;

5、参与福建省高校新世纪教改工程课题( 2003.12-2005.12 ):地方高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学前教育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6、主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英国救助儿童会项目 (2004.4 -2004.12) :湄公河次区域被拐卖妇女儿童流入福建省的状况研究;

7、参与教育部十五规划项目分支课题( 2004.5-2006.5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适应性研究;

8、主持院科研课题 (2004.6-2006.6) :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高师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9、参与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2004.6-2006.6 ):社会主义观念演变史的研究;

10、主持院教学改革课题(2007.1-2009.1):初等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11、参与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课题(2007-2009):教师体育态度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关系研究;

12、主持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08.12-2011.12):“福建省基础教育师资配置与高等师范教育协调发展的研究”;

13、主持院教学改革质量工程项目(2008.5-2011.5):高师初等教育专业与地方小学共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实验区;

14、主持院教学改革质量工程项目(2009.5-2012.5):教师教育公共课程教学团队。



(二)学术论文(2000年以来)

1、独撰:教师教育实行“一体化”模式的探讨——兼谈高师院校在不同模式中的发展策略,《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0.6 ;

2、独撰:试论高师学生教学能力的形成及其培养,《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1.1 ;

3、独撰: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培养创新精神人才——我国 21 世纪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抉择,《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2001.2 ;

4、独撰:正确认识和对待高师在校生参加自学考试问题,《金筑大学学报》 2001.3 ;

5、独撰:知识内化为能力——大学教与学的本质问题,《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 2001.4 ;

6、独撰:关于高师院校实施创新教育的若干问题,《闽江学院(原福州师专)学报》 2001.4 ;

7、独撰:谈高师学生知识的内化与素质的外现,《龙岩学院(原龙岩师专)学报》 2001.4 ;

8、独撰:提高高师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水平的探讨,《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版) 2001.5 ;

9、独撰:关于我国实行开放型教师培养体制的探讨——兼谈高师院校发展的应对策略,《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1.5 ;

10、独撰:当前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问题论纲,《山西高校社科学报》 2002.4 ;

11、独撰:开放性教师教育体制下高师院校的改革与政策支持,《延安大学学报》 2002 年增刊;

12、独撰:积极推进农村初中教育分流的改革与发展,《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版) 2003.1 ;

13、独撰:稳定是促进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前提条件——简论邓小平关于稳定的思想,《山西高校社科学报》 2003.6 ;

14、独撰:解放生产力: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质性目标,《当代教育论坛》 2003.9 ;

15、独撰:略论激励理论在高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中的运用,《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3.3 ;

16、独撰:高校内部津贴分配制度的问题及其改进,《理工高教研究》 2004.2 ;

17、独撰:高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定位与课程建设问题研究,《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2 ;

18、独撰: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质量问题辨析,《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4.2 ;

19、独撰:大学的根本使命和出路在于改革,《煤炭高等教育》 2004.4 ;

20、第一作者:高师院校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探索,《当代教育论坛》 2004.10 ;

21、独撰:论大众化初始阶段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5.2 ;

22、独撰:教育实践中的矛盾是教育理论产生与发展的源泉,《外国教育研究》 2005.3 ;

23、独撰:教师教育学术性与职业性融合的理念和策略,《高等教育研究》 2005.8 ;

24、独撰:高等教育大众化平台上精英教育的理念建构,《大学教育科学》 2005.6 ;

25、独撰:论现代精英型大学的职能及其发展策略,《广州大学学报》 2005.12 ;

26、独撰:大众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精英教育目标的实现,《集美大学学报》 2006.1 ;

27、独撰:福建省非法 / 非正常收养云南 / 广西籍儿童调研报告,《浙江学刊》 2006.1 ;

28、独撰:大众化进程中高校实施学分制的若干认识问题辨析,《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6.2 ;

29、独撰:高师教育学科课程的性质定位与体系建构,《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4;

30、独撰:中小学教师实践新课程的若干问题反思,《中国教育学刊》2006.12,(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7.5全文转载);

31、独撰:论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作,《高等理科教育》2007.2;

32、独撰:试论高师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中国大学教学》2007.5;

33、独撰:英才教育的发展历程,《教育评论》,2007.3;

34、第一作者: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作,《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6;

35、独撰:论高师办学与课程实践的互动发展,《高等教育研究》2007.7;

36、独撰:我国传统精英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5;

37、独撰:普通高等院校实施现代精英教育的理念与策略,《教育与考试》2007.5,《高等农业教育》2007.11全文转摘;

38、独撰:理念?问题?策略:融入课程实践的教师专业发展,《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3;

39、独撰:地方院校培养现代精英人才的若干问题探讨,《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3;

40、第一作者:识读精英教育:内涵、历程和特征,《教育与考试》2008.12,《教育科学与研究》2009.1 ;

41、第一作者:高师院校师范生就业现状、问题及其改进,《教育科学与研究》2009.11;

42、第一作者:福建省2010-2020年普通中小学教师对需求预测,《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福建高教研究》2010.1全文转摘;

43、第一作者:福建省普通中小学师资需求预测及高师教育结构调整对策,《集美大学学报》2010.2;

44、独撰:精英教育——从传统到现代发展中的多层意蕴,《东南学术》2010.2;

45、第二作者:高等学校精品课程教师队伍建设之探究,《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2;

46、第一作者:教师专业素质结构新谈,《当代教师教育》2010.2。

(三)编著教材

1、编著:高师院校教学管理参考资料《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指导与管理》(约3.5万字),福建省内部资料出版准印证,(漳)新出(2001)内书第27号,2001年3月版。

2、副主编:高师院校公共必修课程《基础教育学》第五章“基础教育的教学活动”(约10万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

3、参编:《跨地域拐卖或拐骗——华东五省流入地个案研究》第四章第一节“社会现代化VS.孩子的传统意义——福建流入地个案研究”(约3.5万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4、参编:《社会主义思想观念演变的研究》(第六章“社会主义科技思想观念的演变”,约2.2万字),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二、2000年来获奖成果与荣誉

1、论文:试论高师学生教学能力的形成及其培养(独撰),2000年获福建省教育学会优秀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2、论文: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评价的若干问题(独撰),2001年获福建省教育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3、论文:高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定位与课程建设问题研究(独著),2005年获福建省第四届(2000-2004)高教科研成果优秀奖;

4、项目:学前教育(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第三作者), 2005年获漳州师院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5、论文:稳定是促进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前提条件——简论邓小平关于稳定的思想(独著),2005年获福建省高校第四届(2000-2004)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优秀奖;

6、论文:当前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问题论纲(独撰),2005年获漳州市第二届(2000-2004)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7、论文:教师教育学术性与职业性融合的理念和策略(独撰),2006年获漳州师院首届(2000-2005)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8、论文:专业引领:理念?问题?策略——论高师院校改革与新课程实践的互动发展(独撰),2007年4月获漳州师院第二届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研讨会暨第三次教学工作会议优秀论文一等奖;2007年11月获全国教师教育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上海师大,2007.11.29);

9、论文:论高师办学与课程实践的互动发展(独撰),2008年8月获漳州市第三届(2005-2007)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10、荣誉:

2000-2005年连续被评为漳州师范学院“科研工作先进分子”、“科研工作积极分子”;

2001年获漳州师范学院“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积极分子”;

2003、2005年被评为漳州师范学院“先进工作者”;

2006年获漳州师范学院学科建设“学术骨干奖”;

2006年被评为漳州师范学院“师德标兵”;

2002-2007连续获漳州师范学院“科研津贴奖”(论文类);

2009年获漳州师范学院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排名5);

2009年被评为漳州师范学院“教学名师”。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闽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闽南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闽南师范大学报录比、闽南师范大学考研群、闽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闽南师范大学考研真题、闽南师范大学专业目录、闽南师范大学排名、闽南师范大学保研、闽南师范大学公众号、闽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闽南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闽南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闽南师范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mnsfdx/yjsds_562204.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