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介绍

发布时间:2020-04-25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介绍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介绍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介绍 正文

一、研究内容与目标定位
中国语言文学即中华民族的语言和文学,包括中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学。作为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基础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相比,具有一定的专业优势和较广泛的人才社会需求。该学科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良好思想素养、良好的专业知识结构、良好的学术素养与学术能力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专门人才,硕士学位获得者可在高等院?;蛑醒Т邮驴蒲谢蚪萄Чぷ?,也可在相关的文化宣传、新闻出版、党政管理等部门工作。
二、发展历史与师资队伍
本学科专业起步于1958年,1986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2002年对外汉语、2003年汉语言两个专业也先后开始招收本科生;文艺学方向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是我校最早的三个硕士学位点之一;中国古代文学方向200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2002年被确定为湖南省重点学科,为我校最早的两个省级重点学科之一;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两个方向2006年获硕士学位授权。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2010年获硕士学位授权,2011年被评为湖南省重点学科,2009年被确定为湖南科技大学博士立项建设支撑学科,2018年被确定为湖南科技大学博士学位培育学科。
经过多年建设,本学科目前已经形成一支学历、职称、学缘与年龄结构基本合理,学术潜力较大,充满活力与朝气的师资队伍,共有专任教师41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3人,具有博士学位人数30人,在读博士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湖南省优秀教师2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2人、湖南省新世纪青年社科研究人才“百人工程”首批人选1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1人、湖南省文艺人才“三百工程”人选2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6人。
三、专业方向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建设时间长、人文积淀厚的学科专业,拟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学科资源、凝炼学科方向,形成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等五个研究领域稳定、研究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
(1)中国古代文学方向
中国古代文学二级学科硕士点2001年1月获批准, 2002年9月开始招生(1997年与湘潭大学联合招收硕士生),开创人为已故著名学者陶敏先生,目前在校研究生20人(含外国留学生2人)。本专业方向目前负责人为王友胜教授,硕士导师有李德辉教授、刘奇玉教授、吴广平教授、鲁茜副教授(博士后)、李跃忠副教授(博士)、李鸿渊副教授。本专业方向依托湖南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中心”建设,编有研究生专用教材《民国间古代文学研究名著导读》。主要研究古代诗赋、明清戏曲及湖湘文学,注重古代文学典籍的研究与整理,古代经典作家作品的传播与接受研究,其中唐宋文学研究省内领先、国内知名,楚辞、明清戏曲与湖湘文学研究亦各具特色。多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7项、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8项(含重点1项),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史》、《中国史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30余部,获国家新闻出版署“全国第二届优秀古籍图书奖”、湖南省社科成果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等省部级政府奖多项。本研究方向教风、学风严谨踏实,教学质量较高,目前已获2篇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8篇湖南科技大学优秀硕士论文,学生考取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知名高校博士生人数10余人。
(2)汉语言文字学方向
汉语言文字学二级学科硕士点2006年获批准,2007年开始招生,目前在校研究生13人。方向负责人为颜红菊教授,硕士生导师有徐前师教授、尹戴忠教授、聂志军教授。本方向依托省级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南省汉语方言与民俗文化研究基地”(后更名“湖南省汉语方言与文化科技融合研究基地”)建设,主要研究古(近)代汉语词汇,注重古代字书辑佚整理,在文字学、词汇学和音韵学等研究领域精耕细作,传统文献与出土文献结合、本土文献与域外文献结合是本方向研究的突出特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13项,出版学术著作5部,在《中国语文》、《语言研究》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
(3)文艺学
文艺学二级学科硕士点1998年获批准,1999年9月开始招生。本方向专任教师年轻有活力,充满人文关怀,方向负责人为李胜清教授,导师有潘年英教授、肖祥彪副教授、胡铁强副教授、章桉讲师(博士)、李卫华讲师(博士)、胡红梅讲师(博士)。本方向研究以文学理论、文艺美学为基本对象,范围涵盖古今中外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论话语、文学事件、文学现象、作家作品和文学批评,重点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影视媒介与消费文化、文学人类学等研究领域形成了比较优势。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共计14项,在《民族文学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2部,各级获奖10余项。自1999年招生以来,文艺学专业硕士生累计考取中国社科院、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著名高校博士生近30名。
(4)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
中国现当代文学二级学科硕士点2006年获得批准,2007年正式招生。至2017年已招收硕士研究生80余人。方向负责人为彭在钦教授,硕士生导师有吴投文教授、刘郁琪副教授(博士)、梁小娟副教授(博士)、胡志明讲师(博士)。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现代性与百年中国文学潮流研究、现代性与影视潮流研究、现代性与长篇小说研究,现代性与湖湘文学研究。近些年来,方向成员在《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论》、《新文学史料》等CSSCI源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其中参与撰写的《新编大学语文》被评审为国家级规划教材,并荣获湖南省高校“百优教材奖”。多篇论文在《高校文科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刊物摘发或转载。本专业方向主持教育部项目3项,省社科项目20余项,湖南省研究生教改项目1项;获省级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校级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毕业研究生中获得国家奖学金3名,省优秀硕士论文1篇,省级优秀毕业生4名,校级优秀硕士论文8篇。
(5)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方向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方向为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2010年获批后自主设置的专业方向,源于前现代汉语教研室和语言学系,获得湖南省重点教研室等称号。本方向2012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目前在校研究生13人(含外国留学生2人)。方向负责人为颜红菊教授,硕士生导师有罗渊教授、曾春蓉副教授(博士)、李康澄副教授(博士)、丁志丛副教授(博士)。本方向依托省级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南省汉语方言与民俗文化研究基地”(后更名“湖南省汉语方言与文化科技融合研究基地”)建设,主要从社会学视野围绕方言分布和语言接触开展学术研究,并兼顾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等方面。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国家语委项目11项,其他省级项目8项。在《中国语文》、《方言》等权威刊物及CSSCI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6部。
湖南科技大学

添加湖南科技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湖南科技大学考研分数线、湖南科技大学报录比、湖南科技大学考研群、湖南科技大学学姐微信、湖南科技大学考研真题、湖南科技大学专业目录、湖南科技大学排名、湖南科技大学保研、湖南科技大学公众号、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湖南科技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湖南科技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hnust/yanjiushengyuan_258551.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