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岩土工程学科介绍

发布时间:2020-04-23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岩土工程学科介绍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岩土工程学科介绍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岩土工程学科介绍 正文

1、学科总体概况
   河海大学岩土工程学科建于1952年,以黄文熙院士和钱家欢教授等知名学者为主要学术带头人。岩土工程学科连续于1988年、2001年、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994年设立水利部重点实验室,1999年设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2000年成立江苏省交通基础工程研究中心,2003年成立江苏省岩土工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2008年获批教育部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重点实验室。岩土工程学科主要研究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中的岩土力学与工程问题。土体基本性质方面主要在土体本构模型、非饱和土理论及土与结构共同作用理论等研究具有优势;土动力学方面以研究土体动力变形及强度性质、地震液化机理、液化后土体的力学性质以及地震危险性分析为特色;在高土石坝工程方面,粗粒料基本力学性质研究、湿化变形计算方法、水力劈裂分析方法等方面研究居于领先地位;软弱土的变形与强度特性研究成果丰富,大直径薄壁管桩成套技术、碎石桩复合地基、真空预压等地基处理方法和特殊土改良研究具有优势;在堤防渗透稳定性、固体废弃物的强度变形性质、垃圾体的污染物扩散和运移规律、废弃土体的再生利用问题方面研究有特色;岩石的基本力学性质和高边坡、大跨度洞室变形和稳定、高边坡失稳准则、高边坡监测技术与预警方法、高边坡防治与加固理论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取得大量研究成果。
2、主要研究方向
  (1)土体静动力学特性与本构理论
  (2)高土石坝变形与稳定
  (3)软基处理与基础工程
  (4)岩土渗流与环境土工
  (5)岩石力学与工程
3、学科队伍情况
   本学科教师48人,担负河海大学全校土力学、岩石力学、地基处理、城市地下工程的本科教学,其中有博士生导师19人,教授22人,有博士学位人员38人。
   主要学科带头人简介如下:
   刘汉龙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已发表论文150多篇,其中SCI、EI收录115篇次,主编和参编专著6部,获得国家专利21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
朱俊高教授,博士生导师,已发表论文90多篇,其中SCI、EI收录20多篇,主编和参编专著5部,承担了多项基金及重大工程的研究课题。
施建勇教授,博士生导师,已发表论文90多篇,主编和参编专著6部,承担了多项基金和重大工程建设中的研究课题。
   徐卫亚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专家。已发表论文160多篇,其中SCI、EI收录100多篇。出版专著6部,承担了多项基金和重大工程建设中的研究课题。
王媛教授,博士生导师,已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SCI、EI收录20多篇。主编和参编专著5部,承担了多项基金和重大工程建设中的研究课题。
4、科研条件与科研成果
   河海大学岩土工程学科以研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为传统,从1990年后开始研究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岩土工程问题,特别是结合沪宁高速公路建设研究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和沉降控制理论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在土石坝静动力变形、稳定分析理论及方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988年成为国家重点学科以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一等奖3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5项;出版专著、教材18部,发表论文1870多篇。
   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实验室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经过“九五”、“十五”、 “十一五”建设,实验室设备价值达到1900万元,总体上设备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同行实验室中处于先进地位。2000年批准建设江苏省交通基础技术工程研究中心;2003年成立江苏省岩土工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中-荷环境岩土合作研究中心。
5、人才培养
   岩土工程学科负担河海大学全校土力学、岩石力学、地基处理、城市地下工程的本科课程教学以及岩土工程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每年招收130名左右硕士研究生和30名左右博士研究生,5名博士后及国内外访问学者。
6、学科发展前景
   本学科的发展与我国加强基础建设的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始终把解决重大工程中的岩土力学与工程问题作为学科发展的基石,注重基础理论研究与新技术创新。近期内,本学科在粗粒土、非饱和土等特殊土变形与强度特性、土体液化后的变形与强度特性、重大工程场地地震危险性分析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有望取得突破;在以膨胀土为代表的特殊性土的改良机理、新型地基处理技术方面可能取得新的成果;在岩土体裂隙渗流、岩石高边坡及地下工程高坝坝基岩石力学与工程、岩石力学本构关系及其基本理论可望取得重要进展。
河海大学

添加河海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河海大学考研分数线、河海大学报录比、河海大学考研群、河海大学学姐微信、河海大学考研真题、河海大学专业目录、河海大学排名、河海大学保研、河海大学公众号、河海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河海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河海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hehaidaxue/yanjiushengyuan_256793.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