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官网

更新时间:2022-02-18 15:25:4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长沙理工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长沙理工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长沙理工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长沙理工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长沙理工大学官网来自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长沙理工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长沙理工大学考研报考有用。

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官网:

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简介:
学院成立于2003年,在原长沙电力学院电力工程系的基础上,融合原长沙交通学院自动化专业等办学力量组建而成。经过多年的发展,学院已拥有从本科至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全国高?;拼竽晔浇淌ν哦?、湖南省科学技术创新团队、湖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等优秀师资队伍,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学科优势明显。电气工程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B?,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均入选“双万计划”国家一流专业。
学院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和机器人工程等六个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专业为湖南省特色专业。学院现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电路与系统两个学科方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能源动力、电子信息、机械等三个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电气工程学科入选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3年首次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通过复评,在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
学院教学科研队伍实力雄厚,现有教职工150人,其中教授26人、副高职称52人,博士(后)学位65人,留学归国人员45人;有国家级人才工程人选8人、“芙蓉学者”特聘教授等省部级人才工程人选15人、“湖湘学者”特聘教授8人。
近5年来,学院主持承担了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项目和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在内的纵向、横向科研项目400余项,年科研经费5000余万元;学院教师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6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23项;获发明专利12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1000余篇,已被SCI、EI和ISTP三大国际检索收录800余篇;学院获省优秀教学成果奖5项,公开出版专著13部,出版教材30余本。
学院具有优秀的教学和研究平台,包括“电网输变电设备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电力机器人技术”分室、“大数据驱动的能源互联网”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基于分布式光储的能源互联网运行与规划”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电网安全监控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5个国家级学科研究平台;有“智能电网运行与控制”、“可再生能源电力技术”、“电力特种机器人”等3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有“清洁能源发电与智能电网”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智能电网运行与控制”湖南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等省部级以上学科科研平台;有“电力生产与控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能源系统与动力工程”实践教学示范中心、“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华自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湖南省电力公司实习基地”电气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等5个国家级教学平台;有“湖南省电动交通与智能配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气信息类专业”湖南省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湖南省普通高校“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与控制”湖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湖南省电子信息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电工电子技术实验中心”湖南省基础课示范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教学平台;有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分布式发电及电力系统综合实验室、智能控制与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检测与控制技术实验室、电力拖动实验室、电力电子实验室、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室等优秀实验平台,建设有《电路》、《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系统分析》等湖南省精品课程。
学院聚焦电力行业,立足学校实际,凝练特色,逐步确立了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技能”为目标的人才培养定位,构建了基于铸造国内一流的电气信息类工程人才的“弱电与强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院与企业相结合、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立足“过程育人、文化育人、科技育人、实践育人”,打造了“立足基层电力公司开展的与专业实习紧密结合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品牌,建设有“心情驿站”(湖南省首批特色成长辅导室)、“网络E家”微平台(2016年湖南省网络文化精品项目)、“智能电力设备监控技术创新团队”(2014年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近年来,在校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学科、科技竞赛奖励200余项,其中包括“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三等奖12项,省特等奖5项,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1金2银4铜,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一等奖11项、二等奖10项、省一等奖37项;本科生申请专利2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
60多来,学院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国家培养了各类、各层次毕业生2万余人。长理电力人扎根基层、脚踏实地,风雨兼程,捷报频传,涌现出了一大批企业(政府)高级管理人才、劳动模范、创新能手和专家学者、自主创业典型。

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科设置:
电气工程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学科简介
长沙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创建于1956年,是学校优势特色专业,2008年获“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国家一类特色专业,2013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二级学科于2003年获硕士学位点;电气工程学科于2010年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017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是湖南省“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点学科。
电气工程学科科研队伍实力雄厚,其中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人选2人、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2人,湖南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4人、湖南省“青年百人计划”特聘教授1人、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等,“智能电网协同创新育人”教师团队获评全国黄大年式育人教师团队。聘请英国薄志谦教授担任名誉院长、“输变电设备防冰减灾技术” 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陆佳政博士为院长、澳大利亚David Hill为“高端外国专家项目”特聘教授、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电气学院院长董朝阳教授为湖南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
电气工程学科具备一系列国家级和省级教学科研平台,其中包括:“电网输变电设备防灾减灾” 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 国家工程实验室,“大数据驱动的能源互联网”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基于分布式光储的能源互联网运行与规划”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电网安全监控技术”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智能电网运行与控制”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技术”两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电动交通与智能配网” 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洁能源与智能电网协同创新中心” 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互联网化储能” 湖南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智能电网运行与控制” 湖南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等学科科研平台,有“电力生产与控制”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能源系统与动力工程实践教学中心”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力新技术”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湖南省电子信息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中心”湖南省基础课示范实验室等10余个省部级以上教学平台等,将为研究生培养提供支持条件和技术保障。
研究方向
1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2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3电机与电器
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5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学科简介
长沙理工大学电路与系统学科是一门内容丰富、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的学科,它是现代信息工程包括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以及一切电子科学技术与理论的基础。它主要研究电路与系统的基本理论以及对各种电路与系统进行分析、测试、设计、物理实现和故障诊断。本学科在智能信号与信息处理、智能控制理论方法、信号检测技术以及智能计算等研究领域具有特色。学科组结合近年来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开辟了弹性噪声滤波技术和扰动感知控制技术两个新的研究方向。目前,该学科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学术梯队, 有教授4人,副高职8人,博士6人,在读博士3人。近年来学科组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承担省部级及各类横向课题20余项、项目经费500余万元;获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16篇、EI检索16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8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6部。本学科有先进的EDA/SOPC现代电子系统研发设备,该设备集EDA和SOPC系统开发于一体,是智能电子系统设计和研发的理想工具,为研究生创新思想的实现和创新项目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试验条件。
研究方向
1智能计算及其应用
2扰动感知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3智能电子与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4智能检测技术与智能仪器
5弹性噪声滤波原理与应用

交通运输工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学科简介
长沙理工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是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本学科研究领域主要以交通运输自动化控制为核心,以大交通系统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及综合化为研究背景,以信息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为技术基础的交叉型学科。该学科的主要目标是在传统的交通工程理论基础上,实现道路交通规划、管理和控制的智能化。本学科200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被评为湖南省重点专业。现有专任教师经过多年积累,本学科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治学严谨、研究方向清晰、稳定的学术梯队。本学科将以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为平台,依托湖南省重点专业,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优良的研究环境。
研究方向
1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
2智能检测技术
3交通运输安全
4智能交通系统
5运输自动化与控制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学科简介
长沙理工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涵盖智能控制与智能计算、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等二级学科,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是校级重点学科、2009 年获湖南省本科教学特色专业,现有专任教师 25 人,其中教授 6 人,研究生导师13人。受学校的办学历史和行业背景的影响,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主要为电力、交通、机械等行业服务,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交通系统和工业机器人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与湖南大学共建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与湖南省电力公司共建智能带电作业技术与装备(机器人)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条件。本学科教师近年来先后承担了“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部省科研基金项目50 多项;近年来共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 10多项。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具有良好科研条件,多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控制科学与工程技术人才,在凝汽器自动清洗机器人、变电站自动巡检机器人、医用产品视觉检测机器人、语言动力系统、智能计算、道路交通参数检测技术、图像处理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学科优势与学术研究特色。
序号
研究方向
1智能控制与智能计算
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3系统工程
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5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
 
电子信息学科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专业领域
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专业涵盖控制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等领域,包括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智能交通系统、智能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与信息处理等研究方向。现有研究生导师20人,其中教授9人。受学校的办学历史和行业背景的影响,电子信息专业主要为电力、交通、机械等行业服务,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交通系统、智能机器人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与湖南大学共建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有电力机器人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智能机器人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近年来先后承担了“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部省科研基金项目60多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0多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多项。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具有良好科研条件,多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人才,在凝汽器自动清洗机器人、变电站自动巡检机器人、医用产品质量视觉检测机器人、道路交通参数智能检测技术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工程技术优势与学术研究特色。
研究方向
1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2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
3智能交通系统
4智能机器人技术
5智能控制与信息处理
 
机械学科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2021-09-01
机械  专业代码:085500
一 工程领域简介及研究方向
长沙理工大学机械学科涵盖有机器人技术等研究方向,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受学校的办学历史和行业背景的影响,机械学科主要为电力、交通、机械等行业服务,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交通系统和工业机器人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建设有电力机器人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并与湖南大学共建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与湖南省电力公司共建智能带电作业技术与装备(机器人)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以及智能机器人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基地,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条件。本领域师资力量雄厚,具有良好科研条件,多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机器人技术相关人才,在智能控制、图像处理等理论研究与电力机器人、医用视觉检测机器人等工程实践方面具有鲜明的工程技术优势与学术研究特色。
研究方向
1机器人技术
 
能源动力学科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专业简介
长沙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创建于1956年,是学校优势特色专业,2008年获“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国家一类特色专业,2013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二级学科于2003年获硕士学位点;电气工程学科于2010年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017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是湖南省“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点学科。
电气工程学科科研队伍实力雄厚,其中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人选2人、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2人,湖南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4人、湖南省“青年百人计划”特聘教授1人、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等,“智能电网协同创新育人”教师团队获评全国黄大年式育人教师团队。聘请英国薄志谦教授担任名誉院长、“输变电设备防冰减灾技术” 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陆佳政博士为院长、澳大利亚David Hill为“高端外国专家项目”特聘教授、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电气学院院长董朝阳教授为湖南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
电气工程学科具备一系列国家级和省级教学科研平台,其中包括:“电网输变电设备防灾减灾” 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 国家工程实验室,“大数据驱动的能源互联网”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基于分布式光储的能源互联网运行与规划”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电网安全监控技术”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智能电网运行与控制”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技术”两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电动交通与智能配网” 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洁能源与智能电网协同创新中心” 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互联网化储能” 湖南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智能电网运行与控制” 湖南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等学科科研平台,有“电力生产与控制”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能源系统与动力工程实践教学中心”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力新技术”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湖南省电子信息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中心”湖南省基础课示范实验室等10余个省部级以上教学平台等,将为研究生培养提供支持条件和技术保障。
序号
研究方向
1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2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3电机与电器
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5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电气工程学科学术型直博研究生
学科简介
长沙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创建于1956年,是学校优势特色专业,2008年获“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国家一类特色专业,2013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二级学科于2003年获硕士学位点;电气工程学科于2010年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017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是湖南省“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点学科。
电气工程学科科研队伍实力雄厚,其中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人选2人、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2人,湖南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4人、湖南省“青年百人计划”特聘教授1人、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等,“智能电网协同创新育人”教师团队获评全国黄大年式育人教师团队。聘请英国薄志谦教授担任名誉院长、“输变电设备防冰减灾技术” 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陆佳政博士为院长、澳大利亚David Hill为“高端外国专家项目”特聘教授、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电气学院院长董朝阳教授为湖南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
电气工程学科具备一系列国家级和省级教学科研平台,其中包括:“电网输变电设备防灾减灾” 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 国家工程实验室,“大数据驱动的能源互联网”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基于分布式光储的能源互联网运行与规划”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电网安全监控技术”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智能电网运行与控制”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技术”两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电动交通与智能配网” 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洁能源与智能电网协同创新中心” 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互联网化储能” 湖南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智能电网运行与控制” 湖南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等学科科研平台,有“电力生产与控制”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能源系统与动力工程实践教学中心”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力新技术”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湖南省电子信息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中心”湖南省基础课示范实验室等10余个省部级以上教学平台等,将为研究生培养提供支持条件和技术保障。
研究方向
1电力系统?;び肟刂?br /> 2电力系统运行与规划
3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4电机系统与控制
5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6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7电网安全与防灾减灾
8电力机器人与特种作业


添加长沙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长沙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长沙理工大学报录比、长沙理工大学考研群、长沙理工大学学姐微信、长沙理工大学考研真题、长沙理工大学专业目录、长沙理工大学排名、长沙理工大学保研、长沙理工大学公众号、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长沙理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长沙理工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