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官网

更新时间:2022-01-27 15:08:0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官网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考研报考有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官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简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扎根西北、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可追溯到1956年并校时成立的卫生工程系,于1980年和1999年分别更名为环境工程系和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2002年,环境工程学科入选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另外三所为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2003年,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B+,进入环境与生态学ESI全球前1%。历经65载,学院现有教职工141人,其中教师85人(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36人,讲师19人),包括国际水协会(IWA)杰出会士、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陕西省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陕西省杰青和陕西省科技新星等优秀师资。同时拥有在站师资博士后15人,科研博士后1人。学院现有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三个本科专业,其中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省级名牌专业,环境科学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现有在校本科生1465人,硕士研究生878人,博士研究生118人(含2名外籍博士生)。
学院发展面向黄河流域生态?;び敫咧柿糠⒄?、“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服务国家与地方经济发展。目前已成为我国西部地区12省市唯一拥有环境类国家重点学科,并同时拥有环境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现属建筑设备科学与工程学院)、市政工程、环境科学和环境材料、环境化学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环境材料和环境化学为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的目录外二级学科)的院系,建立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和市政工程学科)。学院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单位和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学院拥有黄河中上游水污染控制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科技部111引智基地)和国家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2个国家级平台,以及教育部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和陕西省膜分离重点实验室等8个省部级平台,平台拥有包括核磁共振波谱仪、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原子力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高端大型设备与常规设备仪器,为学院科研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面向学科前沿、秉承学术立院、学术强院。学院主持国家重大水专项项目2项,水专项课题3项、水专项课题合作单位项目1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作单位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2项,国家“973”项目和国家“863”项目15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11项,国际合作项目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119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3项,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陕西省等省部级项目300余项,其他重要纵向项目290余项。在Nature communication, Water Research,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论文4900余篇,其中SCI论文1016篇。出版专著、教材241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3件,其中美国发明专利1件?;窆铱萍冀?项、省部级科技奖71项。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41项?;窆壹督萄С晒冉?项、省部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13项。
学院1977年招收全国首批环境工程本科生,1984年、1996年、2000年分别获批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已累计培养12004名本科生,4143名硕士,295名工程硕士和316名博士。学生积极投身服务“西部大开发”战略与“一带一路”建设,用人单位满意度评价连续五年在96%以上。学院累计组建了500支团队奔赴全国各地开展实践活动,获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和先进个人、陕西省青少年公益大赛等省部级以上荣誉20项。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氛围浓厚,累计参赛人数2000余人次,累计获得各类奖项近300余项,其中国际奖项9项,国家级奖项共57项,省部级奖项共67项,校级奖项约200余项。学院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多渠道就业,近五年平均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以侯立安院士、尹鸿勤、袁凤兰、张健等为代表的众多杰出校友已经成为国家机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和教学科研单位的学术学科带头人,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得到了社会普遍好评。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学院进入新发展阶段,在“十四五”发展纲要的指引下,学院全体师生奋发图强、锐意进取、为创造西安建大环境品牌不懈努力奋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联系方式:
电话:029-82202729
邮箱:emes@xauat.edu.cn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邮编:71005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发展历程:
2017年
2017共计招生493人,毕业494人,平均学位授予率98.78%;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工程专业获准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项目,环境科学专业获准陕西省一流专业“培育项目”,获准建设陕西省环境类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环境类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校检查评估中获得第一。以高分通过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学位点自评估,与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生开始招生?;窆抑氐阊蟹⒓苹翁庀钅?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作单位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准9项(面上6项、青年3项),继续保持学校第一(占全?;褡际?/4),获“2018年度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1项,获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2项,“陕西省膜分离重点实验室”批准建设,成立“陕西省膜分离技术研究院”。
2016年
本科专业共计招生490人,毕业 449 人;招收博士生30人,授位博士生26人;招生硕士生 301人,毕业硕士生255 人;在职专业学位共计招生25 人,毕业在职专业学位16人??顾妒?ldquo;翠英计划”招生工作,选拔翠英计划考生24名, 招收推荐免试研究生37名。王怡教授同时获“第十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和“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称号。王磊、刘艳峰教授获“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称号?;仆⒘纸淌谕哦痈涸鸬目蒲邢钅?ldquo;水源水质污染与富营养化控制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李安桂教授团队完成的“地铁环境保障与高效节能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5年
2015年招收本科生468人,毕业 399 人。招收博士生 27 人、授位19 人;招生硕士 297 人,毕业247 人;在职专业学位招生22人,毕业20人。推荐免试研究生招生数量由2014年的30人提高到2015年的37人,选拔萃英计划考生 68 名。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顺利通过第三次住建部专业评估;环境工程专业圆满完成了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结题验收工作。2015年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被评为校先进院系第一名。王晓昌教授团队获准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城市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2014年
本科专业共计招生463人,毕业 253 人;招收博士生 30人,授位博士生 16 人;招生硕士生282 人,毕业硕士生 251 人;在职专业学位共计招生30人,毕业在职专业学位 10人。选拔萃英计划考生34名,接收研究生推免生32人。5月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顺利通过专业复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被评为陕西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王怡教授荣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成为我院首位、全校第四位获得该项目的教师。刘艳峰教授为带头人的团队入选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王晓昌教授团队完成的“水与废水强化处理的造?;炷际跹蟹⒓捌湓谖鞅比彼厍挠τ?rdquo;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金鹏康教授团队完成的“黄土塬区油气田废弃钻井液安全处置与水再生利用关键技术装备开发及应用”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14年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在学校院系考核成绩为第一名。
2013年
?本科共计招生467人,毕业 208 人;招收博士生 27 人,授位博士生 16 人;招生硕士生 268 人,毕业硕士生 264 人;在职专业学位共计招生16人,毕业在职专业学位 14人。首次开展硕士“翠英计划”招生工作,选拔翠英计划考生35名。金鹏康为带头人的团队入选2013年度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李安桂入选2013年度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013年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被评为校先进院系第一名。
2012年
4个本科专业共计招生466人,毕业 194 人;招收博士生 31 人,授位博士生 25 人; 4个硕士点共计招生 275 人,毕业硕士生 248 人;在职专业学位共计招生15人,毕业在职专业学位 12人。以黄廷林为带头人的“西北城镇水资源再生利用与水质安全保障”教育部长江学者发展计划创新团队顺利通过由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验收?;肪彻こ套ㄒ祷褡忌挛魇?ldquo;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立项,获准陕西省“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李安桂教授完成的“大型水电工程地下洞室热湿环境调控关键技术、系列产品研发及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王晓昌教授团队完成的“缺水城市污水再生与不同途径回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王晓昌教授团队完成的“Green Campus Nourished by Reclaimed Water”(再生水滋润的绿色校园)获国际水协会(IWA)全球项目创新奖(Global Project Innovation Award)。
2011年
4个本科专业共计招收13个班级392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各招收4个班,环境工程专业招收3个班,环境科学专业招收2个班。2011年本科毕业183人。共计招收博士生30人,招收硕士生273人。毕业博士生25人,毕业硕士生200人,毕业工程硕士6人(截止9月)。“环境工程专业”获准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年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被评为校先进院系第一名。金鹏康教授团队完成的“黄土塬区油田井场废水处理与生态回用”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2010年
2010年我院4个本科专业共计招生247人,毕业168人。招收博士生27人,毕业博士生18人;共计招收硕士生283人,毕业硕士生162人;在职专业学位共计招生12人,毕业在职专业学位8人。“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获准国家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立项。“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获准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立项。“环境科学”专业获准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立项。我院给水排水工程专业78级校友候立安成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于2010年1月应邀回母校应聘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2009年
4个本科专业共计招生197人,毕业187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获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立项。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获陕西省“特色专业”建设立项?;肪晨蒲в牍こ滩┦亢罂蒲辛鞫旧挛魇?08家涉评流动站中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9年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被评为校先进院系第一名。王晓昌教授团队完成的“西部干旱缺水地区污水再生利用的理论和技术研究”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8年
?2008年学院4个本科专业共计招生184人,毕业312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被评为陕西省特色专业。“环境工程”作为国家重点建设学科,“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市政工程”、“环境科学”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获准立项建设,2008年陕西省拨付重点学科建设费430万元,连续支持3年?;仆⒘纸淌谖啡说?ldquo;西北城镇水资源再生利用与水质安全保障”科研团队入选2008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成为我校首次入选的教育部创新团队。2008年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被评为校先进院系第一名。
2007年
“环境工程”国家重点学科顺利通过教育部考核评估?;肪彻こ套ㄒ当黄牢挛魇√厣ㄒ岛凸壹短厣ㄒ?。2007年9月2日“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验收,成为我国西北地区该领域唯一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个本科专业共计招生183人,毕业380人。累计招收研究生205名,其中博士生15人,工学硕士生173人,工程硕士生14人;高教硕士3人。累计毕业研究生175名,其中博士生11人,硕士生 147 人。
2006年
?共毕业研究生14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 5人,硕士研究生114人,工程硕士29人。研究生招生规模达到历史新高,共计招收研究生231 名,其中博士研究生22名,硕士研究生186名,工程硕士23名?;仆⒘种鞒值墓?ldquo;863”(分项课题)在天津市通过国家科技部专家组验收。这是我校在水环境领域首次承担完成的高层次国家“863”课题。王晓昌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通过国家基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该项目是我院独立承担完成的首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005年
?环工学院办公实验大楼11月交付使用。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全票通过建设部专业评估,并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专业。本年度本科招生规模调整为6个班,招生181人,研究生扩招为191人,研究生招生规模首次超过本科生。首届双语班学生毕业,有10人提前一年考取研究生。
2004年
?“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教育部论证。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获准增设“环境材料”二级学科博士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被评为省级名牌专业,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被评为校级名牌专业称号;完成了环境工程国家重点学科2003—2004年度报告。
2003年
?获准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同时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环境类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的院系。以环境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为基础,遵循优势互补原则,由我院牵头,与西安理工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国家重点学科联合申报了“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创了非部属高校设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先河。“环境工程专业”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专业。
2002年
?环境工程学科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成为全国4个环境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之一。组建了学院教学实验中心,初步实现了人员的合理调配,有限设备及经费的综合利用?;肪秤胧姓こ萄г罕黄牢O冉合?。
2001年
首次获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再生利用研究》(王晓昌主持,黄廷林、彭党聪、王志盈、王元、刘晓君等参加),资助额130万元?;肪彻こ讨氐闶笛槭彝ü〗逃拦?。?本年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被评为校先进院系。
2000年
市政工程学科获准博士学位授予权。至此,我院三个主要学科均具有了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学科群实力又上一个新台阶,学科建设居国内先进、西部地区领先的地位。成立环境科学专业,并首次招生。
1999年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正式挂牌。人事部批准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我院给水排水、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两个二级学科获得培养博士后资格。
1998年
国务院学位办学[1998]44号文件批准了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向学校提交了将环境工程系更名为“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的请示报告。学校同意将环境工程系更名为“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1997年
建筑热能工程学科硕士点顺利通过评估?;褡汲闪⑸挛魇』肪彻こ讨氐闶笛槭??;肪彻こ套ㄏ钌杓谱手驶竦霉一繁W芫趾徒ㄉ璨颗?。其中大气设计甲级资质,水与噪声设计乙级资质。
1996年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4次会议批准,环境工程学科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肪彻こ滩┦康闶状握秸猩?。给排水工程专业增设建筑设备方向并正式招生。
1993年
教研室机构调整:“热工”、“流力”合并为热工流力教研室,“环境工程”、“环境监测与生物学”教研室合并为环境工程教研室。专业实验室改由系直接领导,包括环境工程实验室、供热通风与空调实验室及给水排水实验室。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取得市政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市政工程学科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92年
“供热与空调工程”专业更名为“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
1990年
环境工程专业成立15周年总结;举行纪念大会和展览会。所承担的国家“七·五”科技攻关课题中的五项子课题通过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
1986年
成立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室,取得国家环保局颁发的专项评价证书(大气、水、土壤、噪音、作物等)。
1984年
建筑热能工程学科与环境工程学科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冶金部批准建立环境工程研究所。
1980年
环境工程学科首次招收“水处理”方向研究生。卫生工程系更名为环境工程系,三废治理及综合利用专业更名为环境?;ぷㄒ?。
1977年
恢复教研室建制。设有“供热通风”、“热能热工”、“给水排水”、“流体力学”、“三废治理与综合利用”(简称“环保”)等五个教研室。国家恢复高校统一招生、理工本科改为四年制。“三废治理与综合利用”专业,作为我国首批建立的环境工程类专业开始招生。
1972年
1972年至1976年,两个专业每年招收具有实践经验的大学生,学制三年。1974年,给排水实验楼建成。
1966年6月开始???,1966-1971年停止招生。
1962年
两个专业教研室调整为暖通、热工、给排水、流体力学四个教研室。水力学实验室建成,开出部分实验。
1957年
聘请前苏联专家、著名暖通教授马克西莫夫博士来校任教;供热通风专业首次招收研究生六名。
1956年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是由迁校合并的原东北工学院供热供煤气与通风专业的教工和二、三、四年级学生,以及青岛工学院、西北工学院和苏南工专的部分教师组建而成,时称“卫生工程系”。设有“供热供煤气与通风工程”(以下简称供热通风)和“给水排水工程”两个专业。卫生工程系下设暖通教研室、给排水教研室、外文教研室、机工教研室和附属机工厂。同年秋季,两个专业开始招收五年制本科新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学科设置: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经过60年特别是近20余年来的建设与发展,学科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拥有环境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和环境科学、市政工程二个省级重点学科,建立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和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与土木工程学院共建)博士后流动站,是我国西部地区最早拥有国家重点学科、环境类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的院系。
近年来,陕西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陕西省膜分离技术研究院先后获准立项建设。学院教学实验中心被评为国家级“环境类专业”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为西部第一名、B+第二名。
在学科建设中,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都充分发挥了学科群的优势,这也是我们能够在学科建设工作中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未来5-10年,学院将立足西北继续建设高水平环境类学科群。针对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等突出环境问题,着眼理论创新与关键技术突破,为生态环境?;び刖媒ㄉ杼峁┣坑辛Φ娜瞬庞肟萍贾С?,围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国内领先并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环境类学科群建设目标,向建设国家一流学科的目标而努力前行!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
市政工程学科

添加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报录比、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考研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姐微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考研真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专业目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排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保研、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众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