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官网

更新时间:2022-02-18 09:37:3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宜春学院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宜春学院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宜春学院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宜春学院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宜春学院官网来自宜春学院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宜春学院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宜春学院考研报考有用。

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官网:

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


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简介:
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前身是1959年成立的宜春农学院,上世纪70年代为宜春地区农业干部学校,1985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宜春农业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经中国教育部批准,与宜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宜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立宜春学院,其中原宜春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的农学系、畜牧水产系、园艺系合并成为宜春学院农学院,后于2006年更名为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自1985年农专招生以来,“农业”的火种一脉相承,从未间断,体现了学院浓浓的农业情怀。
学院现拥有1个江西省级重点实验室(植物生长发育与调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科研平台(江西省高等学校硒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一级实验室:植物科学实验室(该实验室为江西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动物科学实验室和资源与环境科学实验室。下辖25个二级实验室,主要的二级实验室有:植物遗传育种实验室(该实验室为宜春市重点实验室)、动物遗传育种实验室、植物形态与分类实验室、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室、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实验室、动物生理生化实验室、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数码互动显微系统实验室、动物营养与饲料分析实验室、农畜产品加工实验室、土壤肥料实验室、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植物?;な笛槭?、园林绘图室、园林画室、动物外科实验室、兽医药理与病理实验室、组织培养实验室等,共计有实验室面积36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为2700万元。同时拥有种植和养殖两个校内教学实训基地。
学院现设有农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园艺、园林、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环境科学7个本科专业。学院坚持走内涵式发展的办学之路,以专业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为两个重要抓手,提升办学水平与办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近几年来,学院七个本科专业中,有多个专业分别进入国家或省级本科质量工程建设的项目之一。其中, 环境科学、园林专业被评为省一流学科专业,农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园艺专业入选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全校唯一);动物科学专业被教育部被批准为“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和“江西省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园林专业为“江西省卓越农林培养计划专业”。
近年来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数量稳步增加,现有教职工115人,其中拥有博士学位教师63人,硕士学位教师34人,60%以上的教师拥有高级职称,初步形成了一支以高职称、高学历、中青年教师为主体,整体素质较高、梯队结构合理的高层次教师集群,为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保障。
学院与国内知名的上百家农业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近三年来,合作企业在学院分别开设了“瑞鹏班”、“大北农班”、“正邦班”等,开展讲座近80余场,举办专场招聘会70多场,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20000多个。企业在学院先后设立了“瑞鹏奖学金”、“正邦奖学金”、“大北农奖学金”等,为学生提供奖助学金累计达二十多万元。学院被评为大北农集团“全国十个最佳合作院校”之一。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整体良好,近年来各专业应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达90%以上,2020届生科院毕业生共320人,157人报名参加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录取人数105人,录取率达报考人数的66.9%,总录取率达毕业生总数的32.8%。近四年来,学院累计有超过200多位同学考取了中山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考研录取人数占应届本科毕业生人数的20%。同时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三支一扶和村官的毕业生人数也呈上升势头。
经过60余年的历史积淀、薪火相传,学院扎根赣西大地办教育,立德树人、大爱育人,主动对接江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江西乃至全国农业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
 
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795-3202591(院办)、3202988(学工科) 
地 址:中国·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学府路576号  
邮编:336000
 
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学科设置:
1、农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农学专业是我校的传统优势专业,是开办最早的主干专业之一,办学历史悠久,办学资源雄厚,拥有丰富的办学经验和良好的实验实训条件,是我校近60个专业中教学科研力量最强的专业之一。现有专职教师2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博士17人,宜春市学科带头人1人,明月学者1人,明月杰青2人。本专业培养适应新时期国家产业战略性调整和农业供给侧改革需要,具备坚实的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及生物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县乡基层农业行政部门、农业龙头企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农业行政管理、农技推广、科技服务、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或在有机绿色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农业新业态及其相关领域创新创业,或在科研、教学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的综合型、应用型和创业型人才。当前本专业毕业生就业良好,就业途径可报考国家、省公务员、三支一扶、公办教师,也可到各级各类农业院校、科研院所、种子管理站、农业技术推广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特别是农业龙头企业、种子公司、农资公司、大型现代化农场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同时本专业毕业深造前景广阔,近年来考研率和进入全国重点院校深造人数稳步提升,2021届,农学专业学生有一半考取了本专业硕士研究生。
核心课程:植物生理学、遗传学、作物栽培学、农业生态学、作物育种学、土壤肥料学、植物病理学、耕作学、农业昆虫学、种子学、种子生产学、现代农业技术。
2、园林(省一流学科专业,江西省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专业)
培养目标: 园林专业创办于1994年,2014年被省教育厅批准为“江西省卓越农林人才计划”培养专业,2019年入选江西省一流学科专业。现有专业教师20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11人。园林专业依托“江西省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 “江西省一流专业”、 “宜春学院重点建设学科点”,以及园林设计实验室、园林建筑实验室、植物形态实验室、画室、制图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等实验室及校内苗圃及校外实习基地,把实际工程融入实践教学中,培养能适应国家建设需要,具备园林植物、观赏园艺、风景园林、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建筑、园林工程等方面知识,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市政园林绿化企业从事风景园林、城镇绿化、市政建设、居住区建设等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多数同学毕业后经过努力,在工作中取得了可喜成绩。园林专业学生有近1/3考取了本专业硕士研究生。
核心课程:植物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绿地规划、园林工程、园林设计、园林艺术原理、设计初步、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树木栽植养护学。
3、园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培养目标:园艺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讲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11人,硕士学位5人,具有青年井冈山学者1人。本专业在2016年江西省同类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名列第二位。有园艺植物形态建成、园艺生态发育、果蔬生物,园艺植物采后生理等实验室,实验设备价值300余万元,拥有校内外专业教学实习基地10处,可满足教学实习和学生实践环节教学的要求。本专业试行双师型教学,采用3+1培养模式,培养具备生物学和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园艺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及生长调控、品种选育、产品采后贮藏与加工、产品经营与管理及绿化施工养护等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以及艺术修养、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适应新时期国家产业战略性调整需求,能在园艺(果树、蔬菜和花卉)、园艺商贸、园艺管理等领域和部门从事与园艺科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和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和事业单位、园艺和园林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从事园艺行政管理、技术推广与服务、园艺设计与技术研发、园艺经营与管理、园艺及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等工作。近两年本专业学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达50%以上。
核心课程:植物学、花卉学、果树栽培学、蔬菜栽培学、设施园艺学、植物组织培养、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植物分子生物学、园艺植物昆虫学、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植物病理学、园林树木栽培学。
4. 动物科学(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专业,江西省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专业)
培养目标:动物科学专业是由始创于1985年的畜牧兽医专业发展而来,2003年正式开始本科招生。2014年获批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专业和江西省普通本科高校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现有专业教师41人,其中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副教授13人,讲师25人,助教1人,博士21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人选1人、江西省高等学科带头人1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有动物营养与饲料分析、动物生产、动物遗传育种、农畜产品加工等实验室,实验设备价值300余万元。现有校实验生态牧场1个,可满足教学实习和学生实践环节教学的要求。校外固定实习基地有双胞胎、傲农、华裕、大北农、伟嘉、正邦等几十家国内知名企业(集团)。在江西省内高校中动物科学专业在教学、应用研究和实用技能型人材培养方面处于优势地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物生产与管理、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在动物科学相关领域调查、分析、评估、设计等方面的能力,接受从事动物育种、繁殖、生产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能在动物科学及相关领域和部门从事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并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动物科学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本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与动物科学相关的企业管理、行政管理、产品研发与经营等工作,也可以从事动物生物技术及饲料营养等方面的科研、教学和产品研发工作。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级政府部门、进出境和国内各级动植物检疫机构、卫生监督检验机构、高校、研究院所、企业集团等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执法、教学科研、新产品研制、商品监督检验、食品生产的卫生管理监督及产品质量检测、科技推广等工作。
核心课程:动物营养学、饲料学、动物遗传学、动物育种学、动物繁殖学、猪生产学、牛生产学、羊生产学、禽生产学。
5. 动物医学(宜春学院“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立项建设专业)
培养目标:动物医学专业是2001年设立,为学校卓越兽医师计划实施专业、“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立项建设专业。现有专职专业教师2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1人,讲师9人,博士11人。有动物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兽医分析、动物生理生化、兽医病理药理、数码互动显微系统、兽医微生物与免疫学等实验室,有价值数百万元实验设备。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主要有学校实验畜牧场以及宜春市农业局动物疫病诊断中心、宜春市畜科所、大北农集团、华裕集团、瑞鹏集团等省内外几十家合作单位。与德国KTC联合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可进行具有欧盟标准的职业资格认证。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动物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兽药开发、畜产品卫生检疫、宠物医院及相关部门从事兽医、防疫检疫、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科学技术人才。毕业后可从事畜牧兽医行政管理、进出口动物及其产品的检验、肉品卫生检验、饲料工业、食品安全、环境?;?、畜禽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伴侣动物医疗保健、实验动物、比较医学、公共卫生及生物学领域等方面的相关工作。
核心课程: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兽医药理学、兽医病理解剖学、兽医病理生理学、兽医传染病学、兽医寄生虫病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兽医产科学、中兽医学、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6、环境科学(江西省一流专业)
培养目标:环境科学专业始建于2004年,拥有专职教师1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博士9人、硕士6人。建有环境科学专业综合实验室及6个校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通过教研结合、特色课程群设置、强化实践环节等手段,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和职业竞争力,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本专业全面贯彻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适应我国经济建设需要掌握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和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基础知识,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政府、企业与科研单位从事环境管理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污染预防和治理、环保技术开发、环境咨询和环境执法等方面的工作以及各行业的分析检测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后可进入各级环境理论研究机构和生产部门担当研究或咨询施工人员。在大气、海洋、交通、工业、农业、医学、军事等领域均有广泛分布,在对污染治理、环境规划和修复等重大课题上发挥骨干作用。其工作性质涉及学科体系的理论研究、生产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等方面。本专业学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达1/4。
核心课程: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学、仪器分析、环境管理学、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学、环境信息系统。
7、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培养目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2013年由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更名而来,其前身是始建于1996年的土地资源管理与利用专业,拥有专职教师1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博士4人、硕士8人;建有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绘图室、测量实验室等校内实训场所及5个校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本专业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掌握测量、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和一定数理统计分析、计算机技术,具备野外综合考察、社会调查、实验分析第一手科学资料和地理数据能力,具有定量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能够在教学科研单位、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国土空间规划、土地规划与管理、城乡规划与设计、国土资源调查与评价、资源开发与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乡村振兴、区域发展规划等领域的研究、教学、应用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毕业后可到各级政府规划管理部门、国土管理部门、环境?;げ棵?、建设部门和科研单位,从事国土资源评价及资源信息化管理、城乡规划设计、房地产评估与咨询、资源调查与评价、环境评价及管理等方面的公司及研究机构工作。也可进一步深造,报考土地资源管理、地理学、城乡规划、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等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核心课程:人文地理学、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原理、土地利用规划、城市住宅区规划、生态环境规划、专题地图、GIS原理与应用、遥感技术及应用、土地评价与管理、不动产评估、测量与地籍测量。
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学科简介
一、学科水平
1)教学水平 本学科人才结构组成科学,学科组成员不仅长期主讲作物遗传育种学科主干课程,具有本学科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学科组成员中既有具备作物遗传育种现代技术的专业人才,以适应作物分子育种教学研究的需要,又具有实践经验丰富的从事作物遗传育种研究的人才。学科组已有教授4名,博士2名,2人聘为“硕导”并进入2007年研究生招生计划,有1人获江西省普通高校“教学名师”荣誉称号。
2)研究水平 2006年以来,本学科组承担的在研究项目有国家级2项、省级2项、市级3项,校级1项,市重点实验室建设1项,共争取到科研经费近20万元; 2007年申报省科技支撑项目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组织成果技术鉴定的项目有省级1项、市级2项、校级2项;获宜春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SCI 2篇、中文核心期刊12篇。学科组成员参加国内学术会议6次,赴中国水稻所、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调研考察10多次。
二、学科优势
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具有长期的作物遗传育种教学科研积累和深入作物遗传育种研究的软硬件条件。
科学研究是学科发展的动力。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组成员在取得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开创了新的遗传育种研究方向,承担的科研项目层次正在不断提升。
《植物遗传育种》实验室申报宜春市重点建设实验室,2006年已获立项,为本学科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建设平台。2006-2007年本学科在校院两级的大力支持下,对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进行了重点建设,新增投资50多万元,购置了电击转化仪、细胞融合仪、凝胶成像系统、生物显微镜、PCR仪、高速冷冻离心机、种子低温贮藏柜、电子自动数粒等一批现代生物技术教学研究仪器设备;同时,基地建设新增投资10多万元。已建成能基本满足水稻育种、苎麻育种等研究需要的实验基地。
三、学科特色
注重扩展和深化科学研究是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的显著特色。本学科一方面通过科学研究促进学科发展,同时又充分发挥学科建设提供的平台功能,拓宽学科相关研究方向。
2006年《作物育种学》课程列为学校重点建设课程,进一步深化了学科建设的内容;同时,农学专业也被列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扩展了学科建设的范畴。
利用学科建设专项经费,抓住“实践8号”专用育种卫星发射机遇,2006年进行了水稻“D38S”及“长粒65”品系的航空搭载,启动了我校航空育种研究。
农产品加工学重点学科简介
农产品加工学于2005年底被评为校级首批重点学科,经过近三年的建设,农产品加工学已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能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学科团队。学科主要体现在:
1、拥有一支科研素质较高的研究团队:本学科现有教授3名,副教授4人,博士1人,硕士5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名,年龄分布为25~50岁,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学科组人员分布在生理生化、微生物、食品工程、食品加工、农产品生产等领域,构建了一大知识体系。目前学科人员已承担过并有在研国家、省、市科研项目8项,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具有较强的科研教学能力和较强的合作精神。
2、具有明确的学科研究方向:本学科具三个明显的研究方向,一是畜产品加工、二是果蔬加工、三是粮食产品加工,近十年以来先后有16个项目得到省市科技主管部门立项,有四项科技成果获得市科技进步奖,且每一个研究方向都有突出带头人。
3、具有自身的显著研究特色:学科组目前研究课题都紧密结合当地实际进行研究,促进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渠道。
4、学科组成员学术交流广泛,与全国同行专家有广泛的联系,且有些项目走在全国的前列。

添加宜春学院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宜春学院考研分数线、宜春学院报录比、宜春学院考研群、宜春学院学姐微信、宜春学院考研真题、宜春学院专业目录、宜春学院排名、宜春学院保研、宜春学院公众号、宜春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宜春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宜春学院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