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官网

更新时间:2022-02-09 18:20:4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西南民族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西南民族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西南民族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西南民族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西南民族大学官网来自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西南民族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西南民族大学考研报考有用。

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官网:

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


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简介:
青藏高原研究院是我校为了拓展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空间而建立的以科研为主的教学单位,是学校特色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院成立于2012年,始终围绕青藏高原地区开展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与推广示范、人才培养,取得了显著成绩。现有教职工42人,其中教授(研究员)8人,副教授(副研究员)6人,博士30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4人,实验管理人员2人。拥有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民委和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3人、国家民委领军人才支持计划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计划3人和青年拔尖人才1人,四川省“千人计划”创新领军人才1人,科技部三区人才计划6人。柔性引进南志标院士1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及杰出青年牛书丽研究员1人。拥有生态学、生物学、草学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
研究院现已形成了青藏高原畜牧业、青藏高原生态与环境、青藏高原牧草培育及草产品加工、青藏高原民族医药等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拥有“牦牛种质资源评价”(农业部岗位科学家创新团队)、“青藏高原牧草育种”(农业部岗位科学家创新团队)、“牦牛藏羊遗传资源?;び肜?rdquo;(国家民委创新团队)、“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ご葱?rdquo;(国家民委创新团队)、青藏高原特有草种质资源创新及草地生态恢复(四川省教育厅创新团队)和青藏高原藏羌彝医药传承?;び氪葱拢ㄐ<叮┩哦拥榷喔龃葱峦哦?。建有“青藏高原生态?;び胄竽烈蹈呖萍佳芯渴痉痘?rdquo;(红原基地总部和五个科技园区),“青藏高原动物遗传资源?;び肜?rdquo;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草食家畜工程技术”四川省工程中心、“抗逆牧草种质创新及生态修复”和“羌彝药用资源?;び肜眉际?rdquo;四川省工程实验室等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四川省和国家民委“青藏高原生态畜牧业协同创新中心”,四川省“南志标院士工作站”和“若尔盖高寒草甸生态站”国家民委野外台站等多个研究平台,具有先进的大中型仪器设备300余台,价值约1.2亿元。
研究院的科研人员都把“论文写在草地上,成果留在牧民家”,近五年来,取得了显著成绩。主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基金等一批与青藏高原的生态、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类科研项目240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25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鉴定科研成果31项,获得专利36项,培育家畜新品种1个、国家牦牛遗传资源2个、牧草新品种4个;制定省级以上的标准26个,出版著作17部。集成创新高原畜牧业发展关键技术20套(个),在青藏高原地区创新集成并推广应用了“川西北现代草原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农牧区耦合牦牛全年均衡出栏4218模式”等多个发展模式,使示范区的草地退化、沙化得到显著修复,牧草产量提高了20%以上,牦牛、藏羊的生产性能提高15%以上,畜牧业经济效益提高30%以上,牧民人均增收1万余元以上,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研究院一直以来根据“国家急需、创新引领、服务高原、造福青藏”的办院宗旨,加强创新团队、青藏基地、重点实验室、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建设,汇聚学科队伍,提升科研水平,彰显优势特色,为把青藏高原研究院建设成为研究青藏高原生态、生产、生活和其他社会问题的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科研院所和人才培养单位,为把我校建设成党和人民满意的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做出贡献。
 
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联系方式:
电话:028-85523352 邮编:610225
邮箱: qyy@swun.edu.cn
地址:双流区航空港开发区大件路文星段168号
 
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学科设置:
生态系统生态学
生态系统生态学以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依托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基地已经建立的长期野外控制试验平台,开展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自我维持模型的研究,特别是根系形态和结构及其碳氮分配模式、生态系统C、N循环相关的地下根系功能属性与地上植物之间的关联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地上-地下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以及多样性-多功能性的关联关系;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对温度、水分变化响应与适应机制,探索气候变化背景下川西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维持和提升的途径,为青藏高原高寒退化草地的恢复、适应性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植物生态学
植物生态学基于高寒草甸退化背景诊断,研发轻、中度退化草甸近自然恢复技术,极度退化高寒草地人工干预引导、群落配置和生物防控技术,构建退化草甸生态系统的恢复技术体系;青藏高原特色植物资源的收集、?;ぜ吧视π匝芯?,构建了目前青藏高原最完善的藏羌彝药用植物标本馆;不同退化演替阶段高寒草地土壤生物群落组成、多样性稳定机制及其生态功能的提升;青藏高原牧草的抗旱、耐寒等抗性基因资源的挖掘、牧草新品种的培育,评估“生态-生产-生计”适应性机制和互惠关系,达到退化系统生态功能提升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动物生态学
动物生态学以啮齿动物、白唇鹿等青藏高原特色动物为研究对象,对动物行为学、种群结构和时空分布、繁殖、生境特征、生态建模以及动物流行病学和疾病预警模型等等开展了深入研究。近年来尤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3S技术)在啮齿动物种群结构及其动态、鼠传疾病及其预警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已形成明显区域特色和学科优势。
民族药学学位硕士研究生点
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民族医药创新团队一直致力于中国西南地区的藏、羌、彝族医药文献整理,藏药经典名方、羌彝药经验方治疗优势病种的药效验证、特色疗法的规范,藏羌彝药优势药方中的特色药用植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控性等研究;聚焦青藏高原藏羌彝医临床或者民间常用的特色药用植物甘松、绿绒蒿类、川赤芍、石格菜、川黄芪等品种开展育种育苗和野生变家种研究;立足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基地(阿坝州红原县)开展甘松、绿绒蒿类、唐古特大黄、川赤芍、石格菜、羌活、秦艽等品种药材产地加工及炮制一体化规范化研究,并建立一体化标准操作规程(SOP);发起、推动与制定四川省藏羌彝苗药材及饮片质量标准;完成羌活护肤霜、抗菌退热贴(秦艽)、甘松精油相关产品、唐古特大黄茎叶茶、石格菜酸菜/干菜等保健食品、日化产品开发;在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基地(红原县邛溪镇,海拔3507米)建立药材产地加工及饮片炮制一体化中试生产线1条;建立甘松、绿绒蒿类、唐古特大黄、川赤芍、石格菜、羌活、秦艽、川黄芪等青藏高原特色药用植物种子种苗繁育基地/人工种植示范基地;促进青藏高原药用植物资源?;?、资源综合利用和地区经济发展。
在民族高等教育工作中,发起与筹建西南民族大学中药学、药学、藏药学、彝药学等本科专业;与2014年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罗庆春院长及团队一起开创性成功办学中药学“彝药学方向”的发起人与实施者,获教育部肯定性回函;把彝族民间自生自灭的师徒传承实现为国家高等教育的传承,实现了零的突破,是彝族发展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专业名称 分数线 2022拟招生
教育管理 2021:337
2020:331
23
学科教学(思政) 2021:337
2020:331
23


添加西南民族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西南民族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南民族大学报录比、西南民族大学考研群、西南民族大学学姐微信、西南民族大学考研真题、西南民族大学专业目录、西南民族大学排名、西南民族大学保研、西南民族大学公众号、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南民族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南民族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