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理学的介绍

发布时间:2020-04-23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理学的介绍

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理学的介绍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理学的介绍 正文

生理学

1. 本方向特色和优势

生理学学科方向主要是从群体、个体、组织器官、细胞与分子的水平来探讨生命活动的本质规律,研究生物体的物质代谢、信号转导与调控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学科。本学科方向以西北特色动物、植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干旱、高寒气候区农业产业为目标,以揭示葡萄、马铃薯和小麦抗寒、抗旱的生理机制;高寒地区特色动物的环境适应性生理机制;在西部特色植物的抗寒抗旱生理性适应机制及其资源的循环利用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研究优势。近五年, 本研究方向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 项,省部级课题等10 余项,
发表学术论文 50 余篇,其中国际 SCI 源刊 2 篇,获得国家授权专利 7 项,获得
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 项,甘肃省专利奖二等奖 1 项,甘肃省高??萍冀?br /> 奖二等奖 1 项,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 项。

2. 本方向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

学术带头人:李胜,男,汉族,1970 年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全国植物生物技术产业化理事会理事,全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植物组培脱毒快繁分会理事,甘肃省酿酒葡萄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讲本科生的《植物生理学》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硕士生的《植物细胞组织培养》和《植物生理生化大实验》。主要从事植物生理与代谢调控方面的科学研究,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 20 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奖项 9 项,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8 项,制定地方标准 2 项,在国内外学术发表论文 100 余篇, 其中被 SCI 收录 5 篇,主、参编教材 6 部。
学术骨干:何玉琴,女,汉族,1963 年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系主任,兼任中国畜牧兽医生理生化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生理学会副理事长。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讲《动物生理学》、《高级动物生理学》、《高级动物内分泌学与研究方法》、《免疫细胞化学与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等课程。主要从事动物生理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科学研究,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 10 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发表论文 30 余篇,主、参编教材 5 部。
李朝周,男,汉族,1963 年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讲本科生《植物生理学》课程。主要从事植物逆境生理学方面的科学研究,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 20 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发表论文 40 余篇,其中被 SCI 收录 3 篇。
张霞,女,汉族,1972 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讲本科生和研究生《动物生理学》、《鱼类生理学》等课程。主要从事动物生理学和天然药物免疫学方面的科学研究,主持、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 10 余项,在国内外学
术发表论文 20 余篇。
吴兵,男,汉族,1981  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讲授
《基础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实验原理与技术》等课程。主要从事植物逆境生理及营养调控方面的科学研究,主持、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 10 余项,获省部级科
技进步奖等奖项 5 项,制定地方标准 3 项。在国内外学术发表论文 30 余篇,主、
参编教材 2 部。

(二)学位授权点师资队伍

生物学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现有教师 37 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 2 人,硕士研究生导师 18 人,占总师资的 48.6%。所有教师均接受过生物学相关专业教育,专任教师的职称、学位、年龄、学缘等整体结构合理,整体业务素质较高、综合业务能力较强,能够为生物学一级学科发展提供较为充分的师资保障。
职称结构:教授 9 人,占教师总数的 24.3%;副教授 15 人,占教师总数的
40.5 %;讲师 12 人,占教师总数的 32.4%;助教 1 人,占教师总数的 2.7%。学位结构: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27 人,占教师总数的 73.0%;具有硕士学

位的教师 8 人,占教师总数的 29.6%;学士学位的教师 2 人,占教师总数的 5.4%。学缘结构:最高学历为本校的教师 25 人,占教师总数的 67.6%;最高学历
为外校(境内)的教师 12 人,占教师总数的 32.4%。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为 8 人占教师总数的 21.6%。
年龄结构:35 岁以下的教师 8 人,占教师总数的 21.62%;36 岁至 45 岁的教师18 人,占教师总数的48.6%;46 岁至55 岁的教师10 人,占教师总数的27.0%; 56 岁以上教师 1 人,占教师总数的 2.7%。
甘肃农业大学

添加甘肃农业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甘肃农业大学考研分数线、甘肃农业大学报录比、甘肃农业大学考研群、甘肃农业大学学姐微信、甘肃农业大学考研真题、甘肃农业大学专业目录、甘肃农业大学排名、甘肃农业大学保研、甘肃农业大学公众号、甘肃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甘肃农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甘肃农业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gansunongyedaxue/yanjiushengyuan_257025.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