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刘继生

发布时间:2021-11-2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刘继生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刘继生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刘继生 正文

姓  名: 刘继生 性别:

出生年月: 1955-9-0 工作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

所在院系: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职称: 教授

行政职务: 招生专业: 070502人文地理学

研究领域: 人文地理学基础理论与方法、地理分形和地理系统的空间复杂性 是否兼职:

指导博士生总数: 指导硕士生总数:

目前博士生数: 目前硕士生数:

个人简介

【个人情况综述】   1982年东北师大地理系本科毕业,相继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东北师范大学中国东北研究院院长,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人文地理学博士点指导教师。长期从事人文地理学基础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工作,近年侧重于地理分形和地理系统的空间复杂性研究。   【学习工作简历】   1982年东北师大地理系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   1986年东北师大地理系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   1995年东北师大地理系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   1986.7~1989.6 东北师范大学 助教   1989.7~1994.6 东北师范大学 讲师   1994.7~1999.6 东北师范大学 副教授   1999.7~至今  东北师范大学 教授   【社会学术兼职】   全国高等学校人文地理教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地理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地理科学》、《人文地理》杂志编委。

获得奖项

1997年4月“面向21世纪培养高质量的中学师资” 获吉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第2名)   2001年11月“面向基础教育,实施优师工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改革研究与实践”,获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第4名),2001年12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第4名)   2002年10月《人文地理学》教材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第4名)   2004年11月 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   2005年4月“地理科学专业区域地理课程体系重构与教学内容改革实践”获吉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

著作及论文

主要论文目录:   1.Liu Jisheng,Chen Yanguang.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d Analysis of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07,Volume 17,Issue 1.   2.陈彦光,刘继生.城市系统的内部——外部复杂性及其演化的Stommel图.经济地理,2007,27(1).   3.刘继生,陈彦光.城市人口分布的非线性空间自相关及其局域性特征.自然科学进展,2006,16(7)   4.佟宝全,陈才,刘继生.蒙东地区与东北三省区整合研究. 地理科学,2006,26(2)   5.张林,刘继生.信息时代区位轮发展的新趋势. 经济地理,2006,26(2)   6.陈彦光,刘继生.城市形态边界维数与常用空间测度的关系. 东北师大学报  ?。ㄗ匀豢蒲О妫?006,38(2)   7.陈彦光,刘继生.城市人口分布空间自相关的功率谱分析. 地球科学进展,2006,21(1)   8.潘顺安,刘继生.东北工业旅游研究.人文地理,2006,21(1)   9.韩凤,刘继生 构建汽车产业区位竞争优势.人文地理,2006,21(1)   10.周丽君,刘继生.长春市环城游憩地与城市化相互作用研究人文地理,2005,20(6)   11.徐淑梅,刘继生,陈才.新科学发展观定位下的黑龙江省旅游业,人文地理,2005,20(6)   12.房艳刚,刘鸽,刘继生.城市空间结构的复杂性研究进展,地理科学,2005,25(6)   13.陈彦光,刘继生.分形网络与复杂空间解集的算法转换模型,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2005,2(3)   14.张春丽,刘继生.长春市城市游憩系统研究,人文地理,2005,20(3)   15.房艳刚,刘继生.东北地区城乡结构的演变机理与统筹发展,人文地理,2005,20(4)   16.梅林,崔庠,刘继生.论汽车工业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为例,人文地理,2005,20(4)   17.刘继生,陈彦光 山东省城市人口—城区面积的异速生长特征探讨,地理科学,2005,25(2)   18.刘继生 如何认识东北,怎样认识东北,评《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型工业化之路》 地理科学,2005,25(1)   19.刘继生,陈彦光.城市密度分布与异速生长定律的空间复杂性探讨,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36(4)   20.郐艳丽,房艳刚,刘继生.CONMMUNITY-BASED ECOTOURISM IN NATURE RESERVE OF CHIN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04,14(3)   21.郐艳丽,刘继生.吉林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综合调控作用研究,地理科学,2004,24(4)   22.刘继生,陈彦光 城市、分形与空间复杂性探索,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4,1(3)   23.陈彦光,刘继生.地理学的主要任务与研究方法——从整个科学体系的视角看地理科学的发展,地理科学,2004,(3)   24.房艳刚,刘继生.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的选择,人文地理,2004,19(4)   25.刘继生,陈彦光.河南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多分形特征及其与水系分布的关系探讨,地理科学,2003,23(6)   26.陈彦光,刘继生.城市体系时空演化的广义维数分析,地理科学 2003,23(5)   27.王文丽,刘继生.赤峰市旅游市场定位与营销策略研究,人文地理,   2003,18(3)   28.刘继生,陈彦光,刘志刚.点—轴系统的分形结构及其空间复杂性探讨,地理研究,2003,22(4)   29.刘继生,房艳刚.新世纪人文地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创新的思考,中国新教育,2003,1(2)   30.孟凡荣,刘继生.CI战略与长春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人文地理,2003-4,18(2)   31.刘继生,陈彦光.Derivations of fractal models of city hierarchies using entropy_maximization principle.PROGRESS INNATURAL SCIENCE,2002,12(3)   32.杨章贤,刘继生.城市文化与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人文地理,2002,17(4).   33.房艳刚,刘继生.生态旅游理想与现实背离的原因分析.生态经济,2002(13)   34.刘继生,房艳刚,孙晓东.东北地区城市城市体系分形结构的研究.跨世纪的中国东北经济,2002,12.   35.刘继生,陈彦光.人口的区位过程与城市的分形形态--关于城市生长的一个理论探讨.人文地理,2002,17(1)   36.刘继生,陈彦光.基于GIS的细胞自动机模型与人地关系的复杂性研究--关于人地关系研究的技术模式探讨.地理研究,2002,21(2)   37.陈彦光,刘继生.效用最大化、Logit变换和城市地理学的数量分析模型.地理科学,2002,22(5)   38.陈彦光,刘继生.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空间互相关和功率谱分析--引力模型的理论证明、函数推广及应用实例.地理研究,2002,21(6)   39.刘继生,陈彦光.Davis规律与Beckmann模型的数理等价性--城市体系等级结构的宏观-微观对称性分析.经济地理,2001,21(2)   40.陈彦光,刘继生.城市系统的异速生长关系与位序-规模法则--对Steindl模型的修正与发展.地理科学,2001,21(4)   41.陈彦光,刘继生.城市等级体系分形模型中的最大熵原理.自然科学进展.2001,11(11)   42.陈彦光,刘继生.水系结构的分形和分维-Horton水系定律的模型重建及其参数分析,地球科学进展,2001,16(2)   43.陈彦光,刘继生.中心地体系与水系分形结构的相似性分析--关于人-地对称关系的一个理论探讨.地理科学进展,2001,20(1)   43.陈彦光,刘继生.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形态的定量描述:从信息熵到分数维.地理研究,2001,20(2)   44.张红,刘继生.都市生态旅游的初步研究--以长春市为例.人文地理,2001,16(2)   45.李广全,刘继生.思维方式与人地关系理论.人文地理,2001,16(6)   46.石正方,刘继生.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开发模式研究.旅游学刊,2000,11   47.刘继生,陈彦光.城市地理分形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地理科学,2000,20(2)   48.刘继生,陈彦光.城市规模分布的三参数Zipf模型--Davis二倍数规律的理论推广及其分形性质的实证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4(1)   49.刘继生,陈彦光.长春地区城镇体系时空关联的异速生长分析:1949-1988.人文地理,2000,15(3)   50.陈彦光,刘继生.基于Beckmann模型的城市化水平公式及其理论探讨.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2(3)   51.刘继生,陈彦光.东北地区城市体系分形结构的地理空间图式--对东北地区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分形的再探讨.人文地理,2000,15(6)   52.刘继生,陈彦光.分形城市引力模型的一般形式和应用方法--关于城市体系空间作用的引力理论探讨.地理科学,2000,20(6)   53.刘继生,丁四保,修春亮.优化人文地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若干思考. 东北师大学报(特刊),2000.11   54.刘继生,陈彦光.东北地区城市规模分布的分形特征.人文地理,1999,14(3)   55.陈彦光,刘继生.Davis二倍数规律与Zipf三参数模型的等价性证明--关于城市规模分布法则的一个理论探讨.地理科学进展,1999,18(3)   56.刘继生,陈彦光.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维数及其测算方法.地理研究,1999,18(2)   57.刘继生,陈彦光.交通网络空间结构的分形维数及其测算方法.地理学报,1999,54(5)   58.石正方,刘继生.文化力与综合国力关系研究.人文地理,1999,14(3)   59.孙峰华,刘继生.中国少数民族空间扩散态势和动力机制研究.东北师大学报,1999,(5)   60.刘继生,陈彦光.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分形维数及其测算方法.地理研究,1998,17(1)   61.刘继生,陈彦光.区位选择与人文地理系统的分形优化——关于城市区位分形理论一般原理与方法的初步探讨,地理科学,1998,18(4)   62.刘继生,孔强,陈娟.中国自然?;で糜慰⒀芯扣灰?人文地理,1997,12(4)   63.刘继生,陈彦光.东北地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研究.地理科学,1995,15(2)   64.刘继生.二十一世纪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世界地理研究,1995,(1)   学术著作或教材目录:   1.刘继生,张文奎,张文忠. 区位论,江苏教育出版社,南京,1994   2.张文奎,刘继生. 政治地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南京,1994   3.王兴中,孙峰华,刘继生. 人文地理学概论,山东省地图出版社,济南,1999   4.王恩涌,赵荣,张小林,刘继生等.人文地理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0   5.刘继生,丁四保.“中国东北论坛”2003—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长春,2003   6.王恩涌,刘继生等.中国政治地理,科学出版社,北京,2004

承担项目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东北地区人地系统矿业城市脆弱性与可持续性发展研究”子课题“辽源市人地系统脆弱性与可持续性发展研究”,2007.1-2010.12,经费17.00万元。   2.主持参与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项目“东北振兴规划”(分项目主持人),2006.1-2006.12,经费120.00万元   3.城市结构的空间复杂性研究(4037103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人) 2004.1—2006.12  经费28.00万元   4.城市体系空间网络的分形结构及其演化机制(403710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二参加人)2001.1—2003.12  6.00万元     5.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东北地区消费行为地理(48800023)”(第二主持人)   6.参加完成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辽中南城市群整体功能优化研究(49000005)”,   7.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东北地区城市体系的分形研究(49971035)”。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东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东北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东北师范大学报录比、东北师范大学考研群、东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东北师范大学考研真题、东北师范大学专业目录、东北师范大学排名、东北师范大学保研、东北师范大学公众号、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东北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东北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东北师范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dongbeishifan/daoshi_550837.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