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马云鹏

发布时间:2021-11-2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马云鹏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马云鹏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马云鹏 正文

姓  名: 马云鹏 性别:

出生年月: 1954-5-0 工作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

所在院系: 教育科学学院 职称: 教授

行政职务: 招生专业: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研究领域: 课程实施与评价、中小学课程改革、中小学数学教育 是否兼职:

指导博士生总数: 指导硕士生总数:

目前博士生数: 目前硕士生数:

个人简介

【个人情况综述】   马云鹏,教育科学学院教授。1978年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1988年在东北师范大学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99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获哲学博士(教育)学位。现任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常务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学习工作简历】   主要学习简历:   1978年毕业于原吉林师范大学(现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   1988年在东北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   1999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获博士学位。   主要工作简历:   1972-1975年在吉林洮南下乡。   1979年任教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   1989年-1994年任东北师范大学附小副校长。   1992年晋升为副教授。   1999年晋升为教授。   2000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社会学术兼职】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教育学会课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吉林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吉林省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吉林省政府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   吉林省委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理事

获得奖项

教学奖:   1995年获东北师大优秀教学奖。   2000年获东北师大优秀教学奖。   2001年度宝钢优秀教师奖   《小学数学教学论》被评为2003年度吉林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   成果奖:   1.小学数学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课程 教材 教法》,2000年第4期。2001年4月获吉林省第三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小学数学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课程 教材 教法》,2000年第4期。2001年12月获吉林省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一等奖。   3.小学数学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课程 教材 教法》,2000年第4期。2002年1月获长春市人民政府发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二等奖。   4.近现代课程研究范式的演变及其启示,教育研究[J],2002年第9期,55-60.2003年7月获吉林省第四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一等奖。  ?。?《课程实施探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2003年7月获吉林省第四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  ?。?《课程实施探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2004年9月获长春市人民政府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  ?。?《课程实施探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2004年9月获吉林省教育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与模式,2004年9月获东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参与人:马云鹏、张向葵、曲铁华,陈旭远,赵宏义)  ?。?新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对策(马云鹏 唐丽芳),光明日报,2002年6月27日,B2版。2004年12月获吉林省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   10.小学数学教学论(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被评为2004年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优秀资源”。   11.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概论(网络课程),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被评为2004年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优秀资源”。   12.新课程教师学科教学培训教材-- 数学(小学版),北京大学出版社,被评为2004年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优秀资源”。   13.小学数学教育评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被评为2004年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优秀资源”。   14.小学数学内容分析与教学设计(网络课程)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被评为2004年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优秀资源”。   15.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数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被评为2004年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推荐使用资源”。   16.数学教育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被评为2004年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推荐使用资源”。   17.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参与人:马云鹏、张向葵、曲铁华,陈旭远,赵宏义)获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18.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参与人:马云鹏、张向葵、曲铁华,陈旭远,赵宏义)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著作及论文

发表论文:   1.课程实施及其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课程 . 教材 . 教法》,2001年第9期,18-23.   2.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的思考与建议, 现代中小学教育[J],2001年第9期,13-16。   3.“数与代数”(一、二学段)设计思路与实施建议,江西教育[J](核心期刊),2001年第10期,46-47.   4.“数与代数”(一、二学段)设计思路与实施建议(续),江西教育[J](核心期刊),2001年第11期,49-50.   5.从课程改革趋势看教师参与课程开发,辽宁教育研究[J](核心期刊),2001年第10期,47-49.(马云鹏 马延伟)   6.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与目标,现代中小学教育[J],2001年第11期,11-14.   7.照顾个别差异-香港与英格兰的经验,课程研究[J](林智中、马云鹏),2001年第3期,12-14.   8.新时代新人才 新课程新征程,课程 教材 教法[J] (吕丽杰 马云鹏),2001年第12期,1-5.   9.中国内地中学教师的数学观,课程 教材 教法[J](黄毅英、林智中、黄家鸣、马云鹏、韩继伟),2002年第1期,68-73.   10.课程实施策略的选择,比较教育研究[J](马云鹏、唐丽芳),2002年第1期,16-20。   11.认识数感与发展数感,数学教育学报[J](马云鹏、史炳星),2002年第5期,46-49。   1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感,数学教育学报[J](史炳星、马云鹏、唐复苏),2002年第5期,57-60.   13.新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对策,光明日报[](马云鹏、唐丽芳),2002年6月27日,B2版。(2000字)   14.新课程实施情况调查:问题与障碍,教育理论与实践[J],(唐丽芳、马云鹏),2002.   15.近现代课程研究范式的演变及其启示,教育研究[J](马云鹏、吕立杰),2002年第9期,55-60.   16.情境教学与小组讨论—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策略的观察与思考,教育发展研究[J](吕立杰、马云鹏),2002年第10期,48-51.   17.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过程及其策略,小学数学教师[J],(核心期刊)(马云鹏、丁锐),2002年第10期,30-43.   18.新课程背景下的两个教学策略,教学与管理(小学版)[J],(吕立杰、马云鹏),2002年11期,34-37.   19.课程改革实施中校长角色的转变,课程 教材 教法[J],(马延伟 马云鹏),2003年第1期,62-65.   20.从课程功能的转变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小学教学设计[J],2003年第1期,4-5。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中小学各科教与学》2003(5),37-38,全文转载。   21.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概况,(孔企平 马云鹏)小学数学教育[J],2003年第1-2期,31-32.   22.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一),(马云鹏 孔企平),小学数学教育[J],2003年第1-2期,33-35.   23.平淡中见真情,(丁锐 马云鹏),小学数学教育[J],2003年第1-2期,41-43.   24.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二),(孔企平 马云鹏),小学数学教育[J],2003年第3期,4-6.   25.爱学生的艺术,(丁锐 马云鹏),小学数学教育[J],2003年第3期,8-10.   26.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三)(马云鹏 孔企平),小学数学教育[J],2003年第4期,4-5,13.   27.教师培训: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的生命力(唐丽芳 马云鹏),基础教育研究,2003年第4期,21-22。   2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卷调查与分析(马云鹏 唐丽芳)(3000字),光明日报,2003年6月19日,B1版。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2003年第8期全文转载,28-29.   29.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艺术(丁锐 马云鹏),小学数学教育[J],2003年第7-8期,16-18.   30.高中新课程实施条件与面对的问题,全球教育展望[J],2003年第9期,8-9.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2003年12期全文转载。   3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效及问题透视,(马云鹏 唐丽芳),基础教育课程,2003年9月号。   3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就、问题与对策,(马云鹏 唐丽芳执笔),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第12期,35-39.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2004年第3期全文转载,21-26.   33.对新课程改革实验状况的调查与思考,(马云鹏 唐丽芳),中小学管理,2004年第1期,11-15.   34.影响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因素分析,(韩敬波 马云鹏),课程 教材 教法,2004年第1期,24-29.   35.中国台湾地区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特征(马云鹏 赵冬臣),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44-47.   36.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重建(马延伟 马云鹏),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62-66.   37.优质学校建构的取向、模式与策略(马云鹏 谢翌),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121-129.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学校管理》,2004年第8期全文转载,6-12.   38.论数学课程实施中的数学课程资源(孔凡哲 马云鹏),数学教育学报,2004年第5期,27-29   39.关于课程实施的几个问题的思考[J](谢翌 马云鹏). 全球教育展望,2004,(4):32-36.   40.新课程实施中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马云鹏 丁锐).教育科学研究,2004,(10):26-29.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2期全文转载,48-51.   41.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J]. 湖南教育(核心期刊),2004,(23):19-21.   42.教育科学学院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马云鹏 曲铁华),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本科教育改革研究专辑,2005年1月,11-14.   43.基础教育新课程设计中的课程审议--一种实践理性的研究方式[J](吕立杰 马云鹏).教育研究,2005,(2):71-76.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5期全文转载,41-46.   44.关注教师在课改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光明日报,2005年3月16日,7版。   45.重建学校文化:优质学校建构的主要任务[J](谢 翌 马云鹏),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7-11.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教育学》2005年第8期全文转载,16-22.   46.湖北省义务教育新课程实施状况暨“减负”情况调研评估报告[J](马云鹏执笔),基础教育课程,2005(2):6-9。   47.课程改革实验区追踪评估的最新报告[J](马云鹏执笔),教育发展研究(核心期刊),2005,(5):18-23.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2005(9)全文转载,36-41.   48.学校文化的反思与重建—兼评美国加纳多小学的文化建设[J](谢翌 马云鹏),比较教育研究,2005(8):24-29.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学校管理》2005(12)全文转载,55-59.   49.课程变革下教师合作的缺失与对策[J](李洪修 马云鹏),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7):25-27.   50.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与倾向[J](马云鹏,吕立杰),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4):95-100.   51.学校文化的理解与建设,当代教育论坛,2006(1):36-41.   52.优质学校的理解与建设(马云鹏教授访谈),信息技术教育,2006(7),5-8.   53.关于“平移与旋转”的对话(史宁中 马云鹏 孔凡哲),小学数学老师,2006(1-2)。   54.Chines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working in a centralised curriculum system: a case study of two primary schools in North-East China, Ma Yun-peng, Lam Chi-chung and Wong Ngai-ying, Compare,Volm 36 No 2 June 2006,197-212.   55.校长课程领导的境遇及解决策略(李朝辉 马云鹏),全球教育展望,2006(6),50-55.   主要著作:   1、《教育研究法概论》,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   2、《课程实施探索--小学数学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专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   4、《中学教育科研方法基础》,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   5、《九年义务教育课程 数学 第7册》,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   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   7、《九年义务教育课程 数学 第8册》,常务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   8、《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9、《九年义务教育课程 数学 第9册》,常务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10、《课程与教学论》,主编,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2005年6月第2版。   11、《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主编,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12、《小学数学教学论》,主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   13、《九年义务教育课程 数学 第10册》,常务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14、《数学教育评价》,马云鹏 张春莉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15、《小学数学教育评价》,马云鹏 张春莉 王丽杰编著,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16、《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 小学数学》,马云鹏 张贵新 孙晓天主编,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   17、《小学版 新课程教师学科教学培训教材 数学》,马云鹏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18、《小学数学教学设计》,马云鹏主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年5月。   19、How Chinese Learn Mathematics. Fan Lianghuo et al(ed),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2004. 中国人怎样学习数学(英文版),参编第15章.   20、听名师讲课,雷玲主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   21、马云鹏主编:《课程与教学论》,第2版(附光盘),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22、马云鹏 孔企平主编: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第二版),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23、马云鹏 孔凡哲主编:教育研究方法,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24、马云鹏等编著:优质学校的理解与建设,北京:高等出版社,2006年5月。   25、《小学数学教学论》(第二版),主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

承担项目

1、1999年参加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九年义务教育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核心组成员。   2、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课题,《基础教育课程实施研究》。   3、2000年2月作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本)》主要修订者。   4、2000年9月主持《小学数学课程实施状况评价研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5、2001年2月主持教育部师范司重大项目,《中小学教育培训远程教育》中《小学数学》网络课程。   6、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题:《小学数学教材开发》。   7、2001吉林省教育十五规划课题《基础教育课程实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基础教育质量评估模式与方法的研究》。   9、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中小学课程实施的理论与实践》。   10、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优质学校的理论与实践—21世纪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探索》。   1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课题,《全国高中学生思想状况调查》。   1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课题,《新课程实施与实施过程评价》。   13、东北师范大学,小学数学教学论(学历教育网络课程)。   14、教育部人事司课题,教育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对策研究。   15、教育部基础司,高中新课程实施状况评估研究。   16、教育部人事司校长课程开发项目,“校长与新课程实施”。   17、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研究”之子课题,农村基础教育课程评价及评价资源包开发研究。   18、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概论,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第三批网络课程开发项目。   19、小学数学内容分析与教学设计,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第三批网络课程开发项目。   20、教师资格教育课程结构与教学改革研究,(马云鹏 曲铁华),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项目。   21、教育研究方法(马云鹏,孔凡哲),2004年东北师范大学教材建设项目。   22、教师资格教育课程结构与教学实施改革与探索(马云鹏,曲铁华,孔凡哲,路海东,李力红),2005年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   23、中小学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教育部素质教育重大调研课题)(主持人为史宁中,本人为主要成员),2005年11月立项。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东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东北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东北师范大学报录比、东北师范大学考研群、东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东北师范大学考研真题、东北师范大学专业目录、东北师范大学排名、东北师范大学保研、东北师范大学公众号、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东北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东北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东北师范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dongbeishifan/daoshi_550812.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