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胡海波

发布时间:2021-11-2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胡海波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胡海波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胡海波 正文

姓  名: 胡海波 性别:

出生年月: 1956-12-2 工作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

所在院系: 政法学院 职称: 教授

行政职务: 招生专业: 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

研究领域: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是否兼职:

指导博士生总数: 指导硕士生总数:

目前博士生数: 目前硕士生数:

个人简介

【个人情况综述】   自1987年在东北师范大学任教以来,在本科教学中主要从事哲学、社会学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学,讲授哲学通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原理等课程。1998年起被学校聘为核心基础课(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讲教师,2004年该课程被列为学校级精品课程。   1993年起开始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专业研究生专业基础课,1995年开始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97年作为带头人参与申报伦理学硕士点获批准,1999年牵头组织申报社会学硕士点获批准,2003年牵头组织申报中国哲学硕士点获批准,2005年牵头组织申报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获批准。目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社会学专业指导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为上述专业的基础理论问题。   2001年起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2005年,牵头组织申报马克思主义哲学二级学科博士点,作为带头人参与申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于2006年1月获教育部批准。从2007年起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指导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与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社会学基础理论,当代中国哲学。近年来主持教育部及省级课题6项。   任政法学院教授委员会第一届、第二届委员,在院系领导班子中分管学科建设工作,领导、组织、实施了创办本科新专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申报博士点、硕士点,申报各级科研项目,以及开展学术交流加强学院软环境建设等项工作。   【学习工作简历】   1979年至1983年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系本科,获哲学学士学位。   1984年至1987年于东北师范大学马列部攻读哲学硕士学位,获哲学硕士学位。   1992年至1996年于吉林大学哲学系攻读哲学博士学位,获哲学博士学位。   2001年1月至2001年5月,赴香港浸会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学术访问与研究。   2003年10月至2004年1月,教育部派赴俄罗斯莫斯大学哲学系进行学术合作研究。   1975年至1979年,在吉林省洮儿河农场下乡知青。   1983年至1984年,吉林省浑江市第二中学教师。   1987年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系教师,助教。   1989年晋升为讲师。   1992年晋升为副教授。   1995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1996年任政治系副主任,主管科研工作。   1997年晋升为教授。   1998年至2004年任政法学院副院长,主管学科建设工作。   1999年— 任东北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   2000年— 社会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2000年至2003年任政法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   2001年—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导师。   2001年至2004年兼任政法学院社会学系主任。   2001年5月至2001年6月,被中山大学“和田讲座教授计划”聘为讲座教授。   2003年至2006年继任政法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   2003年— 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2004年— 继任政法学院副院长,主管学科建设工作。   2004年兼任政法学院哲学系主任、哲学研究所所长。   2005.12 — 教育部哲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006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2006.4—  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社会学术兼职】   现任全国中国哲学学会理事,全国社会学学会理事,吉林省哲学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社会学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孔子学会副会长,吉林省《易经》研究会副会长;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评审委员会哲学组评审委员,吉林省委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重大宣传课题策划写作组成员;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等院校兼职教授。   【教学工作】   主要讲授课程: 哲学通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研究、中国哲学专题研究、中外哲学思想史专题研究、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当代哲学研究的前沿性问题、人与社会发展理论专题研究、社会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外社会学思想史专题研究。   本 科:哲学通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原理。   研究生:哲学通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研究、中国哲学专题研究、中外哲学思想史专题研究、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当代哲学研究的前沿性问题、人与社会发展理论专题研究、社会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外社会学思想史专题研究。   指导研究生情况(博士,硕士):博士 14人,硕士36人。

获得奖项

1.胡海波,孙王景 涛,反思“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前提性问题(论文),第六次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一等奖,2004年。   2.胡海波,庞立生,魏书胜,涂良川,哲学概论(网络课程),吉林省高校教育技术成果评比二等奖(网络资源类),2004年。   3.胡海波,庞立生,魏书胜,《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纲》,东北师范大学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2005年。   4.胡海波,魏书胜,庞立生《哲学导论》,东北师范大学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二等奖,2005年。

著作及论文

出版学术著作5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有3篇被《新华文摘》转载,形成了较好的学术影响,3项学术成果获得奖励。   论文目录:   1.胡海波,尊重教育的人性真谛,《光明日报》,(1-1)2001。   2.胡海波,市场经济的人性本质与形上价值,《长白学刊》,(2)2001;《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4)2001。   3.胡海波,《现代社会与人的发展》序,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3-1。   4.胡海波,魏书胜,人类教育理念的当代转向,《东北师大学报》,(7)2001。   5.胡海波,中国市场经济与中国人的自由个性,《长白学刊》,(4)2002;《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4)2002。   6.胡海波,孙璟涛,反思“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前提问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4)2002;《新华文摘》全文转载,(3)2003   7.胡海波,魏书胜,破除小农意识的束缚,《吉林日报》,(2-1)2002。   8.胡海波,魏书胜,人类教育理念的当代转向,《东北师大学报》,(1)2002。   9.胡海波,哲学就是哲学——“价值哲学”的哲学观批判,《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9)2003;《新华文摘》、《光明日报》论点摘编,《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校文科学报文摘》全文转载。   10.胡海波,当代人类的生命问题,《吉林日报》,(5-1)2003。   11.胡海波,魏书胜,反思“非点”疫病的“生命问题”,《长春社会科学》,(4)2003。   12.胡海波,哲学的生命与生命的哲学,《吉林师范大学学报》,(5),2004。   13.庞立生,胡海波,哲学的个性与当代哲学发展的个性化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2004。   14.胡海波,魏书胜,从“和合”文化传统到“和谐”社会理想,《社会科学战线》,(5)2005。   15.赵德江,胡海波,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社会科学战线》,(4)2006。   学术著作或教材目录:   1.胡海波,《正义的追寻》,专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吉林长春,1997年。   2.高清海,胡海波,贺来,《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专著,吉林人民出版社,吉林长春,1998年。   3.胡海波,庞立生,魏书胜,《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纲》,专著,吉林人民出版社,吉林长春,2005年。   4.胡海波,魏书胜,庞立生,《哲学导论》,专著,吉林文史出版社,吉林长春,2005年。   5.胡海波,郑弘波,孙王景 涛,《哲学与人性的观念》,专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吉林长春,2006年。

承担项目

1.当代人类发展问题的哲学与社会学研究,亚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联会董事会、香港浸会大学与大陆高校学术研究合作计划,2001年2月-2001年6月,主持。   2.中国与俄罗斯当代哲学观转变的比较研究,教育部与俄罗斯合作学术研究,2002年7月-2003年12月,主持。   3.社会文化震动对个体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教育部,系与我校教育科学院张向葵教授合作的跨学科研究重大课题,2003年- 2005年,参加。   4.全球化背景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教育文化的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003年-2005年,主持。   5.当代中国哲学的个性化问题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7万,2003年-2005年,主持。   6.中国与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转变的比较研究,吉林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0.6万,2003年-2005年,主持。   7.当代中国研究生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2003年-2006年,主持。   8.“马克思主义哲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东北师范大学校级优秀课程建设项目基金,2004年-2006年,主持。   9.《哲学基础理论教程》基础课教材规划项目,东北师范大学基础课程教材建设基金,2005年-2008年,主持。   10.《哲学概论》网络课程项目,东北师范大学,2万,2002年-2004年,主持。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东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东北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东北师范大学报录比、东北师范大学考研群、东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东北师范大学考研真题、东北师范大学专业目录、东北师范大学排名、东北师范大学保研、东北师范大学公众号、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东北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东北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东北师范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dongbeishifan/daoshi_550780.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