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孙群郎

发布时间:2021-11-2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孙群郎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孙群郎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孙群郎 正文

姓  名: 孙群郎 性别:

出生年月: 1966-8-0 工作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

所在院系: 历史文化学院 职称: 教授

行政职务: 招生专业: 060108世界史

研究领域: 美国城市史 是否兼职:

指导博士生总数: 指导硕士生总数:

目前博士生数: 目前硕士生数:

个人简介

【个人情况综述】   孙群郎(1966-),男,河北省安新县人,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1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现为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学士学位;同年考入东北师大历史系,师从丁则民教授、王旭教授从事美国史的学习和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史、移民史、美国西部开发史等,1994年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回母校河北师大(原河北师院)历史系工作,担任世界近代史、专业英语等课程的教学工作;1998年再次考入东北师大历史系,师从于丁则民教授从事美国史的学习和研究,2001年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随后到南京大学历史系从事世界史博士后研究工作。2003年博士后出站,回母校东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工作,并破格提升为教授。2004-2005年作为富布莱特高级访问学者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学一年。2006年提升为博士生导师。在《历史研究》、《新华文摘》、《世界历史》、《美国研究》、《史学理论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论文《美国城市交通的发展与城市生态组织的变迁》(发表于《史学集刊》2001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1年第8期全文转载)获得2002年河北省社科联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博士论文《美国城市郊区化的演进及其影响》获得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三届“万心蕙奖学金”二等奖。专著《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获得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   【学习工作简历】  ?、?987,8-1991,6,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991,8-1994,6,东北师大历史系世界史专业学习,导师:丁则民教授、王旭教授,获得硕士学位;  ?、?994,7-1998,8,河北师大历史系工作;  ?、?998,8-2001,6,东北师大历史系世界史专业学习,导师:丁则民教授,研究方向:美国史,获得博士学位;  ?、?001,7-2003,6,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博士后研究工作;  ?、?003,6至今,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美国研究所工作,职称教授。  ?、?004,9-2005,9 作为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一年;  ?、?006     晋升为博士生导师。   【社会学术兼职】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理事

获得奖项

1.论文《美国城市交通的发展与城市生态组织的变迁》于2002年10月获得河北省社科联2000-2001年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博士论文《美国城市郊区化的演进及其影响》于2002年10月获得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三届"万心蕙奖学金"二等奖。   3.论文《美国现代城市郊区化及其特点》于2003年10月在《社会科学战线》创刊25周年优秀学术论文评审中获得优秀论文奖;   4.专著《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获得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12月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著作特等奖。

著作及论文

专著:《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论文:   1. 《美国内城街区的绅士化运动与城市空间的重构》(第一作者),《历史研究》2007年第2期;   2. 《当代美国郊区的蔓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独撰),《世界历史》2006年第5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6期全文转载。   3. 《美国大都市区生态组织结构的形成及其成因》(独撰),《世界历史》2000年第2期;   4. 《美国现代城市郊区化原因初探》(独撰),《世界历史》2003年第1期;   5.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逆城市化”现象及其实质》(独撰),《世界历史》2005年第1期;   6. 《郊区化对美国社会的影响》(独撰),《美国研究》1999年第3期;   7.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20世纪美国文官制度与官僚政治〉评介》(独撰),《美国研究》2004年第2期;   8. 《试析美国城市郊区化的起源》(独撰),《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3期;   9. 《美国城市交通的发展与城市生态组织的变迁》(独撰),《史学集刊》2001年第2期,该文被《新华文摘》2001年第8期全文转载,同时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世界史》2001年第7期转载;   10. 《美国大都市区政治的巴尔干化与政府体制改革》(独撰),《史学月刊》2003年第6期;   11. 《美国西部大都市丹佛经济腾飞浅析》(独撰),《东北师大学报》1999年第6期;   12. 《美国大都市区的形成与“大都市革命”》(独撰),《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第1期;   13. 《美国大都市区的阶级和种族隔离与开放郊区运动》(独撰),《东北师大学报》2004年第4期;   14. 《美国城市文化的兴起与城市居民的现代化》(独撰),《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3期。   15. 《美国现代城市郊区化及其特点》(独撰),《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6期;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学》2003年第3期转载;   16. 《西方发达国家后工业社会的形成及成因》(独撰),《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6期,该文被《新华文摘》2004年第4期作论点摘编;   17. 《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及其影响》(独撰),王旭、黄柯可主编《城市社会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8. 《美国近代城市郊区化及其原因》(独撰),《河北师大学报》2002年第5期;   19. 《后工业时代工业城市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河北师大学报》2004年第4期;   20. 《美国近代城市郊区化的历史演进》(独撰),梁茂信主编《探究美国——纪念丁则民先生论文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 《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及其原因》(第一作者),《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22. 《美国现代城市郊区化原因再探》(独撰),《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23. 《美国现代大都市丹佛发展道路初探》(独撰),《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   24. 《美国西部大都市丹佛的郊区化及其影响》(独撰),《河北师院学报》1996年第2期;   25. 《美国近代城市郊区化的历史演进》(第一作者),《长白学刊》2002年第6期;   26.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城市发展的新格局》,孙逊、杨剑龙主编《都市文化研究》第2辑《都市、帝国与先知》,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8月版。

承担项目

1, 独立承担并完成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国家项目“十·五”“211”工程的子项目“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最终成果为专著。   2, 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武寅先生主持编写的多卷本《世界历史》第七卷《城市与社会经济的演进》,撰写其中“后工业社会与城市”部分。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东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东北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东北师范大学报录比、东北师范大学考研群、东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东北师范大学考研真题、东北师范大学专业目录、东北师范大学排名、东北师范大学保研、东北师范大学公众号、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东北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东北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东北师范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dongbeishifan/daoshi_550768.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