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饶从满

发布时间:2021-11-2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饶从满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饶从满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饶从满 正文

姓  名: 饶从满 性别:

出生年月: 1966-1-0 工作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

所在院系: 继续教育学院 职称: 教授

行政职务: 招生专业: 040104比较教育学

研究领域: 公民与道德教育专题研究、教育社会学专题研究、《比较高等教育专题研究》、比较教育研究Ⅰ、比较教育研究Ⅱ等 是否兼职:

指导博士生总数: 指导硕士生总数:

目前博士生数: 目前硕士生数:

个人简介

【个人情况综述】   教育学博士。现任东北师大研究生院副院长、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东北师范大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主要社会学术兼职有中华日本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教育学会理事、政协长春市第10届常委、吉林省知识分子联谊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主要从事比较教育研究。"九五"以来,共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7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10余部。   【学习工作简历】   1983.9-1985.6: 在安徽省六安师专外语系英语专业学习   1988.9-1989.8: 在安徽省教育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进修本科   1989.9-1992.6: 在东北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攻读比较教育学硕士学位   1995.3-1998.12:在东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1998.2-1998.5: 在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关西国际中心进修日本语言和文化   2000.10-2002.9:在日本名古屋大学教育学部进行博士后研究   1985.7-1988.8: 在安徽省六安县三十铺中学任英语教师   1992.7-1999.3: 在东北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任助教、讲师(1994.7)、副教授(1998.11)   1999.3-2000.11: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东北师大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师教 育研究所任副所长、副教授   2000.9--: 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东北师大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师教育研究所任教授   2003.1--2006.2:东北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2003.6--: 兼任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东北师范大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2003.6—2005.12:兼任继续教育学院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   2003.11--:比较教育学专业博士生指导教师   2006.2--: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2006.11—2007.5:被聘为日本东京学艺大学教员养成课程开发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社会学术兼职】   1.中国比较教育学会理事(2004.11—)   2.中华日本学会理事(1999.8—)   3.政协长春市第10届常委(2002.11—)   4.吉林省知识分子联谊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2003.12—)

获得奖项

获奖情况(2000年以来):   1.《“一个主题两课时”道德两难教学模式述评》一文于2004年12月获第六次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获吉林省首届社科联优秀成果奖。   2.《建立公民教育体系实现传统德育的历史性转型》(咨询报告)于2004年12月在第六次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获吉林省教育学会优秀成果(论文类)一等奖。   3.《反思型教师与教师教育运动初探》一文于2002年6月获长春市第一届优秀社科成果论文类三等奖。   4.《反思型教师与教师教育运动初探》一文2001年12月获第五次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   5.《世界教育大系??日本教育》一书2001年12月获第五次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   6.《世界教育大系?教师教育》一书2001年12月获第五次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   7.《当代日本小学教育》一书2000年获东北师大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

著作及论文

论文目录(2000年以来):   2006年度   1.饶从满:《日本道德教育与现代化关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第10期。   2.饶从满、付轶男:《比较教育的本体与学科特性》,《比较教育的学科发展与研究方法》(陈时见、徐辉主编,商务印书馆2006年10月)。   3.饶从满:《日本道德教育与现代化关系的考察》,《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4期(被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6年第11期全文转载)。   4.饶从满:《主动公民教育:国际公民教育发展的新走向》,《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第7期(被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6年第9期全文转载)。   5.张德伟、饶从满:《亚洲和太平洋地区高等教育改革》(译文),《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第6期。   6.饶从满:《道德教育与日本的教育病理》,《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第5期。   7.饶从满、陈以藏:《全球化与公民教育:挑战与回应》,《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   2005年度   1.饶从满、付轶男:《中国比较教育的问题与出路》,《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   2.付轶男、饶从满:《比较教育学科本体论的前提性建构》,《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第10期。   3.饶从满:《关于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几点思考》,《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5年5月。   4.饶从满、张贵新:《教师合作与教师发展》,《教师教育论坛论文集》(语文出版社,2005年1月)。   2003年度:   1.饶从满:《关于东北师大本科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3年7月。   2.高夯、饶从满、王凌皓:《东北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工作调研总结报告》,《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3年7月。   3.饶从满:《中国道德教育的现状与课题》,《道德性发展研究年报》(日本道德性发展实践学会会刊)2002年度版,2003年3月。   4.饶从满、付轶男等:《建立公民教育体系实现传统德育的历史性转型》(咨询报告),2003年1月25日提交教育部社政司。   2002年度:   1.饶从满、李广平:《“一个主题两课时”道德两难教学模式述评》,《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第12期(日本道德性发展实践学会会刊《道德性发展研究年报》2002年度版全文转载)。   2.张贵新、饶从满:《国际教师专业特性论介评》,《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第11期。   3.饶从满:《主体性与综合性的融合:综合单元性道德学习论解析》,《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第8期。   4.张贵新、饶从满:《关于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认识与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5期。   5.饶从满:《“区域研究”与比较教育学》(译文),《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第4期。   6.饶从满:《基于人的自然性,加深对道德价值的自觉》(译文),《中小学教师培训》2002年第4期。   7.饶从满:《加深价值自觉的原理》 (译文),《中小学教师培训》2002年第3期。   8.饶从满:《培养道德性的原理》(译文),《中小学教师培训》2002年第2期;   9.饶从满:《活用结构化方式的教学原理,创建生动活泼的道德教育》(译文),《中小学教师培训》2002年第1期。   10.饶从满:《反思型教师教育模式研究》(合撰第二作者),《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1期(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文摘卡片》2002年第2期摘编)。   2001年度:   1.饶从满:《战后日本道德教育论的特征》,《道德教育》(日本明治图书株式会社出版),2001年第12期。   2.饶从满:《日本的心灵荒废与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日本明治图书株式会社出版),2001年第11期。   3.饶从满:《日本道德教育的方法特征》,《道德教育》(日本明治图书株式会社出版),2001年第10期。   4.饶从满:《日本现代化过程中道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道德教育》(日本明治图书株式会社出版),2001年第9期。   5.饶从满:《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的方法原理考察》,《外国教育研究》2001年第4期。   2000年度:   1.张贵新、饶从满:《调查中学教师素质的现状——探索21世纪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培训》2000年第11期。   2.张德伟、饶从满:《日本中小学的性教育》,《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第6期。   3.饶从满、王春光:《反思型教师与教师教育运动初探》,《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5期(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2000年第11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1年第1期部分转载)。   4.饶从满、张德伟:《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的本体论基础考察》,《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第5期(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2000年第11期全文转载)。   5.梁忠义、饶从满、周成霞:《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公共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   学术著作或教材目录(2000年以来):   1.《教师专业发展》(合著第1位),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2.《新时期师德修养简明读本》(第2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3.《中日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的比较研究》(撰写其中一章),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副主编),东北师大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5.《教师培养改革趋势研究》(参加撰写),东北师大出版社,2002年8月版。   6.《比较教育专题》(撰写其中一章),东北师大出版社,2002年6月版。   7.《世界教育大系?日本教育》(撰写战后教育改革两章),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8.《世界教育大系?教师教育》(撰写德国教师教育和教师教育理论研究两部分),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9.《国际教育: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展望》(撰写其中一章),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承担项目

主持的科研项目(“十五”以来):   1.《日俄教师教育改革发展》(2006.10),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委托课题,项目经费1万元。   2.《教师、家长、学生的儿童权利意识调查》(2004年10—2005.10),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项目,2.8万元。   3.《战后日本道德教学理论研究》(2003年8月—),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5万元。   4.《战后日本道德教育与现代化关系研究》(2003.6—2006. 9),吉林省社会科学规划2003年度一般项目, 0.5 万元。   5.《国外公民意识教育研究》(2002.12—2006. 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2002年度一般项目,3万元。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东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东北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东北师范大学报录比、东北师范大学考研群、东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东北师范大学考研真题、东北师范大学专业目录、东北师范大学排名、东北师范大学保研、东北师范大学公众号、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东北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东北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东北师范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dongbeishifan/daoshi_550743.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