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陈彬

发布时间:2021-11-2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陈彬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陈彬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陈彬 正文

姓  名: 陈彬 性别:

出生年月: 1963-6-23 工作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

所在院系: 化学学院 职称: 教授

行政职务: 招生专业: 070304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研究领域: 微观反应动力学、催化化学 是否兼职:

指导博士生总数: 指导硕士生总数:

目前博士生数: 目前硕士生数:

个人简介

【个人情况综述】   1981年9月从辽宁省盘山县高级中学考入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1985年毕业并考取本?;滴锢砘ёㄒ邓妒垦芯可?,师从于赵成大教授从事化学反应量子理论领域的研究工作;1988年6月毕业并留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此间曾主讲了本科生 物质结构、晶体化学,研究生 量子力学、量子化学、催化反应动力学等多门课程;就微观反应动力学领域的科研工作,在国内学科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多篇学术研究论文。因教学和科研工作成绩突出,1992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职称。   1994年9月带职考取本?;滴藁ёㄒ挡┦可?,师从于刘景福、赵成大两位教授,从事金属酞菁类化合物催化脱硫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研究领域的系统研究工作。因本课题极具市场应用开发潜力,1995年5月兼任东北师范大学精细化工开发公司(校办高科技产业)副经理,从事PDS脱硫催化剂(双核金属酞菁类化合物)的性能改良研究和市场开发工作。1997年6月博士毕业,并于同年十月兼任东北师范大学精细化工开发公司经理职务至今。因教学、科研和科技开发工作成绩突出,于1998年11月晋升为教授职务。   2000年,在课题组成员的团结协作中P-400型高效脱硫脱氰催化剂面世,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年,就该产品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并取得了国家科委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的无偿资助(资助金额80万元)。2003年P-400高效脱硫催化剂系列产品中的民用产品(P-400高效除臭洁厕剂)已打入国际市场,在出口创汇的同时,为扩大东北师范大学在国际上的声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我的科研工作也由最初的基础研究,经应用研究的过渡,最后走上了开发研究以及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组织、实施工作的道路。我个人认为这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回报国家培养的最佳途径之一。   【学习工作简历】   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读本科   1985年9月至1988年6月,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读硕士   1994年9月至1997年6月,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读博士   1988年6月至1990年5月,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任助教   1990年5月至1992年6月,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任讲师   1992年6月至1998年11月,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任副教授   1998年11月至今,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任教授   1995年5月至1997年10月,兼任东北师范大学精细化工开发公司副经理   1997年10月至今,   兼任东北师范大学精细化工开发公司经理   2000年7月至2003年5月,任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应化系主任   2000年7月至2003年6月,任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

著作及论文

论文目录   1. 丛方地,宁波,陈彬*;The control of phthalocyanine properties through nitro-group electronic effect;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 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 2005, 62 (1-3): 394.   2. 丛方地,宁波,陈彬*;Facile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property comparisons of tetraaminometallo phthalocyanines with and without intramolecular hydrogen bonds;Dyes and Pigments 2005, 66 (2): 149.   3. 丛方地,宁波,陈彬*;两种四苯甲亚胺基酞菁锌(Ⅱ)的合成及其紫外可见光谱的研究;分子科学学报;2005, 21(2): 31.   4. 丛方地,宁波,陈彬*;四氨基取代金属酞菁的光谱分析;分子科学学报;2004, 20(1): 27.   5. 邵长路,关宏宇,陈彬;Preparation of Mn3O4 Nanofibres via an Electrospinning Technique;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04, 15(4): (2004) 471.   6. 邵长路,关宏宇,陈彬;A Novel Method for Making NiO Nanofibres via An Electrospinning Technique;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04,15 (3): 365.   7. 邵长路,关宏宇,陈彬;Preparation of co3O4 Nanofibers via an Electrospinning Technique;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04, 15 (4): 492.   8. 傅强, 陈彬,黄小文;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xCrxO4电化学性能的研究;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2004 25(1): 128   9. 邵长路,关宏宇,陈彬;静电纺丝法制备NiO纳米纤维及其表征;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2004 25(6): 1013.   10. 丛方地,杜锡光,陈彬*;两种四氨基铜酞菁异构体的合成及其分子中氨基的稳定性研究; 分子科学学报 2003, 19(1): 26.   11. 关宏宇,邵长路,陈彬;A novel method for making CuO superfine fibres via an electrospinning technique; Inorganic Chemistry Communication 2003, 6 (11): 1409.   12. 关宏宇,邵长路,陈彬;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iO nanofibres via an electrospinning technique; Inorganic Chemistry Communication 2003, 6 (10): 1302.   13. 关宏宇,邵长路,陈彬;A novel method for preparing Co3O4 nanofibers by using electrospun pva/cobalt acetate composite fibers as precursor;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2003, 82(3): 1002.   14. 宁波,丛方地,陈彬*;四邻苯二甲酰亚胺基金属酞菁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J分子科学学报2003 19(4): 228.   15. 陈彬,傅强,黄小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2003 24(12): 2260.   16. 丛方地,杜锡光,陈彬*;两种四氨基锌酞菁异构体的简易合成及其表征;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2002 23(12): 2221.   17. 邵长路,温尚斌,陈彬;高质量AIPO4-5分子筛单晶的螯合剂法合成与表征; 分子科学学报2002, 18(2): 119.   18. 邵长路, 陈彬,裘式纶; Bin Chen, Shi Lun Qiu; 邻苯二酚在合成全硅方钠石分子筛大单晶中的螯合效应;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 2001 17(1): 1.   19. 石鑫,郭卓,陈彬*; 平面双核酞菁化合物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33(3): 64   20. 宁波,梁宏莹,陈彬*; MTsPc催化H2S还原硝基苯反应性能的研究; 分子科学学报 2000 16(4): 246.   专利等实用成果   I 陈彬、毛晓青、杨树卿,P-400高效脱硫脱氰催化剂,中国国家专利局,00122431. x,2002

承担项目

1.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功能纳米纤维,吉林省科委,2002年,7万元,参加   2. 30吨/年高校脱硫脱氰催化剂P-400研究,科技部。2001年,80万元,主持   3. 用作分子材料的双核金属酞菁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2000年,6万元,主持   4. 锂电池用锰氧化物的中试,吉林省科委,2000年,20万元,参加   5. 由乙烯与乙酸气相直接合成乙酸乙酯的新技术,吉林省科委,1999年,15万元,主持   6. 聚氧基四亚甲基乙二醇的合成,吉林省科委,1995年,4.5万元,主持   7. 有机磁性材料的分子设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1994年,6万元,参加   8. 金属酞菁类化合物催化剂作用机理和动力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1991年,3.2万元,参加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东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东北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东北师范大学报录比、东北师范大学考研群、东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东北师范大学考研真题、东北师范大学专业目录、东北师范大学排名、东北师范大学保研、东北师范大学公众号、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东北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东北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东北师范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dongbeishifan/daoshi_550730.html

推荐阅读